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下)

  【“宰相肚里能撑船”是怎么来的?】 

  “宰相肚里能撑船”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这个成语的出现还和宋代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有很大关联呢!
 

    相传,宋朝宰相王安石的婚姻一直不美满,丧偶、再娶、又离异。为此,他感慨良多,作七绝以抒发心底的惆怅: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发,花开又被风吹落。
 

    他中年丧偶后,曾一度不想再娶,后经人撮合,娶一妾名姣娘,但是并没有把她扶为正室。姣娘出身名门,十分聪慧,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是一个色艺双全的才女。婚后,王安石身为宰相,又忙于革新变法,故淡于夫妻生活,令姣娘十分寂寞。姣娘正当妙龄,空对日月,日子一长便耐不住寂寞与家中的一名年岁相仿的仆人勾搭成奸。这事传到了王安石的耳里,王安石很生气,有心训斥姣娘,法办仆人,但又苦于无凭证。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姣娘与仆人在屋内*,当时王安石在门外,里面不时传来姣娘的浪笑之声。当时情况下,王安石忍住了自己的愤怒,他也怕自己的家丑外扬,于是他假装在离屋子很远的地方发生声音(其实是故意用一个竹竿把树上的乌鸦惊走了),以便让屋内偷情之人得悉。果不其然,屋里面的男的从后窗逃跑了。事后,王安石假装没事,仍与姣娘谈笑自如。过了几天,正是中秋之夜,王安石便想借着过节规劝一下姣娘,让她老实安分点。于是王安石便写给她一首诗: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
 

    姣娘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很快就品出了诗中的含义。她其实早不想这么生活下去了,于是她便回信给王安石道: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过半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本意是想规劝姣娘,得到信,看了信中姣娘所吐露的心声,便想:自己年已花甲,而姣娘正值青春年少,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不能求全责备。于是他就把姣娘叫到自己跟前问明了姣娘的愿望。最后,王安石便一纸休书把姣娘休了,同时赠她白银若干两,让她和仆人远走他乡过日子去了。
 

    当这件事情在朝中和市井中慢慢传开之后,王安石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被人非议,反而得到了人们的尊敬。人们赞扬他道:“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

 

【什么是“东窗事发”】 

  “东窗事发”这个成语比喻密谋败露。它的缘起是基于一个传说。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四曾经这样记载:“桧归,无何而死。未几,子熺亦死。王氏设醮,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问:‘太师何在?’熺曰:‘在酆都。’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卨俱荷铁枷,备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大概意思是这样的:秦桧夫妇把岳飞害死在风波亭之后不久,秦桧就死了。其妻王氏便给他做道场,叫道士到阴曹探访。秦桧便对道士捎话说:“东窗事发矣。”元代孔文卿依此传说作杂剧《秦太师东窗事犯》,昆剧《疯憎扫秦》是据其第二折改编的。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指读兵书多吗?】 

    这句俗语最早见于《魏书?崔浩传》:“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中也介绍了另外一个“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人物,他就是曾经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北宋时期,西北地区的西夏政权多次进攻北宋。仁宗皇帝听从一些大臣的推荐,便派干练的范仲淹到西北去守卫边防。范仲淹到了边关之后十分关心士兵,并实行“屯田久住”的方针,在他镇守边防的时间里面,一直保持土地不被西夏人夺去。西夏人提起范仲淹均倍感钦佩地说:“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大概意思是说,现在小范老子(就是指范仲淹)胸中藏有好几万甲兵,不像大范老子(指范雍)那样可以欺负啊!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这句话,用以形容一个政治家和统帅的深谋远虑,精通战略,可使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帮人帮到地头、送佛送到西天”】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说做好事、帮助人不要半途而废,而要“完全彻底”。人们总是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来念,可是你知道吗?它们产生的背景却不一样。
 

  “帮人帮到地头”,来自于农业劳动。过去由于没有机械,农民的劳动全靠简单工具和繁重体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尤其收割季节,更是累得头昏眼花。在共同收割中,往往一人一垄或一人两茬往前割。由于各人的体力、能力不同,年轻力壮手脚麻利者往往先到地头,而年老体弱者就后到地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先到地头者就回头帮那收割慢的人。但有些人帮一会儿就不帮了,结果还落个帮人的名义。人们对这种现象看不惯,就劝这些人:帮人要帮到地头。意思是好事要做到底。时间一长,这句话的含义便被扩大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已经给人帮助,或被帮助人仍需进一步帮助的,人们常劝说他们:帮人要帮到地头。

 
  “送佛送到西天”,则来源于过去的佛事活动。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宋时期尤为盛行,故有迎佛请佛之大礼仪。但佛与人一样,时间长了也有想家的时候,故又有送佛回西天的礼仪。据说送佛的礼仪相当隆重繁缛。因佛不饮酒,不食荤,所以供佛送佛时,只摆清茶和蔬果。送佛上路时,一拜再拜。因为怕它走错路,往往嘱咐:“烈火炎炎,南天不要去;冰雪飒飒,北天不要去;极乐乃故乡,只可回西天!”西天十万八千里,怕佛半途而返,所以给佛带足斋饭干粮,送以纸糊的车马、猎犬,鼓励其别怕险阻,别怕驰驱。故称:送佛送到西天。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什么意思?】 

    从前,有兄弟两人,住着前后两大院,家里挺宽绰。后院里有棵梧桐树,树叶又旺又稠,里边住着个金翅鸟。一天,老大手拿尺子,围着梧桐树量来量去,嘴里还嚷嚷计算着。金翅鸟看见了忙问:“你量树干吗?”“光景过不去,我打算把这棵树给砍掉,现在量一下尺寸,看看这树能值多少钱。”“你千万别卖,树一倒我就没处住了,有困难我帮你想办法。”“你有什么办法呢?”“今天吃晚饭以后,我驮你到东海岸弄点宝贝回来。”老大挺听话,吃了口饭,就早早到树底下等着来了。天黑以后,金翅鸟让老大坐在它翅膀上又嘱咐道:“你可抓结实,合上眼。”说完起飞了。好一会儿,只听鸟说:“到了,睁眼吧。”老大睁眼一看,遍地金光闪闪,尽是金银财宝,他随便拾掇了几块,装满身上的布袋。赶天明金翅鸟又把他驮回了家。老大拿上财宝到城里换了好多好多钱,吃香的、喝辣的,过上了好日子。
 

    老二眼馋得不行,就问哥哥:“你成天不干活,又有吃、又有喝,东西都是从哪儿弄的?”老大很是老实,不会撒谎,于是就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老二听后,有点儿不相信:“真的吗?”“真的,难道我还哄你?”老二暗自高兴,也找把尺子,到树底下装模作样量来量去。金翅鸟又问了同样的话,也答应驮他去东海岸。老二跑回家找了个大布袋,吃过晚饭骑上金翅鸟就去了东海岸。不过老二是个贪财鬼,看见那么多财宝,恨不得一下子都装回去。装了一会儿,鸟催促说:“该走了。”“来一趟不容易,让我多拾点吧。”不管金翅鸟怎么劝,老二就是不听,只顾拼命地装,太阳快出来了,金翅鸟顾不得老二,丢下他,自己飞回去了。
 

    老大不见老二回来,就问金翅鸟是怎么回事。金翅鸟说:“早被太阳晒死了。”老大听了心里一阵难过,到底还是亲兄弟,他对金翅鸟说:“二弟死是死了,你得把他的尸体驮回来呀。”金翅鸟点点头,等到晚上又飞到了东海岸。东海岸是日出的地方,太阳一照比火都烫,老二的尸体早晒干了。身上直流油,老远能闻到香味。金翅鸟见了,不顾一切大口大口吃起来,眼看太阳快出来了,心里还说:吃了这嘴就不吃了。吃了这嘴又想吃那嘴,结果太阳一出,把它给晒死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故事。



 
  

【为什么常常称创始人为“鼻祖”?】

 

     这跟鼻子有关系吗?要解释“鼻祖”的来历,首先还得从“鼻”字说起。“鼻”的本字是“自”。
     在上古时代,“自”就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写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样,那时候,“自”的读音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自,读若鼻。” 

    老子像应该说,“自”的本义就是鼻子,人们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因此“自”又有了“自己”的意思,成了第一人称代词。“自”的这个意思后来被广泛运用,结果反而不方便指它的本义——鼻子了。因此人们另外造了一个形声字:在“自”之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形成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分工,各指各的意思。
     因为“自”的引申义有“从”的意思,再引申为“开始”的意思,所以“鼻”也继承了创始、开始的意思。《汉制考?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意思是把第一个出生的儿子称为“鼻子”,用的就是“初始”的意思。因此,最早的祖先、创始人就被称为“鼻祖”。
 【为什么人们说到自己时,总喜欢指着鼻子呢?】 

    商代写在龟甲上的卜辞很多人说到“我”时候,喜欢指着自己鼻子,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的习惯,因为西方人表示自己的时候往往会指向自己的胸膛。有学者认为,用鼻子指自己是古人万事以我为中心的理念的具体反映。这种理念说具体些就是一切从自己做起,一切从自己开始。在古人看来,鼻子是面部最中央的器官,非常重要,所以只有鼻子才可以代替自己。

  “自”虽然后来不再表示鼻子的意思,但它作为鼻子最早的字形还是保留了下来。比如前面说到的“鼻”,就是由“自”加上声符演化而成的字,与此相似的还有“臭”字。从“臭”的字形就可以看出,它本来是指狗的鼻子。狗的鼻子很灵敏,因此臭有“嗅、闻”的意思,再发展就有了“气味”的意思。“臭”在古代是什么气味都可以指的,甚至有时特别指香气,如《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说的就是香气如兰花的意思。到了后世,“臭”才固定指秽恶之气,与香气相对。
   

 

【骂人时一般说“不要脸”而不说“不要面”?】

 

    古代的“脸”与“面”是指人体的同一个部位吗?为了宣泄对某人的愤怒不满之情,常会骂“不要脸”,意思是说这人不顾颜面,不知羞耻。但却不会骂“不要面”,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面”属于书面用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之中;相对而言,“脸”是口语,时常出现在口头对话之中。

    比如我们在日常对话中会说洗脸、擦脸,却很少说洗面、擦面。俗语说某人脸比城墙还厚,如果说成面比城墙还厚,便失去了口语生动活泼的效果。口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在书面中采用文学化的语言表达:比如不要脸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成不顾颜面;洗脸亦可说成净面等等。另外,“不要脸”在发音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比“不要面”硬朗得多。
 

    其实,脸最早并不完全是口头用语。明代之前的“脸”和“面”都是书面用语,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唐代诗人岑参有诗:“岸花仍自羞红脸”,李清照词云:“香脸半开娇旖旎”,白居易“犹抱琵琶半遮面”以及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都将脸、面用进了文学词句。后世才逐渐有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脸和面现在的意思差不多,但在以前的意思却是有差异的。脸是晚出的字,大约是魏晋以后才产生的,最初的意思就是颊,常常指妇女目下颊上可以施粉的部位。如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销残黛脸销红”,指的就是这个部位。除此之外,“脸”在古代还有“睑”的意思,也就是眼皮。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这里的“脸”就指眼皮。而面的范围要比脸大,包括整个头的前部,脸只是面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演进,脸的语义逐渐扩大,跟面的意思基本一致了。
 

【俗语常说的“面子”,是指表面吗?】
 

  “面子”的确有表面的意思,在有的方言中就将被褥面称为面子,另外还有衣服面子、鞋面子等说法,意思相似,都是指物体的表面。面子既然有了表面的意思,逐渐发展出事情表面的意思也就不奇怪了,如《孽海花》中写道:“西后虽然退居颐和园,面子上不干涉朝政……”这里的面子,就是事情表面的意思。
 

    面子的词义没有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它还发展出了体面、颜面的意思。面本来就指头的前部,上面长着五官。人长得美丑,主要就看这张脸了,因此尊严、体面跟“面”挂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比如上古时代五刑之一的墨刑,就是在罪犯的额头刺上黑字,为的就是让罪犯“没面子”,是一种耻辱刑。
 

    自古就有好面子的人,石崇与王恺斗富就是一个争面子的典型故事。石崇与王恺是晋武帝时人。石崇是靠着在荆州当地方官时,指使属下抢劫商人而发家致富的。他后来一路高升,还位列九卿之一。王恺的姐姐则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母亲,他也就是晋武帝的亲舅舅。作为皇亲,王恺自然看不上平民出身的石崇,而石崇也不服凭借贵族身份而高人一等的王恺,因此二人暗中较劲儿,非要压倒对方。
     王恺家用麦糖水刷锅,石崇家就用石蜡当柴火煮饭;王恺用紫纱做成40里的屏障,石崇就用锦锻做成50里的屏障;比来比去,总是石崇略占上风。王恺很不服气,于是搬来武帝做后盾。为了帮助王恺获胜,晋武帝赠给他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树。王恺十分得意地拿到石崇家向石崇炫耀,谁知石崇顺手拿出铁如意,几下就将珊瑚树击成碎片。王恺以为石崇是妒嫉所致,要抓他去见武帝。没想到石崇却轻松地说:“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我现在赔给你就是啦。”他命仆从取出自家的珊瑚树,别说二尺多高的了,就连三四尺高的也有六七株之多。王恺看得目瞪口呆,自知不是对手,这场面子比拼也就此告一段落。  

 

【和尚剃光头与印度的气候有关吗?】

 

    有人就喜欢剃个光头,图个清爽凉快。古代剃光头可不是这么随意的事情,甚至要冒不敬的罪名。古人把头发看得很重要,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意损伤,必须保护好,否则就是对父母的不敬。那么古代和尚要剃光头,是不是因为他们怕热而不敬父母呢?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而印度佛教刚刚兴起之时,要求教徒剃光头。有人便认为僧侣剃头修行与印度地处赤道附近,天气异常炎热有关。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道理,印度和尚剃头并非因为怕热,而是与佛教教义有关。佛教认为,头发代表着世人心中的烦恼和欲望,虚荣和感情,我们常说的“三千烦恼丝”也是这样的意思。把头发剃掉,就是把烦恼去掉,去掉一切的私心杂念,具有脱离凡尘的意思。所以,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五人说法时,就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去除烦恼之根,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

    佛教剃头还有一个原因:当时的印度,教派林立,为了区别于其他的教派,佛教徒就以剃光头作为标记,人们一见到剃光头的就知道是佛教徒了。

    后来,剃头便成了加入佛门的一种仪式,凡是出家当和尚的人,都要进行剃度,除去三千烦恼丝,落得个无牵无挂,无忧无虑。

 

【古代的和尚为何在光头上烙有戒疤?】

    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有的和尚在头上有几个圆点。这些圆点叫做戒疤,可不是想有就有的,小和尚在受戒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老和尚认为他合格了,才会给他点上戒疤加以认可。

    戒疤又称香疤,指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点戒疤可能是源自舍身供养佛祖的思想,也可能是为了断除烦恼。受戒时燃戒疤又称“烧香疤”,所燃香疤之数目不等,或三、或六、或九、或十二,视僧侣所能忍受的程度而定。在家修行的居士,也可以在手腕上烧戒疤,而出家的僧人多烧戒疤于头顶。
 

    佛教初入中国时,并无严格的传戒仪式。当时僧侣出家,只要剃发披上袈裟就行了。随着佛教的逐步发展,受戒规矩也日益繁多。据考证,燃香习惯始于元代,僧人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给僧众授戒时燃香于顶,约定为终身之誓,此事逐渐演变成惯例。后世中国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然而这并不是佛教原有的规矩,只是中国特有的习俗。
 

    烧香疤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僧人受戒当天,老和尚用艾草作成黑色小粒艾绒,放在要受戒的僧徒头皮上,迅速点燃十二粒艾绒,或以燃香灼烧其头顶。其他和尚则用手紧按着受戒者的头顶,使其固定不动,以免其忍受不了疼痛而来回晃动。

  

 

【勾手指表示对自己说的话负责,那么勾手指是怎么来的?】

 

    小孩子喜欢勾手指发誓,他们常常勾着手指,同时一本正经地念道:“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郑重其事地表示信守诺言,说话算数。情侣间耳鬓厮磨,浪漫之余,也喜欢勾着手指说一番山盟海誓,以见证忠贞不渝的感情。
 

    这种勾手指发誓的来历并没有确切可信的资料,以至有人以为,勾手指是从西方引进的,源于西方一个男女双方勾手指所引发的爱情传说。这个说法看似确凿,却因为缺少事实依据而很难使人完全信服。
 

    推敲勾手指的来历,可能与手指的作用有关。指,具有“旨”的含义,代表着个人的内心想法和意旨,手指相勾就有交流内心想法的意味。再加上国人有指天为誓的发誓形式,所以“指”便在盟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盟誓中,手指既要郑重其事的签名画押,有时还要割破手指,歃血为盟。有鉴于此,人们便简单地以勾手指表示约誓,同时借手指沟通表达互相心意的印可,有时还将两人的大拇指相摩击当作盖章签名并以此为证。击掌的动作为何也表示盟誓? 

