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法制教育课教案
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志线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使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
重点难点:
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有关的交通法规。这是重点。
教学方法:
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电脑播放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清楚是因为违
章而造成的),那么你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引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着重讲述)
二、学习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
1、请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并说出这些标志所代表的意义、作用。 ⑴互相向同桌介绍。
⑵全班学生自由交流。
⑶请学生到讲台上介绍。
注:这样使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认识,使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学习日记。
(1) 出示讨论题:
a.根据刘岩日记的内容,找出并确认她在日记中,所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b.说一说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的作用。
(2)展示考察日记。(声、形、动画同时展示)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边交流,电脑一边展示日记中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其作用)
3、触类旁通学习其它的交通标志。
(1)电脑展示各种交通标志。
(2)有的电脑展示,有的请同学说后再展示。
(3)引入: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是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我们要不要听他们指挥呢?(回答要),但我们还要听谁指挥?(交通警察、同时出示文中交通警察的图片)
4、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一要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和识记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案,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按照它们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则,我们的生命财产才能得到保证,交通才会有秩序。
5、引言: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上边这些必要交通技术措施外,国家还用法律的形式,制定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全称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简称“交通法规”。
三、学习“交通法规”一段文章。
1、指导学生阅读后,告诉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是国家于1988年8月1日施行的,是全国统一的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法规。它不仅是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所要求的,而且对公民都具有约束力。法规的内容十分全面和详细,在这里我们仅就与我们有关的部分摘录,供同学们了解和学习。
2、叫学生边读边议。
(1)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法律条款?
2)制定这些条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让学生要据亲身体验,或者听到、看到的事例,踊跃发言,畅谈制定这些条例的道理。
3、利用电脑展示插图,启发学生说出每幅图的内容,使他们懂得哪些行为是应该学习和遵守的。
四、模似从学校到书店的活动,其中设置了许多“关卡”,让学生实践。
五、总结:
通过 “注意交通安全”一课的学习,使我们又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我们不仅认识了交通标志,而且还能从法律的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规的意义。交通安全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情。为了他人和自已的安全,我们一刻也不能忽视。我们不仅自己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还要向家长和你熟悉的人进行宣传,使大家共同来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边播放音乐)
法律就在我身边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着眼,认识什么是规则,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从而树立规则意识。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及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知道社会规则是人们说话、做事的标准;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开始将“小学生守则”等规则内化。;
2、能力目标:通过身边最贴切的事例,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必要性,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规则,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生活离不开规则,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重点: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设想付诸实施。
四、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运用合作学习方法,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五、课前准备:
调查表调查(主要内容见调查表 “规则在哪里”),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找规则”的活动。
六、教学过程:
(一)、学校里的规则
1、生活观察
师:出示图片看了想一想这样才能玩得更快乐,你们有什么感想?(生自由发言)引发课题: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2、结合互动平台学生交流了解学校的其他规则。
(1)师:生说说学校应不应该有规则?
(2)生出示调查表,展示在学校里找到的规则。
师:正是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学习和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我们的学校才会秩序井然。课前小朋友们对学校的规则进行了调查,现在你们知道学校有哪些规则?
(3)正反事例说明规则的重要性。
师:有规则,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如果没有规则,我们的课堂、学校又将会是什么样?(生自由发言)
3、小组探究
(1)提问学生:规则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有关部门为了保证我们正常的学习,指定了我们每个小学生都必须遵守的规则,那就是《小学生守则》。那我们就看看《小学生守则》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和规则?(师出示《小学生守则》,生快速阅读)
(2)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这些图片中的行为符合《小学生守则》中的那些规定? 说一说图片的内容和小学生守则中的哪些规则有关。
(3)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说说我们该如何按照规则的要求去做?
(二)、生活中的规则
1、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孩子们知道了学校有规则,那么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以外的生活里也需要规则
吗?(生回答)
师: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规则?你们又是从哪里知道这些规则的?
2、生展示调查表。
师:有的同学是从报纸、杂志和网上收集的资料,有的同学是自己经过实地调查找到的规则。通过这样的活动,你们不仅找到了你们想要的规则,还学会了怎样去调查,怎样去搜集资料,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孩子们真能干!
