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至于有的父母把孩子当“宠物”养,在生活琐事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其实这是一剂可怕的慢性毒药,孩子渐渐会失去动手的机会,更可怕的是孩子的大脑失去了锻炼机会!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1、敢于“使用”孩子
父母要经常对孩子说一句话:“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3岁时,有一次我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下一软,我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妈妈,您怎么啦?”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抱着你上不去车。”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我捶腿。我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儿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经常为我捶腿。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我为您倒的。”茶已经凉了,我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我仍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如果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第二天,我就“享受”了儿子倒的一杯热茶。
儿子上四年级时,一天他爸爸要出差,儿子高兴了,我却为难地对他说:“你高兴了,我可惨了,下了班还得急忙回家为你做饭。”谁知,儿子拍着胸脯,神秘地说:“爸不在,还有我呢!”
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放学后他早早地回到家,炒好两盘菜,放在盘子里,还用碗盖上。我一回家,儿子马上说:“妈,您快去洗手,我给您盛饭去!”儿子盛来饭,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儿子在旁边看着,用电视广告里的语气问:“味道怎么样?”“味道好极了!”我也用了“广告语”。“和我爸做的菜比,怎么样?”“比你爸炒的菜强多了!”我夸张地说。其实,他的手艺比他爸差远了,还有点不熟呢!但几年以后,儿子就是炒菜的好手了。
2、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
大学毕业后,儿子主动要求去上海工作,说要感受现代化大城市的气息,这样才能和国际接轨。出发那天,我原是准备去机场送他,可他不让:“不用送,我自己去能行!”他自己打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前朝我笑笑,挥挥手,用幼儿园小朋友的口气说:“妈妈再见!”我只好也挥挥手说“再见!”望着儿子远行,我心中一百个放心,我知道他行。
儿子成长的历程,让我明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的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你老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与其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