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行教图
□王国华
李敬泽说:“读《论语》,我觉得孔子是老人,平和,看清了世间事,当然也有点老人的怪脾气。”其实仔细琢磨,孔子还是怪脾气的时候多。像“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肉切割得不整齐,不吃。为什么?不告诉你。简洁,粗暴。历代学人对此有很多解释。你非要把倔哄哄的一句话赋予太多的含义,甚至当成举一反三的圣经来读,那也没办法。我读《论语》,就是把一句话当成一句话听,并不自觉地翻译成土话,而从不进行任何延伸。比如这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以想象一个老头站在河边感慨:“没了,都没了,就像河水成日成夜地这么流着。”
孔子的倔,乃至有时的不可理喻,跟他们那个时代有关。依我看,春秋时期,绝大多数人倔强、甚至暴躁愚昧,不论身份高低,说翻脸就翻脸,连鸡毛蒜皮的事也翻脸。晋景公八年(公元前593年),晋国大臣卻克出使齐国,一同至齐的还有鲁国和卫国的使者,这三人都是残疾之身。卻克偻(驼背)、鲁使蹇(跛脚)、卫使眇(独眼)。于是,齐国相应安排了有驼背、跛脚、独眼残疾的侍从给这三位使者作向导。与此同时,齐顷公的老娘站在城楼上看热闹,嘲笑这帮残疾人。卻克在回来的路上对着一条大河说,“河伯,你听着,不报此仇誓不为人。”后来两个国家果然打起来了。这事放到现在基本不可能出现,因为有一整套约定俗成的外交礼仪摆在那里,大家都按照规矩行事。哪能轮得上国王的老母“乱来”?还有,蔡国的蔡哀侯和息国的息侯是连襟。一天,息侯的妻子息妫回娘家探亲,经过蔡国。蔡哀侯跟别人介绍说,这是我的小姨子。有人说,好啊,真漂亮。蔡哀侯一高兴,就说了些不三不四的话。息妫很不爽,回家便告诉了息侯。息侯大怒,就联合其他国家讨伐蔡国。
读春秋文献,类似的事比比皆是,基本跟大义沾不上边。你必须承认,在那个阶段,我们的祖先还没有完全地开化,看上去是真性情,其实是人类初始阶段的混沌和蒙昧,原始欲望和原始表达均处于生机勃勃的状态。孔子的性情及表述方式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是,必须承认,跟绝大多数人比起来,孔子显然还是最有文化、最有想法的人,而且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思想。
作为先知先觉的人,孔子看不惯周围的人,要教给他们文明的基本规则,给那些还带有野蛮气息的人立立规矩,并说这些规矩古已有之。不过,孔子又懒得掰开揉碎了给他们讲,其实,掰开揉碎了也没用,那些人根本听不懂。所以,孔子不会这样说:“不要让人陪葬,连用陶俑陪葬都不合适,会造成浪费。”而是恶狠狠地说:“用陶俑作陪葬的人,断子绝孙!”孔子也不会说:“席子不正,坐上去姿势不雅,也不舒服,而且别人看着也不好看。”而是直接说,“席子摆放得不正,别坐。谁坐谁傻逼。”对于那些还带有野蛮成分的人来说,这样表述,效果应该更好。
不过,时代发展到今天,好像又出现了返祖的状况。在公共场合吸烟,其危害几乎是尽人皆知,但是,不管你讲多少道理都无效,非得真刀实枪地罚款才会有效。至于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也都是这种状况。还有垃圾分类,在文明国家早已成为了基本守则,可在我们国家,推行了好多年也未见效。难道非得按照孔子的办法才会立竿见影吗?在门口摆上两个垃圾箱,上面用大大的字分别写上“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再用更大的字标上“扔错地方,天打雷劈”。——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