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报晓 2005金鸡报晓贺岁书:中国节全文阅读 作者:李露露

2005金鸡报晓贺岁书:中国节全文阅读 作者:李露露 《2005金鸡报晓贺岁书:中国节》由www.aIhUaU.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2005金鸡报晓贺岁书:中国节全文阅读页面。
2005金鸡报晓贺岁书:中国节 作者:李露露


序
看了李露露研究员的新作《中国节》,深感兴奋,也引起一段回忆。   十多年前,我曾与李女士合作,写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此书印得不错,遗憾的是大量的插图未能尽收书中。其实图像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能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郑樵在《通志》中说:“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有人建议可成立图像学,这是不为过的。我本想为图像搜集做一点工作,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建议李露露把这项工作做下去。她不负所望,做了大量的历史图像的整理、研究工作,并推出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妈祖信仰》等图文并茂的学术专著。最近李露露又在已有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节》一书,这是她研究岁时节日文化的新成果,可喜可贺。   回忆上述过程,至少有两条经验:一、治学必须从资料抓起,不断积累资料,这是基本功之一,在此基础上才能厚积薄发,经常推出新成果;二、搞学问要有自己的特点,李女士就是从搜集历史图像入手,侧重研究图像民俗,这种研究方法在民俗学界是较罕见的。   中国的节日是最富人情味的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源远流长,人见人爱,是传统文化的突出亮点。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传统的节日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节日不断淡化,外来节日日益抬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大力抢救中国的节日文化,如进行科学普查,进行分类定性,制定不同的抢救方案。当然,若想抢救它必须先了解它,李露露的《中国节》正是抢救节日文化的重要参考书,值得一读。  宋兆麟   2004年9月&nbsp&nbsp

前言(1)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民族众多,文化灿烂,正如谚语所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节日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约定俗成的节日,都有若干要素:第一,每个节日有规定的日期,如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开始,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等等;节日之间有一定间隔,“两月一大节,一月一小节”。第二,节日有一定的祭祀或纪念对象,如春节祭祖,人胜节祭人祖,立春日祭句芒神,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等等。第三,每个节日都有一定仪式,如清明节有吃寒食、扫墓和踏青,天贶节有祭虫王、晒书和女儿回娘家,七夕节有乞巧等等。第四,每个节日都与丰富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如端午节与屈原、曹娥的传说等等。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期是不存在或者说没有形成节日文化的。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教的产生和活动的频繁,需要在一些比较固定的日子里进行劳动休整,开展娱乐活动,或举行某种祭祀仪式,于是逐渐出现某种节日。加之,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也为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中国古代的岁时节日,均有不同的来源。有些节日是农业经济的产物,如腊月、春节和中和节都祭土地神;有些节日是适应人类自身生产而出现的,如人胜节、上巳节等;有些节日则是宗教信仰的产物,如元宵节祭太一神,中和节祭日神,清明节祭祖,冬至节祭天等。 中国节日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商周以后不少节日上升为礼俗,变成国家的祭典。但当时的节日仪式比较简单,宗教色彩浓厚,节日时间不固定。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如除夕、元旦、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不少历史人物已成为某些节日的膜拜对象。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促进了节日文化的交流,节日文化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如登高、秋千、曲水流觞等新内容,都是后来逐渐增添到节日文化之中的。道教的发展和佛教的广泛传播,也给节日文化以很大影响,如下元节成了纪念天官、地官、水官的节日,四月八浴佛节、七月十五盂兰盆会、腊月初八腊八节等都是佛教信仰的产物。宋元以后,有的传统节日内容已从宗教迷信笼罩中开始解脱出来,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如驱鬼用的爆竹是节日和喜庆活动不可缺少的用品,迷信色彩极浓的傩戏演变为娱乐活动等等。由此看出,节日是由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所补充、丰富,又有所淘汰、改进。节日在发展中有变异,在继承中有出新。但是节日的发展比较缓慢,有相对的稳定性。节日文化根植于悠久的农业文化的土壤中,各民族经济文化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历代统治阶级对某些传统节日的肯定和提倡,同时它也和人们某些愿望、需求紧密相连。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长期存在和传播的社会原因。 &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前言(2)
中国的节日和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有其自身的社会功能。它的社会功能简要地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缅怀先人,借以寄托自己的思念。端午节纪念屈原、曹娥就是一例。即使是七夕节中的牛郎与织女,虽属神话人物,但人们也把他们当作真实的历史人物来祭颂,因为牛郎织女对自由真挚爱情的热烈追求,正是历代人们所企盼的。   其次,节日的饮食是饮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古代烹调技术的集中表现。节日的饮食丰富多彩,既是人们改善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创造。   第三,通过节日活动可以防病去灾。在这些活动中,有积极的方面,如打扫卫生、开展娱乐活动等,也有消极的方面,如打鬼、驱疫、避邪等宗教迷信活动,它表现了在医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防病去灾的强烈愿望。   第四,节日期间所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诸如踩高跷、办灯会、耍龙灯、曲水流觞、荡秋千、划龙舟、放风筝等等,其初衷虽是为了悦神,但后来逐渐发展为民间娱乐活动,对于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容极其丰富,包括历史上的岁时文化、汉族节日和少数民族节日三大部分,涉及的领域也很宽泛,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天文气象、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等。