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他们的消费需求也在日益增加。重阳节来临之际,蚌埠市工商质监局12315中心发布消费警示,提醒老年人注意“温柔”的陷阱。
“重阳节回馈老年顾客,原价1088元高档厨具5件套,现价只要188元”……10月初,57岁的市民陈女士通过电视购物,购买了一套“不锈钢厨具”,商品送货上门后,陈女士发现,除了外包装比较高档,其它看起来都很廉价。陈女士将此事投诉至市工商质监局12315中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协调中。
“老年人与社会接触较少,生理机能有所衰退,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花样日益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所以较容易上当受骗。”12315中心主任曹桂旭告诉记者,很多老年消费者购物并不是因为确实需要这些东西,而是看上了所谓的“大力度打折”,以及商家给的赠品。
“曾有老人就为了商家赠送的十多个鸡蛋,十斤大米,最后竟被推销人员忽悠购买了一万多元的保健产品。”曹桂旭说,空巢老人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群体,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的内心空虚,需要交流。一些推销员看见老人就叫阿姨、叔叔,熟悉后直接叫干爸、干妈,嘘寒问暖。正是这样“儿女式的服务”让空虚寂寞的老年人得到了心灵的慰藉,一旦亲情满足,就不在意到底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最终掉进了对方设下的圈套。
此外,部分老年人经济状况不太乐观,常期望投资能获得高收益,因此容易上推销人员的当,购买非法理财产品,损失钱财。
“分析近年来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遭遇的所谓福利陷阱,总的来说有5大类。”曹桂旭说,养生保健类产品、低价旅游消费、电视购物、理财产品、体验式消费都是近年来中老年人投诉的热点问题。
曹桂旭提醒,老年人只有更多地参与社会,得到来自社会、子女,各个层次的精神慰藉,才不会空虚寂寞,并让黑心商家无机可乘。“我们也欢迎老人在进行上述几类消费之前拨打12315向我们咨询,提前了解好过事后后悔。”
重阳节的到来,让保健食品进入旺销季。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2015年上半年,保健食品投诉同比上升了32.2%。专家介绍,保健品的总体使用原则有6个,无论是选购还是食用,都应有所了解。
一是注意卫生部的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志。卫生部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年)第×号”,进口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卫进食健字(×年)第×号”。获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食品准许使用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
二是因人而异。保健品选择要以每个人不同的自身健康状况、年龄、身体素质酌定。
三是因时制宜。区别不同季节,适应环境选用、适度为宜。不管是中药类还是西药类保健品,剂量均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切忌滥补、过补。
四是保健品成分最好选择天然制品,应注意其成分中所含的添加剂越少越好,不要随意选用含激素的保健品和保健饮料。
五是以中医药学观点为指导,如春主温暖,宜升补;夏主炎热,宜清补;秋主凉爽,宜平补;冬主寒冷,宜温补。
六是注意质量和生产日期有问题,粗糙、保健品发霉、变质万不可食用。务必注意生产日期及有效期限,尤其应注意其产品是否经卫生部门审批以及有无检验合格文号等。
延伸阅读:监管保健品非法推销 难在何处保健品免费游 老人保健当心上“免费”当青岛发布维权提醒 十起投诉八起医疗保健品家里老人为啥迷恋保健品 老人们内心在想什么青蒿素保健品潜在风险大 天然未必安全重阳节前走访市场 老年保健品营养品购销两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