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课文中的文化常识

导读:爱华网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课文中的文化常识”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aIhUaU.com的支持!

必修一

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又名《左氏春秋转》,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因《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因此它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2、五等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先生、卿、子、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译为“您”。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徳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可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6、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7、行李:出使的人,今指出门时所带的东西。

8、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即不符合武德。

第三单元《小狗包弟》

《荆轲刺秦王》 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见《山海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旸谷,渴死。”

1、无信:没有什么凭信之物。

2、穷困:走投无路。

3、长者:德高望重的人。

4、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5、贡职:贡赋,贡品。

6、朝服:又称为“具服”,是古代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服。

7、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8、郎中:宫廷的侍卫。

9、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10、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辞,表示尊敬对方。

11、督亢:现在河北省易县、霸县一带,是燕国土地肥沃的地方。

12、见陵之耻:被欺侮的耻辱。

13、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14、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15、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

17、内臣:指帝王统治时,宫内所使用的官员、太监、护卫官长。

18、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鸿门宴》

1、鸿门:地名,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

2、霸上: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3、左司马:官名,将军下面的属官,掌管军事。

4、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5、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6、左尹:官名。

7、季父:叔父。

8、鲰生: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

9、卮:酒器。

10、秋毫: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

11、河南:黄河以南的地区。

12、骊山:就是骊山,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县东南。

13、芷阳:秦代县名,在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东。

14、留:地名,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15、非常:指意外的变故。

16、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必修二

第一单元《荷塘月色》

1.

2.

3.

4.

5.

6. 梁元帝:南朝梁代皇帝萧绎,梁元帝是其谥号。 鷁首:船头,古时画鷁于船头。鷁:水鸟。 羽杯:酒器。 櫂:通棹,船桨。 苏湖韩潮:称赞苏轼、韩愈的文章。 乐府:有汉代乐府与南北朝乐府,汉代多为民歌,五言。如《孔雀东南飞》。南朝乐府

几乎全是情歌,善用双关,如《西洲曲》。北朝更为广泛,如《木兰诗》。

《故都的秋》

1. 一椽:一间屋。“椽”,指房檩上架着木板或瓦的木条。--如椽之笔:指大著作或重要的

文字,也用于比喻笔力雄健。

2. 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第二单元《诗经》两首

《氓》

1.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重

章叠句反复咏唱。

2. 卜,用龟甲占卜,古代用火烧龟板,看龟板上的裂纹来推断祸福。

3. 筮,古代用蓍草的茎来占卦。

4. 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用来指代少年时代。

《采薇》

1. 猃狁,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商代称鬼方,西周时称猃狁,春秋称北狄,战国秦汉以来

称胡或者匈奴。

2. 居,古人席地而坐,坐时双膝着地,臀部贴在小腿上。

3. 启,上身伸直,臀部离开脚后跟,又写作“跽”。

《离骚》

1.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风骚”中的“骚”即指《离骚》

“离骚”的含义,有的说是“离愁”,有的说是“遭忧”。

2.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楚辞的始创人和代表作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家 朕,先秦时用于第一人称无特殊含义,秦始皇后为帝王专用人称 四荒,指辽阔大地,古代常用“四海”“八荒”等指代天下 灵修,神仙,此处指怀王,古人常用神仙喻君主来抒发个人志向 九,古代文学作品常用三的倍数虚指数量多 《孔雀东南飞》 遣,指被夫家休掉,返回娘家。 箜篌,古代的一种乐器,二十三弦或二十五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鸡鸣,古时计时以地支为十二时辰,鸡鸣是丑时。 匹,一匹等于四丈。 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女左右共髻束发。 罗敷,古代美女的通名。 床,古代坐具。 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主簿,太守的属官。 结大义,结为婚姻。 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台阁,尚书台。

《诗三首》

1.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五言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

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

2.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指姑娘思念情人,《短歌行》曹操中化用此表达对贤才急切的

渴求。

4.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才,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

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等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

第三单元《兰亭集序》

1. 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作的前言

2. 修禊,古代习俗,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在三月三日),临水祭祀以消

除不祥

3. 契,古人用木或竹制成的契券,分为两半作为凭证、符信,以合在一起凭验

4. 殇,幼年夭折的人

《赤壁赋》

1.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共称三苏,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 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即过了望日之后,农历十六日。

3. 斗牛,斗宿和牛宿,星宿名。

4. 造物者,原意指天,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

5. 美人,指思慕之人,古人常用来作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象征。

6. 州,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大小历代不同,当今仍有部分作为地名保留,如苏

州。

《游褒禅山记》

1. 浮图: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2. 禅院:佛寺。

3. 王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出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

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4. 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地名,萧君圭字君玉,这里把萧君圭的籍贯、名和字放在一起

