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文学家、画家唐伯虎创作的《一世歌》唱道:
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过了中秋月不明,过了清明花不好。
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白头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度无人扫。
读罢此歌,颇有感触,我认为《一世歌》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人世的无常和人生的苦短,告诫人们要静下心来洞察世事,明确方向,着眼实际,善待自己。在人生征途中,不受外界所扰,不为名利所累,过好自己当下所拥有的生活,展望未来还有更美好的时光,这样的人生自然会有快乐。
俗话讲:“对于历史,时间如宇宙无边无涯;对于人生,时间如春花为之有限”。古时候,人活到七十的不多,现如今,有的能活一百多岁,由于古今生活条件有别,寿命也就有所不同。人的一生除去幼年和老年的时段,真正可作为的时间有限。在这来去匆匆的人生旅途中,可以说无时不存在着责任,呼唤着责任。对父母有赡养的责任;对子女有抚养的责任;对工作有尽职的责任;对社会有奉献的责任;对国家有报效的责任……这些种种责任,使我们短暂的人生活得并不轻松。为了从烦躁中解脱出来,就须整理下心情,校对好方向,客观地去对待现实生活。所以,在得意时,要戒骄戒躁,稳步迈进;在失意时,要鼓足勇气,走出阴影;在愁闷时,要自解自劝,振奋精神;在绝望时,要甘苦自若,重塑自我,以此让生命的奔流激起美丽的浪花。
有道是,人贵有“六知”,知理、知己、知羞、知福、知足、知苦。这“六知”皆是良知,也是为人之道,更是养生之术,不可少,不可缺,不可失。因此,我们要常解心宽,常明世理,常找快乐,常思幸福,淡泊名利,善却私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忘掉不顺心的事,过好每一天,在有限的时光里,活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