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新学校论坛”
李希贵系列专题
引言:在“李希贵系列专题一”中,李希贵校长探讨了教育危机下的空间管理,没有在空间中扩展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就没有下面的在连接中寻找生产力。
“供需”是连接的关键
1993年我在高密四中当校长的时候用过一个“疑难问题问答卡”,哪一个学生有问题就写在这个问答卡的问题一栏,然后把它放在讲桌上一个盒子里,很多学生就会翻出来看,翻看的有两类学生:一类学生就想看一看别人有什么问题,是不是自己没有想到;还有一类学生就想解答一下别人解答不了的问题,发现有什么他能够解答的就拿出来写下来放到盒子里。就是这样一个“疑难问题问答卡”,把多方的学生连接起来了。
所以,连接的关键是什么?是供需。在传统的教室里、学校里,老师和学生的连接——老师始终是供,学生始终是需。但是我们知道不知道:学生里面的潜能、学生本身的生产力是个无限的宝藏。我刚刚参加工作教语文的时候,就让学生命每一次考试的题目,从中选一些题目来组合成考卷,而且每一个题目要写上学生的名字。那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和有需要的学生产生新的连接,课堂教学中的生产力就会爆发。
网上有一款新的APP叫“优点”,你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优势,可以把它挂到网上。有这个需要的、愿意向你学习的,就在网上和你相约,这种供需关系通过网络就建立了一个新的连接。我们曾经让我们有些年级开始做这种探索,甚至我们在初三,不再给学生固定导师,为什么?走班上课的初一,上学期的导师不仅固定,而且他约等于班主任,因为从不同的小学来到十一学校的初一学生,他们带着若干个不一样的习惯,特别需要言行规范。有一个老师去引导他们很具体。但从初一的下学期到初二,我们就希望这个导师更像导师,要放开学生。到初三就要淡化导师。到高中就不再固定导师,为什么?一旦固定就固定了连接关系,我们希望让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去跟供方连接。有些老师特别适合教给你学习方法,有些老师特别会心灵的按摩,还有些老师特别在辩论方面、在社团的指导上更有经验,如果固定一个导师,这个学生就有心理障碍,他觉得事事都要找自己的导师,一旦找别的导师不太好,导师也觉得我去辅导你的学生也不太好。这就是一个生产力的桎梏,是一个生产力的障碍。
所以,我们要思考:怎样方便学生供需,在学生自我意识觉醒了之后,尽快拆除他身上的锁链。有这样一个高二的学生,他有机化学找周老师,物理化学找刘老师,化学竞赛找郑老师,同样是化学他都不找一个老师,他很清楚地知道哪个老师牛在什么地方。
要为学生打造方便连接的平台
我们怎么去帮助学生打造他们方便连接的平台呢?
为方便供需连接创造条件
十一学校的史建筑老师在去年带高三语文学科的时候,他把若干个教室挂上了牌子,成为了学生的分诊教室、诊断教室,这个教室是思维表达的门诊,那个教室是文言基础的门诊,等等,有这种需要的学生就到这个特定的教室来找老师,也包括找学生,为什么?因为当有同样的需求的学生走到同一个教室的时候,他们不单跟老师连接,他们之间也慢慢建立了一种新的连接。
十一学校的学生媒体与出版中心,是一个负责为全校学生提供媒体服务的平台,这个地方成了学生最受欢迎的地方。在这里面,杨雄老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造就了一种氛围,使学生特别愿意去,在这里面孵化出一大批相互连接的学生自组织。很多在学校有知名度的组织,就是在这个媒体中心形成了连接。
还有一个311文统微信组织,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他们的政治老师冯老师在教室长期放着点心,就吸引了一批嘴馋的学生在这个教室上自习课,慢慢他们8位学生就建了一个圈,结果就出现了一大批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这是老师在为学生打造平台。