称呼。

5. 长乐王回深父:长乐地名,王回字深父。父通“甫”,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

表字后面。有时也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或称呼从事某种行业的人。

必修三

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

1. 敕(chì)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

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2. 一射之地:一箭之地,大约150步。

3. 垂花门:旧式住宅在二门的上头修建像屋顶样的盖,四角有下垂的短柱,柱端雕花彩绘,

这种门叫垂花门。

4. 抄手游廊:院门内两侧环抱的走廊。

5. 穿堂:宅院中,坐落在前后两个院落之间可以穿行的厅堂。

6. 大插屏:放在穿堂中的大屏风,除作装饰外,还可以遮蔽视线,以免进入穿堂就直见正

房。

7. 穿山游廊:从山墙开门接起的游廊。

8. 形容:形体容貌。

9. 风流:风韵。

10. 态度:人的举止神情。

11. 不足之症:中医指由身体虚弱引起的病症。如脾胃虚弱,叫中气不足;气血虚弱,叫正

气不足。

12. 风骚:这里指体态俊俏美好。

13. 嫡:正妻所生之子。嬖(bì)子犹庶子,姬妾所生之子。

14. 月钱:旧时富户大家每月按等级发给家中人等的零用钱。

15. 便宜:这里是方便的意思。

16. 仪门:旧时官衙、府第的大门之内的门,也指官署的旁门。

17. 宸翰:皇帝的笔迹。宸:北辰,即北极星,指皇帝。

18. 待漏:旧时大臣在五更前到朝房里等待上朝的时刻。

19. 请安:即问安,清代的请安礼节是,在口称“请某人安”同时,男子打千,女子双手扶

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

20. 纨绔:细绢做的裤子,古代贵族子弟穿的服装,借指贵族子弟。

21. 膏粱:肥肉精米,借指富贵子弟。

22. 比干:比干,子姓,沬邑(今河南淇县)人,商朝帝王太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的

叔叔,官少师(丞相)神灵。《殷本纪》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4岁。古人认为心窍越多越有智慧

23. 教引嬷(mó)嬷:清代皇子一出生,就有保母、乳母各八人;断乳后,增“谙达”(满

语,伙伴、朋友的意思,这里指陪伴并负有教导责任的人)。贵族家庭的“教引嬷嬷”,

职务与皇宫“谙达”相似。

《祝福》

1. 送灶:旧俗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灶神升天奏事的日子,在这天或前一天祭送灶神,

叫“送灶”。

2. 监(jiàn)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

府)读书的人,清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3. 康熙字典:清康熙年间,张玉书、陈廷敬等奉皇帝命令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

4. 近思录:南宋朱熹、吕祖谦选编的宋代几个理学家的文章和语录,是部理学的入门书。

《近思录集注》清茅星、江永名为《近思录》作的集注(一人作一部)

5. 四书衬:清代骆培解说“四书”的一部书。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

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6. 新正:农历新年正月。

7. 庙祝:旧时庙里管香火祭祀的人。

8. 牲醴:牲,原指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后来也泛指祭祀用的肉类。醴,甜酒。

第二单元《蜀道难》

1.

2.

3.

4. 蜀道难:古乐府旧题 蚕丛、鱼凫:远古蜀王名 秦塞:秦地。秦国自古称为四塞之国。塞:山川险要地方 五丁开山: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

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在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全被压死,而山分为五岭,八蜀之路遂通。

5. 六龙:传说太阳神的车子由羲利驾驭六条龙拉着,每天在空中行驶。

6. 青泥:青泥岭,在今陕西略阳境内。

7. 参井:星宿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

宿为星官,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秦是井宿的分野,蜀是参宿的分野;由秦入蜀,故称“扪参历井”。

8.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子鹃,俗称布谷。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春夏之际

彻夜啼鸣,叫声悲凄,像极了“不如归去”。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此在诗歌中往往寄它以凄凉、哀怨、思归。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杜鹃也就成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9. 剑阁:指今四川剑阁县北的大剑山和小剑山,群峰如剑插天,两山如门,极为险要。

10. 锦城:即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11. 分野:指与星次相对应的地域。古人依据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

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等十二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我国古代占星术认为,地上各周郡邦国和天上一定的区域相对应,在该天区发生的天象预兆着各对应地方的吉凶。又作分界、界限等的代称,或喻指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分歧。

《杜甫诗三首》

1. 玉露:白露

2. 寒衣:冬天穿的衣服

3. 紫台:宫廷

4. 青冢:王昭君墓,冢上草色常青

5. 百年:可借指晚年

《琵琶行》

1.

2.

3.

4.

5.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左迁:贬官、降职 九江郡:隋置,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 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唐)实际已有职无权。 湓浦:又叫湓(pen第二声)江,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流入长江的地方,在今九江西

面。

6. 倡女:歌女

7. 贾(gǔ)人:商人

8. 京部声:唐代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

9. 善才:对琵琶师通称。

10. 长句: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

11. 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2. 第一部:最优秀的一队。歌舞队、乐队古代都称部。

13. 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

14.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

这一带。

15. 缠头:古代送给歌伎舞女的锦帛。

16. 杜鹃啼血:古代传说杜鹃鸟啼叫时,嘴里会流出血。

17.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的情感。

18. 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19. 《霓裳》:《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20. 《六么》:名曲

《李商隐诗两首》

1. 五十弦:传说古瑟有五十根弦,后多二十五根

2. 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死后化为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哀痛亡国。

3. 珠有泪: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泪成明珠。

4. 玉生烟:宝玉埋于地下,上空会出现烟云,阳光下见得分明。

5. 九州:战国齐国邹衍宣扬“大九州”说,声言除中国九州外,海外还有九个同样的九州。

6.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7. 鸡人:汉制,宫中不养鸡,以人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8. 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

