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都听情感专家的,情路能不坎坷么?


文:梁爽丨转载自公众号:Queen主义(ID:Queenzhuyi),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

现在有很多作者提出男女相处的道与术,甚至能自成一套学说和体系,当阅读这些爱情理论的时候,我有一种怎样的体验?

拿我最近刚读完的一本书举例说明,王艾的《当我们谈论婚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书中主要提出2个核心理论:

A:“所有成功的婚姻或男女关系,必定要形成清楚的父女型或者母子型组合关系,任何逃避或挑战这种组合的意图及行为,将导致关系受损或破裂。”

B:”爱必须进入行星和卫星的和谐组合,他们当中,必须一个是行星,一个是卫星,彼此互相吸引。”

然后是大量案例用来证实论点的环节。

我一开始折服于作者高超的归纳概括能力,世间情爱有万千,居然一言以蔽之。紧接着又被案例给我急性短暂性洗脑,书中说的貌似也有几分道理。

但合上书本后,经过消化吸收,取其观点精华,排出代谢废物,继续我的生活。

我不会把我与爱人的相处按照父女型或者母子型去发展,也不会固化自己争当行星或卫星的角色,更不会因为违背其中的幸福前提而惴惴不安。

我有自己壮实的感情观,我觉得相处过程开心舒服就好,不必深陷到哪一种恋爱模式中画地为牢。

书店有太多爱情教程,而我、他以及我们之间,都是独一无二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感情类书籍更是如此

最近因为情感作家ayawawa染指医学的热点事件,她那套“提高mv降低pu”的理论又火了一把。

Ayawawa的书我早已看过,趁着舆论风波,她的言论和主张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我觉得这很正常。

但真正让我意外的是,我发现一个叫“小仙女”的物种,她们烂熟于心地运用术语,忠心不二地维护偶像,深信不疑地照搬理论。

我甚至看到有些入戏小仙女十分黑色幽默:

step.1:风声鹤唳地拿自己的日常往理论里面套;

step.2:假戏真做地印证心里的悲观预测;

step.3:感恩戴德地给ayawawa留言说亲测有效。

还真有人把这些受限于作者独特经历和心得的感情教程,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板;把文中那些“必须”、“应该”、“所有”等言之凿凿的字眼,当作天命不可违的最高圣旨。

事后还苦哈哈地感慨,懂得许多道理,仍然爱不好一个人。

任何一本情感教程肯定有可取之处,或能扩充视角,或能获得共鸣,或能发人深思,但是千万不能因为部分正确而全盘买单,更不能不假思索地山寨复制。

在我看来,很多感情教科书里的准则或者干货,就像是超市里的某种营销策略,把最熟悉最日常的产品定价最低,顾客一看爆款青菜和袋装牛奶标价比市场少几毛钱,就觉得超市样样都便宜,恨不得什么都在超市买齐。

同理,你赞同ayawawa说的“坚持提升自己mv,对不合适的人进行短择”等观点。

但是,你真的需要通过男人对自己的宠爱,来间接证明自己的价值吗?

你真的需要好赖不分地照单全收,包括其中有些大男子主义复辟嫌疑的观点吗?

你真的需要给自己宣贯只要落实她的说法,感情就能一帆风顺吗?

情感作家未必也阅人无数、饱经风霜,每个人有权利表达自己、分享体悟,但其他人也有义务在多元化的价值观里去伪存真、择善而从。

盲目照搬感情理论的人啊,连息息相关的爱情,都懒到大脑不想运行复杂的程序,懒到不愿跟随身心的感受去判断和选择,懒到希望直接照抄别人的试错结论。

多少人向往一段刻骨铭心、无与伦比的美好情感,可是照本宣科地扼杀掉自己爱情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凶手,正是自己。

声称爱得死去活来的人,却往往草率地秉持“拿来主义”来打发对付感情。

☆你的错误理解,可能让作者叫屈

我现在已经快要放弃劝说小姐妹们少想些爱情的努力了。

据我对周遭的观察,不少女人的精力和思维会被爱情控股,热衷于把爱看情感书、爱聊男女事当作学习相处之道的过程。

我的主张是,欢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扩容形式,但一旦尝试,先隆重过脑。正确解读是理性应用的基石。

前几天,有个妹子跟我讲起她与男友争吵的事情,没想到这小姑娘复述吵架经过还来气了,“书上不是说吗,女人爱男人才会对他发脾气”。

我立马炸了,占着这句话撑腰,占着你真心爱他,你就能从他炒菜盐巴放多了,上升到他什么事都做不好,预览到他以后照顾不好家人,引申到他父母的养老金太少?

