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资格证书;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4-115 -0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已经近20年,它是新时期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普及和推广与学历教育互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可以建设和普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国家职业标准,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发,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关证书作为学习目标,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对职业资格考试在校本科教学支持体系的研究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一、普及推广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考试的意义
我国普及和推广职业资格认证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评价,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和水平的认证。在高等教育日常教学中,根据国家制定的可操作性的国家职业标准,引入和推荐职业资格考试,可以使学生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为之努力。
(一)开展职业资格证认证考试是现阶段引导学生就业的必然
普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教育是我国当前保证就业门槛,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的制度保证。当前,我国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就业压力大,劳动者就业技能参差不齐,为了保证某些行业的就业门槛,保证劳动者就业效率,普及和推广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目的旨在有效地引导毕业生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取得相应的就业技能,为择业创业提供基础保证。
(二)普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是完成现行本科教学计划的必然
目前,我国普通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是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市场需要制定的,一般都在其中列明了本专业可以报考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名称。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相关的教学文件和政策也要求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材的选定方面考虑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需要。普及和推广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是高等院校在教学中引入职业认证体系,并把教学计划付诸于实践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鱼龙混杂
目前,虽然已经取消了很多职业资格的考试,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存在职业资格证书鱼龙混杂的局面。众所周知,金融学专业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多,从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学校老师推荐并引导学生考取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证书,如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国家理财规划师、期货从业资格等,这些证书现在有的还未开始进行强制认证,但部分单位已要求持证上岗。取得这些证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有些证书,如IFM、CFA、CFP、ACCA等国际权威证书,虽然含金量很高,但就考试费用和本科生就业实际情况来看,性价比不高,建议慎重考虑。
二、高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认识深度不够
目前,学校方面对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升,主要表现有:1.院校对于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必须考取,还是自愿考取要求不够明确。大多强调本科教育是学术教育,而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2.教学计划中一般都列明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但对在教学计划中如何推广和普及、贯彻实施、执行到什么程度,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尺度,更没有一个确实的措施来保障具有职业资格考试教育的本科教学计划的施行。3.对学生取得�业资格证书的意义思考不够深刻,少数院校还存在“本科教育是学术教育”这样的偏差,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既没有深入研究职业资格考试准考条件,又对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没有益处。这样一来会造成学生对于在校期间本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关注程度不够,甚至使学生从思想上轻视职业资格考试所推行的职业能力教育的培育。4.将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特别是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付诸于实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在教学中的地位还有待明确
通常,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专科层面的培养目标,而忽略了新时代下本科阶段教育转型的需要,培育应用型人才,也是本科教育的要务。分析其原因有很多,但是一般来说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对学生来讲是基于自愿,学校不作统一强制要求;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需要解决从辅导、教材到考务等的一系列费用,还有很多职业资格考试需要应考有一定的工作年限和社会时间经历的限制等,造成学校认为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是学生毕业之后的事情,而忽略了职业资格考试教育也是普通本科教育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思想的上偏差。
(三)学校缺乏推广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激励机制
推广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考试,对于学生自身还是学校、社会都有非常重要意义。不过当前,很多本科院校没有调动起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积极性,或者实施职业资格考试难度很大,学生有畏难情绪。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没有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驱动力,学生热情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认证考试费用过高。事实上,实施引入职业资格考试的本科教学计划过程中,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教育和培训,院校可以和一般本科教育相同步,提供免费教育,这样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解决了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考试的培训费用,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四)教学计划与考证内容衔接不紧密
我国高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两个欠缺:1.职业能力的培训与实际实际工作能力相脱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2.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考试内容与教学计划脱节,一般说来本科教育更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严密性,而职业资格证书则重视知识实践和应用,如此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当前,在国家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环境下,高等学校必须转换观念,不断转变办学思路,努力突破各种客观条件的束缚,大力培育学生职业就业能力。 三、大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支持体系分析
(一)院校层面支持
高等院校办学思路和教学计划是根据地方人才需求制定的。科学切实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新常态下必须是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前提,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以就业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与专业课程相匹配的职业资格正式考试体系。
(二)学校教师层面的支持
传统的大学专业教育,大都是为受教育者从事职业做准备的。学校任课老师在教授课程时,应该选择与考证相同或者相近内容的教材,按考试大纲的要求,认真做好授课计划,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职业资格考试教材内容有较全面的掌握。另外,授课老师也要按职业资格考试的题型,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并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讲评并提醒学生注意,使其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三)学生层面支持
新常态下,学生在校期间要改变对职业资格考试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在接受学历学术教育的同时,做好职业资格考试的准备。学习新知识点时,预习所学的教材内容,对考试课程有一个初步认识;认真听讲、勤思考,课下多实践,通过实践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累积职业实践素养,为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大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持
结合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应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制定大学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目标要适应缩短潜在劳动力向现实劳动力转换周期的社会需求, 考虑到劳动者自身职业岗位转换需要,以及在职者继续教育的需要。学院要适应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整合的国际潮流,做到职业资格认定等教育活动上的沟通与合作,进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使用。
(五)课程体系的支持
高校在课程设置时,要实现从重知识轻能力到能力与知识并重的转变。总结社会、行业、 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教育需求,开设职业技术和技能课程、,逐步形成学生自己选择的课程体系。在保证达到高等教育学历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逐步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课程纳入学历教育的计划,最终能实现学分互认,一考两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热情和关注度。
(六)课程教学大纲支持
教学计划中,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要把相关职业技能标准的各项要求纳入进来,做到专业课程的考核内容与�业资格标准相适应,试图在教学大纲层面达到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要求,与之同时也要加强对实践环节和动手或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考核,以达到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
(七)考核考试方式的支持
一直以来,我国考试一直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法,考试内容也是记忆知识点考核过多,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不足。因此,新形式下,为了引导和适应“双证”的沟通与衔接, 考试方式方法改革势在必行,鼓励开展多种考试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并在计算学分时,重视实践学分的计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张文双,郑禾等.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北京出版社, 2008,8:8.
[3]汤新国, 胡建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沟通和衔接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6).
[4]程艳.大学生专业学习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衔接探讨[J].职业教育,2008,(06).
[5]宋若臣.论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2).
作者简介:
陈思宇,女,安徽宿州人,安徽财经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教育;
张玮,男,安徽枞阳人,安徽财经大学教师,研究方向: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