十一学校在今年的十件实事里面有一个“百千万梦想基金”,现在还没有完全建起来,其中有崔永元老师捐助给学校的一笔资金。这个百千万既有梦想的百千万,也有我们提供学生基金的百千万,从一百到一万,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经过论证又合理,我们就帮助你实现这个梦想。这样一来,好多学生因为100块钱、2000块钱,他们就形成了一个一个团队、建立一个一个连接、形成一个一个自组织。
设计增加连接的“概念”
有时候不需要打造平台,你可以设计“概念”,然后在这个概念底下就可以成长出学生的自组织和学生之间的连接。
比如我们有一个“成长合伙人”的概念,三三两两各种学生怎么让他成为“成长的合伙人”。有些学生就比较早地当了老师,有些学生比较早地当了同伴的教练。
上一个星期,我用滴滴专车到南站,在车上跟师傅一聊,才知道他其实是一个丰台区装修公司的老板,但他却成了滴滴专车的司机,他说:“我揽的活儿基本都是你们学校的,我雇了一批人,他们在给我搞装修,我上午去看看,下午就开专车,不然下午没事挺无聊,再说你天天盯在那个地方,工人也烦你。”所以,装修公司的老板和专车司机融为一体,这样一种连接导致了这个老板的跨界,模糊了他的角色。
让连接产生动力
建立新的连接
我们怎么样有效地利用连接,最大限度地在这样一个时代担当更多的角色?因为,新的技术出现,必然带来的是角色的重新定位,甚至是跨界模糊。
现在有很多鼓励你运动的APP,但是能不能很好地连接、运用好游戏化思维的要素就很重要。像这一款APP “我今天走了11614步,不服来战”,谁和你战呢,不知道,但已经和对方建立了一种连接。
有一个小朋友做了一个电子音乐盒,崔永元老师到十一学校时,他就交给了崔老师。有什么故事呢?在一年前的时候,这个小朋友去参观崔老师的博物馆,爱上了一个电子音乐盒,崔老师看他很喜欢就送给他,他非常兴奋。但是崔老师提一个条件:送给你可以,但是你必须一年之后做一个音乐盒交给博物馆。他有点为难,但还是答应了。临走的时候崔老师说,这件事需要签协议,小家伙就退缩了,考虑了半天就是不签,就不想要了,最后在爸爸的动员下还是签了这个协议。带着这个协议的复印件回到家后,孩子很纠结,到底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音乐盒?光设计就考虑了两个月。结果想设计一个金字塔,设计金字塔需要学木工,于是在中关村旁边一个教木工的培训班去学了两个月的木工。用一年的时间做了一个金字塔的木质音乐盒,其中,有两三次要退缩,甚至有一次想糊弄一下崔老师,想从网上买一个,但最后还是战胜了他自己。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动力,因为他建立了一种新的连接,这个音乐盒不是普通的音乐盒,他是和崔老师连在一起的,就特别有分量。
建立更长的连接
十一学校有一个学生,他进初一就身怀绝技,看到十一学校教学区好多公共电脑,他就搞破坏,开发了一些病毒软件一一装上,看到同学们用公共电脑的时候电脑瘫痪,电教老师修不了,他就特别有成就感。后来,学校把他“招安”了,给他配了最好的电脑让他开发好的作品,他开发出了一系列的作品。去年冬天,他被列入了国家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他敲我的办公室,请我给他的资格表格签字。我知道这个表不需要找我签字,他到教导处就办了,盖个章就可以了,但他一定要找我,我知道他要显摆一下他的成就。所以我就送给他一本书,叫《创新者的基因》,而且给他签了一段话,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初步的连接。但是,我还想继续跟他拉长这个连接。前两天,我发现他最新设计了一款蓝牙音箱,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机会和他建立一个更长远的连接。我和教导处商量,你们能不能拍卖,多少钱我都想买下这个东西来。我相信通过我去参加竞拍,我不惜代价买下这个东西来,我们会建立更长的连接,使我的教育这条线连得更长、走得更远。
在十一学校的艺术楼的走廊上挂着很多学生的作品,它们安静地待在这个地方,只有参加艺术课的学生到这个地方才能看到。其实,这些作者的同伴,包括他的老师也很难有机会看到。我们怎么样让这些作品发生更大的效力呢?我们就把它送到作者的身边,让它和别的人,特别是和这些作者更密切的人建立连接。有的学生的作品就挂到了数学老师潘国双的办公桌上方;有的学生的作品就挂到了电梯旁边,人人从这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在好多教学区的公共区域都挂上学生作品的时候,这些作品就和作者身边最亲密的人建立了连接,而这种连接又连到了学生的内心,让他内心产生成就感、产生新动力。
