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标教学的模式
(一)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围绕一个核心,按照各个要素之间的固有联系组织起来的教学结构.布鲁姆分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
(l)认知的前提能力(即学习的准备):今后所要学习的前提--基础知识,学习者已经掌握了多少.学生对学校、学习以及环境等方面态度的制约.此外,还受到以往成功与失败经验的制约.
(3)教学的质:这主要是指教师能够恰当地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和性格对课题加以调整,教师能使每一个学习阶段系统化,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构成适当的准备;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料等.
(二)组织教学的思路
"掌握"是反映教学效果的核心.为了实现"掌握学习",布鲁姆提出了一套组织教学的思路:
(1)任何一门学科的掌握可以用几套主要的目标来下定义,这些目标代表一门学科的教程或单元的目的.
(2)把材料分成较小的单元组成的一套更大的系列,每一个单元都有它自己的目标,这些目标是较大目标的组成部分或者认识是掌握的至关重要的内容.
(3)鉴定学习材料和选择教学策略.
(4)每一单元都有简单的诊断性测验,目的是测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形成性评估),并断定每个学生现有的具体问题.
(5)运用测验所获得的材料向学生提供补充性教学,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目标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目标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掌握目标教学模式主要是掌握它的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它的基本要素有:
(l)编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编制包括教师的目标设计和学习者的目标设计.前者要求教师恰当地选择或组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其依据是教材和大纲;后者是指预期的学习者行为的结果,明确学生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方面应达到(2)情感的前提特性: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态度作用的程度,它受到的具体要求.这三类目标均可由低至高划分为几个层次.例如:认知目标可分为四级: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情感领域目标可分为三级:萌发、养成、巩固;
动作技能活动领域可分为五级:简单操作、熟练操作、灵活运用、解决问题、创造能力.
编制教学目标应防止片面、单纯地追求知识教学,而忽视情感领域、动作技能的要求,使学生不能全面发展.
(2)展示教学目标.国内外教学实验证明,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启动、激励、凝聚、调控、制约等心理作用.具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比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可以节省 60%的时间完成同样的任务.展示教学目标就是把教的目标转化为教与学的共同目标(主要是学的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展示教学目标的方式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就时间和层次来说,有的可在课前展示,有的在课上展示;有的一次整体展示,有的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次逐步展示等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揭示方式也应有所差异,低年级可用简单明白的语言向学生口头说明,而高年级则可用明确目的,揭示要点的方式提出.
(3)依据内容要点及学生的能力层次安排教学过程.这一步骤要求根据内容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运用注意规律的艺术(如中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有意注意的主要因素是达到目标的动机,能集中15~20分钟左右;产生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是对新奇事物的兴趣,能持续3~5分钟左右),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配合、相互转化,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形成有张有弛,变而有序的课堂教学规律.
(4)利用各种评价手段,获得反馈信息,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矫正.上海青浦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指出:反馈性是有效学习的原理,任何系统只有经过反馈才能实现控制.抓好反馈--矫正这一环节,通过观察、提问、作业及形成性测 试等手段,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补救、矫正,这是目标达成的关键环节.
反馈矫正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整体反馈、要点反馈、知识技能的反馈,也有情 感领域的反馈等等.
(四)目标教学模式的两个系统
布鲁姆把教学的目标系统和教学过程中的评估反馈系统作为掌握学习的两个主要手段.
(l)教学目标系统.教学目标既是教的目标,又是学的目标,也是管理的目标.教学目标一般有两种表述方式,一是文字表述式,二是列表式.无论哪种方式都应注意两点:一是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相结合,二是知识要点与水平层次相统一.
布鲁姆学派认为,目标分析是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首要基础.其分析的依据是布鲁姆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它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前两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分别于1956年和1964年面世,以后却因故没能继续编制第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而由他人继续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关于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提纲请见本节附录).
通过目标分析,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①每个目标都应该准确地说明为了表明是否掌握了指定的学习内容和技能,学生应该做到什么.目标应该用解决、表述、解释、罗列和描述这样一些行为动词来表示,而不应用懂得、体会、知道和理解等较为模糊的词语来表述;
②目标应该按内容意义和序列来分组,这样的分组将有助于教学材料的有意义编制和判断学生的成就;
③每一个系列或领域里,每一个目标都建立在以前的目标基础上;
④在每个领域的目标序列里,目标应划分为有意义的亚序列或单元.这样一些单元可以用来代表不同程度的进步并提出突破点.以数学课程为例,布鲁姆学派编制了13个领域包含400个以上的具体行为目标,且每一个领域都有从A到I的9个难度层次,在一特定的课程领域的每一个层次上都能厘定几个分层目标,并且加以有序组织.
关于水平层次的分类,国内外都很不统一.就国外来讲,情感领域及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基本上没有运用于教学实践.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在我国大都称为"思想教育"和"操作",基本上没有水平层次的分类.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各国在应用中也都有很多变通,"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将其分为:A.知识;B.理解;C.应用;D.过程.目前,我国关于认知目标的水平分类在中考试题中的应用,大都分为A.知识;B.理解;C.直接运用能力;D.综合运用能力;E.创造能力.各个层次基本要求如表1-1所示:
(2)评价反馈系统.目标教学的教育评价强调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目标教学中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是形成性评价.
一般认为,形成性评价有三种水平:一是教学进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二是以教学单元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三是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
通过这些评价可以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在某一章节达到何种目标,未达到何种目标及未能达到目标的原因,以便提出改进教学或教学补救措施.
(五)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及功能 形成性评价有以下特点及功能:
(1)诊断学习上的问题.通过形成性测验的结果确认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学改进的方向.
(2)强化学习效果.凡经过形成性测验并已达标的学生,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因而期待更积极地参与下一单元的学习.
(3)调整学习活动.从形成性测验的结果可以确定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推断完全地掌握该单元的主要目标所需的努力和时间,借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
(4)获得来自教师、同学或其它方面矫正学习的信息.在选择矫正方法时,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与合作达标.目标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选择适合于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使速度较慢的学生通过改善学习方法获得较快的发展,在达到基本目标时接近于或等同于速度较快的学生,实现整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