我按着常识来理解,她看书所说的“脾气”,应该是种增添情绪的小娇嗔和可爱讨喜的小耍宝,拜托,肯定不是脸红脖子粗、大眼瞪小眼的怒发冲冠。

还有一个朋友与我交换读书体会,想不通恋爱中的女人要不要作,她作一次伤一次,但书里的人貌似越作越精彩。

在我眼里,“作”是个多义词,有种女生的作,是种自我进步的折腾主义,一段时间没见面,你从她新增的爱好和技能,仿佛听见她骨节在生长的声音。

这种好奇心蓬勃、感染力旺盛的姑娘,真是看上千遍不厌倦。

而归纳那位朋友理解的作,是下雪天想吃红薯让男友去买的考验,是男友猜不对心中所想就觉得两个人没共同语言,是过节男友准备不充分就是对她不上心。这种擅长以小见大,猛刷存在感的姑娘,持续闹下去怕是要出幺蛾子。

与己斗作出精彩,斗别人作出伤害。

在别人的书里,读着自己的内容,是件有风险的事,断章取义或解读跑偏更容易让人把风险坐实。

对于爱读爱情理论的人,我想语重心长地叮咛两句:

1,不要无视特殊性案例、屏蔽上下文语境。挑出文中最语出惊人、偏激出格的句子当作行动纲领,缺乏思辨,生搬硬套,还散发着有章可循的优越感。

2,不要把别人的爱情总结当作正确答案。拿着评卷标准在自己生活里找采分点和扣分点,不是在自责就是在责他,让人手把手教你恋爱实在太无趣了。

世上没有专门为你量身打造的爱情宝典,甚至根本没有爱情宝典。

啥都听情感专家的,情路能不坎坷么?

——The End——

作者梁爽,转载自公众号:Queen主义(ID:Queenzhuyi)

简介:Queen主义,为数万女孩服务的女神修炼顾问和励志平台。

责任编辑:晨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8351/839081612712.html

更多阅读

末法时期的经文还能不能读 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

末法时期的经文还能不能读《楞严经》说——了芸末法一千年:佛法共分为四个时期,即:正法时期、理法时期、相法时期、末法时期。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期;再五百年为理法时期,再五百年为相法时期,再往后就是末法时期。据佛教经典

谁是你心上的疼,谁是你忘不了的情? 忘不了的乡情

谁是你心上的疼,谁是你忘不了的情,谁是你醒不了的梦?见与不见,思念一直在;爱与不爱,心一直在。滚滚红尘,一个转身就是陌路天涯;虚拟网络,一个删除就是再无交集。相遇靠缘分,相守靠人心。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一直在等;不是所有的情,都能维系一生。许

章子怡与霍启山的情路历程组图 章子怡霍启山

△章子怡与霍启山(左),在3月9日的香港“秘密约会”,成为娱乐的焦点与热点!章子怡与霍启山的情路历程(组图)△08年的章子怡与霍启山的吻别,为他们俩的情路历程,埋下了“情思难断”的伏笔。导语:他俩无论是在2004年派对上的“贴身热舞”,还

网店刷信誉能不能赚钱 开这样的服务店能不能赚!

  想法固然不错,但是我个人感觉有以下问题:  1、网上购物本身图的就是两点,第一方便,第二便宜;你面临的问题是:1)如何让客户方便找到你;2)加上你的服务费,运费等等,东西还便宜吗?网上买的东西价格不等,价格高的东西还好说,有些便宜的东西

维卡币到底能不能赚钱 进货的时候到底能不能还价格?

进货的时候当然能还价格啦!至于批发商接不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 要分辨衣服质量的好坏,主要看衣服的做工,手感,还有线条,色彩。一般品牌衣服:衣型都很不错,色彩鲜艳,但不妖娆,手感很好,做工也很精细,不是最前卫的,但绝对不是过时的。 批发服装

声明:《啥都听情感专家的,情路能不坎坷么?》为网友你比时光凉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