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字季高,号湘上农人,一八一二年十一月十日生于湖南湘阴。湘军主要将帅,晚清重臣,洋务运动主要代表。封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太子少保、二等恪靖侯等隆职贵位。卒于一八八五年九月五日。美国《新闻周刊》于二000年推出最近一千年里全世界四十位智慧名人。中国入选三位:第一位是毛泽东,第二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美国人把其目光聚焦到左宗棠身上,深值得玩味。
左生性颖悟,少负大志。早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博览群书,钻研舆地兵法。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遂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为抗拒太平军多所筹划。秉持“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人生哲学。
二十三岁结婚之时,左宗棠于新房自写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宣言气壮山河,自喻勉励,一生践行。三十年后之同治五年三月,左公在福州寓所为儿女写家训时,将此这副联语送之儿女,珍藏训示。
一八三八年,左宗棠取道江苏南京,谒见赫赫有名之老乡陶澍,陶澍为连任了十多年之两江总督,为当时经世致用派系之代表之物。陶澍对左之到来,格外热诚,便增添一段缘分。一年前春天,陶澍回乡省亲,途经醴陵,县公馆悬挂一副对联让他怦然心动: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走进公馆,迎面壁上一幅山水画,上有两句小诗:一县好山为公立,两度绿水俟君清,便是左宗棠所题。
左公刚正清高,但可学以致用。时备受民族英雄林则徐、封疆大吏陶澍等人器重。林左两人曾于长沙彻夜长谈,商讨治理国家之根本大计,尤对西北军政边防战略之见解不谋而合。林则徐认定将来“西定新疆”,舍左君莫属。林则徐特将己在新疆整理之宝贵资料全部交付左宗棠,以期未来光复新疆。临别,林则徐写一副对联相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传世名言,左将这对联当做座右铭,时时激励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此对联曾被当朝宰相温家宝也视为座右铭,在二00八年四川遭受百年不遇之大地震后,温总理常常以此名言警示与勉励官员。以后林则徐多次与人谈起左宗棠,极口称赞左公是“非凡之才”、“绝世奇才”,临终前还命次子代写遗书,一再推荐左宗棠:人才难得。
左公曾助红顶商人胡雪岩拿到象征着慈禧太后近臣之黄马褂,使“胡庆余堂” 在城隍脚下、大井小巷闻名,终因胡雪岩满门抄斩而受牵连。
一八六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朝廷选左宗棠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镇压太平天国后升闽浙总督。左宗棠出佐湘幕,初露峥嵘,引起朝野关注,左宗棠殚思竭虑,日夜策划,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撑大局。同时,革除弊政,开源节流,稳定货币,大力筹措军购,购置军械、船只。时人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陕甘任间,继续从事洋务,创办兰州制造局,甘肃织呢总局,后者为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厂。一八六六年上疏朝廷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求是堂艺局(又称船政学堂),为国家培养造船技术人才及海军人才。改任陕甘总督之时 ,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一年余,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与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非洋人洋匠不可” 之情形有所不同,左宗棠所承洋务运动具有自力更生办洋务之思想特点。
一八六七年,奉命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率军入陕西攻剿西捻军,围剿西北反清回民军,镇压陕甘回民起义大获全胜。
一八七四年,日本国入侵台湾。局势之下,清廷内部爆发“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等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左宗棠据理异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必然招致英、俄帝国怀柔、渗透而侵略,得寸进尺。同年五月,左宗棠以六十四岁高龄,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四月,左宗棠坐镇甘肃酒泉,收复新疆战役打响。一八七六年,指挥多路清军讨伐阿古柏,次年一月占领和阗(今和田),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阿古柏在绝望中服毒自杀。左宗棠随即上疏建议新疆改设行省,以收长治久安之效。一八七九年中俄伊犁交涉时,抨击中俄大臣崇厚恣意任俄国要求,轻率定议约章,丧权失地。左主张“先之以议论”,“决之于战阵”。一八八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肃州抵哈密坐镇,命令三路大军并进,彻底击溃了阿古柏残余势力,收复大片国土。一八八一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定,中国收回了伊犁及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北面的斋桑湖以东地区却被沙俄强行割去)。左宗棠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掌管兵部事务。左宗棠在新疆期间,为保证军粮供给,发展地方经济,曾大力兴办屯垦业,其功绩遗泽至今。
