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兒育女攻略(一)
盧勤
盧勤是當代國內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她開創了有中國特點的家庭教育,影響了新一代家長的教育理念。《把孩子培養成財富》是盧勤的最新力作,書中結合大量生動鮮活的教育孩子的實例,提供了富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較為全面地體現了這位家庭教育專家幾十年家庭教育的思想精粹。本版選摘其中第21章部分,願專家的教育方法和建議能給需要幫助的家長教育孩子帶來有益的啟發。
母親的口頭禪:“有兒子就是不一樣。”
對兒子說:有兒子就是不一樣。
我跟很多男孩子的媽媽講述:兒子是什麼?男人!男字怎麼寫?一個“力”頂一個“田”,頂天立地就是男子漢。
男子漢應該有陽剛之氣,說話落地有聲,做事敢作敢當。這種氣質的男孩肯定會被女孩仰慕和追求。
但是,現在有些男孩唯唯諾諾、膽小怕事。許多孩子的名字和過去都有了很大不同。過去多用鋼、鐵、山、海、江、濤、鵬、偉、誠、軍等陽剛氣十足的字,而現在改用“洋洋”、“多多”、“貝貝”。這表明,時代變化了,家庭對男孩子期望值也發生了變化。過去把男孩子看成是家庭的“根”,未來家庭的支柱。現在各家只有一個孩子,便把這唯一的男孩當成“寵物”,不再委以重任。表面上看是寵愛,其實愛已被扭曲。
愛是什麼?
愛是一種感受。一個人在被他人需要時,才能感受自己的價值。一個孩子被大人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麼重要,進而感悟到一種深深的愛,並且產生強烈的責任感。
對於一個男孩,如果希望他將來對祖國負責,對人民負責,那麼從小就要培養他對家庭負責,對父母負責,對自己負責。而這種崇高責任感的產生,需要動力,這動力便是父母的需要。
有些父母從小給文弱的男孩起女孩的名字,穿女孩衣服;對淘氣的男孩,非打即罵,極少肯定和鼓勵。有些媽媽還常常當著兒子的面對外人講,我的兒子“膽小”、“怕黑”、“像女孩”、“什麼都不行”、“笨得要命”等等,久而久之,膽小無能、沒有責任感的男孩就被她塑造出來了。
其實,母親對兒子的肯定,最能激發男孩的潛力。為了給媽媽一個驚喜,兒子可以創造奇跡,這種動力能使一個弱小的男孩成為勇敢的男子漢。父母要懂得享受兒子!
那麼,該如何做呢?我的切身感受是:用“男子漢”意識塑造男孩。
享受有兒子的快樂
現代都市人中流行這樣的觀點:“生兒子有面子,生女兒有福氣。”“女兒好,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事實上,養女兒的人家,往往能享受到女兒的體貼與關懷,而養兒子的人家就很少能享到這個福了。這是因為受傳統思想影響,中國家庭不注重培養男孩子為家人服務的意識,尤其在獨生子女家庭中,男孩子被人照顧得太多,長大後在生活上很無能。我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在兒子李悅很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他的責任心。我總是對朋友說,媽媽“弱”一點,兒子就會強;媽媽太能幹,兒女往往變得無能。
兒子上二年級的那個盛夏。一天,我下班回到家,兒子興沖沖地端上一杯茶:“媽媽您喝茶。”茶已經涼了,我的胃不好,不能喝涼茶,但還是一飲而盡,然後很享受地說:“太好了,我正渴呢。有兒子就是不一樣!如果茶再熱一點兒就更好了。”第二天下班,我享受到兒子沏的一杯熱茶。
李悅從小是女孩子堆里唯一的男子漢,因為我的兄弟姐妹除他之外,生的都是女孩子。我總是鼓勵兒子要多幫助姐姐妹妹。表親們團聚,女孩子一遇到事就找李悅幫忙,李悅因此有很多照顧女孩子的機會,他從小就是這個家族的“小大男人”,照顧姐姐妹妹的時候,兒子特別有成就感。平常家里都是爸爸做飯。李悅上四年級時,一天,他爸爸要出差,我有意做出為難的樣子說:“這可怎麼辦哪?你爸出了差,我下班還要趕回家做飯。”兒子拍著胸脯神氣地說:“爸爸不在,還有我呢!”我馬上現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哦,對,對!還有你,你也是個男子漢!”
