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是一种大家耳熟能详的海产。那橙白相间的外形和丰腴柔美的滋味,无论是作为寿司刺身生食还是煎烤过后熟食,都让人馋涎欲滴。然而,如果在市场上转一圈,你会发现同样称为“三文鱼”,居然冒出了很多外观、质地和口感各不同的鱼类。如果追问下商家,就会发现这些“三文鱼”多了各种“前缀”:什么挪威三文鱼、帝王三文鱼、红三文鱼、阿拉斯加三文鱼等等,甚至还出现了“淡水三文鱼”这一个怪异的名称组合。
美国德州一个鱼市上,出售大鳞大麻哈鱼(King Salmon)及红大麻哈鱼(Sockeye Salmon)的摊位。摊主不仅标明了鱼的种类,还标出了大鳞大麻哈鱼产自加拿大育空,而红大麻哈鱼产自阿拉斯加。图片:kristinschell.com
像这种多种鲑鳟鱼类都被称作“三文鱼”的现象,在分类学上被称作“一名多物”。“一名多物”现象的存在,使得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生物种的混淆,不利于科研贸易等事务的进行。在林奈建立的生物命名法规中,一个最基础的原则是要求“一物一名”。像上面所述的那些“三文鱼”,若用学名进行描述,是丝毫不会造成混淆的。
一名多物的现象,不但在“三文鱼”中存在,另一种大宗贸易渔产“鳕鱼”中也同样存在。随着世界贸易越来越广泛的进行,对贸易物种进行科学、合理、清晰的命名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这不仅仅关系到“花正确的钱买到正确的东西”,甚至会关系到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例如,对于淡水养殖的虹鳟来说,其生食所带来的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就高于海水中养殖的大西洋鲑;而若是食用了冒充为鳕鱼的异鳞蛇鲭,那么连放屁都要小心一下。
基于以上理由,有必要对这些物种的名称进行规范,来消除“一名多物”带来的混淆。目前在很多国家,已经推荐或强制标示物种学名,以此便于消费者识别。不过这种措施在以汉语为母语的我国的可行性不高。另一个可以更可行的方式是,对商品标注以被动植物志、科学文献等广泛采用的典范的中文名。不管如何处理,最终的目标是将不同的物种在名称上明确的加以区分,让消费者能够购买到真正想要的产品,消灭猫腻存在的空间。(编辑:老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