9. 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一军,后泛指军队。

10. 纪:古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

11. 莫愁:古时洛阳女子。南朝乐府歌辞《河中之水歌》道:“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

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极写莫愁婚姻的美满。

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

1.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7篇,内

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4.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

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5. 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劝学》

1. 君子:“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政治

地位的崇高。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

2. 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也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3. 龙与蛟龙:龙在汉族传说中是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

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龙代表着神圣皇权,统治四海之力;而多数蛟却代表着兴风作浪,泽野千里,因此又被称为恶蛟。

4. 神明:指人的智慧。

5.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6.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

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

《过秦论》

1. 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政论文(《论积贮疏》、《过秦论》、《陈政事疏》)

和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2. 战国四公子: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又称“战国四君子”。

3. 天下的别称:宇内、四海、八荒,九州,都是“天下”的意思。

4. 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

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5. 辨析:山东、关中、河

6. 山东:指崤山以东。

7.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8. 河:特指黄河。如“河南”指黄河以南,“河北”指黄河以北。

9.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0. 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

11. 合纵、连横

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亦作“合从”。

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亦作“连衡”。

12. “百姓”称谓种种

13. 百姓(战国以前,多为贵族的总称(当时贫民无姓)。商代贵族总称“百姓”。战国以后,

“百姓”多为贫民的通称,与“民”同义)、民(古代有别于君臣之称的众庶)、匹夫(匹,单独的。本指一个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一般人)、布衣、黔首(战国时秦国及

秦代对平民的称呼,后世亦有用者。“黔”,黑色。“黔首”,即黑头。秦尚黑色,贵族加冠,平民一律以黑布包头,故称“黔首”)、黎民、黎苗、黎烝、氓隶、赤子、白衣、白屋(古代平民的房子不涂彩绘,因名“白屋”,后以此代指平民)、丁口(我国古代社会中以成年男子为劳动力——人丁,因而又以此称代百姓)、白身(百姓大多没有官职,因而又称“白身”,亦称“白士”、 “白丁”)、庶人(亦单称“庶”,亦作“庶民”、“黎庶”,古时对贫民百姓的称谓。“庶”,众多。“庶人”即众人,指百姓)、褐夫(贫民百姓)、 黎藿(本指粗劣饭菜,贫民生活困难,常以野菜充饥,就以“黎藿”代替百姓,意为吃粗劣饭菜的人,用以区别肉食者)、蒿莱 (指野草,杂草。百姓多住乡野,故称蒿莱)、苍生(本是草木生长的地方,有时也借指百姓)、闾阎(本指里巷的门,也常借指贫民)、闾左(古时贫者居于闾左,富者居于闾右,“闾左”借指贫民)、民众 、生灵、野人(百姓多指那些在田野里耕种的人,因此又称“野人”代指百姓)

14. 百越:“百越”是秦汉时期中原人对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各种民族的泛称。公元前333

年,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吴越之地。从这个时候开始,文献中便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

15.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16. 陶朱、:猗顿:陶朱,就是春秋时期越过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勾践离开越

国到陶,自称陶朱陶朱公。他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 “陶朱”为富人的代称。猗顿,春秋时鲁国人。他向陶朱公学致富之术,大畜牛羊于猗氏南部,积累了很多财物。

17. 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儒教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庙居中,左三昭,右三

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18. 敲扑:鞭打的刑具,短曰敲,长曰扑。

19. 六合: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师说》

1、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韩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3、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4、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5、百工 :各种工匠

6、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乐》久已失传,这里是沿用古代的说法。

7、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8、郯子:春秋时郯国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的名称。

9、苌弘:周敬王时的大夫,孔子向他请教过音乐的事。

10、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向他学过琴。

11、老聃:老子,孔子曾向他问礼。

必修四

第一单元《窦娥冤》

1. 缥缃:书籍。

2. 京兆:本指西汉国都长安及其附近的地区,这里指京都。

3. 春榜动,选场开: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因此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选场,即考场。

4.

5.

6.

7.

8. 上朝取应:进京考试。 绣闼:妇女的居室。 短筹:短命。 红鸾天喜:旧时星象家认为命中遇到红鸾星,预示婚姻成功。 浣纱时甘投大水:春秋时,伍子胥从楚国逃难到吴国的途中,一个浣纱女同情他,给他

饭吃。临走时,伍子胥叮嘱她不要向追兵泄密。她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投江自杀。

9. 梼杌:古代所谓四凶之一,《左传 文公十八年》:“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

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10. 祇侯:比较高级的衙役,

11. 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

12. 傍州例:别的地方判例,引为例子、榜样。旧时判案,除了根据法律以外,也可援用一

般判刑。

13. 市曹典刑:在闹市里执行死刑。市曹,热闹街市。典刑,按法行刑。

14. 伏状:服罪的状子

15. 盗跖颜渊;坏人好人

16. 行:宋元口语里的自称或称呼别人的词的后面,大致相当于这里那里

17. 苌弘化碧:望帝托鹃,常见用典

18. 素车白马:送葬的车马

第二单元《望海潮》《雨霖铃》

1.