因此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应该掌握、熟悉节日文化。其次,这些文化遗产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存在一个如何鉴别的问题。如何批判继承旧的节日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是应该认真研究的。第三,民间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消失,翔实记录、研究和批判继承节日文化是当前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第四,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正在中国升温,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忘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其中也有许多精彩的文化内容。它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决不可低估。为此编著《中国节》一书意义很大。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文图结合,以图配文,以文释图,力求运用比较生动形象的手法来阐释中国民间的节日文化。   本书所用的形象资料,其来源一是考古发现的文物、壁画、雕刻等,这类资料虽然采用较少,但能把节日文化追溯到较古老的年代;二是古代文献中的版画、年画、画册等,这些资料反映了各个节日的诸多活动内容;三是民族学、民俗学、民间美术中有关的形象资料,如剪纸、民间神像、各种玩具、游戏、人体装饰等等。上述文化遗产,都是前人遗留下的,因此,《中国节》应该是一种前人文化成果的吸收,在此应对资料的原创者们表示谢意。 &nbsp&nbsp&nbsp&nbsp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前言(3)
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引导广大读者步入中国民间节日的画廊,挖掘和发扬优秀的习俗,扬弃落后的陋俗。如果读者能从中获得节日文化知识,受到启发,作者就会感到莫大的欣慰。  李露露   2004年8月于北京&nbsp&nbsp&nbsp&nbsp

目录(1)
春季节日  一、 春节(正月初一)   (一) 迎年  (二) 拜年  (三) 节日活动   (四) 打鬼  (五) 娱乐  二、 人胜节(正月初七)   (一) 人的生日  (二) 女娲、伏羲   (三) 泥泥狗  (四) 占卜放生  三、 立春节(春节前后)   (一) 句芒神  (二) 迎春  (三) 鞭春牛   (四) 咬春  四、 元宵节(正月十五)   (一) 太一神   (二) 灯火   (三) 元宵   (四) 大傩   (五) 送灯   (六) 娱乐  五、 中和节(二月二)   (一) 太阳神   (二) 土地神诞   (三) 祭神农   (四) 龙抬头   (五) 花节  六、 上巳节(三月三)   (一) 高禖  (二) 祓禊  (三) 曲水流觞  (四) 会男女   (五) 蟠桃会  七、 清明节(三月)   (一) 寒食  (二) 祭祖  (三) 踏青   (四) 蚕花会   (五) 游戏  夏季节日  八、 浴佛节(四月八)   (一) 浴佛   (二) 斋会   (三) 结缘   (四) 放生   (五) 求子   (六) 拜药王  九、 端午节(五月五)   (一) 祀神  (二) 划龙舟   (三) 吃粽子   (四) 避五毒   (五) 游戏  十、 天贶节(六月六)   (一) 回娘家   (二) 晒书  (三) 求平安   (四) 虫王节  十一、夏至节(六月)   (一) 夏至歌  (二) 夏令饮食   (三) 防暑   秋季节日  十二、七夕节(七月七)  (一) 牛郎织女  (二) 乞巧  (三) 种生   (四) 饮食娱乐  十三、中元节(七月十五)   (一) 三官大帝  (二) 祭祖  (三) 盂兰盆会   (四) 放河灯  十四、中秋节(八月十五)&nbsp&nbsp&nbsp&nbsp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目录(2)
(一) 祭月  (二) 月饼   (三) 兔爷   (四) 土地神   (五) 送瓜  (六) 游戏  十五、重阳节(九月九)   (一) 登高   (二) 插茱萸   (三) 赏菊  (四) 祭海神   (五) 饮食娱乐   冬季节日  十六、下元节(十月十五)   (一) 水官大帝  (二) 祭炉神  十七、冬至节(十一月)   (一) 祭天  (二) 送寒衣   (三) 消寒图   (四) 饮食娱乐  十八、腊八节(十二月初八)   (一) 释迦成佛   (二) 逐疫  (三) 游戏  十九、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   (一) 灶神  (二) 送灶  (三) 迎玉皇   (四) 扫除  (五) 冰戏  二十、除夕节(十二月三十)   (一) 办年货  (二) 迎年  (三) 门神  (四) 驱疫  (五) 压岁钱   (六) 守岁  附录一:农历节日时序表  附录二:图版目录  后记&nbsp&nbsp&nbsp&nbsp

一、春节(1)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开始,或称元旦。这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故又称元日、元辰、端日。近代使用公历后,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新年,定为元旦,而称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但是春节不仅是一天,而是若干时日,一般都到初五,有的地方要过到正月十五,甚至到正月底,活动也极其丰富。   (一) 迎年   迎新年的活动,远在腊八后就筹备了,如买年货、写对联、做年糕等。无论过节还是喜庆,都祈求富贵平安、亲人团聚。春节更不例外,外出者纷纷归来,家家户户要吃团圆饭,饮屠苏酒,以示家庭团结,和睦相亲。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正月初一要把祖先牌位供在正厅,或者挂有象征祖先的“神马”剪纸,摆上供品、蜡烛、香等物。除在中堂、祠堂祭祖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祭祖以后,根据历书所示吉利方向,点燃灯笼,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摆上供品,迎接喜神。接着人们向喜神方向走去,遇庙烧香叩拜,祈求一年的吉利。为喜神设的供品多为甜料——红枣、冬瓜、花生、糖果等。由于春节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古代地方官又多向皇帝献媚,所谓“灵草嘉禾”就是一例。民间还有春节插芝麻秆。  过春节要放爆竹。爆竹有悠久的历史,原来以竹节置火中烧烤而爆出巨响,用于驱鬼避邪。爆竹种类很多,有单响、双响、三脚炮、二踢脚、多响爆竹、大龙炮、水鸳鸯、老鼠炮、冲天炮等等。爆竹起源于避邪驱鬼,后来又增加了除旧年、卜来岁等巫术意义,甚至成为祈求平安的象征。但是燃放爆竹容易伤害人体,又会污染环境,现在有些城市已禁放爆竹,因而出现不少代用品。   (二) 拜年   春节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拜年,又称走春、探春。过去如果主人亲戚朋友多,拜不过来,就由仆人送名片,或送福字,这是上层社会拜年“泛爱不专”的反映。在拜年时,受拜之人往往给晚辈压岁钱。民间拜年对上层社会也有一定影响。在明清时期宫廷内也流行团拜。《点石斋画报》中的清朝官府新年团拜图就是上述官场活动的记录。此活动至今仍在民间流行。  (三) 节日活动   春节并不限于正月初一这一天,其实包括正月里的许多活动。   在湖南、江西交界的万石山地区,初一要到井里打水,沏茶上香,过敬水节。   初二依然拜年,又是出嫁女儿的归宁日,与双亲、兄弟姊妹团聚,叙骨肉之情。但当天最突出的活动是迎财神。北京的五显庙曾是当天人们必祀之地。每家每户粘贴招财进宝画。有些地方还进行跳灶活动。晚上家家户户放灯。 初二还是一个有趣的日子,浙江宁波地区又称为财神节,人人要沐浴更衣,在房内供奉关公和财神像,以丰硕供品献之,且喝财神酒。 &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春节(2)
