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捉妖记,后有叶问3,欣欣向荣的电影市场上,更繁荣的是偷票房。
对于电影行业从业者来说,偷票房于自己是耗费脑力体力金钱、甚至有可能违法的事情,于观众是欺骗、是诚信缺失,这种违反商业道德的事情就是架不住有人做,而且,做的人还不少。
除了斥责这样的行为外,我们更应该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为什么电影公司的员工,为了完成KPI,要采取这样极端的手段呢?
今天,有的公司把KPI奉为最高目标,也有的企业对它嗤之以鼻。又到了三月中旬,一个季度的尾声——KPI这场季末赛到底是提高了效率,还是扼杀了员工的创造力呢?
KPI,关键绩效指标,全称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将公司的整体战略和目标分解成部门与各人的绩效指标,按照员工完成指标的情况来衡量他们的表现。
KPI就犹如企业的仪表,通过细化的指标,得以确认我们是否在正确的航道上。
举个例子,一架飞机,要从北京开往伦敦。那么,这次航行的目标就是在11个小时之内,把全体乘客安全送达伦敦。
这次航行中,KPI就包括了:GPS地理信息、平均飞行速度、燃料情况、天气信息、飞机的安全状况……这些指标对应的工作,将会分配到机长、空乘人员、地勤等岗位。
不同公司,不同目标,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种KPI。
KPI说,弱水三千,我只取最关键的那几瓢。KPI体现的是“二八定律”,即认为关键的20%创造80%的利润,这可以让公司把最有用的资源投放到最关键的领域。
奉行“简单主义”乔布斯,一直坚持苹果每年只出一款手机、一款平板。面对其他品牌的高中低端齐上的“机海战术”,苹果专注于高端手机这一关键领域。虽然舍弃了旁枝,但是抓住了关键主干,让他们长成了手机届首屈一指的参天大树。
企业的方向可能很宏大,但是落到实处的工作必须很具体。KPI将公司的战略部署分解到每个人的身上,让员工找到阶段性的具体目标,不在迷茫。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关联性(Relevant),指绩效指标是与上级目标具明确的关联性,最终与公司目标相结合;
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在流行跨界的互联网时代,而分工过分明确的KPI,成为了创新的障碍。绩效管理是五六十年代西方社会的产物,当时的工作大多是分工明确,不需要太多创新,大家在各自岗位耕好“一亩三分地”就好。
而在今天,想要把菜卖出去,可没那么简单了。
KPI更多只是关注可以被测量的因素。然而,能被测量的,大多是表面的。
对于员工来说,KPI无非就是老板指哪儿,我打哪儿,打得越快越多,奖金就越高。为了提高阅读量,做三俗新闻,为了提高点击量,网页不断弹出小视窗……不是小编和程序员不想做好内容好产品,而是因为他们都有KPI的压力啊!
最近最为人熟知的例子就是支付宝的生活圈和五福红包——KPI推动下的产物。
春晚前,大家为了2亿的现金红包疯狂在生活圈互加好友;在春节后,还有几个人在用支付宝的社交功能呢?
没有真切地提高用户用户体验,KPI带来的繁荣不过是暂时的。
KPI实质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绩效管理思维。先确定目标,然后分解步骤,细化到每个人,看似精密,却过早地设定了“天花板”。
创新的结果和过程往往是无法预计的。而人又是有惰性的,不少员工的思维是:老板让告诉我跳两米,我绝对不跳两米一。
汽车行业老大通用汽车2009年正式宣布破产,曾任公司高管的鲍勃·卢茨分析原因:是那些一丝不苟的会计师,他们关注数字,关注短期的效益,使公司偏离了产品创新自己客户至上的轨道。因此,鲍勃给通用公司开的药方是回到“汽车狂人”的精神。
KPI往往是一个数字,驱动员工去做更多立竿见影的工作,让企业走得更快。但是,真正让企业走得远的关键东西,往往无法用KPI来量化。
4KPI等于Kill People Idea?TED演讲《出人意料的工作动机》告诉我们:金钱奖励并不是工作的动机。
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Sam Giuksberg给他的实验者出了一个考题,给你一根蜡烛,一些图钉和火柴,如何能够把蜡烛固定在墙上,让烛泪不要滴落桌面?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用钉子或者蜡液把蜡烛固定在墙上,但这是行不通的。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像下图那样利用装着图钉的盒子。
(这就是有名的蜡烛问题)
(那就是作为放蜡烛的平台)
他把实验参与者分为两群。他跟其中一群人说:我只是想取个平均值,看看一般人需要花费多久时间解决这个问题。而对另外一群人,他说:如果你是前25%最快解决问题,就能拿到5块钱,如果你是今日最快的,你就会有20块。
实验证明,有奖励的那一组,比另一组整整多花了三分钟才能想出答案。
奖罚分明的KPI更适合于机械化的工作,在现代复杂工作中已经不管用,有时更招致反效果。人们工作的深层动机,应该是出于工作的热爱。
90年代中期,微软开始做一个Encarta的百科全书计划,他们确定了所有环节的KPI,制定计划、付钱给专业人士编写词条与文章、监督进度确定不会超出预算和时间。
然而,几年后,另外一个百科全书计划出现了,它全凭兴趣而作,没有利润。最终结果是,后者反倒更为成功,它的名字叫维基百科。
现代产业的创新,更多是团队的产物。好的球队,会根据球员的比赛数据来调整战术,却不会让球员顶着自身数据的压力去踢球。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说:绩效主义在整体效益上升时可能有用,但是在销售额怎么也上不去的时候,会给公司带来坏氛围。我的做法是尊重员工、赞赏员工,但不用金钱刺激,效益好的时候给全体而不是个别员工增加收入。”
5KPI——To Be Or Not To Be?不想被KPI这个工具牵着鼻子走,你可以: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及时修正KPI。
透彻理解KPI的定义,抓住真正关键的环节。
实行KPI的同时,不要过度放权,管理者要把握企业大方向。
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放弃只关注薪酬的激励模式。
除了KPI你还可以选择以下的绩效管理工具: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特点:不以考核为目标,对关键成果进行可量化的定义,让员工走出“舒适圈”。
(Google、LinkedIn都在用的考核法)
本文由LinkedIn领英原创。
欢迎更多媒体、企业与组织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在公众号回复“赤兔”)。如有问题请联系领英客服电话:4000106277。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每日必读的职场干货。
2016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