10月24日,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认知心理疾病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老年科主任毛佩贤教授带来了《老年痴呆患者的情绪管理》的精彩报告。
一般认为,认知症状是痴呆的重要临床标志,但精神行为症状(BPSD)往往影响疾病的发展,甚至主宰痴呆的病程。 BPSD的存在对患者的认知损害、疾病恶化、社会功能受损和生活质量下降影响重大。因此,妥善解决BPSD症状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BPSD症状中除了幻觉和妄想之外,几乎都与情绪因素相关。从精神病理学角度看,BPSD情绪症状,如抑郁/恶劣心境、焦虑(担忧、纠缠)、易激惹/情绪不稳定、淡漠等都属于明确的情绪受损症状。相关症状如激越/攻击、脱抑制和行为紊乱的基础也与情绪问题相关。
BPSD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神经影像学和生物标记物研究证实,BPSD情绪症状与神经缺陷密切相关。抑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降低,前额叶代谢水平下降相关;淡漠则主要与额叶区域结构萎缩和功能下降相关(额叶区域与激励和奖赏机制有关);激越/攻击行为常与前扣带回、岛叶、额眶部、外侧颞叶部的皮层功能障碍、胆碱能功能障碍以及纹状体D2/D3受体过度活跃相关。
BPSD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总的来说,主要原因是由于神经系统退化、变性导致神经网络的受损,进而导致患者整体心理承受能力的下降,出现精神行为症状。同时,这种能力的下降也与患者本身、照料者、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一旦患者出现BPSD症状时,应细致分析其发病的原因,对症管理。如果BPSD症状是由于后者因素引起,应采用非药物治疗如心理治疗;而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BPSD症状,则有必要采用药物干预。
老年痴呆患者BPSD的非药物治疗
老年痴呆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及照料与看护。
(1)心理治疗
老年痴呆患者的非药物治疗中,心理治疗的困惑在于,患者能否接受心理治疗。针对轻度AD患者,可使用一般心理治疗方法。如支持性心理治疗,可解决患者眼前的情绪问题,起到疏导、安慰作用,有益于控制和改善患者的情绪;针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目前来看,尚缺乏大型研究支持。尽管没有关于AD患者的心理治疗,但CBT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研究提示,CBT或可有益于轻度AD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还需要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2)物理治疗
老年痴呆患者的物理治疗中,电休克治疗(MECT)是比较新的、安全性较好的治疗方法。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已在临床有所应用,以往研究表明,rTMS可缓解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2014年发表于《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的一项国内研究共纳入了38例AD患者,分为rTMS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与治疗基线比较,患者的NPI得分没有明显的改善,但治疗6周后,rTMS治疗组的BPSD情绪症状显著改善。该研究提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AD患者,治疗初期改善可能不明显,但持续治疗疗效显著。
(3)照料与看护
治疗AD患者,照料与看护同样举足重轻。首次诊断后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每6个月评估患者的痴呆严重程度,按照不同阶段,制定照料计划,实施分期照料。
老年痴呆患者BPSD的药物治疗
当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无效时,我们有必要采取药物治疗干预。老年痴呆患者的药物治疗,重中之重首选促智药物,旨在改善患者脑功能。针对AD患者可能出现的抑郁、精神、焦虑等症状,有时也应用对症药物,但在临床实践中应谨慎选择。
(1)促智药物
目前常用的促智药物主要分为两类:胆碱酯酶抑制剂(ChEI)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NMDA受体拮抗剂)。
? 胆碱酯酶抑制剂(ChEI)是治疗老年痴呆的一线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AD,对认知症状、非认知症状均有效。代表药物为多奈哌齐,2011年发表于《Alzheimer Disease and Associated Disorders》杂志的一项多中心、开放性、前瞻性研究,纳入了529名轻、中、重度AD患者,使用多奈哌齐治疗6个月,NPI量表得分提示,多奈哌齐可全面显著改善AD患者的BPSD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