初三也有不少活动。杭州地区宅旁有井的人家,早晨拿香烛、素菜供于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时所封的红纸揭去,名曰“开井”。台湾居民认为初三为小年,又是“赤狗日”,一般不出门,不请客。当地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上床,不影响老鼠的喜事。从表面看来,这是庆祝老鼠娶亲,祈求老鼠子孙繁衍。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利用老鼠嫁女的巫术,把老鼠送出去,以免老鼠在家为非作歹。本来老鼠是害人的,平时人们以捕鼠为要事,此时忌鼠则是民间认为通过这些活动可以防止鼠害。   初四是迎神日。诸神要下凡,但接神必须在午后。供品有香、食品、水果,放爆竹,烧神马、天兵,象征请神。然后诸神骑神马下凡。   初五为“破五”。破五以后就可以正式炊煮了,人们也可以往外倒垃圾了,民间称“倒残土”。初五也是撒供品的日子,人们根据天气晴阴判断年内牲畜安全与否。初五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商店都祭祀利市仙官,开市大吉,在招幌上挂红布。   初六为送穷日,送穷是重要的节日活动,唐代诗人姚合有一首《晦日送穷三首》,其中一首曰:   年年到此日,沥洒拜街中。   万户千家看,无人不送穷。   豫西地区正月初五送穷,由家长主持,把自初一堆积的垃圾送往村外,口中要念叨:“穷、穷、穷,你走吧,俺家没钱难打发!”并从麦田中抓几把土,撒到院内,称“迎富贵”。 有的地方还开始清理厕所。   台湾汉族过“清水祖师诞”,该祖师为宋代人。   初七,为人日或人胜节,   初八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民间信仰认为每人有一个星宿值年,一年的命运,都操在该星之手。初八群星聚会,因此要拜星君。晚上点灯、上供,然后散花灯。湖南、湖北地区视初八为“谷日”。北京的居民都习惯到白云观参拜星君。逛庙会时,观花会,购玩具,买节日食品,市场上的糖葫芦是儿童必购的食品。有些地方还在初八踏青。在内蒙古、山西等地则称初八为敬八仙节。   初九为玉皇诞辰日。玉帝又名天公、天公祖、昊天上帝、玉皇、元始天尊,为道教的最高神。所以初九要祭天公,此日讲究和气,不能冒犯天神。   初十,河南为“石头过生日”,必祭拜石头,为孩子认“石父”。广西岑溪地区则过花灯节。此外,正月十一,河南宝丰过马街会;十二日,山东惠民过胡集书会;十三日,安徽繁昌过六龙会;十四日,浙江绍兴流行白虎祭;正月二十五为填仓节,流行祭祀仓神。 &nbsp&nbsp&nbsp&nbsp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一、春节(3)
(四)打鬼   传说春节期间诸神要回天上述职,此时各种鬼怪就会纷纷出动,行妖作恶,残害百姓。因此,春节时就有一系列驱鬼、避邪活动,还有不少禁忌。   驱鬼之神是钟馗。钟馗为古代神话传说人物。传说唐明皇在梦中见一大鬼捉小鬼,大鬼就是钟馗。他生前应武举未中,死后托梦,决心灭天下妖怪。唐明皇醒后,命画家吴道子画钟馗像,于是传播开来。所以在除夕或春节家家挂钟馗像,以镇诸鬼。民间还有钟馗嫁妹传说,有的地方打鬼驱邪要进行到月底。春节还有不少避邪性装饰画,如门神就有多种,其中以文武门神为主。  至今在春节期间还有贴老虎画、凤凰画,或者剪若干纸鸡贴在门、窗、墙上。上述剪纸,一般都是各种公鸡报晓形象。民间认为鸡有报晓、避邪作用,也可招财,正如民谚说:“户户贴鸡,人人添官。”春节也要挂桃符。后来在挂桃符的基础上,发展为贴对联。民间也喜欢贴牧牛图,象征天下太平。山西兴贴观母娘娘,则为了防止地震。   春节有许多禁忌,例如妇女不出门拜年,曰“忌门”;初一妇女不可回娘家;小孩子不准哭闹;老少不可说不吉利的话;左邻右舍不能吵架;不许打破工具、家具;不能请医生;从初一到初四不能动针线、剪刀;不能扫地;元旦不能吃稀粥,等等。   (五) 娱乐   春节期间既是祭神日,又是一个娱乐活动最多的日子。古代流行的玩具和游戏很多,如百戏、六博、投壶、猴戏、鱼戏、高跷、弄丸、踢球、木偶戏、打陀螺、骑竹马、老鹰抓小鸡、藏钩戏、杂技、玩纸牌,近代还有投骰子、推牌九、麻将牌、四色牌、掷小谣儿、升官图、卧游山湖、葫芦问等。春节在少数民族中也极为流行,如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回族、东乡族、土族、裕固族、锡伯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苗族、布依族、壮族、侗族、水族、仡佬族、仫佬族、瑶族、毛南族、京族、黎族、畲族都过春节,但汉族春节已与各民族习俗结合,每个民族又有自己的春节特点。   综观春节活动,都是辞旧迎新,祈求更美好的生活,包括人丁兴旺、五谷丰登。&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二、人胜节(1)
人胜节,又称正月初七、人日、人庆、七元等等。传说该日是人的生日。此节兴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时期,后来逐渐消失,但还有残余,如河南淮阳人祖庙就是一例。唐代诗人高适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名句。   (一) 人的生日   民间有一个传说,过去人和动物不分彼此,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日。正月初一是鸡的生日,初二是狗的生日,初三是羊的生日,初四是猪的生日,初五是牛的生日,初六是马的生日,初七是人的生日,初八是谷的生日。这种传说远在汉代就有记载了,可能是一种动物崇拜的遗风,赐予每种动物一个诞生神话,从而也产生了人的生日——人胜节,并产生了十二生肖信仰,并以其记时。因此,各地民间还流行生命树剪纸,是以树为保护巫术,祈求儿童健壮生长。人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对世界的认识是模糊的,对自己的历史也一无所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智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维持自己生存的同时,也在探求人类自身的起源。其他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还很多。这些神话虽然牵强附会,但其中却糅合了许多远古的历史和图腾文化,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如古代的生肖铜镜,现在仍然使用的月份图表、时辰图表,应用了各种动物的标记,就是与神话传说分不开的。还有认为生命来源树木或动植物混杂这样一种说法。   (二) 女娲、伏羲   中国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最早的说法认为有阴阳二神,是他们开创了天地,也把气变成了人。进而认为人类是由盘古身上的寄生虫变来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黄帝、上骈、桑林、女娲诸神共同创造了人类。不过,最有影响的神话是女娲造人。这种记载在民间还能看到许多遗存,如民间剪纸中就有不少女娲造人的形象。   陕西临潼的女皇节就是纪念女娲的盛大节日,但时间较人胜节晚一些,是在正月二十日。该日又称为补天补地节、女王节、女皇节、女娲生日。该节日有两项活动:一是补天。即过节时,由女家长主持,把“补天饼”抛到房顶,象征女娲补天,同时往地上、井里也投掷补天饼,称为“补地”,然后全家才能吃补天饼。另一种是把饼放在庭院,叫做“熏天”。补天饼有两种:一种是用面糊烙的煎饼,一种是硬面的烙饼或蒸饼,但是一律要求呈圆状,且薄。女娲为中国远古的女始祖神,人胜节则是人们对始祖神崇拜在节日上的反映。另外一个有影响的是伏羲氏,河南淮阳的人祖庙就主要供奉伏羲。   人祖庙是淮阳地区的一种通俗叫法,实际指的是伏羲陵和伏羲庙。伏羲又称伏戏、赫胥、包羲、宓羲、虏牺、义皇,乃为同名异写。伏羲,又名太昊、泰昊、太捭、太皓等。历史上认为伏羲是华夏族的始祖、人神、共祖、神主,碑文有“斯文鼻祖”、“人根之祖”。淮阳地区称伏羲为“人祖爷”,称女娲为“人祖奶奶”。淮阳人祖庙会每年举行一次,时间在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在此期间,方圆数百里的人都蜂拥而至,打着各种旗帜,自发地组成队伍,每天少则几万人,多则达十几万人。人们除了进行祭人祖、占卜和巫术活动外,还跳一种巫舞,名曰“担花篮”。据说这是敬奉“老母娘娘”(女娲)的,以舞悦神。这种舞蹈只能由妇女跳,在妇女内部传授,男子被排斥在外。 &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人胜节(2)
