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西瓜的季节,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穿着短裤和人字拖的人们在水果摊前排起了长队,而老板们则在光天化日之下挥舞着管制刀具。
你一定没有统计过你一生中吃过多少西瓜,但你关于夏天的记忆一定有一部分跟西瓜有关。
壹读君(yiduiread)要说的是,当你吃瓜的时候,你了解过这种伟大的植物,以及它波澜壮阔的历史吗?
实在找不到话题的值班壹读君丨刘十九
西瓜之路比丝绸之路艰难多了
西瓜,瓜类植物,葫芦科,蔓生。味甜多汁,夏日消暑佳品。
但是如果你出生在5000年前,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有西瓜——古埃及。他们对这种多汁甜美的瓜类非常喜爱,把它画在了法老陵墓的墙上。
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西瓜开始走出非洲。它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向炎热、干燥而广袤的中亚腹地进发。与此同时,在东亚,汉武帝重新塑造了汉王朝,向亚洲的腹地——今天的新疆、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一带进行征服。在后来一个兴起的叫做“新汉史”的学派看来,这显示汉武帝不仅仅是一个汉族皇帝,还是一个内亚边疆帝国的皇帝,西域诸国的共主。(误)
不幸的是,王朝兴衰的速度,往往超过了作物传播的节奏。只差一点点,西瓜没有和汉武帝在西域相逢。但是汉武帝去世之后不过百余年,瓜州的名声已经鹊起。
东汉班固的《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敦煌,中部都尉治部广侯官杜林以为古瓜州,地生美瓜……其地今犹出大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说这个地方出好瓜,个头很大,狐狸钻进去吃,脑袋尾巴都不露出来。
然后,西瓜终于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抵达长安。
关于这个故事史籍中没有留下任何明确的记载,以至于人们一直以为,中国人种植西瓜是在唐朝灭亡之后。
但是,历史还是留下了证据。一个大西瓜,唐三彩的大西瓜。
唐三彩西瓜,与失落的西域
1991年8月 , 西安东郊田家湾发现了一个三彩西瓜。是的,它不是一个西瓜形的罐子,就是一个坚硬的、浑圆的、纯粹的、脱离了具体用途的西瓜。
经考古学家鉴定,这个唐三彩西瓜的年代在公元七世纪晚期到八世纪初。如果这个唐三彩西瓜是真的,那么唐代的长安城里,西瓜一定是一种并不罕见的食物。
不过,这个唐三彩西瓜不是直接从考古现场发掘出来,而是派出所从文物贩子手里缴获的。虽然90年代初的文物造假还没有现在这么猖獗,但万一呢……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从长安投向日落的方向。如果那个唐三彩西瓜是真实的文物,那么,在这个西瓜诞生的时候,西域即将被阴影笼罩。
就在唐王朝胜利一统的时候,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开始崛起。
他们在651年灭亡波斯,随后进犯中亚。8世纪初年,阿拉伯军队进逼西域边疆。公元718年,西域诸国飞檄长安,请求唐朝救援。《册府元龟》记载,康国王乌勒伽上表请求“送多少汉兵来此,救臣苦难”,东安国王笃萨波提上表称“被大食贼每年侵扰,国土不宁。伏乞天恩滋泽,救臣苦难……”
在唐王朝旗帜的号召下,西域诸国曾经一度挫败阿拉伯的扩张,但很快,藩镇之乱迫使唐王朝自顾不暇,不得不放弃了西部亚洲腹地的边疆。
阿拉伯的扩张,摧毁了中亚曾经兴盛的经济和文化。阿拉伯士兵焚毁佛像、经卷,丝绸之路上曾经兴盛的佛国逐一灭绝,亚洲腹地伊斯兰化。
一个帝国分裂,另一个帝国崛起,西瓜便传入中原
跑题了,我们的话题中心还是西瓜。
在中国现存的典籍中,对西瓜最早的记载,是唐代灭亡之后40多年的五代。
契丹会同十年(公元947年),胡峤作为宣武军节度使萧翰掌书记随入契丹。胡峤被契丹扣押了七年,写了一本笔记叫《陷虏记》。其中明确写到了西瓜:“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契丹破回纥得此种。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是大国兴亡。
△回纥贵族画像
契丹本来依附于突厥,唐天宝四年(745),回纥可汗骨力裴罗杀突厥白眉可汗,契丹归附回纥。至唐开成五年(840),回鹘汗国为黠戛斯说灭,之后契丹摆脱回鹘,依附唐朝。之后回鹘分为三支,一部西迁到葱岭,包括今天的喀什、于阗一带,名为黑汗回鹘;一部抵达吐鲁番盆地,成为西州回鹘;一部居留甘州、沙洲、凉州和贺兰山一带,谓之甘州回鹘。
随着契丹在耶鲁阿保机统治下崛起,兴兵击败甘州回鹘,令其臣服。
史书上对这场战争的描述是这样的:耶律阿保机于天赞三年(924)六 、十月间,两次亲征西域,“遣兵逾流沙,拔浮图域,尽取西鄙诸部”。西瓜,就在这场战争中传到了中国北方。
在今天的内蒙古羊山 1 号辽墓壁画中,我们能看到中国现存最早的西瓜画像。图中的墓主人倚坐在木椅上,左侧的契丹男侍手捧唾盂,右侧的两名汉装男侍进献酒食。重点是前方的案,上面有两个大果盘,一盘是石榴、杏、桃等水果,另一盘是3 个碧绿的西瓜。
壹读君(yiduiread)没找到彩图,将就着看一下线图吧▼
西瓜与中国的大一统
尽取西域的辽国,最终也在1125年灭亡。女真的金国取而代之。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把西瓜带入中国南方的关键人物,南宋的礼部尚书洪皓。建炎三年(1129)年,他奉命赴金,被羁留十余年,直到绍兴十二年(1142)才被释归宋。
在金国颠沛流离的时候,洪皓对中国北方种植的西瓜发生了兴趣。他在笔记中记录说:“西瓜,形如匾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瓞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
洪皓在金国坚贞不屈地度过了十几年,回去的时候,除了书稿,还带了一堆西瓜子,在临安(今杭州)一带种植。之后的半个世纪中,西瓜在江淮地区逐渐传布。一直到明代,才成为普遍种植的水果,遍布中国南北。除了一个地方——台湾。
清代征服台湾之后,皇帝命令将山西榆次一带的西瓜种子送到福建,闽浙总督和福建巡抚则派专人到台湾种植。台湾的热带气候,使得西瓜可以在十二月收获。于是,这种从台湾进贡的水果,不仅新奇难得,更象征了帝国的广袤与一统。
献瓜的福建官员,照例会上一封歌颂皇帝英明,大清万岁的折子。而吃到西瓜的皇帝,比如雍正,则会在折子上批道:“今年西瓜种着了,甚好!”
参考资料:
王膺民,《西瓜源流初探》,《农业考古》1986年1期;
王大方,《敖汉旗羊山1号辽墓“西瓜图”——兼论契丹引种西瓜及我国出土古代“西瓜籽”等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01期
顾文璧,《中国种植西瓜的起源和传播问题》,《农业考古》199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