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味道简介
苏味道,生于公元648年,卒于705年,赵州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石家庄栾城区南赵村人,是唐代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小的时候便显露出了诗词方面的天赋,曾经和同为赵州的唐代诗人李峤一文辞而远近闻名,被人们称为“苏李”。他曾经做到过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丞相的职位。但是因为他为了避免得罪权贵而遭到祸患,而敢做墙头草,被当时的人们戏称为“苏模棱”。
苏味道画像
苏味道的仕途开始于唐高宗乾封年间,当时他考取了进士,之后便被朝廷任命为咸阳尉。当时的史部使郎裴行俭十分欣赏他的才华,恰好此时突厥来犯,他便推荐苏味道担任管记的职位。一次唐中宗的一位妃子的父亲裴避道忠心担任左金吾将军时,拜托他写一篇谢表。苏味道一气呵成,此篇文笔华丽,结构严谨,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到了武则天延载元年的时候,他担任了凤阁舍人的官职,达到了他一生中的最高峰。此后因为某种原因和另一位大臣张锡一起入狱,因为他狱中表现良好,而仅仅被贬为集州刺史。此后的他在官场上起起落落,也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政绩,最后在赶赴益州长史的途中病逝,享年五十八岁。
苏味道一生的主要贡献还是在文学方面,他曾和李峤,崔融,杜审言一起被称为“初唐四友”。他的诗秀丽清奇,妖而不艳,主要的对象大多是某种事物。他流传到现在的诗作有《正月十五日夜》,《咏虹》等。
值得一提的是,苏味道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出名,反而是他的后代苏洵,苏轼和苏辙在历史上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苏味道与苏轼
苏轼这个名字相信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听过,他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宋词中著名的“豪放派”中的开创者,与另一位大文豪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还和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在赞叹苏轼惊人的才能的同时,或许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祖先,唐代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苏味道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苏东坡祖籍纪念馆
苏味道,是生活在初唐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出生在赵州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栾城区南赵村一带。他从小便显示出了超常的才能,尤其擅长诗词歌赋,在九岁的时候便会作诗,与当时另一位诗人也是赵州人氏的李峤并称为“苏李”,又与另外两位诗人崔融和杜审言并称为“初唐四友”,可见人们对他文学天赋的欣赏和推崇。他的诗清奇秀丽,妖而不艳,特别是他的咏物诗,堪称一绝。主要代表作品有:《正月十五夜》、《咏虹》、《单于川对雨两首》等。
虽然他在诗词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在官场上却建树平平,即使他曾经做到过宰相的职位,也没有做出特别大的功绩。而且还因为处事圆滑得了“苏模棱”的称号。苏味道在公元705年死于赶赴益州长史的任途中,享年五十八岁。
苏味道总共有四个儿子,其中他第二个儿子苏份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子承父业做官,而是迁居到了现在的四川眉山娶妻生子,而他便是四川苏氏的祖先,苏轼便是他的第九代子孙。虽然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但是对于他的祖籍也就是栾城也没有忘记,他经常在文章或诗词上署名“赵郡苏轼”,死后在墓志铭上写有“苏自栾城,西宅于眉”的字句。
苏味道的诗
苏味道,生于公元648年,卒于705年,是唐初时候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赵州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石家庄栾城区人。据史书记载,他从小便显示出了惊人的文学天赋,九岁的时候就已经会作诗了。他与当时同为赵州人氏的诗人李峤因为文辞方面的突出才能而被称为“苏李”。在二十岁的时候中进士,此后因为出众的才能而一路高升,一直做到了宰相。
苏味道雕像
苏味道此人虽然在宰相的职位上做了很多年的时间,但他在处理政事上显然没什么过人之处,而且还由于他当时为了避免惹上灾祸,选择了模棱两可的处事态度,而被当时的人们讥笑了,得了“苏模棱”这一称号。
虽然在政治上建树平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诗词歌赋上面他却是有过人的才能。他除了和李峤并称为“苏李”之外,还于当时的另外两个诗人崔融、杜审言四人一起被称为“初唐四友”。苏味道的诗清灵隽秀,华丽而不妖艳,多以咏物诗为主。因为他大力提倡创作近体诗,因为他地位较高,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代律诗的发展。他流传到现在的作品多为五言律诗,主要有《咏雾》、《咏霜》、《咏井》和《咏石》等。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描写元宵节时的繁盛景象的《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这首诗描述的是当时神都洛阳元宵佳节时满城花灯的绚丽和热闹的情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两句更是被后人所推崇,成为吟咏元宵节繁华情景的代表诗句。
苏味道墓
苏味道,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赵州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石家庄栾城区人氏。他自小便显示出来出众的文学才华,九岁便会作诗,还与当时的另一个诗人也是赵州人的李峤因为文辞方面的才能而被并称为“苏李”,又和崔融、杜审言四人一起被称为“文章四友”,可见人们对他在诗词方面所展现的天赋的认同。
苏味道墓
苏味道因为诗词方面的才华在官场上也是顺风顺水。他二十岁便高中进士,初为咸阳尉,此后又经人引荐做了管记,到了女皇武则天统治时期,更是官至宰相,位极人臣。虽然做了宰相的职位,但是他在政治上的建树远没有他在诗词方面出众,而且为了因规定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避免惹祸上身,他还学会了圆滑处事,也就是说处理事情的不要决断得太过清楚明白,一旦被人家抓住错误必定会有麻烦,只要模棱两可,不留下把柄就行了。当时的人们根据他这种处事态度和方法,便给他起了“苏模棱”或“模棱手”的称号。这也就是成语“模棱两可”的来历。
苏味道于公元705年死于赶赴益州长史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眉山一带的路上。他死后被葬在了故乡栾城。现在他的墓位于栾城区冶河镇苏邱村内,目前陵墓保存完好,是当地一个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
纵观他的一生,可谓是喜忧参半:在诗词歌赋方面卓有成果,是当时的大文豪;但是另一方面,他为人处事又广受诟病,想要讨好两边结果哪一边都不讨喜,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