2.

3.

4.

5.

6.

7. 三吴:说法不一,《水经注》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 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面导引,旗很高 兰舟,对船的美称。 凤池,对中书省的美称。 经年,年复一年 戎马,战争

《辛弃疾词二首》

1. 吴钩: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2. 季鹰:晋朝吴地人,字季鹰。《世说新语》载:他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

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

鲈之思

3. 求田问舍:购买田地和房舍。据《三国志 陈登传》载:许汜向刘备诉说自己去拜访陈

登时,陈登不理睬他,自己上大床躺下,而让许汜睡下床。刘备说:当今天下大乱,你

没有救世之意,只知道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如果是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而让你睡在

地上。这里是指那些只知道谋求私利而不关心国家安危的人。

4. 树犹如此:语出《世说新语》。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的柳树已粗到十

围,便叹息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处借以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

而效力,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

5.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刘裕生长于京口,并于京口起兵北伐,灭南燕、后秦,

又废晋地,建立刘宋。

6. 封狼居胥:指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封山(筑

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

7. 佛狸祠:元嘉年间宋文帝北伐军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兵追至长江北岸瓜布山(在今

江苏六合),在那里筑了一座行宫,后改为寺庙,称作佛狸祠。。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名

8. 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

9. 廉颇老矣:《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被免职后,到了魏国。后来秦国攻打赵国,

赵王想再起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以示尚可用。”

《李清照词二首》

1.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

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

情调悲伤。

2. 金兽:兽形铜香炉。

3. 玉枕纱窗:瓷枕纱帐。瓷白如白

4. 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5.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

第四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

1.

2.

3.

4.

5.

6.

7.

8.

9. 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 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 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章台:秦宫名,旧址在今陕西长安故城西南角 布衣之交:百姓之间的交往。布衣,平民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列观:一般的宫殿,这里指章台 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设九宾于廷:在朝堂上安设“九宾”。这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者九

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10. 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

11. 上大夫:大夫中最高的官阶,比卿低一级

12. 御史:战国时的史官。

13. 将军: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因此卿统称“将军”。战国时将军开始作为武官名,而卿

仍有将军之称

《苏武传》

1. 郎:郎官,汉代专指皇帝侍从官

2. 汉制,凡职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保举子弟一人做郎官

3. 迁:升迁

4. 监:管事的官员

5. 节: 旌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

6. 假吏:临时充任使臣属吏

7. 斥候:侦查员

8. 左尹秩訾:匈奴贵族一种称号

9. 相坐:一人犯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

10. 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

11. 北海:在匈奴北境,即现在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

12. 官属:所属官吏部下

13. 侍中:汉时在其本官职外的加衔

14. 奉车: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车马

15. 后土:相对皇天而言,指地神

16. 官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17. 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18. 保官;汉代囚禁大臣及其眷属的处所

19. 列将:一般将军的总称

20. 斧钺.: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斧钺,汤镬:泛指刑戮。

《张衡传》

1. 文史专名

a) 五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2)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5)史汉:《史记》《汉书》。

2. (6)《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7)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8)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9)《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3.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a) 举孝廉不行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

(2)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招来授官。(被)召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就:就职,任职。

b) 公车特征拜郎中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

(4)征拜尚书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5)出为河间相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

(6)衡下车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7)视事三年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4. (8)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

(9)累召不应

召:召请来授官。

应:应职,接受官职。

(10)拜为上卿

5.

6.

7.

8.

9.

拜:任命。授给官职。 (11)再迁为太史令 迁:调动官职。左迁,降职贬官。 (12)再转复为太史令 转:调动官职。 (13)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 (14)上书乞骸骨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学校及相关词语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1)太学:最高学府。 (2)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地理 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这三个地区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必修五

第一单元《水浒传》

1. 《水浒传》,珠串式结构,根据《大宋宣和遗事》。

2. 赍发,资助。

3. 刺配,脸上刺字,发往远地充军。

4. 官营,看管牢城营的官吏。

5. 差拨,管牢狱的公差。

6. 东京,北宋都城,今指开封。

7. 点视厅,点验犯人的大厅。

8. 常例钱,旧时官员吏役向人勒索的名目之一

9. 仓廒,存放粮食的仓库。

10. 金圣叹(1608.4.17-1661.8.7)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

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11. 清金圣叹 以《庄子》、《离骚》、《史记》、 《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为"六才

子书",并加评订。

第四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

1.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晋宋之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2. 长吏,汉语词语,意思是称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吏。

3.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4. 三径:西汉末,充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于求仲,羊仲往来。后

来,三径就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滕王阁序》

1. 帝乡:① 神话中天帝住的地方。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2. ② 指皇帝住的地方,就是京城。常建《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也指皇帝的故

乡。《陈书·吴明彻传》:“世祖谓明彻曰:‘吴兴虽郡,帝乡之重,故以 相授,君其勉之。”

3. ③ 因为东汉时期南阳郡蔡阳县是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今属湖北省枣阳市), 故有

“帝乡”之称.