纵观左宗棠一生,最辉煌之功为收复占国土六分之一的新疆。这功昭千秋之壮举不仅为左公所荣耀骄傲,更为国家之福祉。浙江巡抚、左宗棠之老友杨昌濬在清廷恢复新疆建省后巡视西域,所到之处,杨柳成荫,鸟鸣枝头,人来车往,百业兴旺。与唐代诗人王之涣慷慨悲凉之“春风不度玉门关”形成鲜明对照。后清时期之西域,玉门关外,何以为杨柳撩起,春意盎然呢?杨昌濬曾在一棵左公柳上刻下一首诗:“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公情深厚爱新疆也。
今新疆照忠祠,可见到左宗棠题亲笔唐句门联:日暮乡关何处是,古来征战几人还。与其说破碎山河成就左宗棠之功名,不如说是左宗棠创造这一段辉煌历史。就在第一次赴京会试时,二十二岁左宗棠便心忧西北,关注新疆之置省和屯垦大事。他写诗说:石域环兵不计年,当时立国重开边,橐驼万里输官稻,砂碛千秋此石田。置省尚烦他日策,兴屯宁费度支钱?将军莫更纾愁眼,生计中原亦可怜。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曾专门到福建林则徐祠拜谒,在林公像前默默悼念,他没能忘记完成这一使命是林公当年之嘱咐与期待,他甚至以陶澍、林则徐的继承者自居,在陶林二公祠写对联: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卅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重来。
一八八一年夏,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一八八四年六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灭,左宗棠奉命督办福建军务。十一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年)七月二十七日清晨,七十三岁湘人左宗棠停止最后之呼吸,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左公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最后之顶梁柱倒下,大厦何撑?风雨飘摇。左死后,朝廷上下之沉重死亡气息,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其随员部下,四野百姓,哭天长号,冀灵体之复形,喻飞鸿而朝阙。然兔死狐悲,在深宫绣楼、女人怀里长大之爱新觉罗子孙,志短才薄,一副弱骨柔腔,哪里谈得上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他们在重重蹈覆辙,历史岂不衰败乎? 十年后终于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最后以《马关条约》的签订而告失败。
这倒是让法国人、英国人、俄国人都松了一口气。昔日英国领事在上海租界竖有“华人与狗,不许入内”牌子,若是左宗棠发现,必下令侍卫将其立即捣毁并没收公园,逮捕人犯。端坐在八抬绿呢大轿中之左宗棠,身穿黄马褂,头戴宝石顶戴,三眼花翎,手执鹅扇,面容饱满,威严无比。只要他进入租界,租界当局立马换上中国龙旗,外国兵警执鞭清道。左宗棠死了,再不需要对中国人那么恭谨有加也。
李鸿章也松了一口气,老天终于让这个最大政敌命陨西天。一个月前,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之后,签订之一个地地道道之丧权辱国条约,是世界外交史上空前绝后之奇闻。左宗棠领衔反对,说“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还说:“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全国舆论哗然,群情激愤,众人唾弃。李鸿章狼狈不堪,恼怒这个湘人不懂中国国情,决定拿左宗棠的下属开刀,杀鸡给猴看。左宗棠死了,主战派的旗帜倒了,与“主和派”争斗几十年之政敌死亡,李鸿章们再也不用顾忌,可以放肆地弓着腰在世界列强面前周旋,诚恐诚慌地不断地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画押,割地送银。
左公遗嘱上书朝廷设置台湾省,慈禧等准奏,随设台湾省,命刘铭传为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大胆改革,率台海军民开发岛屿,兴办铁路交通,抚番垦荒、巩固海防,功绩卓著。
左公著作有《楚军营制》(附条规),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左一生致力于拓疆戍边,安抚四方,报国安民,报效朝廷之功业,一时间大清出现中兴局势。朝廷上下评论:收复新疆,台湾建省,成于左宗棠也。
左公死后,清朝大臣,湘军主要将领,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撰挽联给予最高评价:
幕府封疆,书生侯伯,孝廉宰辅,疏逖枢机,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魂魄常依帝左右;
湖湘巾扇,闽浙楼船,沙漠轮蹄,中原羽檄,壮圣主威灵于九万里,声光远烁海东西。
瑕不掩瑜,左宗棠之功远高其过;民族之精英、杰出爱国志士,如此评述,左宗棠当之无愧!
慨此日骑鲸西去,七尺躯委残芳草,满腔血洒向空林。问谁来歌蒿歌薤,鼓琵琶冢畔,挂宝剑枝头,凭吊松楸魂魄,奋激千秋。纵教黄土埋予,应呼雄鬼;
倘他年化鹤东归,一瓣香祝成本性,十分月现出金身。愿从此为樵为渔,访鹿友山中,订鸥盟水上,消磨锦绣心肠,逍遥半世。惟恐苍天负我,再作劳人。
左宗棠二十七岁自挽联正是他锦绣心肠、满怀壮志之铿锵践行!
奇功旷世,骨气成图,左宗棠当值也,左宗棠灿灿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