    戏迷都知道京剧、豫剧、秦腔、川剧等很多戏种中都有《王宝钏》一剧,其中有出《三击掌》的唱段,叙述主人公与家人击掌约誓,愿离开相府,嫁给乞丐薛平贵。这里的击掌是盟誓时的动作,表示自己说话算数,绝不反悔。这和勾手指的动作异曲同工,效果相似。 

    击掌起初并不是约誓的动作,而是一种舞蹈形式。随乐起舞时,舞者得意忘形,不由地手舞足蹈,不住地随着音乐节奏来回击掌活跃气氛,增强效果。新疆克孜尔石窟就存有古人舞蹈时击掌的壁画。估计后来兴起的鼓掌,便是从观看舞蹈的贵族配合舞蹈的节奏而击掌,演变为击掌助兴的。 

    古人情绪激昂之时也常常不住击掌,借此宣泄某种情绪。由于手掌在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后来便以击掌表示交换掌印,郑重地代表盟誓。明清时期,击掌成为盟誓时经常使用的动作。如《三侠五义》中的展昭与白玉堂便是彼此击掌约定比赛事宜,《聊斋志异?胡四娘》中的丫鬟们也是击掌为誓。

  

 

【手的第二个指头为什么叫“食指”?】

 

    大家都知道手的第二个指头叫“食指”,这和拇指、小指、中指的命名似乎有些区别,与食指的大小、位置无关,却从字面上看来与食物有关,这是为什么呢?
 

    春秋:王子午鼎其实,食指最早还真的和吃有关,但可不是吃手指的意思。古人习惯用这个指头试探汤水、食物的冷热、味道,然后放到嘴里吮一下——古人这样做并不奇怪,因为上古时代的人们可是用手直接抓起东西来吃的——因此,古人专门将这个手指称作食指。之所以选择食指来做这个工作,也许是因为相对于其他手指来说,食指较为灵活,尝起食物来非常方便的缘故吧。 

   说起食指,还有段有趣的故事。春秋时期,郑国贵戚子公(公子宋的字)的食指每次若有跳动,第二天必尝异味。他出使晋国,食指大动,便吃到了石花鱼;出使楚国,食指大动,就吃到了天鹅肉;后来吃到合欢橘之前,也是食指大动,屡试不爽。依此看来,食指与食物之间还真是有着深厚的渊源。 

 

【我们常说的“染指”到底跟哪个指头有关?】

   “染指”一词用来比喻沾取非分利益。这个词语跟食指有关。
 

    要说这个词的来历,还得从《左传》中的郑国子公说起。他的食指有特异功能,每次在吃到美食之前,都会食指大动,为他做预报。     一次,他的食指抖动不停,果然不久,他受诏入朝,一上朝就看到堂柱上绑缚着一个大鼋。郑灵公得知子公有预知美食的本领后,故意未给子公上鼋肉,而其他的大臣却都得到了美味。子公恼怒之下,径直走到郑灵公面前,将手指伸入鼎(诸侯王专用炊具)中,尝了一口之后便直趋而出。郑灵公当然也非常气愤,觉得子公不守礼仪,蔑视自己,扬言要惩治其罪。于是子公便先下手杀了郑灵公,造成了郑国由盛而衰的内乱,子公也死于乱中,这也算是馋嘴惹的祸。
 

  “染指”一词便由此而来,开始时泛指品尝某种食品,后世则将有非份之想或企图插手参与某事,称为染指。

  

 

【把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叫翘“二郎腿”?】
 

   “二郎腿”跟传说中神通广大的二郎神有关。“二郎腿”也就是二郎神的坐姿,即坐时将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面的姿势。四川川王庙正殿上所塑二郎神像,以及都江堰二王庙旧时的二郎神像,都是这个姿势。
 

    关于二郎神其人,有多种指称,比较通俗的一种是指《封神演义》中的杨戬。据说,杨戬自从娘胎里出来,额上就多生一只金睛眼,能看透天地阴阳动态非凡。正在其父母恐慌之时,忽然来了一位老人,自称是“玉鼎真人”,请求杨家割爱。杨戬父母答应后,真人就将杨戬抱回仙山育养,并加以排脱凡胎,授予真道,腾云驾雾,变化无穷,五遁并臻,显成肉身成圣,构成忘年不休之人神。到了商纣无道,王位该休之际,杨戬奉命下山顺应天命,扶周伐纣,功勋彪炳。事闻上苍,玉皇降旨敕命值日公曹及二郎神,职司统辖天庭五营将兵大元帅,镇守凌霄金城宝殿。 

    当然,也有不认同《封神演义》故事的。《朱子语类》就认为二郎神是蜀郡太守李冰的次子。也有说法说二郎神其实是进口神,是从遥远的西陲传到内地来的。印度有个毗沙门天王,也称北方天王,他是个武神,手托宝塔,他的二子叫独健,是二郎神的雏形。外国神传入中国,难以被百姓所接受,于是,独健被套上了唐初名将李靖的名字,二郎神就变成了李靖。后来经小说的一再加工,二郎神又变成了杨戬。二郎神神通广大,在《西游记》里还战胜了孙悟空。  

【二郎神的原型到底是谁?】
 

  关于二郎神的原型有很多说法,大致说来,有下面几种。
 

    一、随大禹治水的功臣。传说上古时,诸龙失管,天下大水,禹奉命率众治水。刚开始,禹由于没有经验,往往耗费了大量精力却无功而返。后经人指点,他驯服了一条“孽龙”,这龙叫应龙,是一种有翼的龙。大禹命孽龙用尾巴划出多条江河水道,水患遂解。

   《楚辞?天问》曰:“河海应龙,何画何历?”就是指这个传说。上古传说没有文字记载,古音“二”与“孽”、“龙”与“郎”相近,时间长了,人们就将“孽龙”传说成“二郎”。若按这种说法,二郎神的名字是以讹传讹,本非行二,自然也就不会有一个大郎哥哥了。
 

    二、治水功臣李冰的次子。他当时协助李冰修筑都江堰,不遗余力,积劳成疾,死后升天化神。据说都江堰二郎神庙中的像描绘的就是他的形象。该庙的二郎神像原为坐像,右腿搁在左腿上,正是“二郎腿”的样子。上世纪70年代,该庙修整,将神像改为立姿。
 

    三、李冰手下的两个副官,即“二侍郎”。都江堰庙原名“二侍郎庙”,后被误传为“二郎神庙”。支持此说的证据是1974年都江堰水中出土的三个石像:一是李冰,背有“××太守李×”字样;另两个有“××侍郎……”字样,下款刻有“二侍郎庙”等模糊字样。若此为正解,则二郎神的名号亦为讹传。
 

    四、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杨戬。小说中描述了二郎助姜太公讨伐暴纣的故事。二郎天生有三只眼,又修练有七十三种变化,法力无边。自此,二郎又成了除暴安良、降魔伏妖的战神。
 

    五、四大天王中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第二子独健。相传他曾率天兵天将救唐明皇于危难之中,否则,唐明皇李隆基恐怕早在安史之乱时,就随杨玉环而去了。这一说法与其他的版本互有异同。其一,说他是杨玉环的在天之弟,马嵬坡时来晚了一步,因此救姐不成,就救姐夫。他与小说中的杨戬同姓杨。其二,他是杨贵妃的弟弟,也就是唐明皇的小舅子,与玉帝小舅子的身份相互对应。其三,毗沙门天王在外国神话中是天竺人士,其第三子就是闹东海、抽龙筋的哪吒。进入中土后,为了适合民情,哪吒就从外国图画中的洋人相变成了挂红肚兜的小孩儿,而毗沙门也演变成了商朝的陈塘关总兵、后来的托塔天王李靖。若依此看来,独健恐怕是两个神的原型:一是二郎神,一是哪吒传说中的木吒。
 

    六、玉帝妹子与杨姓凡人所生的孩子。在《西游记》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中,孙悟空对二郎神说:“记得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这里的二郎神还是姓杨,并且有了明确的原因——随父姓。

    宝莲灯皮影关于玉帝的九个妹子,也就是“九天仙女”的情感生活的民间传说很是不少。生下杨戬的是玉帝大妹子。三妹子嫁给了刘彦昌,西王母骗二郎神去破坏了好事,并将三仙女囚禁于华山。杨戬的表弟沉香“劈山救母”,这就是宝莲灯故事。七妹子嫁给了董永,由“槐荫老人”做媒,这就是天仙配故事。八妹子嫁给了蒙古族英雄巴特尔,西王母同样想破坏,但这次二郎反而帮助八姨娘躲过了西王母的迫害,在大草原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照此说分析,二郎神应是天帝的大外甥。 

 
  
 

【“足下”在古代是下对上或同辈之间的尊称】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古人尤为重视礼节,称呼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是称呼对方的敬辞。

    足下最早用于下称上。史书中有很多臣子敬称君主的例子,《战国策?燕策一》记载苏代对燕昭王说:“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意思是说:“您以为够了,那么我就不必在此侍奉您了。”

    再如《史记?高祖本纪》:“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意思是说:郦食其见刘邦不予跪拜,拱手行礼,说:“您一定要讨伐无道的秦朝,就不适合傲慢而见长者。”这都是臣子尊称君主的用法。

    随着词语发展,“足下”不仅仅用于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也可以用于同辈之间。如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开篇即用“少卿足下”作为对朋友任安的称呼。后来这种用法逐渐增多,频繁用于同辈之间。

    无论是下对上,还是同辈相称,“足下”都带有敬意。《称谓录》说:“古称人君,亦以'足下’称之,则'足下’之为尊称。”那么,为什么尊称对方用“足下”这个词呢?据说这是源自晋文公。

    据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十记载:“介子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晋文公重耳)拊木哀嗟,伐而制屐(以木作底的鞋)。每怀割股之功(介子推在重耳出逃中,曾割自己大腿上的肉为重耳充饥,亦称“剐肉奉君”),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盖起于此。”

   《异苑》对“足下”的解释虽十分有趣,但也有人并不认同这个看法。裴骃在《史记集解》中引东汉末年蔡邕的话解释说:“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陛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也就是说,“足下”只是谦虚地尊称对方的称呼。
  

【膝下、手下等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语,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除了足下之外,我们还会接触到膝下、手下等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语。既然足下之称可能与晋文公足下之屐的故事有关,那么膝下、手下这些词语又与什么有关?表达什么意思呢?

    膝下:子女年幼时常依于父母的膝下,因而“膝下”表示幼年。《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郑玄注:“膝下,谓孩幼之时也。”后来也用膝下借指父母,有亲切之意,表示对父母的敬爱;并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为敬辞。宇文护《报母书》:“违离膝下,三十五年。”这是说自己离别母亲已三十五年了。古人重视孝道,提倡对父母承欢膝下,所以会有老莱子娱亲膝下的传说。

    手下:指率领的部下。《三国志》中已有这种用法,后在明清小说中屡屡提及。

    胯下:指韩信的胯下之辱。胯下的典故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是说韩信年少之时,曾有一个市井无赖嘲笑韩信,说他虽然身材雄伟、好带兵刃却性格怯懦,竟侮辱性地让韩信从其胯下穿过。韩信平静地忍受了胯下之辱,最终天下成名。所以后人袭用胯下典故,借此比喻坚忍的品性。如《拍案惊奇?乌将军一饭必酬》中有“胯下曾酬一饭金”的诗句。胯下有时还指所胯坐骑。 

 

【“打千”就是请安的意思,什么样的礼节?】

 

    打千是清代男子下对上请安时所通行的礼节,施礼者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这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

    这种礼节原本是清代满族特有的礼节,被称作“打千儿”,是旧时的敬礼。满族注重礼节,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即每隔三天要给长辈请安,隔五天见了长辈要“打千”,这“打千”的礼节非常奇特。男人打千时要哈腰,右手同时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的样子;女人打千时要双手扶膝下蹲。亲友相见,不分男女,都行抱腰接面的大礼。

    随着清军入关以及统治中原,这种礼节便开始渗入汉族礼仪之中,尤盛行于北方。相见时,男女皆一足跪,一足着地,垂手近踝关节。后来演变为男子屈膝口称给某人请安;女子则蹲身以为礼。

 

【打千源自满族礼节,那么还有哪些请安的礼节?】

    请安是旧时的一种问候礼节,也就是问安,是卑幼对尊长起居的问候、问好。古人讲究礼仪,对父母尊长要早、晚请安,远别和回归时的请安更为隆重。

    古人请安问好往往是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礼,即“长揖”,这是不分尊卑皆可使用的礼节。除了“长揖”之外,较为重要的请安礼节还有“拜”、“叩首”等。长跪、弯腰,垂手直至地为“拜”,拜时,头低垂至地,并略停留,叫“稽首”或“叩首”,俗称“磕头”。

    官场上的请安较为正式和繁琐。宋代下级参见上级,就在堂上列拜,又有“趋庭”之仪,就是碎步疾行通过庭院,以表示敬意。当然顶头上司是用不着回拜的。但同级官员相见,是要对拜行礼的。明代官员相见,仅揖拜行礼。大小衙门官员每日见长官行揖礼,见副长官行肃揖礼(直身推手)。

    老百姓请安,则相对简单得多。一般是幼者向长者行礼,子孙弟侄甥婿等晚辈见尊长、学生见老师、奴婢见家长,一般只是行揖礼,久别不见会四拜行礼。其余亲戚久别行二拜礼,近别行揖礼。

 

 

【殿下、阁下、节下、麾下,各指称什么人?】

 

    殿下:殿下的本义是宫殿阶陛之下。汉代“殿”的地位比“宫”略低,故称王侯为殿下。如《三国志?魏书?杜袭传》中杜袭对魏王曹操说:“若殿下计是邪,臣方助殿下成之;若殿下计非邪,虽成宜改之。”这是“殿下”一语的最早出处。唐代以后,殿下一般多用于称呼皇太子,也用以称呼皇太后和皇后。今天,在称呼君主国的王储、亲王、皇太后、皇后、公主时等仍称殿下。

    阁下:阁下最初只用于对中央宰执之臣和地方郡守一类高官的敬称,后来就用滥了,各级官吏,甚至是普通人都可以用此称呼。“阁下”一称至今仍用于外交场合。

    节下:节下主要用于魏晋时期。“节”是军中权力的象征,大将常有“持节”、“假节”之衔,故而对高级武将尊称为节下,如《晋书?殷仲堪传》中有“愿节下弘之以道德”语。后世对使节及地方疆吏也称“节下”。

    麾下:麾下也是对将帅的尊称。麾下的本义是在将帅的指挥旗之下,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因此,麾下也成为对将帅的一种尊称,如《三国志?吴书?张纮传》:“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后世也用麾下指部下。

  

 

【唐宋的皇帝却用庙号称,清朝则是用年号称】

 

    为什么唐代之前的皇帝我们用谥号称,唐宋的皇帝却用庙号称,而清朝则是用年号称呢?