4. 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5. 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6. 三江: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7. 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又一说指菱湖、游湖、莫湖、

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以此借为南方大湖的总称。

8. 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9. 宰:县令。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

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0.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

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11. 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12.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13. 投笔: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14. 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15. 百龄:百年,犹“一生”。

16. 钟期,钟子期的省称。《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

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逍遥游》

1.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

篇11篇。

2. 晦:阴历最后一天

3. 朔:阴历第一天

4. 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5.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

6. 以年号命名《白氏长庆集》

《陈情表》

1. 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 期功: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期,穿一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

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 太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4. 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始令郡国每

年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

5. 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6. 拜、除:授予官职

7. 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8. 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9. 东宫;指太子

10. 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11. 结草:报恩。

第五单元《咬文嚼字》

1. 灞桥:桥名,本作“霸桥”,在长安东,唐朝人送客到此桥,折柳送别

2. 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

后泛指写完著作

3. 尺牍:书信,古代书面约长一尺,故名

4. 《说“木叶”》

5. 屈原:(BC340—BC278)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楚国宗族。他开创

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6. 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整理修订了《战国策》

和《楚辞》。

《谈中国诗》

1.

2.

3.

4.

5.

6.

7.

8.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后泛指文学。 文学作品命名 以地名命名《柳河东集》 以书斋名命名《聊斋志异》 以谥号命名《范文正文集》 以名号命名《稼轩长短句》 以字命名《李太白全集》 以官职命名《杜工部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长恨歌》

1.

2.

3.

4.

5.

6. 御宇: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的意思。 凝脂:指白嫩而润滑的皮肤,语出《诗经 卫风 硕人》:“肤如凝脂。” 列土:封爵赐邑。 渔阳:郡名,属范阳节度使管辖,在今天津蓟县一带,是安禄山叛军的出发地。 行宫:皇帝的临时住所。 金屋:《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幼时,他姑母将他抱在膝上,问他要不要她的女儿阿娇

作妻子,他笑着答道:“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

7. 天旋日转:谓大局改变。

8. 龙驭:皇帝的马驾。

9. 梨园: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

10. 椒房:后妃所住的宫殿。

11. 阿监:宫中女官。

12. 碧落:道家称天界为碧落。

13. 蓬莱宫:泛指仙境,蓬莱是神话中海外三山之一。

14.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15. 翠华:皇帝的旌旗仪仗。

16. 六军:古代天子六军,这里指皇帝的侍卫军队。

17. 行宫: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湘夫人》

1. 《楚辞》 :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

王逸作章句。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2. 左徒: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

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3. 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

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贬后任此职。

《拟行路难》(其四)

参军:即参军事。本参谋军务之称。明、清以参军为经历的别称。

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

1. 张若虚:初唐(660-720)诗人,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

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文词俊秀。存诗仅2首,尤以《春江花月夜》著名,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地位。"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2. 青枫浦: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指遥远的水边。暗用《楚辞招魂》、《九

歌河伯》

3. 潇湘:湘江与潇水。潇湘,潇水和湖水,二水在湖南领领先和流,成为潇湘。

4. 碣(jié)石,潇湘:碣石,山名,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5. 明月楼: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6. 鸿雁长飞光不度: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梦游天姥吟留别》

1. 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

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2. 越人:指绍兴一带的人

3.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4. 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的南门,土色皆赤。

5. 天台(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十道山川考》:"天台山在台州天台县北十里,

高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一万八千丈:形容天台山很高,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非实数。

6. 镜湖:在绍兴,唐朝最有名的城市湖泊

7. 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绍兴嵊州市南,曹娥江上游。

8. 谢公:指南朝绍兴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居住

9. 谢灵运(385年-433年),汉族,浙江会稽人,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

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10. 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

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

11. 青冥:青天。金银台:神仙所居之处。《史记封禅书》载:据到过蓬莱仙境的人说,那

里“黄金银为宫阙”

12. 摧眉折腰:摧眉,即低眉。低头弯腰,即卑躬屈膝。陶渊明曾叹“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

里小儿折腰!

《新城道中》

1.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

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2.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

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3. 积雨:多日不停的雨。

4. 铜钲:铜锣。钲,古代乐器。

5. 西崦:山,西面山里。

6. 饷: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有时也作军粮,与此相关的是“刍”(喂牲口的草),如刍

饷,即粮草。

《积雨辋川庄作》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自己(野老)与人相处,不狂妄、不拘行迹,恐怕连海鸥也不会猜疑了。野老,村野老人,此时诗人自谓。争席,争座位,表示彼此融洽无间,不拘礼节。《庄子 杂篇》记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社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列子 黄帝篇》记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扬州慢》

1.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自幼随父宦居汉阳,后迁湖

州。浪迹江湖,布衣终身,其词善以健笔写柔情,风格清峻峭拔。

2. 扬州慢:词牌名,是作者的自度曲注官调并填旁谱。

3. 至日:冬至这一天。

4. 维扬:扬州的别名。《尚书.禹贡》有“淮海维扬州”,后来借此称扬州。

5. 黍离之悲:国家沦亡的悲痛。《黍离》,《诗经.王风》中的篇名,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

后借指故国之思。“麦秀”也有亡国之痛的意思。

6. 淮左:即淮东。宋时在淮河下游地区设淮南东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著名城市。