后来盘古被列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在古代文献《三才图绘》中就绘有盘古画像,在汉代画像石上也有盘古开天辟地的形象。接着民间又编造了天皇、地皇、人皇的神话。这些都是人类的始祖,但是祖先神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母系氏族时代,人们认为妇女所以能生育子女,是她们与图腾发生一定接触的结果。在中国古籍中有许多感生神话,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如华胥踏人迹而生伏羲,附宝见电光绕北斗而生黄帝,吞神珠薏苡而生禹。在苗族民间剪纸中有一种“犬父人母”的形象,传说有些苗族是由女祖先与犬图腾生育的。这种信仰在畲族也存在,还绘有精美的《祖图》。因此,当时对图腾和女祖先同样重视。   最初的祖先神,应该是女神。距今七千多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些石雕女神像,是供奉在火塘边的。在红山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不少泥制或陶塑女像,有些形象与欧洲发现的女神像近似。不过,在红山文化遗址中比较庄重的偶像,应该是神偶,那些容易被打碎或又随意捏制的孕妇形象,可能是一种求育、保育的巫术造具。在河南淮阳人祖陵附近也供有人祖奶奶庙,实为女娲庙。女娲本是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是有作为的女性,一是有补天之功,二是抟土造人,三是充当媒神。全国许多地区都建有女娲庙,向女娲求子。如民间的拴娃娃就是类似风俗。在河南省淮阳人祖庙上有一种“泥泥狗”,猴面人身,身躯粗犷,荫部中央画一竖红道,两侧各画一条绿道,又在其上画若干横道。学者认为这是女阴形象,类似甘肃彩陶中的贝文。这个人面猿又称人祖,在泥泥狗中占有突出地位。中国古代的社神,实际就是氏族祖先,后来演变为农村公社的祖先。传说中的西王母等女神,也属于女始祖性质。山东郓城流行过一种七姑娘节,传说七姑娘为天公的第七女,认为女红就是七姑娘传授的。过节当天妇女抬着七姑娘神像,游街串巷,口念“七姑娘,转井台,教俺绣花做绣鞋”。此节也与女神信仰有关。   随着父权制的产生和发展,才出现了男性祖先。当时图腾在生育中的作用为男神所取代,但是女神并没有立即消失。因此,当时的生育之神,除了延续下来的女娲外,伏羲也是其中的一个,从而出现了伏羲与女娲共同造人的神话。在山东武梁祠画像石上还有一幅伏羲女娲像,上身为人首蛇身,下身为两蛇交尾,中间有一个婴儿。这幅画生动地描述了伏羲、女娲是夫妻关系,还组成了一个父系小家庭,这是当时人间的家庭婚姻关系在神话艺术中的反映。  (三)泥泥狗   河南淮阳人祖庙会上还有大量的泥泥狗销售。泥泥狗,又称小陵狗,实际是指各种泥制的玩具,皆以当地出产的黄土和泥制成,以黑、红、白诸色画成各种图案,造型以人祖为主。人祖是一种猴面人身泥偶,还有打火猴、兜肚猴、抱膝猴、穿衣猴、猴头燕、猫拉猴、双头虎、多角兽、鱼、蛙、狗、鸡、猪、牛、马、羊、蛇和陶埙等。所有祭祖进香的人,都争先选购,其用途有三:一是供求育巫术时“挂娃娃”用,二是赠送给沿途小孩的,三是带回家哄孩子玩乐。 &nbsp&nbsp&nbsp&nbsp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二、人胜节(3)
泥泥狗是生育信仰的产物。过去淮阳地区有一个传说:原来的人祖陵并没有那么大,如果朝香者从家乡带一把黄土添在人祖陵上,就可以借助人祖的神力,以黄土易人,生儿育女,而伏羲正是抟黄土为人的圣人。于是朝香祭祖者都从家乡装一小袋黄土,撒到人祖陵上,从而人祖陵才日益扩大,变成现在的规模。后来,人们感到携带黄土十分不便,就开始有人以黄泥捏人,又捏禽兽等物,最后发展成制泥泥狗。这个传说表明泥泥狗发端于抟黄土造人传说和求育巫术。淮阳地区已婚未育的妇女,为了祈求生育,在人祖庙会上选购几件泥娃娃,象征伏羲、女娲捏的泥人,也象征自己要生育的子女,供奉在人祖奶奶像前,或者挂在人祖奶奶像身上。除烧香祈求外,还要绕人祖奶奶转一圈,认为这样才能在人祖的保护下,生儿育女。事后把泥娃娃带回家中,如同从人祖那里领回了小孩,今后生育的子女就能健康成长。在人祖陵显仁殿的台基石东北角有一个圆洞,俗称子孙窑。凡是到人祖庙朝香的人,都要用手摸一下,认为这样就会生育子女。这些都是求子性质的接触巫术,是母系氏族时代生育信仰的产物。      上述生育巫术,在有关文献记载和民俗中也有反映。民间谚语说:“七日贴人于帐”。在中国各地有许多关于生育内容的剪纸,如陕西的宝葫芦,陇东的生命树、寿花,山东的招魂娃娃,甘肃的双狗抓髻娃娃。由于人胜节在春节期间,当地也贴不少求子年画,如麒麟送子、兰房生贵子,江苏地区还泥塑大阿福,这些都属于祈求人类繁衍的巫术活动。   (四)占卜放生   人胜节的活动还有一些。   一是占卜吉祥。根据气象判断吉凶,以卜人类的繁衍。在西北地区多在人胜节前后购买“生命树”等剪纸。在北方还流行一种活动:让小孩头顶八卦,测试能坚持多久,以训练其耐心,期盼吉祥。这也是一种祈求人丁兴旺的吉祥物。   二是放生。放生是受佛教影响发展起来的,但与人胜节神话传说又有一定联系。   三是文艺活动。这类活动往往与春节的文艺活动相同,但也有其特点。如陕西延安在人胜节时,把鼓抬出来,鼓声一响,人们就跃跃欲试了,“锣鼓响,脚片痒”。大家都拥向广场,开始闹秧歌。男女都可参加,选举队长。秧歌队到处转院拜年,以酒洗尘。秧歌种类较多,有过街秧歌、排门秧歌、大场秧歌、走灯秧歌、老秧歌等等。延安闹秧歌,起初也是为了驱疫,后来才变成娱乐活动,当然也有加强联络、劝善等教育内容。   由于人胜节又在春节范围内,所以有许多传统体育和游戏,如汉唐时期就流行的蹴鞠(足球),元代还以比赛蹴鞠为军队训练项目。另外,还有唐代的踏球和木射球。儿童则玩小谣儿、捉迷藏、老鹰抓小鸡、打陀螺、玩杠子、踢毽子、踢球等。人胜节期间,各地都有捏面人、吹糖人的艺人沿街叫卖,看来是一种小生意,其实与女娲造人传说也有联系。当时也流行各种棋类玩具,北京还有一种“卧游山湖”的游戏,它类似升官图,但游玩的地点都是地名,借此传授地理常识。近代又从西方传入台球活动。&nbsp&nbsp&nbsp&nbsp

三、立春节(1)
立春,又名打春、正月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它为春天之始,民间都把立春作为节日来过。在民国使用公历以前,春节即为立春节(正月初一曰新年或元旦)传统的气象计算方法,一般在冬至后四十六天为立春,或者在大寒后十五天为立春。这时气温开始回升,多风,民谣说:“春天鹅毛起”,象征春天开始了。   (一) 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二)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三)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四)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nbsp&nbsp&nbsp&nbsp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三、立春节(2)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从立春节日活动看出,立春活动主要是祈求农业(包括畜牧业、养蚕业)丰收,同时也与祈求生育有关。据《点石斋画报》记载,民间立春有一种放鸠鸟(即布谷鸟)的习俗。放布谷鸟不仅是放生,也是预报农业生产来临,鼓励农民勤耕。民间在立春前后多贴“牛马平安”、“出门平安”等吉祥语,或者进行驱疫,这都是民间宗教心理的表现。立春之后,人们就开始春耕了,如备种子、修农具、送粪肥等。与此同时,对耕牛尤其重视,除了要用好草料精心饲养外,还借助民间信仰,祈求牛马平安。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历代统治者也关心农业的丰收,以求社会安定,衣食丰足,为此自宋代起就编写了《耕织图》借以推广农业技术,发展生产。   此外,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即春社。该日农村杀牲祭神,耍社火,有高跷、旱船、竹马、秧歌、舞龙、舞狮、踢踺等民间娱乐活动。旧时上层人家则成群结伙去郊外,欣赏梅花,或者到湖里划船,俗称荡湖船。   立春之后,开始进入农忙时期,要修农具、植树木,开始春猎。年画中的“男十忙”、“女十忙”指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农忙活动。   另外,满族也过立春节,但称为“鞭春”。&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四、元宵节(1)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秦始皇名政,因避讳,又称端月十五。该日为满月,即“望”日,象征团圆、美满。   关于元宵节的来源,有许多传说。   一种传说认为:古代的天鹅降于人间,被猎人射伤。玉皇大帝替天鹅报仇,在正月十五日派天兵天将下凡,想把人畜全部烧死。仙人认为不妥,冒着生命危险,告诉百姓。人们在正月十五前后,户户挂红灯,放火花、火炮,装出已经起火的样子,骗过了玉皇,人间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另一种传说认为:汉武帝时期,宫女元宵正月十五不能在双亲面前尽孝,欲投井自缢。东方朔为成全宫女,散布正月十六火神君奉玉帝旨意,要火烧长安。武帝寻求解救之法,东方朔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挂红灯,怂恿皇帝、后妃、文武百官上街观灯火,可以避灾。武帝这样办了,元宵才有机会回家团聚。   闽南地区还有一种传说:天上有一个状元天神下凡,他是一个孩童,也喜欢全体孩子打灯火、游戏,把黑夜变成白天,于是形成了元宵节。   