    历代皇帝虽然都有姓名,但是臣子百姓却不能随意称呼,否则便会因大不敬的罪名被处以刑罚。出于避讳,后人便用不同的称谓来指代皇帝。用庙号、谥号、年号、尊号等指称皇帝是最常见的方法。谥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后继者根据其生前品行所给予的一种特殊称号。庙号则是帝王死后在太庙中专立一室,以供后人祭祀所取的名号。年号是一种纪年的方式,新的皇帝继位,通常立一个新的年号,标志改朝换代,借以区分上一个皇帝。尊号是帝王在位时臣子尊崇的称呼。

    古代皇帝不同的称呼与时代等多种因素有关。先秦君主多称谥号,如周文王、秦穆公、齐桓公;秦朝取消了谥号,汉代重新恢复,所以汉代皇帝也多称谥号,如文景之治中的“文”、“景”就是指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而“孝”习惯被省略掉,简称为汉文帝、汉景帝。这种称呼方式一直延用到隋代。

    唐代之后,皇帝的谥号日渐繁复,文字加长,如李世民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称呼起来显得繁琐赘述,所以干脆采用庙号,称为唐太宗。其实庙号早在汉初已经出现,但是作为专有名称,“庙号”迟至晋代方见于典籍,唐代之后才频繁使用。从唐至宋元大都用庙号称呼帝王。

    明清之后,皇帝的称号又发生了变化,往往采用年号来指代帝王。年号也产生于汉代。明清之前一个皇帝往往有好几个年号,如汉宣帝就有七个年号。而到了明清,无论皇帝在位的时间长短,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一人例外),清代皇帝的年号更是规范。例如康熙皇帝就是玄烨,宣统皇帝就是溥仪,不会让人产生误解。

     西方的君主有没有谥号、庙号、年号呢?后人又是如何称呼他们的?

    说来有趣,西方君主在称呼的档次上恐怕远不及中国皇帝,他们并没有像中国皇帝那样繁琐的称号,称呼相对简单得多。西方君主也没有那么多的避讳,后人可以直呼其姓名,一般是在名字之后加上大帝等词语,如查理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大帝等。有时为了加以区别,干脆就在姓氏后加上数字,表示第几世,如普鲁士的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二世等,更有简单的干脆把“世”也省略了,直接叫路易十五、路易十六。

    除了正式的称号,西方君主还有一些有趣的绰号。这些绰号往往根据国王的某种特点加以夸张。这些绰号有的根据君主生理形体上的特征,有的依据其性格为人,还有的还涉及道德方面,不一而足。西方君主的绰号风趣幽默,是君主形象的侧面反映。

    早期的西方君王都有绰号,如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开创者就叫“矮子丕平”,可能与他身材矮小有关。再如英国国王威廉一世绰号“征服者”,威廉二世绰号“红毛王”,亨利一世绰号“儒雅者”,理查一世绰号“狮心王”。爱德华一世的绰号有“长腿”“全世界的伟大长矛”、“威尔士的征服者”、“苏格兰铁锤”、“英国的查士丁尼”等等。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因为有一脸鲜红色的胡子,绰号为“红胡子”。另外如“青齿王”哈扎尔德,“羔羊王”埃里克,这些称呼皆特点鲜明,一闻其号如见其人。

  

 

【为什么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被称为“探花”】

 

   为什么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被称为“探花”呢?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被古人视为人生中的头等乐事。金榜题名就是指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取中的进士,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那么,第三名为什么被称作“探花”呢?

    原来,“探花”一词与唐代科举考试之后的活动有关。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榜上有名的士子喜庆之余,会相约举行盛大的宴游活动,叫做杏园探花宴。此时是春季,正值杏花怒放之时,红杏遂被称为“及第花”。新科进士们要选出两名最年轻者当“两街探花使”,或“探花郎”,骑马遍游长安的大街名园,采摘各种早春鲜花。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果这两位探花郎没有比他人先得到牡丹、芍药等名花,就要受罚。

  “探花郎”的称呼原本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并没有关系,名额也不是一名,而是两名或者三名。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都是“天子门生”。到了南宋,“探花”正式成为第三名进士的专名。 【为什么科举考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则叫榜眼?】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元”为“头一个,第一”之意)。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头虽然也是指状元,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朝没有榜眼之说,此时的探花郎也只是个与宴游活动相关的戏称。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则分列其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面部的两只眼睛,所以称作榜眼。北宋时的陈若拙没有文才却中得第二名,被时人嘲笑为“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探花,于是榜眼成了第二名的专名。因此可以说,科举考试的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最终成于南宋。

  

 

【“大夫”本来是个官职名,怎么后来指医生?】
 

    医生这个说法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宋杂剧线刻画里的医生形象今天,给人看病的人被称为“大夫”,可是在古代,“大夫”并不指称医生,而是官职的名称。我们从《周礼》中可以找到“大夫”的较早记载:西周时期的官员爵位分为卿、大夫、士三级,共同辅佐国君统治国家。

  “大夫”由此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俗称,后来经常用士大夫代称入仕之人。秦汉之后,名叫“大夫”的官员逐渐增多。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号称三公;除此之外,还有太中大夫、中大夫(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光禄大夫)、谏大夫等职务,这些官员以议论政事为职,虽不专任行政事务,俸禄却较为丰厚。隋唐之后,“大夫”成为高级阶官的称号,而且名称更为繁多:有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等等。

    到了宋朝,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发展迅速,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员不断增多,“大夫”和医生开始有了联系。当时翰林医官院的医官分为七级,每级皆有几种官职,共有二十二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等。这些大夫多为医官,所以人们也就开始称呼医生为“大夫”了。如《夷坚志》乙编卷七就有“张二大夫”的称呼。

    而“医生”这个称谓则早在唐代就已出现了,《旧唐书》记载“太医署”中有医生四十人,指的是肄业习医之人。后来逐渐转为今义,专指掌握医药卫生知识和以治病救人为业的专业人士,宋代《太平广记》卷二一九所记“医生”就已接近今义了。

  

 

【太医与御医有区别吗?】

 

    太医与御医这两个称呼的来源不同,所指的范围也不同。御医中的“御”字表示对帝王的所作所为及所用之物的敬称,汉语里这样的词汇很多,如御旨、御览、御用等。顾名思义,御医也就是宫廷医生,是专门为皇帝、妃嫔、皇子等皇室成员看病的医生。因为御医是指御用医生,所以无论是供职在太医院的医官还是地方上举荐来为皇帝看病的名医,都可以被称为“御医”。

    太医这个称呼则是古代医官名。早在周代,宫廷中就设有掌管医药的官员,当时称为医师。到秦汉时,医官被称为太医令丞,这个官名一直沿用到南北朝。隋文帝时期,在太常寺下设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太医署,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医学院——唐代太医署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唐代太医署是皇家直属的医学行政、教学机构,分为医学部和药学部,其中的医学部又分为医、针、按摩和咒禁四科。进入太医署的学生要先学习基础知识,然后再进行分科学习,各学科有相应的学习年限,如体疗科(相当于内科)的学制为七年、疮肿科(相当于外科)、少小科(相当于儿科)的学制为五年,耳目口齿科(相当于五官科)的学制为四年,角法科(相当于外治法)学制为三年等。除了入学考试以外,太医院的学生还要经历月考、季考和年度考核。考试成绩优良的,会得到奖励和晋升,有机会成为御医;如果考试成绩不合格,则会被淘汰退学。

    唐代太医署的模式为后代所继承,宋代有医官院,金、明、清称太医院,所承担的职责基本与太医署相同。虽然太医院是最权威的医学机构,但太医们的品阶并不高,如清代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第一等称御医,十三人,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与县令同级)。第二等称吏目,二十六人,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医士,共二十人,级别是“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叫医生,三十人,无品,严格来讲是不能独立看病的。不管品阶高低,太医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医术高明的医生,因此,宋元以后,太医这个称呼就常用来作为对一般医生的敬称了。

  “蒙古大夫”是民间对于医生的一种称谓,此种称呼的来历与清朝上驷院有关。

    上驷院是内务府管辖的三院之一(即上驷院、武备院和奉宸苑),是专门管理御用马匹的机构。清初名叫御马监,顺治十八年(1616年)改为阿敦衙门(阿敦:满语牧群之意),康熙十六年(1677年)改名为上驷院。由于蒙医正骨技术发达,清廷选拔了许多蒙医正骨医生进入上驷院,称为“蒙古医士”。民间称呼的蒙古大夫最早指的就是清朝上驷院的骨科大夫,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兽医。《清史稿》载:“选上三旗每旗士卒之明骨法者,每旗十人,隶上驷院,名蒙古医士,凡禁庭执事人员有跌损者,命医治,限日报痊,逾期则惩治之”。从中我们可以知晓:这些蒙古大夫不一定就是蒙古人,之所以要加上蒙古,是因为传统上蒙古人比较擅长此道,所以借用了“蒙古”这个名声。蒙古大夫不仅仅是兽医,由于他们手法高超,所以内廷执事人员意外受伤,也找他们医治。到了嘉庆六年(1802年)皇帝下旨把太医院的正骨科划归上驷院,由蒙古医生兼任,从此蒙古医生就既医马也医人,声名大振。

    蒙古大夫的正骨技术相当卓越,其正骨技术很早就传入内地。1728年,在北京学习的俄国留学生就专门学习蒙医正骨。乾隆年间,有位叫做伊桑阿的正骨医生,做手术时使用了冰镇麻醉法,还培养了不少徒弟。18世纪,著名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整理了蒙医正骨、治伤外科的传统经验。如“治疗刀伤”、“治疗创伤”、“治疗脱臼”等,专章载入他的医学著作《四部甘露》。蒙古大夫技艺高超,手法纯熟,颇见奇效。据载,乾隆年间,侍郎齐召南不幸从马上坠落,头部受伤、脑浆溢出,生命垂危。一位蒙古大夫用牛脬(膀胱)遮盖他的头部,创口竟然很快痊愈。
 



 

【为什么将出家的僧人、道士称为“方外人士”呢?】
 

    僧人、道士追求“跳出三界外,不在红尘中”的境界,自称是方外人士。方外是指什么呢?与此相对有方内吗?这种称呼缘何得名呢?
 

    在《管子》、《诗经》等书中,方外是则指区域之外、中国之外,即夷狄之地。而后,方外一词的意思有所转变。《庄子》中有言“彼游方之外者也”,此处的“方外”就是指浮世之外,或超越世俗的世界。
 

   “方外”,犹言世外。“方”,就是“道”的意思,也指世俗秩序或邦国律法。平常百姓皆在世俗秩序及邦国律法约束之内,故都是方内之人。而在此世俗价值体系规范之外者,就是方外之人。方内、方外的划分,是以儒家价值标准区分的。儒家认为:除了儒家之外的思想,均可叫做方外之学。

    佛教乃外国、夷狄之教,故称佛教为方外之教,又称僧侣为方外之侣。但依佛教、道教思想理念而言,僧侣、道士都是出家人,摈弃了世人固守的道德规范,不能用世俗的规律加以约束,因此都可称作方外人士或尘外之士。

    后世便以方外人士指代舍世之人,专指佛教徒或道教徒之出家者而言。
   

【出家的女僧人俗称尼姑,这个称呼是怎样来的?】
 

    方外人士中的僧侣道人各有不同的称呼,其中女性僧人称为尼姑。乍一看,这个称呼与被称作和尚的男性僧人似乎关系不大,其实,两者是有关联的。

    出家的男僧人最早称作比丘,女性僧人则称为比丘尼。比丘是印度梵语的音译,原语有破烦恼者之意,意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的男子。比丘尼也是梵语的音译,又作苾刍尼、刍尼等,意为乞士女、除女,又称沙门尼、尼,皆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子。比丘尼所受具足戒要比和尚多,有三百四十八戒,通常举其大数,号称五百戒。

    据说,最早的比丘尼就是释迦牟尼的姨妈。尼姑的说法就来源于比丘尼,尼即比丘尼的简称,而姑则是古代对于女子的泛称,比如女道士也被称为道姑。所以,尼姑就成为古代对于出家修行的女僧人的称呼,号作女和尚。

    与尼姑相近的称呼还有姑子,如《红楼梦》中的鸳鸯不愿意嫁给贾赦,就宣言要出家作姑子去。此处的姑子就是指尼姑,这是对比丘尼的又一种称呼。

 

 

【古人用“东床”来称呼女婿】
 

    古人用“东床”来称呼女婿,这是否仅仅与“东南西北”的方向有关呢?用“东床”来称呼女婿,源自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定居会稽山阴。他自幼勤习书法,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但其真迹已失,现世所存的都是摹本。另外他还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名作。他的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蛇。”
 

    王羲之幼时不善于言辞,长大后却辩才出众,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誉。“东床”的典故就源自王羲之青年时的一段故事。《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太尉郄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雅量》中也提到:“郄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郄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郄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郄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从此,东床坦腹或东床就成了女婿的代名词。
   

【王羲之与《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最负盛名的作品。从文学的角度,它文字优美,情感旷达闲逸,是千古绝妙的好文章。从书法的角度,它被誉为法帖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钻研。

    据史书记载,公元353年,即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名流及亲朋共四十二人聚会于兰亭,行修禊之礼、饮酒赋诗。他们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波之上,飘流到谁的面前,谁就要即席赋诗,否则罚酒三觞。王羲之将众人的诗文汇集成集,并写了一篇序。