7. 竹西:亭名,在扬州北门外五里,禅智寺左侧。杜牧《题扬州禅智寺》“淮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

8. 青楼:指歌妓居住之处

9. 二十四桥:唐代扬州有二十四座桥,但北宋时仅存八座。沈括《梦溪笔谈》卷三中曾记

下二十四桥的名称,这里泛指扬州的名桥,非实指。

10. 《长相思》纳兰性德

11.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词作以小令见长,清新自然,直抒胸臆,

风格接近李煜。内容多书写个人的相思别离和哀思闲愁,情调感伤低沉,凄婉哀怨。感情自然真挚,多用白描。

12. 榆关:即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13. 更:旧时夜里的计时单位,每夜五更,没更约两个小时。

《菩萨蛮》

1.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他生活在唐帝

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59岁举进士,72岁帮助创建“前蜀”小朝廷,并任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因他有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他在词坛上与温庭筠同名,并称“温伟”,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

2. 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翁卖酒的地方。

第三单元《将进酒》

1. 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

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元丹丘家做客。

2. 赐金放还:唐玄宗诏用天下有才华的人时,李白又一次入长安。开始时他确实得到了唐

玄宗的宠信,替皇帝写写诗做做赋,但他的才华不久就受到皇帝身边的佞臣权贵嫉妒诋毁,他的狂放傲岸也让皇帝吃不消。当他发现自己仅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时,不满情绪渐生,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被“赐金放还”。

3. 陈王昔时宴平乐: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举行宴会。陈王,即曹植,因封于陈(今河南

淮阳一带),死后谥“思”,世称陈王(陈思王)。平乐,观名,汉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这句和“斗酒十千恣欢谑”都出自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阁夜》

1、鼓、角:军中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

2、星河 :银河

3、跃马:公孙述,西汉末据蜀地自立为天子,号“白帝”。

《李凭箜篌引》

1.

2.

3.

4.

5.

6. 吴丝蜀桐:指代箜篌,丝之精者出自吴地,宜作弦;蜀中桐木宜为琴身。 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对竹挥泪,竹尽斑。 中国: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十二门:指长安,长安城有十二座门。 紫皇: 天皇,兼指皇帝。 女娲炼石补天处:古代神话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雄绝,女娲于是炼五色

石补天。

7. 吴质:疑即吴刚,因学仙有过,被罚在月宫砍桂树,树创随砍随合。

《苏幕遮》

1. 周邦彦:字成美,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2. 妙解音律,善于作词,宋徽宗时曾任大晟乐府提举官,进一步完善了词的体制形式。他

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但内容上有明显不足,多为泛咏旅思,绝情之作。

3. 沉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

4.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5. 吴门:现江苏苏州。

《国殇》

1. 国殇:是追悼阵亡将士的祭歌,死于国事叫做国殇。

2. 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又指持短兵的士兵。

3. 骖(can第一声):古代战车由四马驾驭,中间两匹马驾辕叫“服”,辕外两匹马助力叫

“骖”,左辕外边的马叫左骖。

《燕歌行》(选修)

1. 金:行军时用来节制步伐的钲。

2. 榆关:指山海关

3. 旌旆:军中各种旗帜

i. 旌:用羽毛装饰的旗

ii. 旆:边上镶杂色的旗

4. 校尉:武官名,仅次于将军。

5. 羽书:即羽檄,紧急文书。

6. 猎火:围猎之火。古代游牧民族在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的狩猎行动,作为军事演习。猎

火可借指游牧民族侵扰的战火

7. 玉箸:玉制的筷子,古代常用来形容妇女双流的眼泪。

8. 蓟北:泛指今河北东北部边地。

9. 阵云:形容像墙一样耸立的阴云。古人以为战争之兆

10. 刁斗:军中铜制用具,日以作炊,夜以敲更。

11. 李将军:指李广。据《史记 李广列传》记载,李广打仗时身先士卒,平时又能和士兵

同甘共苦,因而士兵乐于为他效命。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

2.

3.

4.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柳江,发源于今贵州独山,东南经广西,入红水江,柳州城在柳江与龙江会合处。 百越,即百粤,泛指南方的少数民族。 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菩萨蛮》

1、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相传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能词,词风秾艳,词藻华丽,为花间词人之鼻祖,对晚唐五代词和宋词影响很大。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2、小山:唐代女子好画“小山眉”,过了一夜眉黛深浅不匀,如山峰重叠之状。 额黄:唐代女子又好在额部涂上黄色,谓之“额黄”,过夜后其色有明有暗。

3、蛾眉:飞蛾触须般细又弯的眉毛。多指美人之眉。《离骚》里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的诗句。

4、花面:指花和女子的容颜,这是化用唐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

《般涉调》

1. 睢景臣,一作舜臣,字景贤,扬州(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撰有《屈原投江》

《牡丹记》《千里投人》三部杂剧,均不传。散曲今仅存套曲三首和几句残句,但《般涉调 哨遍 高祖还乡》使他在散曲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2. 高祖:汉高祖刘邦。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平定英布后,经过故乡沛县,志得意

满,威风凛凛。

3. 社长:古时基层小吏。元代社会约五十家为一社。

4. 乡老:当地年长而较有地位的头面人物。

第五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

1. 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2. 烽燧: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夜间燃的火叫烽,白天烧的烟叫燧。

