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十年代经典电影 七十年代至今 排名前十的经典电影

     有久远的年代我们曾今的电影,有21世纪新电影,从1971年到2013年,自己喜欢的那些老电影拿出来分享一下。

10.血色将至 千钧一发 Gattaca (1997)

 

香港九十年代经典电影 七十年代至今 排名前十的经典电影


        血色将至:配乐神似太空漫游;丹尼尔的演绎夺人魂魄;PTA长镜头重症患者。不去塑造一个人,而是让一个人去映射千万人,传教士、合作者乃至血肉亲情都是过客浮云,这是以人物传记的载体,刻画社会范围的贪欲。对宗教信仰的质疑简单粗暴,没有探讨的余地,一切都是直白的。

 



        千钧一发:“我从不为游回去保存体力”——浪子不回头,只管往前游。黑色未来大幕下,诗意地老调重弹小人物大励志。硬性基因定义人权的科幻设定已然沦为陈词滥调,但每每回首仍然大呼过瘾,只是因为某种老情怀在新一代狂轰滥炸的大片没了影儿了。

9.美丽心灵 点球成金

 



        美丽心灵:入门电影含羞补看计划。爱永远是庸俗而明智的升华,你以此生死以此悲欢,理智与情感的每一次对决,都毫无悬念。朗霍华德的作品很大众,在没有强烈风格的同时,让人暖心且无从挑刺,我一度陶醉黑暗的开放式结局,这次却在同样以精神分裂为主题的电影里,被最质朴的情感洗成泪人。

 



        点球成金:当体育片和热血桥段已经成为固定搭配时,这个视角简直堪称奇特。聚焦球队经理,夺得全美冠军的结局只是一行白色字体,最后伴随一首苦中作乐的清淡小歌落下帷幕。不为励志而励志,不为稀罕的成功煽情,这个已经成功却失败过的人生,在演绎更加宝贵的东西:享受失败。

8.撞车 (2004)

 



        剧本是殿堂级的,表演是忘本式的,原来《断线》只是一部失败的模仿作。电影客观地把每个人的善恶均匀表现出来,于是当我们不再以非黑即白的心态去看待时,才发现这些人就是自己的影子。所有纠缠不清的痛楚真正迸发的时候,便能辉映人性中残余的温暖。

7.独行杀手 Le samoura? (1967)

 



        一封写给杀手的情书。构图雅致,氛围太赞,漏洞完全可以忽视。想想,如果现实中的某个杀手看了这部,会不会潸然泪下。没有子弹的枪,伪狩猎引来真刺杀,死在此生的不归路上,或许这就是一个杀手唯一想要维护的尊严吧。他孤独,却也因此而有别于庸人。

6.盗火线 Heat (1995)

 



        前戏慎密铺垫,半路死命耍帅,最后一手处理后事一手挥洒情怀,警匪情点到即止却回味无穷。街区枪战名副其实,教科书级别的动作群戏足以捧上神坛。迈克尔·曼把对英雄相惜的理解放进都市,少了燃点,多了对其精神世界、崩裂家室的刻画,拿枪支写诗,悲壮动人,超越精彩。

        从最外表的层面看,我觉得最优秀之处是剧情和演技的相互服务,影帝坐镇,达到了让观众同时寄情于片中正反两派的境界,扼杀你对结局的猜想,从容操控你的悲欢。另外,双雄对戏我更爱帕西诺,小李子好好膜拜人家的咆哮吧。

5.老男孩 ???? (2003)

 



        断断续续看完,像我这样先看美版的一定是极少数,新版相较原版就是什么也没讲,因为这更像一个为了变态为了氛围而应运而生的故事,米国流水线老老实实讲故事的传统是复制不来的。我觉得朴赞郁就是个炫技狂,走廊对砍、回校忆旧和结尾等等将近十个段落都是牛逼到即使单独扒出来都要给五星的,但把乱伦作为揭幕的导火索、相互恩怨与复仇循环,其实就有点失真。

        原声带循环将近半年,最后还不亦说乎盗取放进自己的短片里,影史最佳OST之一。

4.出租车司机 Taxi Driver (1976)

 



        补片之年的领头羊,四月时刚看完只给四星,好闷。结果发现又是一部用时间烘托出厚重感的电影,借用《美国往事》某前排短评的一句话——“一年多以后,我将它从四星改为了五星,期间未曾多看一遍。”,搁我这呢,改成一年就好了。

        他并没有彰显正义,只是孤独久了,看尽人生百态了,不甘做一个不受关注的屌丝罢。德尼罗笑起来帅萌呆,萨克斯风配乐太讨人爱。全片克制、黑色、没有重点、没有中心、没有肆意煽情,或许制造剧情冲突并不是演绎这首落寞悲歌的最好方式,唯独那车前的缕缕烟雾,才能把光影与现实的界线淡淡抹去。