以上传说均不足为信。元宵节的起源很古老,可以源于远古人类在过节时以火把驱邪。这个节还要祭祀天神或太一神。《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由于是夜里进行,自然要打着火把,后来演变为元宵节。东汉时期佛教传入,统治阶级提倡在上元之夜“燃灯敬佛”,元宵节又有了新的含义。因为道教有“三元”之说,三官大帝中的上元天官、火官就是在正月十五诞生的,所以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山东民间正月十五要举行火神祭,当来源于此。   (一) 太一神   元宵节原是一种宗教性的节日,主祭祀太一神。所谓太一神就是太乙神,又称天神。道教称太乙真君。由于天神是三官大帝之一,又演变为祭三官大帝,正月十五是天官大帝的生日,自然主祭天官大帝了。此外也祭祀其他神。   一是祭门神。二是祭床神。床神,又名床公、床母。三是祭紫姑神。紫姑神也称厕神、坑三姑娘。民间流行正月十五在厕中祭祀。山东有一种“拉七姐”活动,就是祭祀紫姑仪式的。紫姑的偶像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草扎的,另一种是用扫帚穿衣,第三种是紫姑画像。祭祀紫姑是妇女的专职,目的是占卜、求吉、祈求蚕业丰收。   (二) 灯火   中国不少节日有观灯活动,但以元宵节为最。一般从十三日“上灯”开始,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八日为“落灯”。中国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应用青铜以后,才出现了各种美丽的灯具。先是以宫灯为最华丽,如信阳宫灯,后来才出现了节日的花灯。隋代时期灯节极盛,到了南宋还增加了灯谜。 &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四、元宵节(2)
明代灯火也极为流行。如秦淮河一次放灯就有一万多只。清代的京师放灯最为壮观,还举行赛灯活动,其中以龙灯最为驰名。京城还有著名的灯市。南方则举行水上灯会,称“独龙戏水”。各地的灯火也各有千秋,地方特色突出。   后来在各地还出现一些花会,如北京正月十五的花会组织甚多,各有绝招。广州花市亦很盛行,还有舞狮会、高跷会、腰鼓会、小车会、竹马会、玩傀儡戏、扛相官等。山西宁乡有一种山灯会,在山上点燃万只灯会,以示庆祝。类似的会还有天津的法鼓会,山东惠民胡集的说书盛会,浙江硖石的灯会,广东的泥人会等等,都是元宵节民间文艺的群众组织。   (三)元宵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一个特点,也是元宵节的饮食风俗。元宵俗名汤圆,传说起源于春秋末期。唐代称为面茧、圆不落泥。宋代称为圆子、团子。  元宵的种类很多,馅有多种多样,味分香、辣、甜、酸、咸五种,其中甜馅有豆沙、芝麻、枣泥、百果、花生、杏仁、山楂等,另有酸菜、肉丁、火腿丁、虾米、豆干、茼蒿等做馅的。做法有包元宵、摇元宵两种。熟食方法有煮、炸和蒸三种。每当元宵节来临,各地都有元宵、汤圆食品,更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吃元宵的目的是祈求家庭团圆,追求亲情的凝聚力。宋代诗人周必大写有《元宵煮浮圆子》诗: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论新功。   星烂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元宵的作用,本为节日食品,但是又为敬神之物,后来又取其外形圆,而有“团团圆圆”之意。台湾民谣曰:“吃了汤圆,好团圆。”   (四) 大傩   元宵节所以掌灯点火把,乃起源于以火打鬼之意。在江南还有一种铜鼓驱疫,这是大傩在地方的一种反映。 打鬼是驱疫求吉,但这不是元宵节的惟一巫术活动,还有“走百病”。四川成都有元宵走城墙风俗。东北有些地区妇女在地上打滚,认为可把晦气脱掉。古代还有一种“偷日”活动,也是一种破财求吉的戏乐。   此外,有些地方还流行“上元登高”,实为一种春游活动,认为这样可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健身去病。   (五) 送灯   元宵节虽然有祀神、驱疫等活动,但最终目的不外乎是祈求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首先是祈求农业、蚕事丰收。湖南宁乡在元宵节期间有焚田活动,又称烧元宵。此时,农民高呼口号:“正月十五元宵节,害虫蚂蚁高山歇,嘿!”到了深夜,人们以香醮茶油点燃,插于屋角,有的说是驱老鼠。这种熏虫保作物,实为灯节的原始形态。 &nbsp&nbsp&nbsp&nbsp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四、元宵节(3)
元宵节的起源与农事有关,即农家的照田蚕。元宵之夜,农家在竹竿上挂一盏灯笼,然后插在田间,表面看是根据光的颜色预测农作物地丰歉,实际是以光驱虫、驱灾,盼望丰收。江苏兴化地区迄今元宵夜不点火、不玩灯,但要点上火把,到田间、场院欢歌跳舞。这可能是元宵节的原始遗存。   其次是求子。在元宵节期间,各地都有许多求子活动,方法也不一样,主要有:   送灯求子   为了适应广大民间的需要,艺人把送子内容刻在年画木板上,印出销售,所以在年画中有不少送灯求子内容题材。   向陈靖姑求子   陈靖姑,又称“临水娘娘”。是与妈祖齐名的中国两大女神之一。海内外公认陈靖姑是“救产、护胎、佑民”的神仙。福建的福州、古田,浙江的温州等地在正月十五向陈靖姑烧香、求子,温州等地除烧香外,还从神案上偷吃米孩,以求得子。   打妇求子   在江苏泰兴农村,正月十五早晨,妇女已婚两年不育者,往往被拖出大门,绕着粪坑前拉后推,不断奔跑,人们边走边以竹枝、扫帚、木棍追打妇女,但不能打脸,最后丈夫以烟糖谢众,才能罢手。人们还说:如明年不生孩子,还要棒打求子。   拜桥梁求子   广东吴川地区在正月十五把桥装饰一新,挂许多纸花,白花为男孩,红花为女孩,人们拜桥求花,祈求生子。   拜石狮求子   《点石斋画报》记载,在广州元妙观门外有一对石狮,其中一只还背负小狮子,妇女多前去拜石狮,认为可以得子。   (六)娱乐   元宵节不仅是灯会之日,也是一年中四大节日之一,在此期间有许多文化娱乐活动。古代的散乐多在春节、元宵节期间演出。古代还多在元宵节玩角抵戏,又称相扑、摔跤,是一种力技表演。在广东吴川有一种泥人会,艺人制作许多泥人,展示于众,百姓争而购之,为正月十五一景。   杂技游艺表演也较多,如蹬坛、上刀梯、舞流星、木偶戏、变戏法、拉洋片和西洋景等,其间也表演各种动物戏,如耍猴、鼠戏、玩熊等,都是重要娱乐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表现一种歌舞升平的景象。   此外,朝鲜族、赫哲族、回族、彝族、土家族、畲族、苗族和壮族也过元宵节。&nbsp&nbsp&nbsp&nbsp

五、中和节(1)
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789)所制定的,又名二月二日“龙抬头”。本来在二月一日,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二月二日。   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日。唐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   这些记载表明,中和节是从唐德宗时期确认的。但是,中和节有些活动内容却非自唐代始,如周朝就有春分时去东郊祭日,秋分时去西郊祭月。太阳糕来源也较早,一直沿用到隋唐。唐德宗时,从春分活动中吸取了祭日的内容,充实了中和节,于是中和节与春分混而难分。  (一) 太阳神   太阳神,又称日神。这是最古老的自然崇拜之一,在内蒙古阴山岩画和云南沧源岩画中就有拜日神的形象。道教兴起后,多称祭祀太阳星君、日神。中国古代祭太阳神,有三个时间:二月初一、三月十九和十一月十九。   关于太阳的传说有很多,大汶口陶尊上已有日月形象。传说最早时有十个太阳,经过后羿射日,才变成一个太阳。又传说太阳是一个男子,月亮是一个女子。从汉代画像石上看,太阳中居住三足乌,后来把太阳神人格化了,变成男人形象,甚至有妻。于是有太阳神、太阴神之分。传说他们分居于日宫、月宫之中,主宰天下大事。这些传说虽然是远古时代人们的创造,但其中也反映了他们的实际感受。人们日出而作,有了温暖,可以种植庄稼,入夜和阴天太阳又消失了。诸如此类变化,使人们产生联想,最后创造出太阳神。至于太阳中的玉鸡传说,可能是把日出与鸡鸣联系起来,认为太阳和鸡是伴侣,一旦鸡鸣,太阳升起,人们就起床了,开始了一天的耕耘。   祭太阳时,要供奉太阳糕,这种糕以江米粉制成,上面印有太阳和乌鸦图案,有的糕上塑有小鸡。民间也以吃太阳糕为美食。   (二) 土地神诞   中和节也祭土地神。土地神即古代社神,也是自然崇拜之一。但土地神或社神生辰各地不一,有的地方定在二月二,有的定在六月初一,有的定在七月七,但以二月二为居多。   传说最早的土地神就是土地,当时还无神像。海南黎族的土地神多以石块为之,后来才人格化。起初人格化的土地神是勾龙,后为土地神。土地神原为女性,故曰地母,后来又有男女两性,称土公、土母,土地爷、土地奶奶,还有了土地庙。民间流行的“土地娶妇”,也是一种社祭之礼。在《水浒传》中说到有一幅“土神祛水怪”,描述土地神协助起义军征战的情形,说明土地神在民间有深厚的基础。江苏、安徽有盛大的土地会,祭祀土地神。在祭土地神时,有的地方还敬谷神。吉林民间传说:古代有一位妇女叫谷慧,生孩子时期只有高粱米充饥,因此而亡。后来在她的坟堆上,长出两株谷子,她托梦让丈夫种谷子,才有了谷子磨成的小米,谷慧也就成了谷神。 &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www.aIhUaU.com