3. 造化:天地,大自然、

4. 估客:贩货的行商。

5. 庙祝:庙堂中管香火的人。

6. 州治:州的官署所在地。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

7. 军:南唐至宋朝时的区划名称。

8. 有可能用到作文中的句子:

9. 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10. “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杜甫

《庖丁解牛》

1.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世学者的著作。庄周,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

重要代表。

2. 《桑林》传说中商汤时期的乐曲名。《经首》传授中尧时的乐曲名。

《项羽之死》

1. 项羽,名籍,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起兵反秦后,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

与之同时,刘邦乘虚从黄河以南,攻入关中,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并派兵据守函谷关。项羽破关攻入,与刘邦在鸿门相见。不久双反展开军事斗争,项羽逐渐由优势转为劣势。

2. 项羽灭秦后,分封诸侯为王侯,自立为西楚霸王。

3. 江东:长江在芜湖到南京一段,为自西南到东北流向,秦汉以后,习惯称自此以后长江

南岸地区为江东。

4. 太史公曰:《史记》中司马迁的赞论之词。多半是总结性的话语, 或特别阐明立篇之意,

或补充篇中所未及之事。

《阿房宫赋》

1.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名门世族,26岁中进

士,曾任黄州(今湖北黄冈),池州(今安徽贵池)等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

2. 阿房宫: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亡时尚未完

工。

3. 妃嫔媵嫱: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家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嫱。

4.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到皇帝的宠爱叫“得幸”。

5.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

极言其细微。

6. 竖刁(竖刀):春秋时齐国宦官,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忠心,自行阉割。而齐桓公也因

为这件事而不听管仲遗言,亲信易牙、竖刁。桓公病危时,竖刁作乱,不给桓公饭菜。桓公得知后用衣袖蒙脸,活活饿死。桓公有六子,其子无诡继位,公子昭逃走,竖刁带人守住了正殿,与诸公子对峙,宫中成了剑拔弩张的战场。桓公已死六七十天,寝室蛆虫遍地,尸臭熏天,方才下葬。公子昭逃到宋国,在宋襄公的支持下,无诡元年(前642年),宋兵压齐都,掌兵权的易牙(本名雍巫)带兵迎敌,高傒等老臣守城,老臣高傒乘雍巫统兵出城,请竖刁进宫议事,竖刁不疑有他,被埋伏的兵甲杀死,迎公子昭回宫,无诡被杀,易牙逃亡鲁国。7.赵高:赵高,嬴姓,赵氏。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 ,入秦宫为宦官,“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

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方山子传》

1.

2.

3.

4. 折节:改变以往志向行为 不遇:不被重用 方山冠:汉为祭祀宗庙时舞女所戴。唐宋隐士多戴这种形状帽子 勋阀:功勋之家

《大铁椎传》

1. 北平:明初改元朝大都为北平府,即今北京。

2. 楚地:现在湖南,湖北一带,古为楚地。

3. 响马贼:拦路抢劫的强盗

《六国论》

1、《六国论》:选自《嘉祐集笺注·权书》。苏洵,字明允,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散文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2、率:全都,一概

3、先祖父:先人祖辈父辈

4、至于: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至”“以至于”

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课文中的文化常识

5、邯郸:战国时赵国都城。今河北省省辖市,位于河北南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

6、智力:智谋和力量

7、故事:先例。

《伶官传序》

1、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2、太牢、少牢: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3、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4、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

5、《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6、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这里用作动词

7、教坊: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8、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9、汴州:(今河南开封)。五代梁以汴州为国都,号称东京,设开封府

10、汾:汾州,相当于今山西汾阳、介休、平遥、孝义、灵石等地

11、晋:晋州,相当于今山西临汾和霍县、汾西、洪洞、浮山、安泽等地

《祭十二郎文》

1、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2、佐戎:辅佐军务

3、公相:公,公卿。相,宰相

4、江南:长江以南地区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5、尚飨:亦作“尚享”。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这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尚,表示希望。飨,鬼神享用祭品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1、兔起鹘落:兔的跃起,鹘鸟(属鹰类)的降落。二者都是迅疾的动作,用以形容运笔的神速

2、缣素:丝织品,统而言之都叫绢

3、《洋州三十咏》:这是熙宁九年三月四日作者在密州任所作

4、桥玄:曹操年青时,不为人所器重,而桥玄却很赏识他。曹操有次行军经桥玄故乡睢阳,曾派人祭桥玄

5、托于丝竹:把精神寄托在画墨竹上面

《狱中杂记》

1、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

2、康熙:清圣祖(玄烨)的年号

3、刑部:掌管全国刑法、狱讼之事,是清代最高司法机关

4、禁卒:牢房看守

5、九门提督:全名是提督九门步兵统领。掌管京城九门(正阳、崇文、宣武、安定、德胜、东直、西直、朝阳、阜成)