    传说当时王羲之酒兴方酣,用蚕茧纸、鼠须笔疾书此序,信手写来,宇体潇洒流畅,气象万千,其中二十多个“之”字,千变万化,无一雷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据说他后来又写了几遍,但都不及这一遍好,于是感叹说:“此神助耳,吾何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这部作品,把它视为传家之宝。

   《兰亭集序》一直传到王羲之第七代孙智永的手上,后为唐太宗所夺。唐太宗生前对它爱不释手,临死时竟命人用它来殉葬,从此,后世人便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了。

 

 

【古代为什么称媒人为“冰人”、“伐柯人”?】

 

    婚姻从古至今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古人对结婚的礼仪是十分讲究的。中国自古就有无媒不成婚之说。《诗经?卫风?氓》中“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意思就是说“不是我故意拖延,而是你没有找到好媒人”。由此可见,媒人在当时就已经是婚姻的必备条件了。

   《战国策?齐策》中也说:“处女无媒,老且不嫁。”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媒人的重要性。“媒妁之言”是婚姻的基础条件。所谓媒,指谋合二姓之人;妁,指斟酌二姓之人。也有说法称男的婚姻介绍人为媒,女的婚姻介绍人为妁。因此,人们自然而然的称呼说合婚姻的人为媒人。
 

    那么媒人怎么又被成为“冰人”、“伐柯人”呢?称媒人为“冰人”或“大冰”,源自《晋书?艺术传?索》:“孝廉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于是后世就称媒人为冰人,给人说媒也就被称为“作冰”。
 

    媒人被称为伐柯人则是源于《诗经?豳风?伐柯》中的诗句:“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意思是说“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不用斧头砍不断它;怎样才能娶到妻子?没有媒人成不了婚。”后世因此将媒人称作伐柯人,将提亲称作“伐柯”,将作媒称作“执柯”。
 

    媒人有官媒和私媒之分。所谓私媒,就是民间的婚姻介绍人,而官媒则是代表政府行男女婚姻之事的机构,实即官方的婚姻介绍所。
 

    官方的媒人,古代称作媒官、媒氏、媒互人等,最早出现在西周。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即婚配)”,“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看来,媒氏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掌握全国男女的姓名和出生时间,督促适龄男女结婚。
 

   《管子?入国篇》中这样描述春秋战国时代的官媒:“凡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夫曰寡。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此之谓合独。”可见当时的官媒,除了为年轻人安排嫁娶外,还要帮助鳏夫寡妇重新组织家庭,并整合他们的财产。
 

   自秦至清,官媒的权力仍然很大。如《晋书?武帝纪》载:女子凡年满十七岁,其父母尚未给她选择婆家的,一律交官媒,由“媒官”配给丈夫。再如清朝时曾将大批罪犯流放到西北边疆去,为解决这些人的婚姻问题,特地“立媒官两人司其事,非官媒所指配,不得私相嫁娶”。看来官媒的权力确实不小。
 

    私媒则是我们熟悉的媒婆形象,她们一般是中老年妇女,为男女双方穿针引线,有时还从事贩卖妇女的生意。私媒做成的婚姻也还是要到官媒处登记,接受官媒的监督,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

 

  

【为什么用“桃李”来指代学生?】

 

    培养、教育了众多学生的老师往往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为什么用“桃李”来指代学生呢?
 

   “桃李”原本就是指桃和李。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时候纷繁艳丽,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华如桃李”的诗句,因此后世用桃李来形容貌美,也喻人青春年少。另外还有很多与桃李有关的成语和典故。比如“投桃报李”,意思是相互赠送,礼尚往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虽不会说话,但是凭着花和果实,自然能吸引人们在树下走出一条小道。比喻只要真诚、忠实,就会感动人,为人所景仰。
 

   《韩诗外传》中曾说:“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据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纪?则天后久视元年》记载:狄仁杰推荐了姚元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皆为名臣,时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后世使用“桃李满天下”来比喻所培育的人才极多,遍布各地。

 

  

【古人对教师都有哪些称呼?】

 

     教师最早称“师氏”、“父师”、“少师”,由官吏担任。“师氏”简称“师”,是周时掌管辅导王室、教育贵族子弟及朝仪得失之事的官,也是国学中的教师。“父师”是退休的大夫,“少师“是退休的士。他们在致仕之后,一般会在乡学中担任教师。东汉经学家郑玄为《仪礼?乡饮酒礼》作注时说:“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士名曰少师,而教学焉。”
 

   “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是对教师的尊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私学教师被称为“塾师”、“书师”、“馆师”、“馆宾”等。塾是古代私人设立的学校,故称“塾师”。“书师”是指汉时教启蒙的教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中解释道:“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馆”是旧时的私塾的别称。故“馆客”、“馆宾”、“馆师”也指教师。
 

    后人对教师的尊称还有西席或西宾、先生、夫子、绛帐等等。
 

    西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居西而面东为尊,故教师被称为西席。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
 

    先生:起初是指年长而有学问的人,后来指称老师。
 

    夫子:起初指年长者,后来成为对孔子的尊称,再后来用于称呼教师,以示尊敬。
 

    绛帐:汉代著名的学者马融在授课之时,常居于高堂之上,身边放下红色的帷帐,“前授门徒,后列女乐”。后人因此将绛帐或绛帷作为师长的尊称。

 

  

【为什么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

 

    清:荣宪公主寿袍《春秋公羊传》说:“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意思是,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婚的,而是请和自己同姓的诸侯作为长辈主婚。诸侯的最高爵位是“公”,故而天子女儿就有了个称号——公主。在先秦时代,可被称为公主的并不限于天子的女儿。《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迎娶公主叫“尚”)魏公主。”可见,诸侯之女也称公主。先秦诸侯女儿也称“君主”,如《史记?六国年表》说:秦“初以君主妻河”。《索隐》解释说:“君主,犹公主也。”
 

    到了汉代,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建立了,称谓之间的等级观念也就更严格了。公主成了皇帝女儿的专用词;诸王之女改称翁主。唐代学者颜师古在注释《汉书?高帝纪》时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故谓之公主。诸王即自主婚,故其女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自主其婚也。”不仅如此,皇室内部的公主们也有了区别: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有时,皇帝最大的女儿也称长公主),姑姑称“大长公主”。公主之称,历代沿用;汉以后,翁主、王主的称号就废弃了。唐代进一步规定: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等,享受正一品待遇。“皇太子之女封郡主,视从一品。王之女封县主,视正二品。”这套制度以后变化不大。

    但在北宋时,曾出现两个例外:一是北宋初年,皇帝为表彰开国元勋赵普和高怀德,特封赵女为郡主,高女为县主;二是徽宗时期,一度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清代又有不同,凡皇后所生,称“固伦公主”,妃嫔所生,称“和硕公主”。“固伦”、“和硕”是满语,前者的意思是“国、至尊”,后者的意思是“一方”。

 

 

【清朝皇帝的女儿又叫格格吗?】

 

    格格是满语,意为“小姐”,是清朝对皇族女儿的统一称呼。皇帝女儿封公主,称固伦格格;亲王女儿封郡主,称和硕格格;郡王女儿封县主,贝勒女儿封郡君,都称多罗格格;贝子女儿封县君,称固山格格;镇国公、辅国公女儿封乡君,称格格。
 

    对皇族格格等级的分别,始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此前并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1636年)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养女称“和硕公主”。
 

    我们来看看乾隆皇帝女儿封号的情况。乾隆皇帝生有十个女儿,其中五人因早殁没有加封,长大成人的五个女儿都加封为公主:皇三女,孝贤皇后生,封固伦和敬公主;皇四女,纯惠皇贵妃苏佳氏生,封和硕和嘉公主;皇七女,孝仪皇后生,封固伦和静公主;皇九女,孝仪皇后生,封和硕和恪公主;皇十女,惇妃汪氏生,封固伦和孝公主。这里面有两个例外,首先是七公主的封号。由于孝仪皇后是在死后追封的,所以七公主并非嫡生,破例封她为固伦公主是出于拉拢七额驸家族、稳定西北局势的政治考虑。再就是十公主的封号。她本应加封和硕公主,但因为她生于乾隆六十五岁时,是乾隆最钟爱的女儿,所以乾隆皇帝破例封她为固伦公主,并精心挑选和 的独子丰绅殷德作为她的额驸。此外,乾隆还收养其弟弘昼的一个女儿,加封和硕和婉公主。

 

 

【公主的丈夫称“驸马”,驸马是称号、官职?】

 

    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驸马都尉本是汉代官职,是皇帝的近卫侍从官之一。这个官职从汉武帝时开始设立,起初多由外戚和王公大臣的子弟担任。驸马也不算小官,年俸二千石,因此东汉的馆陶公主就选了一个驸马都尉做丈夫,这只是碰巧。
 

    真正将公主的丈夫专称为“驸马”是魏晋以后才有的事。曹魏时的何晏,因为与公主结婚,所以凭借公主夫婿的身份加授了驸马都尉一职。这以后,魏晋时代的皇帝就参照此例给自己的女婿加封这个官职,如杜预(杜甫的远祖)与晋宣帝(司马懿)的女儿堂山公主结婚时,就加封了这个官职。此后遂成定例:凡“尚公主”(也称“尚主”)者,都授驸马都尉。

    魏晋以后,尚公主者大多授此官,但后世的驸马已经没有实职了,而是成了一种荣誉称号,人们用“驸马”来专门称呼公主的丈夫。如白居易《送兖州崔大夫驸马赴镇》诗:“戚里夸为贤驸马,儒家认作好诗人。”到清代,驸马按满语说法,称为“额驸”。由于他们所尚公主不同,又有“固伦额驸”和“和硕额驸”之别。

 

  

【驸马别号“粉侯”是怎么回事?】

 

    辽: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驸马金面具这事儿说来还跟何晏有关,驸马由他而来,粉侯也由他而来。何晏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肤色很白。据说魏文帝曹丕(一说明帝)不相信他的脸色真有那么白,怀疑他是敷了粉的,于是就想出了一个损招打算验证一下。当时正值盛夏,文帝请何晏吃刚起锅的热汤饼(面片汤),吃得何晏热汗直流,下意识地用衣袖擦了擦汗。文帝见他的脸越擦越白,一点都不掉色,这才相信何晏是真的白啊。     也有一种说法,说何晏的脸确实是因为敷了粉才白的,说他“动静粉帛不去手,行步顾影”(《魏略》)。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他这种行为是有点“自恋”的。但不管怎么说,就因为他脸白——不管是天生的还是敷过粉的,又因为他是曹家驸马而受封为列侯,所以驸马爷就有了个“粉侯”的别号,而且驸马的兄弟也跟着成了“粉昆”,父亲成了“粉父”或“粉爹”。
 

    顺便提一下,还是因为美男子何晏面若敷粉,被时人称作“粉郎”,所以后世也袭用粉郎来称呼自己的心爱郎君。

 

  

【为什么做官的女婿被称为“金龟婿”?】

 

    东汉光武帝第九子刘荆的“广陵玉玺”金印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为有》诗中这样写道:“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描写了一个贵族女子在冬去春来之时,埋怨身居高官的丈夫因为要赴早朝而辜负了一刻千金的春宵。这算是“金龟婿”最早的正式出场了。
 

    龟被古人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广泛运用于官制中,战国时“大将之旗以龟为饰”,汉代规定“大将军黄金印龟纽”。而“金龟婿”的称呼则是与唐代官员的佩饰分不开的。

    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以“明贵”应召命。鱼符以不同的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装鱼符的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武后天授元年(690年)改内外官所佩鱼符为龟符,鱼袋为龟袋。并规定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

    由此可见,金龟既可指用金制成的龟符,还可指以金作饰的龟袋,而佩戴者必须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因此,人们就以金龟婿来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到了后世,金龟婿中“贵”的含义逐渐减弱,而“富”的含义却有所加强。

 

  

【古人认为龟代表长寿,为什么也用来骂人?】

 

    乌龟和恐龙同样是史前动物,恐龙已经灭绝了,乌龟却生存了下来而且个体寿命很长,所以龟作为长寿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龟与“贵”谐音,因此,它也是富贵和权力的象征,古代把龟作为图腾,行龟卜、设龟官、掌龟印、佩龟袋、立龟碑、戴龟帽、取龟名等等,来表达对龟的崇拜。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龟,旧也,外骨内肉者也。从它(蛇),龟头与它(蛇)同。天地之性,广肩无雄;龟鳖之类,以它(蛇)为雄。”《说文解字》中的这个看法对以后的社会影响很大。之所以古人会有龟蛇同类这一看法,大概是因为龟与蛇都有冬眠习惯,民间冬季常见龟蛇同居一穴的现象,由此认定龟蛇同类,并且以蛇为雄,以龟为雌。 

    尽管后人认识到龟也是有雌雄的,但仍旧认为龟蛇是同类。于是认为“(龟)雌雄尾交,亦与蛇匹”。“雌龟偷蛇”之说由此流传,龟成了乱伦的象征。妻子有外遇或纵妻行娼的人被称为乌龟,妓院的老鸨也叫龟头,还演化出“龟子”、“龟孙”、“缩头龟”等骂人的话。
 

    到了明代,法律规定:“教坊司伶人,常服绿头巾,以别庶之服。”明人《杂俎》中还记载:“娼妓,录于官者为乐户,又称水户,国初之制,绿其头巾以示辱。”“绿头巾”既是官方对娼妓示辱的手段,也是民间妻行邪淫的代名词。而龟类中恰巧有一种,头上确有一道环形绿纹,头呈青绿。于是人们把妻子有外遇的丈夫称为“带绿帽子”,并流传至今。
 

   其实乌龟实在是无辜的,是人们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在了它们身上。

 

  

【岳父为何被称作泰山?】

 

    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语资》中讲了这个岳父别称的来历:唐明皇李隆基封禅泰山时,宰相张说(音“悦”)任封禅大使。按照惯例,在封禅之后,三公以下的所有官员皆可升迁一级。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来只是九品小官,却在封禅之后骤然升至五品。

    李隆基大宴群臣的时候,看见郑镒穿着绯红的五品官服走来走去,很是奇怪,就问郑镒为什么升得这么快。郑镒一下子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旁边的一个宫廷戏子黄幡绰把话接过来,说:“这都是泰山的力量啊!”
 

