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 帅哥 民国时期16大帅哥排名 周恩来徐志摩榜上有名

民国四大美男指: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是民国时代最负盛名的四个美男子。今天小编不仅要为大家盘点这四位美男子,更要奉献更多民国时期的帅哥们,快来一睹帅哥风采吧。





汪精卫(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



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



NO.1 汪精卫

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



NO.1 汪精卫

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



NO.1 汪精卫

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NO.2 梅兰芳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一1961年8月8日)男,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清光绪二十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



NO.2 梅兰芳

梅兰芳八岁学艺,11岁登台。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NO.2 梅兰芳

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他的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



NO.2 梅兰芳

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NO.2 梅兰芳

在1918年,梅兰芳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炉火纯青的巅峰时代。



NO.3 张灵甫

张灵甫(1903—1947),男,汉族,陕西省长安县人(现西安市长安区)。



NO.3 张灵甫

原名张钟麟,字灵甫,后因杀妻案改名张灵甫,字钟麟。



NO.3 张灵甫

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NO.3 张灵甫

曾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



NO.3 张灵甫

1947年5月16日,阵亡于孟良崮战役,终年44岁。



NO.4 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



NO.4 周恩来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



NO.4 周恩来

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


"tim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6/2014-10-17/t_A8P9K9IE43AJ0026.jpg"/>

NO.4 周恩来

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NO.4 周恩来



NO.5 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颀,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徽州绩溪人。



NO.5 胡适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



NO.5 胡适

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NO.5 胡适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NO.5 胡适

著有《中国旧小说考证》《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 。



NO.6 蒋纬国

蒋纬国(1916年10月6日—1997年9月23日),幼名建镐,号念堂,蒋介石次子(后证实为其养子,实际生父为戴季陶,其生母为日本护士重松金子)。



NO.6 蒋纬国

历任国民党装甲兵部队处长、战车团团长、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司令,陆军指挥参谋大学副校长,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对于军事战略研究颇有成果,被军方奉为“军事战略学家”。



NO.6 蒋纬国

著有《军事基本原理》、《国家战略概论》、《大战略概况》、《柔性攻势》、《国防体制概论》等。1997年9月23日,在台湾去世。



NO.6 蒋纬国





NO.6 蒋纬国



NO.7 蒋介石

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



NO.7 蒋介石

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



NO.7 蒋介石

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NO.7 蒋介石

蒋中正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於民国政坛,在孙去世后长期领导中国国民党达半世纪;其於国民政府时代一直居於军政核心,领导中国渡过对日抗战与二次大战,行宪后又连续担任第一至五任中华民国总统长达27年,但其政治手腕与独裁统治亦遭受批评。



NO.7 蒋介石

其从政生涯横跨北伐、训政、国共内战、对日抗战、行宪、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NO.8 蒋孝勇

蒋孝勇出生于上海,蒋经国与蒋方良的第三个儿子。



NO.8 蒋孝勇

自小深得蒋介石、宋美龄夫妇的疼爱。



NO.8 蒋孝勇

长大后入读军校,后插班进入台湾大学就读。



NO.8 蒋孝勇

1973年7月23日与方智怡结婚。婚后,两人育有3个儿子:蒋友柏、蒋友常和蒋友青。后将全家迁往加拿大定居。



NO.8 蒋孝勇

几年后加入加拿大国籍,1996年,蒋孝勇因患癌症在台北荣民总医院去世。



NO.9 袁克文

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号寒云,河南项城人,昆曲名家,民国四公子之一。



NO.9 袁克文

素有民国时期“天津青帮帮主”之称,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生于朝鲜汉城,长兄袁克定。号称"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



NO.9 袁克文

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喜好诗词歌赋,还极喜收藏书画、古玩等。



NO.9 袁克文

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生活放浪不羁,妻妾成群,触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帮,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香堂广收门徒。



NO.9 袁克文

1931年病逝于天津。葬于杨村,方地山为其撰写碑文:才华横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



NO.10 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NO.10 徐志摩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NO.10 徐志摩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NO.10 徐志摩

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NO.10 徐志摩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tim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6/2014-10-17/t_A8P9KP8F43AJ0026.jpg"/>

NO.11 张学良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汉族,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政治家、军事家。



NO.11 张学良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NO.11 张学良

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周恩来 帅哥 民国时期16大帅哥排名 周恩来徐志摩榜上有名