6、十四司正副郎:清初刑部设十四司,每司长官,正职为郎中,副职为员外郎,总称为郎官

7、结正:定罪。正,治罪

8、大辟:斩首

9、主梏扑者:专管上刑具和拷打人的人

10、木讯:指用板子、夹棍等木制的刑具拷打审讯

11、直省:直属中央的省份。这里指各省的主管机关

12、移关:指移文、关文。旧制,对不相统属的官署用“移”百官互相质询用“关”。清时“关”已不限于质询

13、鬻狱:借诉讼案件收取贿赂。鬻,卖

14、顺天府:府治在今北京大兴

15、冥谪:迷信说法,受冥府责罚

《陶庵梦忆序》

1、《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所著的一部书,杂记他从前的种种见闻,寄托作者对于国破家亡的感慨

2、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自称蜀人。他家自曾祖以来,都是显官,服用奢华。明亡,隐居剡溪山中。他的文章多寄托着故国之思,著有《琅嬛文集》《西湖寻梦》以及记录明代三百年史事的《石匮书》等

3、首阳二老:指伯夷、叔齐。传说他们因为反对周武王伐纣,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因而饿死

4、王谢:指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望族,他们的生活都很奢华

5、志林:书名,后人整理苏轼的笔记,分类编辑而成

6、鹿鸣宴:唐代乡试后,州县长官宴请考中举子的宴会。因宴会时歌《诗经·小雅·鹿鸣》之章,故名。明清时,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主考以下各官及考中的举人,称鹿鸣宴

7、漏尽钟鸣:古代用铜壶滴漏来计时刻,又在天明时打钟报晓

8、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他们和钟繇都是著名书法家。

9、名根:指产生好名这一思想的根性。根,佛家的说法,是能生之义

10、劫火:这里指焚化身体(结束一生)的火。劫,指一大段时间。这里指人的一生

《种树郭橐驼传》

1、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

2、官理:官治,当官治民。理,治、统治

3、长人者:做官的

4、字:养育

5、飧:晚饭

6、饔:早饭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1.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人,

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2. 曾晳,又称曾点,字子晳,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属山东平邑)人。他是宗圣曾参之

父,孔子早期弟子,笃信孔子学说。

3. 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

定陶区冉堌镇冉堌集村)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中国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

4. 公西华(前509年-?,一说前519年出生),汉族,字子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人。东

周时期鲁国学者、孔门弟子。唐玄宗尊之为「邵伯」,宋真宗加封为「巨野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公西子」。公西赤有非常优秀的外交才能。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说:「赤也,束带立於朝,可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从孔子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多 了解自己的学生,也表现孔子对于「仁」的完美要求。公西赤曾经为孔子出使於齐国。

5. 称名或字: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

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被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 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 叔梁纥(hé),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孔”。

6.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

7. 师:军队;师旅:侵略的军队

8. 乘: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9. 饥:五谷不熟;馑:蔬菜不熟;饥馑:泛指饥荒

10. 宗庙之事:指诸候祭祀祖先的事(在古为大事);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

11. 会同:会:诸侯相见;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12. 端章甫:做小相时的穿戴;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布制礼帽。

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13. 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分卿、大夫、士三级。小相指最

低的士一级。

14. 瑟:古乐器,25弦

15. 暮春:农历三月

16. 春服:夹衣或单衫

17. 冠者:成年人 20以上的人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 为成人

18. 童子:少年 不到20岁的人

19. 沂:水名 现山东曲阜南

20. 舞雩:台名 鲁国求雨的坛 现于山东曲阜东南 求雨时 常由巫在坛上作舞以求神

《项脊轩志》

1. 归有光:字煕甫,号震川,时代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后徙居嘉定(今上海嘉定)也

称震川先生,是明代古文案。

2. 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3. 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

4. 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了家。

5. 中闺:内室。

6. 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7. 来归:嫁到我家来,归,旧指女子出嫁。

8. 盖:古称伞

《游沙湖》

1. 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蕲水(今湖北浠水)人。世代从医,为人治病,常十愈

八九,颇有名气。

2. 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相传他临池学书,池

水尽黑。洗笔泉即是借王羲之的事迹命名的。

《苦斋记》

1.

2.

3.

4.

5.

6.

楹:厅堂前的明柱。房屋一间也称一楹。 童儿:年岁小的仆儿。 屐:登山用的鞋,木底有齿。 舆隶:指仆役。 颠沛:跌倒,引申为生活困顿。 疏粝:粗劣的饭食。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8951/94106017411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高考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荟萃

原文地址:高考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荟萃作者:晓泓婕伊文学文化常识荟萃一一、名词解释:(一)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四史”:《史记》、《汉书》、

转载 《秦时明月》--动漫中的传统文化 历史齐文化ppt转载

收藏原文地址:《秦时明月》--动漫中的传统文化作者:未消失的传统文化--古风在近来的十几年里,随着美国和日本技术的成熟,这两个国家在动漫界一崛而起,美国的先是以唐老鸭,米老鼠等动物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再而以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白雪

黄妍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网上资料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春节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为了迎接春节,我们腊月二十四就会对房屋进行扫尘,其用意是指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

关于山西饮食民俗中的面食文化的探微 山西面食

关于山西饮食民俗中的面食文化的探微--------以山西晋中地区为例诚静哲/文摘要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更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久远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文化底蕴令世人瞩目。独特的自然特质孕

声明:《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课文中的文化常识》为网友格子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