五、中和节(2)
(三)祭神农   民间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为春分,而常把春分视为社日,其间供奉土地神、五谷神。吃社饭、喝社酒,这是古代村社居民在祭祀土地神时共食的遗风。在祭土地神的前后,历代朝廷都祭神农,皇帝还要亲自举行躬耕仪式。所谓神农,主要指炎帝。也有祭后土的,后土为社稷,又称田神。过去各个大城市均建有神农庙,以京都为最。因为祭祀神农时,皇帝要亲自祭祀,举行躬耕仪式,以便倡导农业生产,所以北京的先农坛规模甚大。祭祀神农时多在缺雨的春天,所以也祭龙王祈求降雨。   (四)龙抬头   中和节,又称龙抬头、龙头节。中和节后,春天来了,草木复生,各种虫子也复活了。在此之际,人们引龙回。中国远在六千年前就产生了对龙的信仰,当时有玉龙、龙盘。商周时期的龙形象就更多了,唐宋佛教传入以后又出现了龙王。山东惠民地区过一种春龙节,用灶烟在地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引龙回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播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江苏南通民间在二月二用面粉制作寿桃、五畜,蒸熟后插在竹签上。晚上再插在坟地、田间,认为这是供百虫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驱赶虫灾,也希望百虫之神不要危害庄稼。同时,为了农业丰收,需要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地,也需要雨水的浇灌。因此祈求雨水成为中和节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还要玩龙戏,此举是将祭龙与求雨融于一炉。   中和节在少数民族地区也颇有影响。侗族也称二月二为龙抬头,节日期间以户为单位,请亲友,在野外会餐,企盼丰年。不过侗族称接龙为接牛,即犀牛,认为犀牛是龙的象征。过节时,人们从村外牵小牛,以小牛为诱饵,引龙进村。然后杀牛祭龙,分食牛肉,各家吃酒,边饮边呼划“玉龙归位拳”,唱“玉龙归位歌”。最后把牛角埋在犀牛塘下,标志犀牛回家,龙归位了,村寨就可以五谷丰登了。达斡尔族也称中和节为“二月二”,满族称虫王节。  (五)花节   花节,又称花朝节,具体时间不一,一说为二月初二,一说为二月十二,一说为二月十五。传说此日为花的生日,此时各地都拜花神庙,庆花神诞辰,伴随而来的是赴野外观花、植花木、捕蝶,或举行赏花会。北京民间多前往天坛等地赏牡丹,也植花种草。云南等地则流行插花节。四川所过的游江节和杭州的香市,也是一种踏青、赏花活动。   此外,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禄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 &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五、中和节(3)
二月二过后,广大农村开始耕地,南方则广种桑树,山区则进行春猎。&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www.aIhUaU.com

六、上巳节(1)
上巳节,又名三月三,是一种古老的节日。  (一) 高禖   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禖同媒,禖又来自腜。,最初的高禖,属女性,而且是成年女性,具有孕育状。事实上,远古时期一些裸体的妇女像有着非常发达的大腿和胸部,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肚子,这是生殖的象征。在汉代画像石中就有高禖神形象,还与婴儿连在一起。辽宁地区红山文化遗址的女神陶像,就是生育之神。后来高禖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河南淮阳人祖庙供奉的伏羲,就是父权制下的高禖神。同时还出现了性具崇拜,先女阴后男根崇拜。起初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活动,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汉代以后,上巳节虽然仍旧是全民求子的宗教节日,并且传说三月三是西王母的生日,但已经是贵族炫耀财富和游春娱乐的盛会。   (二) 祓禊   上巳节还有祓禊、修禊或沐浴活动。沐浴是为了去灾。史前人类认为生育是由图腾入居妇女体内的结果。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人们才明白了夫妻茭欢是生育的原因。但是无论是图腾感生的观念,还是夫妻茭欢导致生育的认识,都承认妇女是生育的体现者,子女是由母亲孕育的。然而,并不是每个妇女都能正常生育的,由于疾病原因,往往使某些妇女不孕育。当时人们认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这样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把沐浴变成上巳节的重要内容。云南初春流传的洗脚大会,就是古代祓禊的遗风。   (三) 曲水流觞   在上巳节中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在上述三种水上活动中,以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变来的。不过,这是一种比较文明的孕育巫术。曲水流觞和临水饮宴则是这种巫术的演变,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   (四) 会男女   在上巳节中有一种奇特的风俗,即“会男女”。这种节日中的野合,由来已久,本来自氏族时期的季节性婚配——野合群婚,后来也有残存,如广西左江崖画、成都汉墓画像砖上都有男女野合图。后来的记载也多见此俗。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会男女的风俗,如黎族的三月三、苗族的爬坡、布依族的抛绣球等等。踏青也是此类遗风。江苏武进地区在初三游南山,民谣曰:“三月三,穿件单布衫;大蒜炒马兰,吃了游南山。” &nbsp&nbsp&nbsp&nbsp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六、上巳节(2)
(五) 蟠桃会   道教兴起后,认为三月三为西王母蟠桃会之日。拜西王母在全国普遍盛行,但其他地方也有祭其他神求子的风俗,如扬州拜三茅真君,又称瞎子赛会。温州则在三月三供无常鬼,祈求健康,多生贵子。厦门有石狮会,成都有抛童子会。在抛童子会上,谁抢到童子,谁就能生子,故抢到童子的人被视为英雄。山东齐河不育妇女,在三月三要去娘娘庙烧香叩拜,主持赐给一根红线,求育者用红线拴一个泥娃娃,象征娘娘神赐子,生子后把泥娃娃放在墙洞内,每年的三月三都要给娘娘神烧香上供。在杨柳青年画中有一幅“大姐拴娃娃”年画,说明京津地区也流行拴娃娃风俗。   现在三月三已经逐渐被淘汰了,但各地还有类似风俗,如安徽繁昌的接三姑娘、浙江丽水的龙子庙会、吉林永吉的龙王祭、浙江海宁的双忠庙会等等。   上巳节虽然主要是祈求人类繁衍,但是古代信仰认为人的繁衍也能促进农作物的繁殖。民间流传的麦生日,就认为麦与人一样有一种生育能力。三月三在吉林有许多节日活动:一种是瞎子会,即盲人###,选会首,共聚餐,实行自我保护;另一种是大神节,在此举行萨满出师会,并抬神出巡,此后作法时就可独立跳神了。有的当天还要祭仓神,成为祭犁日,从此开始春耕活动。正因为如此,上巳节之后,人们就开始了农忙。   古代有些地方,在上巳节期间还进行一种弋射活动,即利用一种带丝线的箭射击野雁,射中后即索丝而取雁。这种雁与其说是猎物,莫如说是送礼的最好赠品。南方劳动妇女则开始育蚕,采桑喂蚕。   上巳节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流行,如朝鲜族的三巳节、土族的三月三,白族、布朗族、侗族、壮族、黎族、畲族也过上巳节。&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七、清明节(1)
