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什么是湿之前,我引用我老师的一句话,“中药是方剂的中药,中医基础理论是方剂的理论。”很多人把中医理论太过神秘化了,试图用中医理论去解释一切,但是如果我们狭义地看待它,那么它也只是从实践经验中产生,并用于指导中医药实践的一种朴素理论,中医理论的价值,就在于指导临床实践,是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的自洽理论,仅此而已。
湿为阴邪,重浊黏腻,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什么是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概括来说无形的能量就是阳,有形的水液就是阴,阳气作为无形的能量当然向上就像水蒸发向上,阴气当然向下就像天阴下雨。
具体到人体本身,湿病就分为外湿有内湿还有痰饮水湿。
什么叫外湿?
“湿为重浊之邪,黏滞难化。若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汗出沾衣等均可使湿邪侵袭人体。湿属阴性,与风邪结合为风湿,与寒邪结合为寒湿,与热邪结合为湿热。”
——《中医内科学》
这里的外湿,就是外感六淫中“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湿邪,应当也是题主所说的湿气。
那什么叫内湿呢?
嗜食膏粱厚味,或过事生冷瓜果,甜腻食物,或外湿入里,均可使脾气不运,湿浊内生。常导致胸闷脘痞,纳呆泛呕,尿少便溏,面浮肢肿等。
——《中医内科学》
好了,结合上面所说,湿为阴邪的理论,所谓湿邪,不就是要么感受到在外的湿气(如淋雨、如汗出)之类病因,要么体内水液代谢失常(如小便不利、泄泻、水肿等),要么自我感受躯体黏腻难以屈伸等症状体征,如首如裹(就是头像被湿布包住一样),如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如肌肤不仁,而产生的一类病证吗,很好理解吧?
同时,因为古人观察到受湿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所以认为湿为太阴之邪,《伤寒论》中所谓太阴病,就几乎都是脾虚和湿盛所表现的证侯,就是上面说的,纳呆(吃不下饭)、便溏、下利(拉肚子)和脾胃升降失常等等。
在脉象上,湿证多表现为脉缓弱,同时舌苔腻(苔质颗粒细腻致密,均匀成片,紧贴舌面,中厚边薄,揩之不去,刮之不易脱落)。
讲完了“湿”之为病的分类,病因病机,病位,主要症状体征,再讲一下对于这种观察到认为是湿的病证,中医又是如何治疗呢?此处引用路志正教授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的文章,管中窥豹。认为湿邪伤人,表现广泛。他深入分析和总结了古医家的治则方药,指出古医家在湿病的辨治上各有其主张和特点。如《内经》对湿病的治疗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至真要大论》中“湿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等治法,实即“开鬼门,洁净府”原则之体现,路老将其概括为苦温燥湿、淡渗利湿、疏风胜湿、清热祛湿等,为治疗湿病之圭臬。仲景将湿邪所致疾病作为独立病种进行讨论,并根据湿证之上下、表里、寒热、虚实随证治之。提出湿在上焦,治宜宣泄;风湿在表,宜用汗法;湿邪在里,但当利其小便等具体治则。后世又提出了湿邪的从化治疗,如宋代朱肱的白虎加苍术汤治疗湿温病;东垣重视脾胃虚弱、阳气不能上行的正虚因素在湿病中的病机作用,并创升阳除湿法等;朱丹溪认为“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并认识到湿病在发病学上不仅具有地域气候特点,且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论治上主张分上下、内外或上中下三焦分部用药法;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湿证》篇中认为:“湿证虽多,其要惟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而尽之矣”;叶天士提出三焦分化法,并强调肺、脾、肾、膀胱的气化作用;吴鞠通对湿邪的三焦辨证和所创的三仁汤、五加减正气散等,确可谓别开蹊径,给人以启迪,都值得我们很好研究。”
湿病治疗当然不仅仅如此,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在不断创新,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
去湿的中药,方剂就更多了,典型的如五苓散,麻杏苡甘汤之类,亦不赘述。
在古代药典《清太医院配方》中有一个去湿气的最佳方法,载有“延年涌泉膏”之防病保健方,这个方子是去湿气的最佳方剂。此药方是:用杜仲、牛膝'熟地、等12种中药熬枯去渣,入铅丹收膏,再加入丁香,麝香等搅拌成膏,制成膏药。拒载:此膏药先天不足,后天亏损,骨痿身瘦,阳气虚弱,以至腠理不密,易受风寒,常多疾病。若常贴涌泉穴,兼贴肾俞,关元穴,不但终身永无寒湿,脚气,瘫痪之症,而且能预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此后渐渐流传于民间,经现代科技改良制成药包贴于涌泉穴叫足贴。需要了解和使用可以:加酵素足贴姜根粉穴位贴创始人:928548818
最后,有的人说为什么湿气没有定量研究,其实很简单,因为中医治病,是以人的主观感受为主,就像我们一直说的“梅核气”,西医认为其没有器质性改变,是神经官能症,而中医却将其作为杂病来诊治,通俗的说,中医认为,“你认为你有病,你有不舒服,即使没有任何可以用器材检测到的病变,我同样也认为你有病”,中医比西医更“以人为本”,重视病人感受,但同时对客观标准和指征缺乏应有的重视,这是中医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免责:本篇一切都只作科普之用,有很多不完整,有很多不精确,但大体事实应当是正确的,如果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指正。希望大家不要就此将中医想的简单化,我这里说的湿的概念,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是极端简化的结果,就像湿有风湿,有寒湿,有暑湿,病位有在头在胸在四肢在肺在肾脾在五脏六腑,证有相兼,有错杂,有寒热虚实表里之辨,而每一种组合,症状表现,方剂使用都各不相同,这都是我没有提到的,如果要详细论述,一本书的篇幅,恐怕是不够的。中医学问,可谓简单而又极端复杂,所以绝不能用这个去指导任何临床实践用药。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