3、小结法治之声:家有家规,校有校纪,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人人做到遵守规则,安全又序快乐更多
4、实践园地
(1) 师:同学们希望我们身边的人都遵守规则,社会上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规则,并且能够遵守这些规则呢?
(2) 那么请各小组研究一下,如何帮助身边的人共同增强规则意识。
(三)、总结
规则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也正是有了规则的约束,我们的游戏、比赛才能顺利进行,我们的学校才会秩序井然,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昌盛。让我们大家都遵守生活中的规则吧!
板书设计: 生 活 中 处 处 有 规 则
学校规则: 小学生规范 小学生守则
校规 课堂常规
生活规则: 交通规则 家规等
规则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人人做到遵守规则,安全又序快乐更多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教学目的:
(1)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方法,知道常用的一些应急电话。
(2)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发展学生的 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模仿、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生存能力教育(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一个生命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每一条生命都是珍贵的。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板书标题: 一、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二)讲授新课
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生命,人生的一切无从谈起,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必须有生命这个基本载体。只有有了生命,你才能享受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奉献他人和社会。
活动一:读一读 想一想,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呼喊“生命之火万岁”?
(生命、健康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板书: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活动二: 谈一谈,请你向大家介绍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体会生命的美好。、
板书:生命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当然,生命中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这是正常的。欢乐和痛苦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生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板书: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和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活动三:算一算,想一想
板书:生命是短暂的、不可重复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讨论:人生命的可贵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资料: 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笑而不答。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有不少好奇的人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格越出越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 10 倍的价格来买这块石头。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 10 倍,更因为男孩怎么都不肯卖,竟被大家传为“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讲给院长听,并问为什么会这样。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慢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大大提高了它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也像一块石头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价值。”
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也是最宝贵的。
2、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 (板书)
(1)学会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师: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大家对相关法律了解多少?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的法律知识)
因此,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明确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增强自我保护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页第一段)
板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学生讨论:学会求生的方法
出现地震时的情况,发生火灾时的情况,遭遇持刀抢劫的紧急情况,家中煤气泄露的紧急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指导学生讨论回答)(阅读教材P12页—相关链接:生活中的自我保护)
社会生活安全常识
在你外出时,最好能做到下列几点:
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大约何时回来,与谁在一起,联系方法是什么。
尽可能结伴而行。
单独外出要走灯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不走小路。
夜晚单独外出,要带手电筒等物品,万一被袭击,可用手电照射歹徒面部。
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乘公共汽车,尽量靠近司机和售票员。
3、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是无可取代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因此,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板书: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走近法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二、教学方式
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大家阅读一则案例。
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
学生1:不赞同,因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学生2:不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学生3:不赞同,因为这位父亲不懂得:未成年人有依法受教育权利,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否则要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他这一说法体现了不懂法、不知法。
教师:是啊,在现实学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
(二)新课新学:
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
第一框走进法律(板书)
活动一、“方”“圆”大赛──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圆规画一个方、一个圆。
教师:同学们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差异?
学生:第一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用尺子和圆规画得。
教师: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
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
教师: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
学生: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规则。
1.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板书)
活动二、齐心协力
教师: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从自身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等方面),并想象没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1:在学校自觉遵守班规校纪,按时到校,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2: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抱小孩的妇女或老人让座。
学生3:遵守交通法规,不攀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
学生4:如果没有规则的话,每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社会就会混乱不堪。
??