    与其说是泰山,倒不如说是岳父把郑镒成全了。从此,泰山也就成了妻父的代称。又因为泰山是“五岳之长”,因而转将妻父称作“岳父”、“岳翁”,连带着称妻母为“岳母”或“泰水”。 

  

【泰山封禅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封禅要选择泰山呢?】


    泰山在山东省泰安市,古代称为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改名为泰山,被古人称为“东岳”,是五岳之首。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地祇的仪式,包括“封”(祭天)和“禅”(祭地)两部分。

    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成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来报答上苍的功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梁父山等小山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祇,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来报答后土的功绩。封禅的根本目的,是帝王取得天下以后,以天子身份祭告天地,以表示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合乎正统。
 

    泰山祭祀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泰山崇拜。《史记?封禅书》中所谓七十二帝王封禅泰山的记载,便是早期泰山山川崇拜活动的记录。《尚书?舜典》记载:“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

    所谓“柴”,就是燔柴祭天,“积薪于焰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烧之”。所谓“望”,就是望祭山川。这种祭祀天地的形式可以说是后来封禅的雏形。

    古代封禅活动一般都在泰山举行,个别在其他山上举行。帝王多选择泰山封禅,是因为五岳之首的泰山独尊天下,离天最近,可以直接与天帝对话。另外泰山是东岳,相信五行学说的古人认为东方主生,这是万物起始阴阳交替的地方。

    所以天子受命于天,只有登泰山祭告天帝,才算完成了天子就位的礼制。秦始皇是第一个在泰山封禅的帝王。西汉的汉武帝也曾去泰山行封禅礼,他深信方士之言,希望在泰山之巅与黄帝神仙相见,学习升天成仙之术。唐高宗封禅泰山时,从驾文武大臣、兵士、仪仗队伍长达数百里,历时近乎半年,兴师动众,规模前无古人。帝王封禅泰山,在当时被视为国力鼎盛的象征,是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古代中国只允许丈夫休妻吗?】

 

    有没有可以离婚的?《韩非子?说林上》中有个故事:有个卫国人对即将出嫁的女儿说,你要积点私房钱,为人妻而被休掉是常有的事,很难指望白头偕老。女儿出嫁后果然积攒起私房钱来,被婆婆发现,休了。清:离婚图结果她带回来的钱,是嫁妆的好几倍。在我们看来,也许觉得那对卫国父女不够厚道。可是,他们这样做也实在是有苦衷的。因为古代休妻实在是太容易了。
 

    东汉学者郑玄注释《仪礼?士昏礼》说:妇人年五十不能生育,必被休掉,而且不能再嫁。不能生育还只是妇女被休的理由之一。

   《大戴礼》说:“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汉代的社会生活中,就有以“七出”为由与妻子离婚的。如东汉姜诗的妻子因为没有给姜母打水而被休;西汉王吉的妻子因为偷窃邻人树上的枣子而被休,东汉明帝的老师桓荣的妻子因无子而被休等等。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是比较被动的。
 

    到了唐代,在“七出”之上,将“三不去”写进了法条:“持舅姑(公婆)之丧;娶时贫贱,尔后富贵;有所受无所归(娘家没人了)。”这样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丈夫随意休妻。除此之外,唐朝法律还明文规定:夫妻“义绝则离”(《唐律疏议?户婚律》)。意思是:只要夫妻感情破裂,允许离异,不管提出离婚的是男方还是女方。敦煌文书中的唐代放妻书中还有对妻子再嫁的祝福:“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裙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可见唐人对离婚的态度还是比较开明的。
 

    到了宋代,妇女离异或寡居改嫁,受法律保护。《宋刑统》中规定:夫妻关系不好,双方愿意离婚的,法律予以认可。以后进一步规定:丈夫去世,家贫无法生活的,居丧百日后可以改嫁;“夫外出三年不归,亦听改嫁”。可见,宋人的做法还是很有人情味的。但在宋朝,不许妻子主动要求离婚的观念有所抬头,因此元代以后,特别是明清,妇女的离婚权被日益剥夺,妻子主动提出离婚的事例很少,取而代之的则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安于现状的观念。  

【哪些情况属于“夫妻义绝”?】
 

   “义绝”是指夫妻因为某种事情的发生已经情义断绝。《唐律疏议》中的义绝包括下列情况:

   (1)夫殴妻子祖父母、父母,及杀妻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

   (2)夫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杀。

   (3)妻殴、骂夫之祖父母、父母,杀伤夫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

   (4)妻与夫缌麻以上亲戚有奸情,或夫与岳母有奸情。

   (5)妻想害夫。

   (6)夫将妻嫁出(卖妻)。

    法律规定,夫妻义绝必须解除婚姻关系。如果不自动解除这种婚姻,国家就要强迫解除,并给予惩罚。“义绝”的规定到明清时更为详细。《清律集解》对义绝的解释有两条:

   (1)如丈夫在远方,妻子的父母要她改嫁;或上门女婿被岳父母赶出,另招新婿;及纵容妻子与外人通奸。

   (2)丈夫殴妻造成折伤;强迫妻通奸,有妻诈称无妻,行骗将妻嫁出;以妻为妾,受财将妻典雇,把妾装作姊妹嫁人。

    清代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也是因为当时社会底层往往因为贫穷,而将妻子作为财产进行“典当”和“嫁卖”。

  

【“义结金兰”与“兰花”有关吗?】

 

    义结金兰这个说法还真是和兰花有关。推究源头,这来自于《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用斩断金属的锐利和宛如兰花的香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在《世说新语?贤媛》里说:“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就是说山涛、嵇康、阮籍三人友情契合。
 

    有了这些典故,后世就将朋友间情投意合,进而结为异姓兄弟或姐妹的行为称作结金兰(契若金兰)。按照规矩,义结金兰时,还要交换谱帖,叫金兰谱或者兰谱,因此结金兰、拜把子还有一个说法叫“换帖”。结拜的时候,每人用一张红纸写出自己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及父母、祖和曾祖三代的姓名(这就是金兰谱),相互交换。然后摆上天地牌位,根据年龄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一起读誓词。誓词的花样就多了,比如小说中常见的“黄天在上,今日某某和某某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就是一种。  

【不同朋友关系的称谓】
 

    金兰之交:指情意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贫贱之交:指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患难之交:指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刎颈之交: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莫逆之交:指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竹马之交:指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友。

    布衣之交:指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忘年交:指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车笠交:指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

  

【铜钱常被称为“孔方兄”】

 

    铜钱常被称为“孔方兄”,难道是因为与钱“称兄道弟”有什么好处吗?

    中国古代的钱币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各式各样的,战国晚期的秦国才开始铸造“圆形方孔”的钱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大批有建设性的措施,统一钱币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从此这种圆形方空式样的钱币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为通行的钱币形状,后来民间也用大钱、铜钱来称呼这种形状的钱币。
 

    将铜钱称为“孔方兄”有个特别的来历。晋代时有个名士叫鲁褒,他曾戏称自己对金钱“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这本是鲁褒对“钱”的游戏说法,但是在晋末那个盛行玄谈、讲究风度的年代,“孔方”、“方兄”或“孔方兄”作为钱的代称迅速流行起来,因为人们觉得用“孔方兄”来代指钱币,不但符合它自身的形状,而且完全消除了言及“钱”时的庸俗气,使得人们觉得说话者知识渊博、气质脱俗。直至今日,尽管铜钱已经成为古物,但是仍旧有人用“孔方兄”来称呼钱,体现了一种豁达与幽默。

  

【“元宝”与“通宝”】

 

    五铢钱“元宝”与“通宝”都是古代对钱币的称呼。说来有趣,这两个名称其实是一起产生的。这还得从唐高祖武德四年发行的“开元通宝”说起。《旧唐书》记载,当时朝廷废除了五铢钱,发行开元通宝钱,改变了以往以重量为钱名的旧制。

  “开元”的意思是“开始的新纪元”,“通宝”则是“在国内通行宝货”的意思。开元通宝钱采取的也是古代钱币常用的外圆内方的形式,开元通宝四个字分列方孔的四边。于是“开元通宝”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读法。如果按上下右左的顺序读,就读作“开元通宝”,这种读法叫做直读,史书里的记载大都是这种读法。如果按顺时针旋转着读,也就是上右下左的读为“开通元宝”,也完全解释得通,可理解为“开始通行的主要货币”。这种读法叫做旋读,在当时的民间很流行。
 

    就这样,“通宝”和“元宝”都作为对钱币的称呼流传下来,前面还往往加上帝王的年号铸于钱币之上,这种钱币也被称为“年号钱”,如宋朝的“太平通宝”、“淳化元宝”等。到了元代,元宝成为对马蹄形银锭的专有称呼,通常是五十两为一个元宝。后世所说的元宝一般指此物。 【我们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
     我们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有一个传说与此相关。说的是南宋大学者朱熹,造访其友盛温如,适逢盛手挎篮子准备上街。朱熹于是问:“你欲何往?”盛温如答道:“上街买东西。”“买东西?”朱熹笑道:“那么南北也可以买吗?”盛曰:“不可,我这篮子只装得金类木类,水类火类是装不得的。”朱熹听罢连连点头。原来“五行”的木金水火土,是与方位上的东西南北中相配的。按照相生相克的原理,东方的木和西方的金可以共处,而南方的火和北方的水可就势不两立了。当然,这只是个传说故事,不能作为买东西这个说法由来的确凿证据。
 

    其实东西最早单纯是指方位的名词。因为东、西相对,所以常常联系在一起。慢慢的,“东西”的语意扩大了,可以代指四方,比如东躲西藏的意思是到处藏匿,并不是只能往东躲或者往西藏。再后来,指四方的“东西”也可以指四方的物产或者产业,这个意思在唐代就已出现。宋代以后,所有具体或抽象的事物都可以用“东西”来指代了。至于为什么是“东西”而不是“南北”走上了这条语意转移的道路,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解释:因南北仅方位之异,而东西则日出日没,有生命意义寓乎其间。凡物皆有存亡成毁,故言东西,其意更切。也许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吧。
 

    也有说法说“买东西”源于唐长安著名的东市、西市,因为要到这两处购物,因此就简略将“去东市、西市购物”说成是“买东西”了。这个说法虽然待考,但当时长安城里的东市和西市却真的大有名堂。
 

    长安城当时的面积近84平方公里,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区。长安人口近百万,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由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部分组成的城市中,绝大部分面积为里坊建筑,分布着贵族宅邸、民居、寺观和工商业聚集的东、西二市。
 

    唐长安城平面图东市和西市的布局基本一样。与里坊相似,市的四周也有高大的围墙。每个市约占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市内的4条街道纵横交叉成“井”字形,将整个市内划分成9个长方形区域。这些长方形区域四面临街,当然更利于交易。每个区域内还有便于内部通行的小巷。各街的两侧设有水沟,与小巷里的暗排水沟相通,供排水用。水沟的外侧还铺设了2米宽的人行道,方便顾客行走。
 

    东西二市进行的是封闭式的集中交易,也就是将多种同类商品集中在“肆”(即“行”、“店”)中进行销售。这种封闭式集中交易在春秋晚期就有了雏形,到唐时基本完善。唐政府对东、西两市实行严格的定时贸易与夜禁制度。两市的大门早晚随城门、街门和坊门一同启闭,并专门有吏卒看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夜禁制度显然不合时宜,因此自晚唐开始,夜市也就比较常见了。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下)

【为什么称帝王君临天下为“南面”呢?】
 

    那么“北面”又有什么特指呢?古人在方位中重视南方,坐北朝南便成为尊位,天子诸侯见群臣以及卿大夫见僚属都是南面而坐。坐北朝南的方位是受《周易》的启发,《周易 说卦》中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意思是说,八卦中的离卦象征光明,当太阳正当中时,照耀南方,使万物显明,都可以看到,这是代表南方的卦。

    所以帝王取法离卦,坐在北方,面对南方听取天下政务,象征面对光明,治理天下。故而《周易?说卦》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古代君王登基之后便向南而坐,位置都是坐北朝南的,称为“南面称王”或“南面称帝”。
 

    与“南面”尊位相反,“北面”在古代属于卑位。古代君见臣及尊长见卑幼,均南面而坐,臣僚或卑幼都是站在南面的,也就是面朝北的。故以“北面”指向人称臣,称为“北面称臣”。《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以烹煮刘邦父亲来要挟刘邦退兵,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里的“北面受命怀王”就是指刘、项两人曾向楚怀王称臣的事。后来“北面”亦有投降的引申义。

    因为卑幼面向北方拜见尊长,所以拜人为师也称“北面”。这在《汉书?于定国传》中有例为证:“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 

【为何打了败仗叫“败北”呢?怎么不叫“败南”?】
 

    这个有趣的问题,与“北”字的本义有关。“北”的本义是“背”或“相背”。在甲骨文中,“北”字写为“”,是两人背靠背的样子。因此,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北,乖也。二人向背。”古时两军作战,打了败仗而逃跑的一方,总是背对敌人的,所以“北”这个字,就增加了“失败”这一义项。    《左传?哀公二年》:“大子救之以戈,郑师北。”这里的“北”,就是“败”或“败逃”。因此古文中谈到打败仗时,常形容胜方“追奔逐北”,意思是追赶、奔袭、逐杀背向自己仓皇逃命之敌,如《史记?高祖本纪》:“秦兵强,常乘胜逐北。”意思是秦兵强盛,经常乘胜追杀败军。
 

    秦汉以后,“败北”成为一个双音节的常用词。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后来“败北”除了指军事失败或失利之外,还被引申为在各种竞赛中失败。

    既然失败叫做“败北”,那么打了胜仗是否就可以叫“胜南”了呢?古代典籍中从来没有这种说法。因为“败北”之“北”,并不是东南西北方位的北。优胜劣败,与方位无关。

  

【“南无阿弥陀佛”是“南边没有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其实是根据古印度的梵语音译而来的,并不是“南边没有阿弥陀佛”的意思。南无也译作“南膜”,是“归命”、“敬礼”、“度我”的意思,表示对佛法僧三宝的归敬。“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意为“无量”,所以阿弥陀佛又可称为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是无量功德的觉悟者。

    传说阿弥陀佛在修行的时候发了“四十八弘愿”,希望用此宏大愿力,加持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因此,人们若想要往生到西方净土,所需要用的方法就是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将心中万事放下,发愿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人只要往生净土,就可以不退成佛。这就是净土宗“持名念佛”的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的通俗语解释是:向阿弥陀佛致敬。当然在佛教中,“南无阿弥陀佛”在广义上还指,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敬。人们常说的六字真言是指什么?
 

    佛门咒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当是“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弥、吽”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这句咒语的大致意思是:“皈依观世音菩萨!但愿仰仗您的大力加持,使我本具与您同样的、清净无染、随意变现的自性功德迅速显现,随意达到我要达到的目的!”
 

    明:米黄彩釉瓷阿弥陀佛像《大乘庄严宝王经》中讲述,这六字可以分别关闭六道轮回之门:唵,关闭天道门;嘛,关闭修罗道门;呢,关闭人道门;叭,关闭畜生道门;弥,关闭饿鬼道门;吽,关闭地狱道门。因此,念动这六字真言可以关闭六道轮回之门,独开往生净土乃至成佛门的功德。
 

    据说这六字真言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唵”,表示佛部心,是皈依致敬的意思。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这种能随意变化的宝珠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红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吽”,表示金刚部心,是表示迅速显现、达到目的、摧毁障碍的意思。

  

【“东海”和“南山”是指什么地方?】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里所说的“东海”和“南山”是指什么地方?