NO.11 张学良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NO.11 张学良

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NO.12 邵洵美

邵洵美(1906—1968),祖籍浙江余姚,出生于上海,出身官宦世家。新月派诗人、散文家、出版家、翻译家。



NO.12 邵洵美

1923年初毕业于上海南洋路矿学校,同年东赴欧洲留学。入英国剑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



NO.12 邵洵美

1927年回国,与盛佩玉结婚。1928年开办金屋书店,并出版《金屋月刊》。1930年11月“国际笔会中国分会”成立,当选为理事,并任会计,1933年编辑《十日谈》杂志,并发表第一篇小说名为《贵族区》。1934年编辑《人言》杂志。



NO.12 邵洵美

1936年3月至1937年8月主持《论语》半月刊编务。 



NO.12 邵洵美

晚年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工作,译有马克·吐温、雪莱、泰戈尔等人的作品。其诗集有《天堂与五月》、《花一般的罪恶》。



NO.13 程谦谋

程谦谋(1919-1949.11),原名程济贤,又名程寄萍、程茜蒙。重庆长寿县灵山乡柳马沟湾人。



NO.13 程谦谋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大后方重庆从事爱国、民主、进步的戏剧演出宣传活动。



NO.13 程谦谋

解放战争时期,在重庆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先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共产党,继任重庆地下党刊物《挺进报》主编和《解放》的编辑。



NO.13 程谦谋

不幸因叛徒出卖而被捕,监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



NO.13 程谦谋

在1949年重庆“11·27大屠杀”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NO.14 杨骚

杨骚(1900-1957),祖籍漳州华安县丰山镇人,生于芗城区,著名诗人、作家,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



NO.14 杨骚

1938年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9年参加“作家战地访问团”到抗日前线访问,被誉为“抗战诗星”。



NO.14 杨骚

“皖南事变”后在新加坡主编闽侨总会的刊物《民潮》,开展抗日宣传。杨骚一生著述甚丰,出版书籍22种。



NO.14 杨骚

其中有抒情诗集《受难者的短曲》、《春的感伤》等;剧本集《迷雏》、《他的天使》;诗剧集《记忆之都》;评论、随笔集《急就篇》。



NO.14 杨骚

译作有《铁流》、《十月》、《没钱的犹太人》、《异样的恋》、《痴人之爱》、《心》等·



NO.15 刘国志

刘国鋕(1921—1949),曾任中共重庆地下党沙磁区学运特支书记,革命烈士,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



NO.15 刘国志

刘国鋕是四川泸州人,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



NO.15 刘国志

重庆沙磁区学运特支书记刘国鋕,由于直接上级冉益智的叛变出卖,于1948年4月19日,在荣昌落入特务魔掌。 



NO.15 刘国志

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时,在走向刑场的路上,刘国鋕从容不迫,高声吟诵了自己的就义诗“同鋕们,听吧,象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人民解放了,人民胜利了!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



NO.15 刘国志

“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这是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在生命最后一刻,向人民、向组织、向祖国发出的最后呐喊!牺牲时年仅28岁! 



NO.16 顾维钧

顾维钧,字少川(英文名:Vi Kyuin "Wellington" Koo,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汉族,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



NO.16 顾维钧

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NO.16 顾维钧

1972年,出席联大的章含之受毛泽东之托邀请其访问中国大陆;



NO.16 顾维钧

1985年病逝于美国纽约,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鹿野前往吊唁;



NO.16 顾维钧

顾维钧口述的600余万字的人物回忆录,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外交的重要资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8651/112733154523.html

更多阅读

民国时期的西北马家军 西北马家军阀史

马家军,是民国时期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他们基本以家族、血缘和宗教为纽带,起于草莽,兴于乱世,在各种势力间纵横捭阖,一度占据了甘肃、青海、宁夏的全部,新疆的大部,几乎控制了整个西北,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大学英语教材 民国时期大学

提起国民党和民国政府,大部分和我一样接受官方教育10几年的,都离不开一个词:反动派。其实吧,你说它独裁,有那么回事。但是,民国时期可以有私立大学,私营报刊,反对党派。最令我惊异的是,号称独裁专制的民国政府,居然没有新闻检查制度。于是常常

民国时期人名款识一 民国时期的人名

2012-04-25 17:07:02|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 |字号订阅人名款是标明瓷器作坊主人、工匠、收藏者及监造者等人姓氏名称的款识。前文所讲的三国时青瓷虎子上的铭文,也是最早出现在瓷器上的人名款识。人名款识历代屡见不鲜,书写或刻划位置

声明:《周恩来 帅哥 民国时期16大帅哥排名 周恩来徐志摩榜上有名》为网友莫路繁华终成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