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内功心法 太极内功精要百会悬

太极内功心法 太极内功精要百会悬

     “心静如水百会悬”,百会即是头顶之中央,又曰巅顶。百会穴是中医学中十二经络奇经八脉中之督脉,所谓百会也就是诸阳之会,它是经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在我们太极拳里特别讲究百会悬,要求百会穴始终要垂直一线,也就是百会穴要遥对准会阴穴。那么会阴穴又在哪里呢?它是经络中之任脉,会阴穴是在二阴之间,也即是大小便的中间,中医学把它列入诸阴之会。百会穴又是如何遥对会阴穴?也就是在立身中正的基础上,头顶要悬,下颏就要后收,这样才能做到百会悬,上身要做到收颏外,还要含胸、沉肩,而且要把它养成习惯,虽然不容易做到,但必须要做到,而且要到位。下半身腰也要正直,四平八稳、中正安舒,所谓“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腰就像是一杆大纛旗,更不能左右要摇晃。尾闾骨要微微向前抄,这样才能使百会与会阴在一个直线上,而且要始终保持相对的垂直度。我们说身体是一张弓,它的弓之头即是我们说的百会穴,它的弓之尾即是会阴穴,弓之弦即是由百会穴与会阴穴像接通的一根线(当然在拳术上是一根无形线的连接)。那么这张弓的弓背就是我们的整个一根椎体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尾椎骨)。
    这是人身五张弓的第一弓,许多太极拳流派从各种不同程度来说明它的重要性,只有在百会悬的基础上,也就是百会与会阴遥对的弓身,这样才能步入“气贴脊背”、“劲由脊发”的初步阶层。
    “百会悬”老师曾经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立身中正:百会穴是头顶之中央,其中好像垂吊着一根线。就像过去盖房子,现在科技发达,可用水平仪来测定,过去只是用一根垂吊的线,下面荡着一个尖头的铁砣,如果砌墙的话,可以测定它是否垂直,测定它是否在一个ie水平面。这里要说的就是百会穴就像一根垂吊的线,而下面的铁砣尖是否指对会阴穴,对准了就是“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所以学太极拳我们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立身正中,也就是李宗有老师说的“心静如水百会悬”。
    其实杨、吴二家太极拳都非常重视立身中正,我曾听说要求学生头上放置一大碗,内置少许清水。我们在练太极拳时,以不洒落水为佳,有的甚至把碗落地而打碎了。我觉得这种方法到也可以,但是要说明顶碗并非是目的,关键只是要做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就可以了。你们也可以放一本书试试看,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怎么啦?书本老是往地下掉,还不抓紧改!此时不改,更待何时?!
    最后还得说二句,头上放置大碗,或者放置一本书,这些都不是目的。只是要求做到立身正中,不偏不倚就可以了,不必经常这样去做。当你做到了中正平圆,内三合、外三合都能周全,则要求回归自然,既中正而又自然,这样才是合乎太极的特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6951/223785151062.html

更多阅读

内功心法 易筋经内功心法口诀图

中华拳术明镜录·功法篇·内功心法·前言前贤云:“练拳莫先于炼气,炼气要首在于存神,存神之始功,根于固精。能此方可以论拳之练法,否则作辍之,鲜有成为完壁者”。此论强调了内功修炼法的重要做用,充分的说明了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必须修炼

郑曼青太极内功心法_北京三丰太极堂 太极内功心法全书

祖师创始太极拳以来,太极拳之流行历久不衰,代有人才。诸先贤所传心法各有千秋,惟杨师祖澄甫、郑师曼青为民国以来,集诸贤所长,发扬光大者,所传心法简易实用,世人奉为圭臬。兹举筑基有密切关联者述之于后:(一)含胸胸不可挺,挺必气浮无根:亦不可驼

太极内功心法全书 内功心法对销售的至关重要性

 经过整整两天对公司营销体系的顾问式销售培训,身体和心理已经显得非常疲惫。尽管整个培训过程整体是按照计划推进的,感觉效果也不错,可就是高兴和激动不起来。这与以前做过的培训后相当兴奋的感觉截然不同。     不是课程没有讲

声明:《太极内功心法 太极内功精要百会悬》为网友末结的奢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