    我们给老人祝寿时候最常说的贺词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里所说的东海就是现在的渤海,古有“海纳百川”之说。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在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毗邻渤海,所以古人认为渤海是最大的海,因此以“福如东海”比喻福气自四方云集,像东海的水一样绵绵不尽。
 

    关于南山的说法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大意是:犹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恰似南山之寿,不会崩坍陷落。但这里的南山是指哪座山,已经很难考证了。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相传唐代高僧鉴真在748年与三十五个门徒第五次东渡日本时,因遇到台风,漂流至振州(今三亚市)宁远河口(今海山奇观风景区一带)。他们筋疲力尽地踏上南山的土地,却马上恢复了精神。这件奇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从此把南山叫做仙山。传说到过南山的人有病去病,无病健身,个个长寿。于是人们就用寿比南山来祝福他人长寿。 

    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南山是指山东省青州市南的云门山。此山不高,但风景优美,有很多名胜古迹。山顶有云窟和云门洞。洞穿南北,洞下悬崖峭壁,绝壁上刻有一个巨大的“寿”字,这是明朝嘉靖年间衡王府的周全所书,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寿”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单是“寿”字下面的“寸”,就有三米多高,所以人们常说“青州府里,人无寸高”。人站在“寿”字下面,昂首仰望,“寿”高入云。“寿比南山”之说便由此出。  

【过生日和过寿有什么区别?】
 

    过生日和过寿是略有区别的,六十岁以下庆生叫过生日,六十岁开始均称过寿。无论过生日还是过寿,每逢十的生日就叫大生日,其他年纪的生日均叫小生日。过小生日比较简单,全家人在一起吃一顿面条。年轻时吃面条叫扎根扎尾巴,长大后叫吃长寿面。只要父母尚在,无论过生日还是过寿,均要先敬父母养育之恩,然后再庆祝自己的生诞。
 

    六十、七十、八十的生日称为“大贺寿”,过寿之人被称为寿星。其他年份叫“小贺寿”。亲友贺寿一般都送寿匾、寿幛、寿礼(现钱)、寿衣、寿桃、寿面等。富贵之家设宴席,招待亲友,贫者以长面待客。
 

    我国有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这天的面条被称为“长寿面”。传说汉武帝有一回过生日,御厨想出些新花样来讨好他,绞尽脑汁,做了一桌面条请大家吃。汉武帝一看,非常生气,心想:我贵为天子,过生日怎么就吃这么不值钱的面条呢?御厨一见,吓得脸都变了颜色,不知如何是好。此时聪明机灵的东方朔笑着对汉武帝作了一个揖,高叫:“恭喜万岁,贺喜万岁!”汉武帝瞪了他一眼,气呼呼地说:“有什么可喜可贺的?”东方朔不慌不忙地答道:“万岁有所不知,上古时代的寿星彭祖活到八百岁,就是因为他的脸面长呀!万岁请看这碗里的面又细又长,比彭祖的脸面不知要长多少倍哩!今日御厨以面条为万岁贺寿,就是在祝福万岁要比彭祖还长寿、万寿无疆啊!”汉武帝经东方朔这么一说,当即心中大喜,捧起面条就吃,还对大家说:“好吃,好吃,众卿快吃长寿面呀,吃了大家都长寿!”从此,过生日吃面条就成了一种长寿的象征。  

   

【东道主一词怎么来的?是国外“引进”的?】
 

  “东道主”这一词语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经常见诸媒体,被频频使用。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它是一个外来语吗?
 

其实,这个词语已经被中国人使用了两千多年,是地道的本土词汇。在《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僖公三十年(前630年),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

    郑文公请老臣烛之武出马解救郑国。烛之武私下会见秦穆公,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矛盾,游说秦穆公:“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必然会灭亡了。若是郑国灭亡了,对贵国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请您攻打好了。但是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的土地,恐怕是难于做到的吧。您何必灭掉郑国而让晋国得到实惠呢?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就是秦国的实力削弱一分啊!”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于是进一步说:“如果您能把郑国留下,让它作为你们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您的使者来往经过郑国,郑国可以给他们供应财物,这对您有什么不好?”于是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不但跟郑国签订了和约,还派了部分秦军留守郑国。晋国无奈也只得退兵了。郑国的一场危机得到了化解。因为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自称“东道主”。
 

【西宾又是怎么回事?这和东道主有关吗?】
 

    西宾和东道主两词相对,一个指客人,一个指主人。之所以一东一西,这和宾主的座次有关。古代宴席的座次可有很多的讲究,对于宾客来说,在主人没有指明座次之前,是不可以随便就座的。依照常理,宾客入席一般坐在西边,而主人则居于东边。所以习惯称主人为东道主,客人则为西宾。 

    宴席的座次是礼仪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为了区分尊卑上下。比如古代皇帝总是坐北朝南,所谓“南面为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通常都把朝南的座位当作尊位。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东向为尊。这跟古代贵族活动的场地布局有关。通常贵族的宅院都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堂是坐北朝南的,在堂上聚会就以朝南为尊。堂的后面是室,中间隔着墙,墙东侧有门,过了堂才能进入室。如在室内聚会,就以坐西向东为尊了。比如《史记?项羽本纪》写到“鸿门宴”上的座次,项羽妄自尊大,就安排自己朝东坐。
 

    后来,西宾也常常等同于“西席”,常用为对幕僚或塾师的敬称。

 

 

【常用东窗事发来形容事情败露,为什么?】

 

    我们常用东窗事发来形容事情败露,为什么这么说?
 

    东窗事发语出明代田汝成所著《西湖游览志余?卷四?佞幸盘荒》。宋、元间传说,秦桧欲杀岳飞时,曾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王氏曰:“擒虎易,纵虎难。”秦桧之意遂决。不久,在高宗的支持下,岳飞父子遭到陷害。后来,秦桧游西湖,于舟中得疾,朦胧中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秦桧回到家,不久就死了。没过多久,秦桧的儿子秦熺也死了。王氏给他们父子做道场,并委托道士通灵去看望他们。道士前往阴间,先看见秦熺戴着铁枷,就问他:“太师何在?”秦熺回答:“在酆都。”道士如其言而往,见秦桧与万俟卨都戴着铁枷,备受诸苦。秦桧对道士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从此人们就用东窗事发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后来又用它来比喻阴谋败露,或罪案遭揭发,将自食其果。  

【秦桧等人的跪像是什么时候立在岳飞墓前的?】
 

    杭州西湖边的岳庙前挂着一幅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1142年,岳飞及儿子、女婿在风波亭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宋孝宗时,为岳飞平反,并掘秦桧墓,追夺其爵位,改谥谬丑。 

    在岳飞墓前设置秦桧等人的跪铸像,最早始于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当时的杭州府都指挥使李隆用铜铸造了秦桧、秦桧妻王氏及万俟卨三人的跪像置于岳飞墓前。由于人们对秦桧迫害岳飞的所作所为十分痛恨,因此这些跪像不久就被游人打得鼻塌耳折、指落臂断,不成人形了。在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浙江按察副使范涞用质地更坚硬的铁代替铜重铸了这些跪像,并增加了秦桧的党羽张俊的铸像。     从此,这四个杀害岳飞的凶手长跪于岳飞墓前,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因为来此参观、凭吊的游人大都会击打四个铁像以宣泄情绪,所以这些铁像也常常遍体鳞伤、破烂不堪,甚至铁头落地。与此相应,明清两代对铁像的重铸也几无间断。

    万历三十年(1602年)浙江按察使范涞捐资重铸;清雍正九年(1731年)钱塘知县李惺重铸;乾隆十二年(1747年),布政使唐模重铸;嘉庆七年(1802年),巡抚阮元用收缴的外国海盗铁炮兵器等改铸四人跪像;同治四年(1865年),布政使蒋益澧重修祠墓,并重铸跪像;光绪二十三年(1987年)布政使张祖翼重铸。1966年秋,岳飞墓遭到破坏,秦桧等四跪像不知去向。现在岳王庙前的铁跪像是1979年重铸的。

  

【为什么意见不同叫相“左”?】

 

    意见相左是表示观点不同的一个常用词语,这里的“左”是相违、相反的意思,这个意思的产生与左右的差异有关。
 

  “左”和“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相异的地方,比如人的左右两手灵活程度大不相同:右手灵活机巧,方便快捷,适于从事担当多种任务;而左手较为拙笨,具有很多不便之处(左撇子属于特殊情况,并且,有个别人的左右两手几乎同样灵活)。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考虑到“右”方便而“左”不便的因素,认为“右”有帮助自己的功效,于是就用“右”来表示帮助、偏袒。《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周王的朝臣王叔、陈生两人与大臣伯舆争权,于是“王右伯舆”,意即周王偏袒伯舆。 

    与“右”相反,“左”便具有了相违、反对的意思。所以唐代孔颖达在为《左传》作注时就说:“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可见,在先秦典籍中,就有这样的用法。自“左”具有“反对”的意思之后,便逐渐引申为事情、意见的相违、相反,后来干脆约定俗成地使用“相左”来表达意见相违。 

【古代“右”是否都表示“尊”而“左”都表示“卑”呢?】
 

    阅读书籍时,我们会注意到古人以“右”为尊,非常重视“右”。比如豪门大族雅称为右姓、右族,首辅权臣叫做右辅,皇亲国戚呼为右戚,朝廷要职也叫右职。相对而言,“左”便趋于“卑”位,一般都和卑下偏邪相联系。如左迁代称降职,旁门邪道叫做左道等。这种有趣的现象与古人的崇右习尚有关。
 

    古代以“右”为尊,所以频繁用“右”来指称要职、高位,而和“左”相联的,常为次要。如“将相和”的千古佳话中,廉颇就是因为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而忿忿不平。这里便是以“右”来指称高位。所以,古人形容某人才能杰出而无人可及时,便委婉言道“无出其右”。同时,因为右手使用灵活,所以也用右来比喻要害。《战国策?赵策》有句话说“此断赵之右臂也”,就用右臂指称要害。
 

    相较“右”之尊贵,“左”的地位便属卑下。汉代以右为尊,故称仕于诸侯者为左官,以示地位低于朝廷官员。而典籍所说的左迁、左贬、左降、左黜等,都与降职有关。
 

    似乎“左”注定要与卑微相连,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左”也有备受“青睐”的时候。比如在方位上,古人就很重视“左”。《仪礼?乡射礼》说:“左玄酒”,郑玄解释为:“设尊者北面,西曰左,尚之也。”意思是说:尊者设席面向北方,西席便属左,这是尊位。同时,“左”还是古人遇到吉事所尊尚的方位。

  

【称某人入住某处为“下榻”,不是“上榻”?】
 

   为什么称某人入住某处为“下榻”,而不是“上榻”呢?
 

  “下榻”这个说法的背后是有故事的。《后汉书?陈蕃传》中记载:陈蕃性情耿直,行为端正,不畏权贵,被时人称为“不畏强御陈仲举”。因此,当时讲气节的文人名士都愿意同他交朋友。他任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太守期间,当地有一位品行高洁的名士周 。他曾经拒绝过前几任太守的邀请,但却接受了陈蕃的邀请,并且彼此融洽相处。陈蕃特地准备了一张榻(低而狭长的床),专门用来接待周 ;周一但离开,陈蕃就把榻挂起来,等他回来之后,陈蕃又把榻拿下来招待他。后来陈藩任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待宾客,惟独为徐穉特设一榻,徐来则“下榻”,徐去则悬之。
 

    后人就把礼遇宾客称为“下榻”,现在一般也把在外住宿叫做“下榻”。古代的榻是用来睡觉的还是用来坐的?

 

    榻是古代的一种狭长而矮的坐卧用具,《释名?释床帐》中解释说:“长狭而卑曰榻,言其体榻然近地也。”如竹榻、卧榻。从此资料来看,古代的榻通常指坐台,和床比起来,低短而细长,也有人把它当作寝台而在榻上睡觉的。
 

    古代的榻主要是用来坐的。唐代以前,人们大都席地而坐,就是坐于榻之上。《高士传》中记载:汉末高士管宁,时常坐于一座木榻之上。古代的坐和现代可不相同,远没有现在坐得舒服,一般是跪坐,也就是用膝盖跪在榻上,不像现在这样用臀部挨着坐具。所以管宁近乎五十年都是这样“坐”着,以至于裤子的膝盖处竟被磨破了。


    唐代之后,渐渐出现了垂足而坐,即坐于高椅之上。至宋代已基本流行垂足而坐。家具也由矮变高,一些适合于席地而坐时使用的低矮家具消失了,而出现了一大批符合新潮流的高脚桌、椅及各种柜橱、架子等。

  

【为什么古代称女孩子为“黄花闺女”?】

    这还得从古代女孩子的装扮上说起。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都喜爱在脸上“贴花黄”。花黄就是用采集的花粉,做成黄色的粉料,再用薄纸片、干花片、云母片、蝉翼、鱼鳞、蜻蜒翅膀等剪成各种花、鸟、鱼的形状,沾满黄粉之后将其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也有用黄颜色的饰粉直接在额上或脸颊两侧画上各种花纹的。

   “贴花黄”是少女特有的妆容,因此,也就成了少女的代名词。南朝陈后主《采莲曲》中云:“相催暗中起,妆前日已光。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北朝民歌《木兰辞》里,木兰恢复女儿打扮的一个标志就是“对镜贴花黄”。可见贴花黄是古代少女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装扮。
 

    按照风俗,少女出嫁后就要另作一番打扮,因此古代民间有俗谚说:“今朝白面黄花姐,明日红颜绿鬓妻。”时间久了,“花黄”两字颠倒用在“闺女”一词前面,构成了“黄花闺女”一词,这一用法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词。同时,“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所以,“黄花闺女”也喻指没有过性行为的年轻女性。贴花黄的来历

    关于贴花黄的来历,宋代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人日》引《杂五行书》中曾提到这样一个故事:南朝某年农历正月初七这天的下午,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与宫女们在宫中的花园里嬉戏。不久,寿阳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便躺卧在含章殿的房檐下小憩。当时正是梅花盛开时节,阵阵风过,将树上的梅花片片吹落,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公主的额头上。公主脸上的汗将梅花渍染,留下点点花痕,公主被花痕衬得更加娇柔妩媚。皇后见了,十分喜欢,就让寿阳公主保留着它,三天后花痕才消失。

    从此以后,爱美的寿阳公主便时常摘几片梅花,粘贴在自己前额上。宫女们见了,个个都非常羡慕,并跟着仿效起来。不久,这种被人们称为“梅花妆”(或简称“梅妆”)的妆饰方式便在宫中流传开来。后来又进一步流传到了民间。可是,腊梅花的开放是有季节性的,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于是,有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用花粉做成黄色的粉料,再根据自己的爱好,在额头或两颊画上各种花纹。事实上,花木兰所处的北朝要早于南朝的刘宋。因此,贴花黄的风俗可能在东晋之前就有了。

  

【“小姐”一词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小姐”是现在礼仪交往中经常使用的词语,是对未婚女子的敬称。古装电视剧、清?闵贞《纨扇仕女图》电影中称呼未婚女子亦为“小姐”,让人以为古今用法并无差别。其实不然,此“小姐”并非彼“小姐”,古今“小姐”的意思是不同的。
 