要主动“设计”连接
连接会自然发展,但是更需要设计,因为我们是学校,我们是在搞教育,教育是需要设计的,这不仅仅表现在我们的学科备课上。
有人说:“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是产生能量、产生动力的物品。”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的角色要转到哪里?我们可以转向很多,我们在学生中到底要起什么作用,也可以有很多个选择。但是有一个选择,就是我们要做一只蜘蛛,我们要帮助那些学生们建立纵横交错的连接。
十一学校教导处设计了一个“学长有约”,让跨年级甚至已经毕业的学生之间建立连接。他们更往前走一步,又建立了学者联盟的连接,就是学长之间的连接。我们正在研究怎么把更多的学生数据进行连接、进行整合,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DT的时代,数据的时代,怎么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体育健康、运动状态、每天就餐吃什么饭菜、在学校便利店买了什么、他的过程评价和使用APP的情况等一系列数据进行连接。这个时候,我们对学生的分析、我们对学生的判断就不再仅仅靠经验。
运用连接的技巧
连接要有学术性
过去的连接在校园里发生的时候更多靠学生之间的偶然性,有点随意;过去的连接更多是靠学生的情感,他们来自同一个学校,他们的家长之间有联络,等等。这样的连接很好,但是我们在学校这个学术殿堂里,当我们要设计学生连接的时候,仅仅从情感切入是太单薄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术性的设计把学生吸引到一块儿,让他们建立连接、慢慢培养情感。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这样的连接,未来他们才容易走到一条事业之路和学术大道,他们就有可能共同在一家公司、共同创业、共同在一个实验室。
连接必须软硬适度
连接不能变成行政力量,连接必须软硬适度。你去硬连接,把它当做一种学校行政行为就会出问题。我们必须学会软连接,让很多东西放在自助区,反而效果更好。
在十一学校每个星期有一张海报叫校长推荐,有人有说你这个东西出来有多少人看?不如在升旗仪式讲一讲。我说它能影响一个学生,我们就赢了,他随意间看了一眼就够了,教育来不得硬的,要潜移默化。
有一本书叫《每个人都在沟通,但很少人在连接》,就说我们怎样把沟通变成连接。
有十几个学生都配了我办公室的钥匙,因为这把钥匙使我连接起了很多亲密的学生。
十一学校有一个“校长有约,共进午餐”的活动,当很随意的时候,学生才会跟你说真话,你开座谈会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在当中我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特别是高一学生,当我跟他们聊天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学生一跟他说话,他就放下筷子认真听你讲,这样的学生都是从外校考到十一的学生,他还没有学会跟你对话,没有半年的时间改不过来,十一的土著才不管这些,满口东西跟你沟通。但是怎么把这个沟通深入,变成连接呢?我们正在开发校长办公室藏书借书卡,当然不是传统意义的借书卡,是网上的那种借书卡,看上去是找我借书,实际上内心是和他们建立连接,这种随意的、不经意的连接,会使我更加了解学生,我会更加清楚他们的需求,来调整学校的管理措施。
“爱”的情感是最牢固的连接
前边所讲的所有的连接都是靠技术,连接靠技术永远会断线,使它牢不可破的则是情感。所以有人说,“爱”不是动词、不是名词,而是一个连词。
本文根据李希贵校长在第六届“新学校论坛”上的报告《危机的学校与繁荣的教育》整理,节选而成。新学校研究院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