第二天,李悅放學後早早地回到家,炒好兩個菜,放在盤子里,還用碗扣上。我一回到家,兒子馬上說:“媽媽,您快去洗手,我給您盛飯去!”我特別“聽話”,洗好手,坐在飯桌前。兒子盛來米飯,我大口大口吃起來。
兒子看著我問:“味道怎麼樣?”
“味道好極了!”我說。
“和我爸做的菜比怎麼樣?”
“比你爸炒的菜強多了!”我誇張地說,其實,他的手藝比他爸差遠了!但幾年以後,兒子就是炒菜的高手了。
兒子上大學了,長得像山一樣壯。每次陪我出去買完東西,我都優哉游哉地在前面走,兒子拎著大包小包在後面跟著,我感覺特好,像是在向人們顯倍兒:“有兒子就是不一樣!”
這種感覺能帶來什麼呢?男孩會有男人的責任感。他看你幹事費勁,會走過來用大人的口氣說:“你去吧,我來!”在他眼里,你好像變成了孩子。我的一位朋友,兒子6歲,她說,她和我的感覺一樣,讓我們聽聽她和兒子的故事。
兒子3歲時,丈夫出國留學了。我的膽子小,我家樓上有人養了一條大狗,每次上樓,狗一叫,我就嚇得渾身哆嗦。以前,都是丈夫走在前面,我跟在後面。丈夫一走,我便對兒子說:“這回慘了,你爸走了,我連樓都不敢上了!”
兒子拍著胸脯說:“別怕,有我呢!”
於是每次上樓,兒子走在前,我跟在後。大狗一叫,兒子雖然也害怕,卻壯著膽朝我說:“別怕,有我呢!跟我走!”每到這時,我都非常感嘆:“有兒子就是不一樣!”
一個冬天的晚上,外邊漆黑一片。姥姥要去倒垃圾,兒子大喊一聲:“姥姥,別動!看我的!”
只見兒子搬著小板凳,走到黑黑的樓道里,踩著小凳子,把過道的燈拉亮,朝姥姥喊:“現在可以出來了!”
姥姥感動得差點掉下眼淚,嘴里不停地說:“家里有個男人就是不一樣!”
兒子4歲時生病發燒,我帶他去打針。針剛扎進屁股,兒子“哇”地大哭起來。我一見他哭,也跟著哭起來。
兒子立刻不哭了,問我:“又沒扎你,你哭什麼?”
我說:“媽膽小,看你一哭就害怕。”
兒子顯出一副無奈的樣子:“嗨!你們女人太膽小,算了吧!以後你甭進去了,我一個人進去!”第二天,他獨自壯著膽走到護士面前,大聲說:“你扎吧,我是警察!”
聽了她講的故事,我笑得前仰後合。你看,媽媽對兒子的評價多麼重要!你用“男人”的標准來塑造男孩,男孩就會變成勇敢的男子漢!
一次我在溫州講學。當地團市委一位女書記帶著9歲的兒子來聽。我講了剛才的故事。第二天,這位書記對我說:“我兒子長到9歲,從沒幫我做過一件事。昨天散了會兒子破天荒地幫我背包,一路上,還不停地朝我看。我問他:‘你怎麼老看我?’兒子說:‘你還沒說,有兒子就是不一樣呢!’”
你看,不是兒子不願、不會替父母做事,而是兒子從未受到過父母的肯定和鼓勵,從未體驗過幫助父母做事的快樂。一個人只有被他人需要時,才會產生動力,產生真正的快樂。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要在兒子面前表現得弱一點,給孩子一點愛他人的機會。不要把自己看成高山,把孩子看成小草,讓孩子靠著你、仰視你、畏懼你;更不要當大傘,為孩子遮風擋雨,讓孩子弱不禁風。
母子換個位置、換個形象吧!讓兒子做高山,兒子就會長成山;讓兒子當大傘,兒子就能頂天立地!
◆新民晚報 200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