清明节,又名鬼节、冥节、死人节、聪明节。与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成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本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但是,由于它在一年季节变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加上祭祖、寒食节又并入其中,清明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一)寒食   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它晚于上巳节,又早于清明节。通常说汉代在清明节的前三天举行,至唐、宋两代改在清明节前一天,后来两者就混杂了。其起源传说与春秋时代的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属介子推有关。重耳曾流亡国外十几年,介子推跟随护驾,立过大功。后来重耳返国继位,介子推却躲入深山避官,无论怎么设法让他出山都无济于事。于是重耳用放火烧山的方法,逼介子推出山,不料介子推抱木不出,被火烧死了。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即在三月禁火一个月。  历史上虽然确有介子推其人,但寒食并非自介子推开始,而是钻木取火的遗制。人类最初不会用火,后来才使用天然火,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发明了钻木取火。由于取火工具基本为木质,不容易保存下来,但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各种人工取火方法,包括磨竹取火、打击取火等。尽管如此,也注意保存火种,一旦火灭,还要借火。周代还有改火之举,即根据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钻木取火工具。而每次改火时,必然换取新火,由于旧火和新火不相接,自然会事先做好许多熟食,供改火时使用,久而久之变成一种冷食风俗。唐宋之际,朝廷的尚食监还在清明节组织少年举行钻木取火比赛,皇帝亲自观赏,谁先钻出火来,即可得到皇帝的奖赏。   寒食节的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最初的寒食时间为一个月,后来改为七天、三天,最后定为一天。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寒食变成清明节的一部分。历代诗人咏清明、寒食的诗不少,如唐代诗人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该节饮食是饧大麦粥、枣糕(子推饼)、馓子。寒食节期间,各地多有扫墓祭祖活动。当天还以面粉、枣泥制成饼,称子推饼,捏成燕子形,以柳条吊在门口,作为怀念介子推的象征。   (二)祭祖   寒食节后即是清明节,主要活动是祭祖扫墓,这种风俗起源极其古老,可能是随着对祖先崇拜的出现而产生的,又为历代所继承和发展。   清明祭祖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家或祠堂祭祖先。汉族自古以来即有祭祖仪式,古代称合祭,又称袷祭,指在祠堂或太庙中祭祀远近祖先。另一种是上坟、扫墓,又称墓祭。有墓地就有墓祭。至今在浙江绍兴清明上坟时,必在坟堆左立一石,题“后土之神”,祈求山神保佑双亲,然后祭左邻右墓,最后祭自己家的祖先。 &nbsp&nbsp&nbsp&nbsp

七、清明节(2)
祭墓主要有两项活动:一是为死者烧香、上供,其中必烧纸。这种纸是特制的,又称光明钱、往生钱,是送给鬼或死人的钱,以便死者在冥世间使用。其实,最初献给死者的是生活所需的实物,货币流行后才给死者献钱币。汉代用冥钱或瘗,唐代改为纸钱。所以烧纸是比较晚出现的。除焚纸钱外,还流行一种压钱,即把纸钱压在坟堆的四角、坟顶。另一项活动是为坟堆填土,或者修坟立碑。民间信仰认为,坟地是死者的世界,他们在那里进行生产劳动,衣食住行,无一不有,而墓穴就是死者的房屋,坟堆则是房顶。由于经年雨水冲刷,人畜损坏,坟堆往往倒塌,所以要除草、填土,防止雨水流入。有的地方还流行戴柳祭祖。上坟的目的,当然是“饮水思源,慎终追远”。之所以选在清明节,是因为当时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自然想到祖先起居如何,应该修坟茔,填衣食,进行坟祭。正如宋高菊卿诗《清明》所云: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在甘肃民勤地区流行过驼羊会。相传苏武曾在此牧羊,为了纪念苏武,三月初三各地牧民皆赶骆驼、羊群而来,登山游春,饮泉水。清明期间,北京在三月十五日还有一个掸尘会,善男信女都争先恐后去东岳庙,纪念东岳大帝诞辰,拜七十二司。   除了祭祖和扫墓外,人们对野鬼孤魂尤为畏惧。因而在扫墓之际,也分出一部分食品、酒和纸钱,给孤魂一定的安慰,防止他们抢夺祖先的供品,也防止孤魂干扰活人的生活。所谓放河灯,就是祭野鬼孤魂的形式之一。   祭祖扫墓的作用是强调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加强团结,炫耀祖先的功德,以利今后家庭的发展。谚语说,“清明无客不思家”,这种感情不仅是为了祭祖,也是家庭宗族内凝聚力的反映。   清明节有不少节日食品,其中多与宗教信仰有关,如比较突出的是蒸面燕,又名“子推燕”。浙江临安地区,家家户户在清明节时采嫩莲拌糯米粉,做“清明狗”,有几个人制作几只,挂起来,直至立夏,然后烧在饭中,也是每人吃一只。流传“吃了清明狗,一年健到头”。由此观之,子推燕、清明狗是一种驱病之物,也是一种营养补品。清明节另一重要食品是春饼,又名薄饼,圆而薄,内包以猪肉、鸡蛋、鱼肉、猪肝、豆芽等馅。这种食品本来是祭祖用的,后来成为群众的节日饮食。   (三)踏青   踏青来自三月三上巳节,后来由于上巳节并入清明,而扫墓又要到郊外去,因此清明节进行踏青十分流行。 &nbsp&nbsp&nbsp&nbsp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七、清明节(3)
踏青的前身应该是野外的交往。在氏族时代,两个氏族之间的婚配就是依靠这种交往,进行对歌、跳舞等形式,彼此相识及建立感情,发生族外的婚恋关系。后来的踏青却是文明时代的产物,是文人雅士的娱乐手段。   踏青时用的轿、车要插挂柳枝,在房檐上、妇女头上、儿童衣襟上也插挂柳枝。另外,也有的地方以柳枝做成球具为戏,或把柳芽掺入面食内,摊饼食之。插柳、戴柳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是一种节日装饰。“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戴不戴柳成为人的生死攸关的大事。它的起源有三种传说:一说唐太宗给诸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二是古代皇帝赐杨柳之火,伴之而来的柳枝也身价大增,成为插柳的来源;三则认为柳枝有灵性,可以避邪,故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物。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房檐上插柳,是一种住宅标志,以示醒目,可导引祖先的亡魂归来。   (四)蚕花会   中国是一个养蚕古国,远在史前时代就懂得使用蚕丝。当然,一般民众还是穿用麻衣,贵族才能服用丝绸。但丝绸远销国外,中国有供运输的丝绸之路。所以养蚕是民间一大行业,并有相当多的节日活动。   清明前后,既是民间饲养蚕的季节,又是祭祀蚕神的节日。《湖州府志·岁时》:“清明晚,则育蚕之家设祭以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弯弓之状,盖祛蚕祟也。”湖州、杭州“祛蚕祟”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白虎星神像前吊肉,祭而退神;一是在门前画弓箭,使白虎逃之夭夭。还有吃海螺,把海螺壳丢在房上,象征赶白虎。中国供奉的蚕神基本有三种:嫘祖、马头娘和青衣。各地都有祭蚕神仪式。民间信仰认为,白虎是养蚕的大敌,通过画弯弓、桃青等巫术以及贴门神祛禳,祈求蚕业丰收。杭州桐乡芝村有龙船庙,蚕农在庙前河中集合,用两船并在一起为祭坛,上供蚕神,设供品。祭祀时向蚕神叩头,祈求蚕业丰收。然后表演文艺节目,号称蚕花盛会,实为祭蚕神仪式。祭蚕是为了蚕业丰收,同时也有求子风俗,如芜湖过“真清明”时,在前一天准备一个南瓜,第二天煮熟,夫妻对坐食南瓜,认为吃南瓜能生男娃。 (五)游戏   清明节有不少游乐活动,主要有荡秋千、放风筝、斗鸡、拔河、踢球、马球、赛龙舟等等。  荡秋千   秋千是在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人们坐或站在板上,前后摇动,做出种种惊人表演。此外还有转秋、磨秋等形式,其起源于北方。南北朝时期已传到江南。除汉族外,在朝鲜族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都较流行,而且越玩越大,出现有地方特色的转秋、磨秋等。 放风筝 &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七、清明节(4)
