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作鸳鸯不羡仙 “鸳鸯”在中国古代为何最早用作比喻兄弟?

  在我国古代,最早是把“鸳鸯”比作兄弟的。南朝《文选》中《苏子卿诗四首》的第一首写道:“骨肉绿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

  意思是说:“兄弟的亲密关系就像树叶长在树枝上,朋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相亲。四海之内都是兄弟,谁也不是互不相干的陌路人。何况我们是枝干相连的骨肉兄弟,我和你同出于一个身体。从前亲近得如鸳鸯,现在像是居于西方的辰星与居于东方的商星彼此出没不相逢……”由此,这首诗写的是兄弟赠别,诗中的“鸳鸯”指兄弟。

  魏人嵇康在《赠兄秀才入军诗》之一中写道:“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嵇康在诗中描述了自己与兄长陶醉于山水之间的自在与快乐,那长满兰草的小洲,一汪清澈的湖水,声声相和的水鸟……由此,这首诗也是用“鸳鸯”来比喻兄弟和睦友好的。

  晋人陆云,字士龙,年轻时与其兄陆机齐名,号曰“二陆”。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书》四首,第一首题名《鸳鸯》,序文曰:“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扬辉上京。”此处是以“鸳鸯”比喻陆机、陆云兄弟的。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朝诗人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把一对情侣的情切切意绵绵刻画得淋漓尽致。据1980年版的《辞海》,以“鸳鸯”比夫妇,即始于卢照邻的诗。从此,“鸳鸯”成为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成了人们心目中永恒爱情的象征。

愿作鸳鸯不羡仙 “鸳鸯”在中国古代为何最早用作比喻兄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6951/74474674009.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做出不羡鸳鸯不羡仙的叫花鸡 不羡鸳鸯不羡仙歌词

复活节的那个周末,好友B氏叫我一起去露营。大雾山的春天是露营的最佳时节,B氏让我记得带些吃的,不要重蹈去年的覆辙。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去了大雾山深处的一个湖边露营,B氏作为团队的领导,为大家分配了政治任务,其中六个人分别负责酒水

只羡鸳鸯不羡仙 只羡鸳鸯不羡仙啥意思

只羡鸳鸯不羡仙民间视鸳鸯为爱情鸟,它们再现了夫妻恩爱,寓意夫妻和美,白头偕老。人们用它们象征美好的爱情。鸳鸯(学名:Aix galericulata;即中国官鸭):鸳指雄鸟,

声明:《愿作鸳鸯不羡仙 “鸳鸯”在中国古代为何最早用作比喻兄弟?》为网友見習槍械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