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合作
一、主要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形式。因其具有有利于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成为当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
1、不参与。小组合作活动时,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优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却没有参与讨论和交流,不会倾听或不愿意倾听,更不会思考,把自己排除在小组活动之外,成为“旁观者”。
2、不专心。小组合作交流中,那些学习自觉性强的同学争论不休、侃侃而谈,个别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乘机“穷侃”、“神聊”。
3、不合作。几个人聚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抢着说,好像谁的声音大,谁就做得好。看似都在积极参与,实际上是只有说的、没有听的,毫无合作可言。
4、不讨论。不讨论思路、方法、错在哪里、怎么改正、今后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等,而是直奔答案而去,只关心这一题怎么填,那一题怎么答。结果,要么大家都对了,要么大家都错了,并且错得一样,甚至连语文学习的文本解读也是一个结论。
5、不思考。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些学生会积极思考,快速解决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则参与意识不强,懒得思考,往往只是坐在旁边听别人说,看别人做。
二、问题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这些问题呢?
一方面,部分学生还没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自我控制的愿望不够强烈,维持有意注意的时间也不够长久,很容易走神。有时候这种情况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更容易出现放任学生自流的问题。
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和常识,不知道什么是合作,怎样合作,更不知道倾听、吸纳别人的优点。
再则,学生的个性品质千差万别,学习能力的不均衡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时参与度的不均衡。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抢占话语霸权,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体验不到小组学习的乐趣与收获,渐渐失去兴趣,这就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意义与价值。
此外,教师不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也是一个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被心中的“计划”、“进度”所牵制,没有给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去充分的交流讨论。
三、解决的办法
基于以上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1、保证学生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没有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合作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的小组合作如无源之水,只能让学生感到措手不及,无所适从。其次,“交流”应涵盖三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三是系统的理解、梳理别人观点和思路,做出适当的评价。在此基础之上,学习者本人才能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从而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如果交流的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缺少适当的评价,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2、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习得合作学习的方法。
(1)让学会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
(2)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学会倾听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倾听同学发言;二是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从中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三是听后有思考,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不同意见。
(3)让学生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以形成最佳的方案。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3、建立有序的合作交流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管理带来了困难。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变成学生的学习习惯。
(1)明确职责,动态变化。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设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汇报员等。小组成员应是动态变化的,组内定期进行角色轮换,尽量让每个学生有担任不同角色的机会,培养任务感和责任心;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
(2)纪律约束,有序交流。小组合作过程中要有严明的纪律约束,才能保证小组讨论交流的有序、有效。比如,讨论时不得做与话题无关的事,不得说与话题无关的话。交流时学困生和羞于表现的学生优先发言,保证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要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或补充他人的观点。发言的成员要把自己的想法尽可能的表达清楚,倾听的成员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听不懂、听不清楚时可以提问;对于同学在发言中出现的错误,不能取笑、嘲讽,应帮助其找到问题所在。
(3)互相尊重,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学生学会交往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合作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彼此接纳和支持,通过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4、选择适合交流的内容
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而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学习的疑点,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首先要着眼于学生实际,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水平,选择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内容,选择那些需要小组集体智慧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必要性,从而自主自愿参加小组学习。其次,要注意把握好内容难以程度,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另外,所选择的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5、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
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要特别关注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努力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只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为鼓励群体合作达标、兼顾个人竞争达标。这样,大多数孩子才可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除了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对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对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促进各小组形成“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摘自《教师月刊》作者:缪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