    古代“小姐”具有多重含义,在不同时期所指不同。

    宋元时期的“小姐”是对地位低下女子的称呼。“小姐”一词在宋代才见之于典籍,最早是指宫婢,后来亦指妓女。这与现代敬称的用法大相径庭,和明清流行的“小姐”之意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清代赵翼的《陔馀丛考》中提及“小姐”时说:“在宋时则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耳。”这种称呼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宋代的“小籍”一词有关,宋代妓女皆需簿籍载录,故有“小籍”之称,后来读音转变便改叫“小姐”。“小姐”的此种用法,渗透到了我们的语言文化之中,以至现在“小姐”还具有此种特殊含义。

    宋代以后,豪门大户家的女儿皆称“小姐”,隐含尊贵之意,尤其多见于官宦家庭。这种称呼源于何时已难以查考,宋代便有记载将岳飞的女儿叫做“银瓶小姐”。元杂剧中开始频繁使用“小姐”一词,如《西厢记》中小姐崔莺莺的形象至今深入人心。明清时期,“千金小姐”的形象经常出现于文学作品之中,而“小姐订情后花园”的情节也成为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经典模式。明清小说中的“小姐”一般是指大家闺秀,起码也是小家碧玉,并非人人皆可使用。

    另外,娘家会称呼已经出嫁的女子叫“小姐”。这是出于怜爱自家女儿的原因。 

【千金一笑是怎么回事儿?】
 

    千金一笑源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也因此成为史书中君王沉溺于女色而致亡国的典型事例。

    西周末年,周宣王死后由他的儿子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对内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阶级矛盾急速激化;对外则攻伐西戎而大败。对于大臣褒 的劝谏,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 关押起来。褒族人听说周幽王好美色,就找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漂亮姑娘,起名为褒姒,献给幽王,替褒 赎罪。

    
    周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马上立她为妃,宠爱非常。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但却冷若冰霜。为了博褒姒一笑,周幽王听从虢石父的建议,带褒姒到骊山游玩。到了晚上,幽王命人把烽火点了起来。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每隔一段距离就要设置一座烽火台。一旦国家遭遇袭击,哨兵就会立刻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会相继点火,向诸侯报警。周幽王下令点火后,各地的诸侯都以为天子有难,纷纷赶来救驾。谁知到了骊山脚下,却发现根本没有敌情,只是周幽王和褒姒在点烟火取乐。诸侯们虽然知道是被戏弄,却也只能怀怨而回。褒姒看见烽火台下的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立刻赏了虢石父“千金”。

    后世所说的“千金一笑”就是由此而来。但周幽王却因此陪上了性命。当犬戎真的进攻镐京时,诸侯们还以为烽火报警又是周幽王的把戏,都不再来帮忙。犬戎兵杀死了周幽王,纵火烧了镐京,西周灭亡。后来太子姬宜臼即位天子,为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金枝玉叶、小家碧玉都是指什么样的女子?】

 

     金枝玉叶、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都是指什么样的女子?

    金枝玉叶、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都是形容女子的词,但是这些词又有什么不同呢?

    金枝玉叶本来是形容花木枝叶美好,后来代指皇亲国戚的后代,现在也用来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因此,用这个词来形容的一般都是皇族女子。

    大家闺秀一般是有相当的家庭背景,受过良好教育,有严格行为约束和礼教规范的女子。她们容貌中上,人品好,知识渊博,从善如流,善于理性思考;个性平实,有责任感,清高但不孤傲,人缘极佳。现代则用来代指在谈吐、气质、衣着打扮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个人修养的女子。她们往往气质沉稳,待人接物礼貌周全,在社交场合大方有度,知书达礼,是容易赢得长辈的称赞、同辈的欣赏的女子。

    小家碧玉一词出自于古乐府《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此后小家碧玉即成为小户人家年轻美貌女儿的代称。小家碧玉一般生长在平民家庭,容貌俏丽,性情或温柔或活泼,但在大的场面里,则会有些拘谨。她们最大的特点是“秀而不媚,寒而不清”,尽管出身并不高贵,也不会附庸风雅地吟诗作对,但是缝织洗补、煎炒烹炸等实用技术则无所不能。

  

【古时的“三从四德”是指什么?】
 

     古时的女子需要遵守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

   “三从”是指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三从”最早见于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的年限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要求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的女人对男性绝对服从。古代妇女的屈从由来已久,“女”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是屈身下跪的形象;《周易》中就有主张妇女顺从专一、恒久事夫的卦辞,后世随着礼教越来越严密,还增加了要求妇女殉夫守节、限制寡妇改嫁等诸多束缚。

    “四德”是封建时代女子应具备的四种德行,具体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九嫔是帝王的妃子,也是后宫的官职,主要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历代王朝多设有九嫔之制。郑玄对四德做出了解释:“妇德谓贞顺(品德),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仪态),妇功谓丝炱(手艺)。”后来,四德与三从连称,成为封建社会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综合要求。  【俗语“女大十八变”中,“十八”是指年龄还是指变化之数?】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对这话一般的解释就是,女子正值十八岁妙龄,容貌会变得愈来愈美。其实并非如此,这里的“十八”,不是专指年龄,而是指变化之数,意思是少女面貌多变。那么多变为何以十八称之呢?这与《易经》上所述的爻卦有关:“十有八变而成卦。”传说周文王被囚羑里时发奋钻研,将八卦中的两卦相叠,进行组合排列,演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依此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说明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由于爻卦的相互组合,变化多端,六十四卦中,每卦都有十八次变化,故胡朴安《俗语典》云:“凡事物之多变者,俗并以十八言之。”十八便成为一种套数。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女大十八变”的说法和佛教传说有关。在《法华经?提婆品》中有这样的故事:有一个龙女在法华会上现身,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见后说女身污秽难以成佛。这个龙女当即向释迦牟尼敬献宝珠,忽然间变为男身,并现出种种庄严微妙的形相,后到南方无垢世界成佛。于是“十八变”便指佛、菩萨、罗汉等依禅定自在之力所示现的十八种神变,经常见于佛教典籍之中。

     到了明清之际,话本小说中常常提到“女大十八变”,如《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中说道:“这莲女渐渐长得堪描堪画,从来道,女大十八变。”此时的意思是说少女在发育期间,性情、容颜变化多端。后来,“女大十八变”就常指女孩子长大,她的体貌心神等方面,变化得很快、很多。

    古代小说中常有“二八芳龄”、“年方二八”,这里的“二八”是多少岁呢?

    虽然“女大十八变”中的十八并非确指年龄,但十八却的确是表示年龄的常用词语,意即十八周岁。除此之外,古人还常用其他方法表示年龄,如女子十五称作及笄,半百是指五十,六十叫做花甲等等。在古典小说中,常有作家在描述少女时会使用“青春二八,真有如花之容,似月之貌”或者“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玉;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等形容女子的套语。读者或许会纳闷,这里的“二八”究竟是多大,难道是指二十八周岁吗?

    其实“二八”意指二乘八,即十六。古代常用个位数相乘来表示十位数。如三五表示十五,三七表示二十一,九九表示八十一。“二八”最早只是表示数字,并不仅指年龄。如《左传?襄公十一年》:“女乐二八”指的就是十六人,而南朝宋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中的二八指的却是农历每月的十六日。后来,古人才频繁地使用“二八”表示年龄,再加上它读来清脆上口的特点,所以更是时常“抛头露面”。诗文中“红妆二八年”的描写,真是生动而传神。

    与此相近,还有用二七、二九等表示年龄的,意谓十四、十八岁。南朝陈后主《东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那阮三年方二九,一貌非俗,诗词歌赋,般般皆晓,笃好琴箫。”就采用了这种表示方法。

  

【传说中“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是姓“孟”吗?】

 

    孟姜女的传说是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流传颇广,童叟皆知。对于孟姜女的姓氏,却少有人知。孟姜姓氏在古代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孟姜指齐国国君长女,或通指世族妇女。春秋时期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中的泱泱大国,齐国始祖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他姓姜,名望,所以齐国国姓就是姜姓。古代兄弟姊妹排行中的长者以孟相称,故而“孟姜”即指齐国国君的长女。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诗曰:“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说的是:齐姜有长女,美貌品娴雅。汉代毛公就把孟姜解释为“齐之长女”。第二种,孟姜指姓姜字孟的女子,专指春秋齐国大夫杞梁的妻子,即传说中孟姜女的原型。所以孟姜女的本姓应该是姜,而不是孟。

    此外,民间还流传着关于孟姜女姓氏的奇异传说。传说讲述:孟姜女本是孟姓的人家种的一棵大葫芦,枝叶繁茂,藤茎蔓延到了姜姓人家的院墙。后来葫熟落地,生出一个小女孩,孟姜两户人家都疼爱不已,便以孟姜两姓作为女孩的姓氏,故叫“孟姜女”。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是真事吗?她哭的是哪个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源自史实,渊源很早,在战国时期便初露端倪。《左传》最早记录了这个故事:孟姜女的原型是春秋时齐国大臣杞梁(名殖)之妻。杞梁不幸战死,齐庄公打算派人前往郊外凭吊,杞梁妻子以郊外不是吊丧之地而加以回绝,于是庄公亲往其家吊唁。故事雏形中,仅仅刻画了杞梁妻知礼守节的品格。后来《礼记?檀弓》增添了她“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的说法,《孟子》中也有增衍,但基本符合史实,并没有“哭倒长城”这一情节。  

    到了汉代,故事开始派生出哭倒城墙(或山)的情节,当时是指齐城。《列女传》卷四记载:齐庄公吊丧离开之后,杞梁妻“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遂赴淄水而死。”此时,杞梁妻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她不仅知礼而辞却郊吊,还在丈夫死后向城而哭,使得城池崩塌以安葬亡夫残骨,最终自投淄水。故事着重表现出了她恸哭的真挚和死的贞烈。从此之后,人们更加关注其哭泣的感化作用,将她的恸哭描绘得惊天地、泣鬼神,泪尽继血,哭倒齐城,令人感动不已。

    北齐时屡筑长城,徭役繁重,民间多征夫怨女。孟姜女的故事逐渐与筑城徭役相关联。因此,杞梁也就从为齐国牺牲的战将变成被打死的秦朝筑城民夫;杞梁妻所哭倒的长城也从齐长城换作秦长城;而杞梁妻则成了寻夫认骨、哭倒长城的人物,广为世俗传知。自敦煌发现的《孟姜女变文》杞梁妻被确定为“孟姜女”后,故事继续发展演变,出现了不少异文。一些通俗唱本多以这个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加工,反过来又影响了这个故事的口头讲述。

    可见,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是后代虚构的,并非史实。哭倒长城的传说,寄托着古人对于孟姜女的同情和对爱情忠贞的企慕。 
 【唐僧姓什么?】
     《西游记》里关于唐僧身世的描述可信么?唐僧身世的故事并不是一开始就在《西游记》中的。现存最早的《西游记》刊本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金陵世德堂刊百回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书中没有唐僧出身的故事。万历、崇祯年间另有三种百回本,也没有这个故事。清初汪象旭、黄周星在评刻《西游证道书》时,自称据大略堂《释厄传》古本,写成“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一节,作为第九回插入,并把原来的第九、十、十一回改成第十、十一两回。以后名目繁多的清刊评点本正文都接受了它的影响。
      根据这个故事,唐僧俗姓陈,父亲名萼,字光蕊,海州(今连云港海州镇)弘农人氏。贞观十八年陈光蕊考取状元,被丞相殷开山的女儿温娇小姐看中,选为夫婿。完婚后,陈光蕊受命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州主。赴任途中,遇洪江梢公刘洪、李彪。刘洪见殷夫人貌美,心生歹意,便把陈光蕊推入水中,强娶夫人为妻,并盗取凭信,冒名为官。不久,殷夫人生下一子,为躲避刘洪残害,将婴儿系于木板,放入江中。她以血书写下事情原委,系置小儿胸前,又忍泪咬下幼子左脚小趾,以便日后相认。小婴儿顺水而下,被金山寺长老搭救,取名江流。十八岁时,他剃度为僧,法名玄奘。一日,因人欺负,长老告诉他身世。玄奘潜入江州认母。依母命,到长安找到外公殷丞相。丞相禀明皇帝,亲率大军征讨贼人刘洪,为女婿报仇。当年陈光蕊曾从渔人手中救下洪江龙王,龙王报恩,给他定颜珠,保全真身。闻听冤仇已报,龙王送他还阳。皇帝知悉,提拔陈光蕊为学士,随朝理政;玄奘因执意参禅,送洪福寺修行。可怜殷氏夫人,因失身贼人,“从容自尽”。

    这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身世概要,真是相当曲折离奇的故事!现在我们来看看真实的玄奘人生。

    玄奘俗姓陈,这恐怕是小说里惟一与史实相符的部分了。玄奘祖籍并非海州弘农,而是河南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本名袆。他的曾祖、祖父都曾为官,但父亲陈惠不再当官,而是潜心儒学。玄奘幼时,家境贫寒,只得随二兄寄居洛阳净土寺。从小耳濡目染,使他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三岁(一说十一岁)那年,洛阳剃度僧人,他破格入选。他在聆听一些著名法师讲道后,升座复述,分析详尽,赢得了僧俗的钦佩。隋末大乱,许多高僧避居蜀中,他也随二兄入蜀学道。在成都,他一面聆听高僧讲经,一面刻苦钻研,只三五年工夫,就通佛典诸部,声名大振。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他离开成都,顺江东下。先后在荆州、赵州、扬州等地讲道拜师。贞观元年(627年)到长安,师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名法师,很快穷尽各家学说,名满京师。仆射(宰相)萧 奏请朝廷,令他入住庄严寺。各地的讲筵所闻,使玄奘深感异说纷杂,万难会通,决心去印度求取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但当时朝廷边禁严厉,他上表请求赴印未获允许,便暗地筹备,等待时机。

    贞观三年(629年),关中饥荒,朝廷允许僧俗四出就食。玄奘西行入兰州,又潜行至瓜州(今甘肃敦煌)。得胡人西槃陀导送,夜渡瓠颅河,从此孤身西行。他过玉门关,度莫贺延沙碛,到伊吾,受高昌王礼遇。辞谢高昌王挽留的盛情之后,他继续西行,得到西突厥叶护可汗的协助,较为顺利地到达了印度。当时的印度小国林立,到处是僧侣古刹。玄奘一路访学,掌握了大量未经汉译的佛典;他也曾路遇盗匪,险些丧命。贞观七年(633年),玄奘到达印度佛教中心——北天竺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受到寺众千余人的隆重欢迎,被推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他在那烂陀寺学法五年,为广泛参学,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离寺继续游历。他足迹遍及整个印度,得到印度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被尊为“大乘天”和“解脱天”。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长安。不久,入洛阳谒见太宗皇帝。太宗劝他还俗从政,他执意推辞。太宗便留他住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集各地名僧相助。此后十九年,玄奘主持翻译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所译佛典,因他精深的佛学修养和梵文造诣,名相、文义异常精确,而且纠正旧译讹谬,开辟了中国译经新纪元。他还应印度僧俗之请,将《老子》等汉文典籍译成梵文,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玄奘依据他在印度精研的唯识学,创立了“法相宗”,这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流派。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初,玄奘在玉华宫积劳成疾。二月四日,他仿释迦涅槃情状,默念弥勒,祈求往生。门人问他见到什么?玄奘答,勿问,妨我正念。次日中夜,门人问和尚决定得生否?答言,决定得生,语毕圆寂,享年六十五岁。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是谁?】