教师:由此可见,规则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
小学法制安全教育教案65_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
与法同行
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小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逃学、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观看一个动画,主要内容是: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
(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一: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三)学会断案
案例1.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
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答案:违法
(四)社会实践
结合相关内容,到当地派出所、所在村支部所作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内容:近年来当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司法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包括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
写一篇调查报告,并在班上进行交流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知识结构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求助有路 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权益的常用手段
敢打官司 打官司是最有效的手段
诉讼的三种类型
善于斗争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违法行为做斗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保护自己的几种方法。
2能力目标。
(1)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2)树立法律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善于斗争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探究式学习。其中,探究式学习的模式: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各组交流集体归纳教师指导整理归纳巩固反馈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调查学生的法律知识基础、存在的问题,归纳分类。
(2)准备相关案例,案例以问题方式呈现。
(3)制作教学课件,提供相关网站、相关法律书籍、资料等。
2学生准备。
(1)收集相关案例,提出问题。
(2)查阅相关法律书籍资料。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学校、家庭、社会对我们未成年人给予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但是这些都是外界对我们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自我保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讲授新课
一、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板书】
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来不少问题,课前也收集了不少案例,我将同学们的案例和问题进行如下归类。
(一)出示案例
问题1:
一名学生发现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摆着自己的照片,她很吃惊,因为照像馆从来没有与她谈过这件事,她问我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肖像权?
问题2:
一名学生骑自行车去看电影。到了电影院门口,他把自行车锁好放在电影院门前的存车处,交了两角钱的存车费。看完电影去取车,发现车没有了。他不知如何是好。
问题3:
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田某完成学业,后被告知学校没有他的学籍,因此不能为其发毕业证书。这下他可慌了神儿。
问题4:
一名初三学生放学后,骑车回家,因天黑没有路灯,一不留神摔倒在正在施工的沟里,造成左手臂骨折。他想去找施工单位理论,妈妈说:“是你不小心,怪谁?”
问题5:
酷爱运动的陶陶自己到超市买了双运动鞋,谁料刚穿两天,鞋就开裂了。陶陶拿着超市的小票,要求退换。超市负责人以鞋已穿脏为由,不能换。陶陶失望极了。
问题6:
学生林林的父母离婚后,她与母亲一起生活。但是妈妈由于工厂效益不好下岗了,生活很困难,爸爸从来不给林林生活费。眼看着林林不能继续上学,同学们真想帮助她,可是能怎么办呢?
(二)小组讨论
面对同学们提出的这么多案例,我们今天集中讨论第5、6两个案例。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第一,帮助受害者解决困难的办法有哪些?先采用什么办法?如果不行,还有什么办法 ?要注意选择方法的先后次序。
第二,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比比看哪组发言最精彩。
(三)各组交流
各组代表发言(略)。
(四)教师指导
将学生归纳的内容做适当调整,肯定学生的思路。
二、第一目:求助有路【板书】
途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板书】
机构:消协、法律服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板书】
这些机构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协调,解决问题。如果能够以协调的方式解决问题,省时省力,是最好的。 可以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幻灯片)
△法律服务所:写文书,出主意等。
自护、自救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 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 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 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 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二、 游泳时要注意安全 1、 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 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 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三、 交通安全
1、 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 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四、 发生火灾怎么办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 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五、小结: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地成长。
用火安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火灾事件介绍方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二)认识灭火设方法:通过观看幻灯片了解家用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 1、 分清灭火器上的标识 2、 了解灭火器分类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1211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三)区分火灾类别,牢记灭火方法 I、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GB5907-86) I I 、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四类(GB4968-85) 1.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I I I、根据不同火灾特征选择不同灭火工
具。
(四)安全用火 1、容易发生火灾的时间(p-3) 2、发生火灾的原因(p-30) 1.1厨房用火不慎 2.2生活、照明用火不慎 3.3吸烟不慎 4.4小孩玩火 5.5人为纵火 3、提高安全用火意识(燃放烟花、郊外野炊、实验室用火、在学生中开展禁烟活动、)
(五)灾害面前不旁观、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p-12)
三、作业:参照家庭消防安全对照表开展家庭火灾隐患调查活动(p-31)
防火自救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 汇报家庭火灾隐患调查结果强化安全意识。
(二)展示幻灯片学习自救知识,
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 1、 关门求生 2、测试门的温度 3、从窗户逃生 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6、安全出口逃生
(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播打(注: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是×××××××。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四)教师引领学生在校内考察逃生路线 a) 制作逃生路线图 b) 制作逃生路标
(五)深入学习火场逃生十三诀
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第十二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第十三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六)组织学生研究探讨火灾时人心理与行为的误区
三、作业: 制作一期防火自救的墙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