3.美国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每次遇到太好的电影,总会在欣赏时缠绕着繁复的情绪,来到惯例的短评时又发现多说无益。或许我能代入他们去觉悟未来:何时才能经历那样丰满的人生啊,年少的期望,殊不知那些预示着一生的情谊与方向都在期望中逝去。别因为相似的滤镜而去相比,《教父》讲男人,它讲人生。

        知道自己必须表现得相见恨晚,两年前就曾一瞥片头,结果喷溅的血浆对于当时的我还是障碍,看罢觉得,其实我还可以更晚遇见它,毕竟人生还不够波澜。

        蓝光碟里还收录了一段致敬莱昂内的花絮,画质低劣,干货甚多。詹姆斯·伍兹:“拍一部那样长的电影,却以那样的谜题做结尾,留下观众心里的烦躁,逼迫他们承认他们其实知道的事情,即使他们以为不知情。令人惊讶。这是一部史上最棒的电影,真希望我没有参与,这样我才能更热烈地赞赏它。”

2.教父三部曲(1972,,1974,1990)



        在我心中质量并列,无谓最爱,第一部以后,磕了药一样地把后两部看完,人生第一次对变态的电影时长产生好感。

 



        Part 1:长篇大论。。。省略。。。

 



        Part 2:至始至终都是虐心的对比。"柯里昂家族"在麦克统领的时代里被误称为"柯里昂犯罪组织",而道出此等侮辱的,便是曾经家父在世时打得火热的从政人员,难道这很晦涩?一个至少还会微笑,一个则冷血而情商低下,论事业无疑前辈逊色,然而后辈的威慑力只来源于理智,平衡家室与权势的男人才真正具备智慧。

 



        Part 3:维多·柯里昂死于极乐,旁边是一个机灵的毛孩;麦克·柯里昂死于极悲,旁边是一只棕色的小狗。

1.愤怒的公牛

 



        一切服务于一角,别无杂物。从台下到台上的长镜头,大量笔墨刻画的家庭纷争,分别反映他最极端的双重面貌。当他为了逃避责任果断破坏曾经为之卖命的荣誉,你再也看不到赞颂或讽刺,轻狂已逝,"我只知道我曾眼瞎,现在重见光明"。灰暗的镜头,丰富的性格色彩。 这才叫传记。

        马丁·斯科塞斯与德尼罗合作的时期对影史太有贡献了,除了《好家伙》等几部略浮夸(当然是有意为之)的作品以外,这片跟《出租车司机》赋予我的观感一个模样,魂牵梦萦,荡气回肠,时间越长越有味道,最终我经历了犹豫又毫不犹豫地把全年私人观影十佳的第二个榜首奉献给它,可能是我太喜欢这类悲观主义又不至绝望的电影了,就像蝙蝠侠前传三部曲传达的一个观念一样:你想要不惧黑暗,首先你要成为黑暗(恐惧)本身,去认识它,拥抱它,然后转化为一种继续生活的动力,苟延残喘也可,一路向阳也罢。

        看到有人喷动作设计毫无真实感,简直过家家,复制一段罗杰·伊伯特的影评来参考吧:

        《愤怒的公牛》不是一部关于拳击的电影,它讲的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男人饱受炉火的煎熬,在拳击场上寻求救赎与惩罚。影片的剧本对拳击战术只字不提,这并非偶然,对于杰克·拉莫塔而言,擂台上发生的一切取决于他自己的恐惧与冲动,与拳法无关。

        这也是我成为迷影一员至此的影史个人最佳,片尾那首紧随于黑幕之后的《Cavalleria Rusticana: Intermezzo 》,重音一下,泪如泉涌。

        一年重新开始,这篇总结我认为就是一个最私人的仪式。

        永生不离电影,希望你我今年更好,更多收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7251/13260070605.html

更多阅读

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成语 含有数字九的成语

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成语一落千丈;一劳永逸;一马当先;一成不变;一草一木;一通百通;一脉相承;一无是处;一无所知;一目了然;一鼓作气;一丝不苟;一分为二;一狐之腋;一决雌雄;一刻千金;一鸣惊人;一事无成;一泻千里;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七 九十年代

这一生中,有多少往事变成了故事,有多少记忆变成了回忆,要经历怎样的聚散,才能够读懂缘分的意义,是珍惜。谁是你心上的疼,谁是你忘不了的情,谁是你醒不了的梦。……(此话源于网络)这些年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反映沈阳七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中后

心理测试:画树—九十年代经典心理测试题

这是九十年代心理咨询师常用的一个简单测试,首先给你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然后要求你在上面画一棵树,给你三分钟的时间,你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记住喔,不能超时,一定要凭你的第一直觉画!一般画出来的结果虽然像达芬奇的鸡蛋一样没有任何一个角度是

声明:《香港九十年代经典电影 七十年代至今 排名前十的经典电影》为网友忘掉的是感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