 

    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位高僧,被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这四人中,玄奘译书最多,译文最精。他的生平我们已经说过,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另外三位。
 

    鸠摩罗什(343—413年):后秦时龟兹人。其父原为印度婆罗门,世袭高位,后出家,远投龟兹。在龟兹与王妹成婚。鸠摩罗什七岁随母出家,往来西域各国,拜问名师,研习佛典。他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并精通汉语,名闻西域各国。苻秦建元十五年(379年),高僧释道安在长安,极力奖励译经事业,闻听游学龟兹归国的僧人介绍罗什在西域的崇高威望,就劝苻坚迎他来华。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坚遣吕光等出兵西域,嘱吕光攻下龟兹时,从速送罗什入关。建元二十年(384年),吕光攻陷龟兹,得罗什,但因吕光不奉佛,又见罗什未达高年,便以常人对待,还时常使他乘牛和劣马来戏弄他。次年(385年),苻坚被杀,吕光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罗什随至凉州。姚兴嗣位,于弘始三年(401年)出兵凉州,凉主吕隆兵败投降,罗什终于得以东入长安,时年五十八岁。姚兴对罗什十分敬重,待以国师之礼。弘始四年(402年),罗什住逍遥园西明阁,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开始译经。据《出三藏记集》,他先后译经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罗什的翻译事业,成就空前。在内容上,他第一次系统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在翻译文体上,一变过去朴拙古风,开始运用意译之法,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而为义学开辟了广阔园地。

    真谛(499—569年):西印度优禅尼婆罗门族,原名拘那罗陀。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八月来华。太清二年(548年)八月到建业,受梁武帝礼敬,使住宝云殿。正欲从事译经时,发生侯景之乱,离开建业。太清四年(550年)到富春(今浙江富阳),县令陆元哲迎住私宅,为招集沙门宝琼等二十余人,布置译场,请他翻译。是年十月起,始译《十七地论》《中论》等,不久因世乱中止。此后,他因战乱避居各地,先后流寓豫章(今江西南昌)、新吴(今江西奉新)、始兴(今广东曲江)、南康(今江西赣县)、晋安(今福建晋江)、梁安(今广东惠阳一带)、广州等地,生活极不安定,一度欲自尽解脱。真谛在华期间,虽因世乱,不遑宁处,但他译出的经典部卷之多,仍为同时诸译师所不及。据《历代三宝记》所载,他翻译的作品有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内有重出和他家混入的),《开元录》刊定其译籍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不空(705—774年):原名智藏,不空是他受灌顶的号。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幼年出家,十四岁在阇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遇金刚智三藏,随来中国,开元八年(720年)到洛阳。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不空奉朝廷之命,赍送国书往狮子国。因是大唐来使,他在故国受到殊礼接待,逗留三年,搜集大量佛典,有陀罗尼教《金刚顶瑜伽经》等八十部,大小乘经论二十部,共计一千二百卷。回大唐后数年,值安史之乱。他被困安禄山军队攻陷的长安,仍秘密派人和肃宗通消息。至德二年(757年)肃宗还都,给予他极高礼遇。在肃宗还都后的十七年中,不空得到朝野倾心崇奉,广译显密经教,灌顶传法,教化颇盛。
    【周公与睡觉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睡觉就是去见周公了呢?】
   “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长时周:人形铜车辖间没有再梦见周公了!”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周成王的叔父,因食采邑于周(今陕西宝鸡东北),故被称之为周公。周武王死后,成王姬育继位。当时成王还很年幼,根本不懂治国之事。在周朝初建、百废待兴之时,周公旦代成王执政,处理国家大事,营建东都雒邑,讨平三监及东夷之乱,制礼作乐,为周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卓绝的功勋。在政治稳定、管理国家的体制基本完备后,周公于摄政第十年还政于成王。


    周公旦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孔子最敬服的古代圣人之一。孔子对西周的政治制度非常尊崇,因此孔子以“梦周公”来表达对西周社会的向往。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表示缅怀先贤。如唐代元稹的《闻韶赋》:“梦周公而不见,想圣德而思齐。”宋代苏轼的《周公庙》:“吾今那复梦周公,尚春秋来过故宫。”

    再后来,周公成了“梦”的代名词,睡觉被称作“见周公”了。《笑林广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师昼寝,而不容学生磕睡。学生诘之,师谬言曰:“我乃梦周公也。”明昼,其徒亦效之,师以戒方击醒曰:“汝何得如此?”徒曰:“亦往见周公耳。”师曰:“周公何语?”答曰:“周公说,昨日并不曾见尊师。”

  

【“周公解梦”的周公就是“梦周公”的周公?】

 

    凤鸟纹玉饰民间有一本流传很广的解释梦境的书,叫《周公解梦》,这个解梦的周公与梦周公的周公是一个人吗?他们有什么关系吗?

    其实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对父子。传说写作《周公解梦》的周公是周文王姬昌。公元前1156年,殷帝乙去世,帝辛即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纣王。当时的西伯姬昌是周族人的领袖。他笃行仁政,尊老爱幼,招贤纳士,因此深受周族人民拥戴,在商朝也有很高的威望,同九侯、鄂侯并称为三公。

    纣王即位后,起初也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立志做一个有为之君,但在位二十多年之后,随着国力的强盛,纣王开始变得专横残暴。纣王听信崇侯虎的谗言,说姬昌在国内积德行善,又时常流露出对纣王的不满,说不定会夺取殷商的天下,便把姬昌抓来,囚禁在羑里的国家监狱。据说,为了断绝姬昌与外界的联系,殷纣王不仅在羑里驻有重兵,还在通往羑里的道路上层层设卡。姬昌的儿子想看望父亲,也没有得到批准。

    在羑里被囚禁的时间里,姬昌将伏羲氏的先天八卦,与他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相融合,进一步推演为六十四卦,并对每卦与每卦的六爻,按照象数的内涵和有关缘由,分别配以具有吉凶利否含义的卦辞和爻辞。《周易》就这样诞生了。姬昌还把梦分为正梦、噩梦、思梦、寝梦、喜梦和惧梦等六种,他认为人之所以做梦,是因为上天想给做梦的人一个启示,让做梦的人能够预知未来发生的事情。所以民间将周公称为是“演《易》”和“解梦”的大圣人,有“周公圆梦”的说法。
   

【“说曹操,曹操到”。这真的跟三国时的曹操有关系吗?】 
    人们常用“说曹操,曹操到”来形容人或事来得非常及时。这个典故还真的跟历史上的曹操有关系。

    东汉末年,历经党宦之争、黄巾起义,汉王朝已经摇摇欲坠,无法维持对国内的统治。董卓带兵入洛阳,废少帝,立汉献帝。后董卓被王允所杀,其部将李傕、郭汜率军入长安,杀王允及朝官多人,软禁献帝。献帝在李傕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献帝。
    正在献帝走投无路之时,有人向献帝推荐曹操,说他剿平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献帝的信使尚未派出,李郭的联军就已杀到,在此危急关头,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惇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也因此被加封官爵,迎汉献帝到许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最终成就一番霸业。

    后来人们就用“说曹操,曹操到”来形容曹操护驾来得及时。《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根据的就是这段历史。

 

 

【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人?】

 

    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家喻户晓,在这本书里,曹操被刻画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臣形象。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中的曹操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官至丞相,封魏王,谥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据史料记载,曹操自幼聪明伶俐,胸有大志,二十岁时就凭借家族势力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后迁任顿丘令。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曹操逐步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任衮州牧,将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到许都(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大破袁绍后,曹操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他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刘联军大败于赤壁,其后基本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

    曹操在军事上表现出了杰出的才能,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在经济上,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

    在文学方面,曹操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和儿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曹操为人通脱,较少受传统伦理观念和价值标准的束缚,这种思想和性格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就是率真的表达情感。他留存的诗歌有《蒿里行》、《观沧海》等篇,皆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曹操在散文上也有相当的成就,其代表作有《让县自明本志令》等,鲁迅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就是指他的文章不受陈规束缚,辞锋爽利,一扫汉代文章迂远空阔的习气。曹操有文集《魏武帝集》。

 

【关公什么时候成了财神?】

 

    酒楼饭店里常供财神,也有供关公的,关公什么时候成了财神?

    关公即关羽,本是三国时代的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故事已是妇孺皆知。关羽由一个真实的人,变成无所不能的神的过程是相当漫长和曲折的。

    在西晋陈寿的《三国志》里,关羽是一个乱世里逃亡出来的英雄,他作战勇猛,还长着一脸漂亮的络腮胡须。他与刘备“誓以共死”,忠心耿耿,曹操对他“重加赏赐”,他也“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关羽后因荆州战事失利,而死于今天的湖北安远一带。那时的关羽被封过两次,一次是在为曹操斩颜良后被封为“汉寿亭侯”,还有一次是在死后被蜀国追谥为“壮缪侯”。史书里的关羽从“将”变成“侯”,仅此而已。

    到了二三百年后的隋唐时期,关羽开始被“神化”。唐代《重修玉泉关庙记》记述了关羽帮助隋代智大师兴建玉泉寺的传说,说“(关羽)生为英贤,没为神明……邦之兴废,岁之丰荒,于是乎系”(《全唐文》卷六六四)。唐代的关公已进入“武庙”陪祀,主神为姜太公。宋代以后,朝廷不断给关公加封,宋徽宗赵佶一个人就追封关羽四次,完成了从“忠惠公”到“义勇武安王”的进阶过程。南宋时改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后来又封为“英济王”;元代时封“显灵义勇武安济王”;明神宗更是把关公进爵为“帝”,以“官祠武庙”主神与孔子“文庙”并祠,关羽的夫人也被封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清代统治者也不甘示弱,他们别出心裁,在关公封号的字数上下功夫,使关羽的封号竟然长达二十四个字:“忠义神武灵佑神勇威显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而且把关羽的父亲、祖父都封为王。

    朝廷统治者如此,民间老百姓也不遗余力的参与构建了“关公神话”。唐代时,关羽被称为“关三郎”,主要任务是监督寺庙里的和尚。从宋代开始,民间修建关王庙的渐渐多了起来。明代万历年间,关羽得到了道教最高封号“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到了清代,全国的关庙“凡通衢大道以至穷乡僻壤,无地无之”,关公这时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万能保护神,让他再司“财神”一职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关公的这一角色转换发生在清代,原因之一是康熙、乾隆时期,民间的商业活动已经比较繁荣,许多从业者纷纷借“三国”之事奉关公为其行业神,如豆腐业(相传关羽年轻时曾以贩卖豆腐为生),铁匠业(相传关羽早年以打铁为业),还有理发业、屠宰业、刀剪铺业(因为他们的工具都是刀,而关羽的兵器就是青龙大刀),烛业(关公秉烛达旦,恪守叔嫂之礼),工商业(关公“上马金、下马银”、“封金挂印”和桃园结义、关公重义)……。

    此外,还有几种传说深化了关羽的财神的形象,一说关公生前善于理财,长于会计业务,曾经发明计簿法,设计日清簿,清楚明白;另一说关公死后真神常回到人间助战,商人在生意受挫后若能得到关公相助,就会东山再起。可见,商人选择关公当财神,看重的是他的忠义形象和惩恶扬善、祐民护民的万能神格,他们非常希望关公能保护他们的身家性命和财产安全。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关公成为财神与山西商人有关。山西商人把关公作为出门在外的保护神,在他们遍布全国的会馆里建筑关庙。因为游走天下闯荡江湖也需要彼此照应,共同面对困难,因此,他们就经常仿照“桃园结义”结成异姓兄弟联盟,这也使关公忠诚和义气的美德广为流传。后来,晋商富甲天下,其他生意人也纷纷仿效,关公也就成了公认的财神了。
   

【除了关羽之外,我国古代还有哪些财神?】
 

    财神的出现和其他神灵相比,算是出道颇晚,南宋时期民间出现的“财神纸马”,应该是财神的原初形式。古代民间信奉的财神分为文武两类,文财神由古代的文官演化而来,如比干、范蠡;武财神当然由武官演化而来,如赵公明、关公。关公代表“诚信”,范蠡代表“智慧”,而比干、赵公明代表“公正”。

    比干是殷纣王朝的三大忠臣之一,纣王不但不听他的劝谏,还听信妲己的谗言,把比干的心挖了出来,传说他因为没有了心,所以办事就不偏不倚。《封神演义》里姜子牙封比干为“文曲星君”,《儒林外史》里称中举的士人为“天上的文曲星”,科举考试是进入仕途的门路,一旦考取了功名,俸禄财源自然就来了,所以比干这个文曲星自然成了财神。

    范蠡是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手下的谋臣,越王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范蠡辅佐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成就了霸业,而范蠡却在这时功成身退,隐迹江湖。据说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在后半生白手起家,积金数万,既善于理财,又乐善好施,故成为财神。 

    赵公明是明代最著名的财神,可他却是由瘟神转化而来的。元代的《搜神广记》记载了两个不同的赵公明,一个仍是瘟鬼,而另一个却是善神。明代时《封神演义》问世,姜子牙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王——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再加上他自己,正好是五路财神。从此以后,赵公明开始掌管天下财富,坐上了财神爷的宝座,而他原来作瘟神、瘟鬼的历史也被人们日渐淡忘了。

    除了这四大财神之外,像五路神、五显神、五通神、光华大帝等,也是财神。此外,被农家称为“狐、黄、灰、柳”的狐狸、黄鼬、老鼠、蛇等,都曾被人们奉为财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8351/84176345537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8 tvb8文化中国

——寒冰收集信中“此致”和“敬礼”是什么关系?人们在写信的时候,总是在最后结束的时候注上两个词:“此致”和“敬礼”,你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我们先得从两个词在信中的位置说起。比较规整的写法就是在末尾写“此致”,另一行写“敬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8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寒冰收集我们常说“时光如梭”,为什么时间流逝可以用“如梭”来形容?我们形容时间过得迅速,常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说光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飞快还好理解,那么时光怎么又会如梭呢?其实,这和古人的生活有关。中国古代长期是农耕社

中国儒学网 >> 儒的起源 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的起源徐山[摘 要]“儒”字(其初文为“需”)在形、声、义三个互为关联的层面上,都有各自的原型和演变系列。“需(儒)”的产生源于原始的雷神崇拜。“需(儒)”字的原型上为雨,下为人形,其形义反映的是祭祀雷神的求雨仪式。“需(儒)”的本义为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15 中国文化传播 问题

——寒冰收集“足下”在古代是下对上或同辈之间的尊称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古人尤为重视礼节,称呼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是称呼对方的敬辞。足下最早用于下称上。史书中有很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 中国文化有问题

先有帽子还是先有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帽子,有时图个时尚,有时为了遮风挡雨。可是你知道古代的帽子是什么样吗?原来,在古代社会中,帽子的别称就是冠,当然冠的形状和现在的帽子并不一样。先秦时代,冠是用来显示贵族身份的服饰标志。在阶级社会

声明:《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下)》为网友空心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