清明前后,春风正盛,是放风筝的季节,因此清明节多放风筝。风筝的起源与放邪有关,最初是一种巫术。福建惠安地区扫墓时,大人带小孩,小孩在山间放纸鸢,认为此举有放邪之效,孩童会健康成长。放断鹞来源于巫术,但是后来的风筝已失去巫术特色,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娱乐方式,曹雪芹就是一位扎风筝的高手。各地也有不少风筝会,风筝成为一种民间艺术的精品。   斗禽   斗禽指斗鸡、斗鸭、斗鹌鹑等游戏。斗鸡就是让两鸡相斗。战国时期已相当流行。  斗鸡为什么在清明节前后呢?这与鸡的生活规律有关。在农历十一月到四月初,野鸡不分公母,都群居在树上。四月至六月为野鸡的交尾期,群居生活解体,形成一对公母鸡的单偶生活。此时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人类利用野鸡的这种生活习俗,饲养鸡媒,专门以其引诱其他野鸡来斗,从而捕捉之。还发明了以饲禽诱捕野禽的方法,如养鸡媒捕野鸡、养鹌鹑捕野鹌鹑等等。以后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斗鸟、斗鸭、斗鸡、斗牛、斗马、斗孔雀等。   击壤   击壤起源于尧舜时代。古代称为“飞堶”。晋周处《风土记》对此有详细记载:“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寸,阔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先列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之,中者为吉。”民间的打瓦、打台、打尺子击钱均是击壤遗俗。   清明节期间,男子多到野外植树,妇女忙于针线、刺绣。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也流行清明节,如满族、朝鲜族、撒拉族、傈僳族、纳西族、阿昌族、壮族等。&nbsp&nbsp&nbsp&nbsp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八、浴佛节(1)
四月八,又名浴佛节、佛诞节、龙华会,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宗教节日,但是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和求子在过去广为流行。   (一) 浴佛   相传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的生日,此日僧尼皆香花灯烛,置铜佛于水中,进行浴佛,一般民众则争舍财钱、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出现各种庙会。在四月八日,各地佛寺举行佛诞进香。在北方地区则传说四月十八日为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生日,即举行妙峰山庙会,南方地区龙华、九华、姑苏等地也均有盛大庙会。庙会期间还有堆佛塔活动。可见中国的庙会是多元的,既有佛寺庙会,也有道教庙会,还有佛、道、儒结合的庙会,北京的妙峰山庙会既有道教内容,也有不少佛教成分,但它的花会却是各种庙会都有的。   (二)斋会   斋会,又名吃斋会、善会,由僧家召集,请善男信女在四月八日赴会,念佛经、吃斋,由于与会者要吃饭,必须交“会印钱”。饭菜有面条、蔬菜和酒等。   在浴佛节期间,人们要讨浴佛水。   节日饮食有吃“不落夹”,“不落夹”为蒙古语,是对粽子的称呼。还有一种乌饭,方法是以乌菜水泡米,蒸出后为乌米饭。这种食品本为敬佛供品,后来演变为浴佛节的饮食。当时还有放船施粥的风俗。   (三)结缘   在浴佛节中还有一种结缘活动。它是以施舍的形式,祈求结来世之缘。民间舍豆结缘,寺院、宫廷也不例外。宫中要煮青豆,分赐宫女内监及内廷大臣,称作“吃缘豆”。   (四)放生   佛教主张不杀生,在浴佛节期间则流行放生习俗。放生来源较早,宋代已有记载。古代有承美放生传说,民间有玳瑁放生等。   四月八不限于浴佛,其实它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各地流行有不同的节日风俗。山西乡宁在柏山(后改在结义庙)###,祭祀晋国大夫荀息,后改祭关公、张飞和刘备,会上争食油糕,又称油糕会。民间传说牛王为神,各地都在四月八为牛过生日,称牛王诞。浙江丽水有一种抢牛馒头风俗,也是祭牛的产物。牛是农民的宝贝,也是农耕文化的象征,因此把爱牛之心也带到节日里。河南邓县四月八要祭瓜神马武,并展销黄瓜。江南许多地方为了纪念孙膑、庞涓斗智,过乌米饭节,后来演变为敬佛做乌米糕。天津过出鬼节,祭祀冤死亡者。   (五)求子   四月八虽为浴佛节,但是人们总是把自己的愿望表现在节日的活动中,求子就是一个突出例子。各地拜观音求子者也不胜枚举。《吉林奇俗谈》中说:“吉地白山四月二十四日开庙会,求嗣者诣观音阁,于莲花座下窃取纸糊童子一,归家后置褥底,俗谓梦能可操胜券。”这种偷纸娃娃与抱泥娃娃性质是一样的。山东聊城地区有观音庙,神案前有许多小泥娃,有坐者,有爬者,有舞者,皆男性。四月八日这天,不育妇女多去拜观音和送生娘娘,讨一个泥娃娃,以红线绳套住脖子,号称拴娃娃。有的还以水服下,认为这样能怀孕生子。泰山除供碧霞元君外,还盛行押子,即在树上押一石,拴红线,以求吉利得子。陕西延安有一个清凉山庙会,祈求龙王降雨。同时设铡关,十二岁以下孩童腰扎草绳,手抱公鸡,先从铡刀下扔过公鸡,接着自己爬过去,俗称过关,从此年年平安,标志成年。 &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www.aIhUaU.com

八、浴佛节(2)
(六)拜药王   此外,在浴佛节前后,还有一些其他宗教活动,如庆祝菖蒲生日,四月十八解灾,以傩驱疫,请符治病,偶像治病等等。人们也积极崇拜药王,祭祀华佗、孙思邈。因受道教影响,也拜感应药圣真人,流行神捡药,进行采药活动。这些活动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从远古时代起就流行巫医,后来中医、中药有很大发展,出现不少名医,除上述者外,还有扁鹊、李时珍等。中医是解除民间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拜神求佛者,多半是为了解除疾病,所以庙会上也有不少卖药、治病者,患疾病看不好者,就习惯祭拜中医的祖师爷——药王、医圣。   在某些少数民族中也过浴佛节,其中的苗族就过四月八。&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九、端午节(1)
端午节,又名端阳、重午、端五、重五、端节、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过去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楚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五月五端午节。但是近代学者的研究证明,端午节的许多活动早在屈原以前就存在了,据宋高承《事物纪源》记载,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了操练水兵而划龙舟,这说明端午节起源较早。也有人认为该节是龙图腾的祭祀节日,或来源于夏至,或起源于恶日。还有的认为是纪念伍子胥投钱塘江,还有曹娥救父之说。也有人主张五月五端午节与介子推有关。还有的说是为了祭祀先祖。类似传说五花八门。端午节的起源可能是为了祭祀水神或龙神而举行的祀神仪式,后来各地又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对端午节起源作了自己的解释,其中纪念屈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
(一)祀神
端午节是一个祭祀诸神的节日,其中有屈原、曹娥、蚕神、农神、张天师和钟馗之祭。曹娥是浙江地区五月五日祭祀的神灵之一,至今民间还流传有关历史传说。由于她是孝女的楷模,为东汉时期的统治者所提倡,于是加以宣传,并把她与龙舟联系起来。浙江建德地区认为白娘子盗仙草救了许仙,也救了百姓,所以当地在端午节祭白娘子。
端午节的另一避邪之神是钟馗。是日各户都购买钟馗图,挂于门上驱鬼,各户之间也以赠送钟馗像为荣。钟馗既可打鬼,又可驱疫。古代早期就迷信钟馗,如铜镜上的图案。张天师、钟馗皆为道教历史人物,道教正是善于驱鬼降妖,而五月五日为毒月日,自然会把道教的神仙搬到节日中来,所以这是较晚兴起的信仰。
浙江衢州地区把五月五视为药王神农的生日,以该日阴晴占卜年成好坏及药品的质量。而端午采药则由来已久,在全国各地都较流行。
另外,在福州称瘟神为大帝,曾修建庙宇供奉,五月端午举行大帝诞,杀牲祭祀,搭台唱戏。而浙江湖州地区过谢蚕神节。
(二)划龙舟
划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中国绝大多数县市在端午节划龙舟。所谓龙舟,就是龙与船的结合,是一种以龙为标志的竞赛船只。划龙舟不仅在汉族地区流行,在少数民族地区也相当活跃,如壮族、傣族、苗族都有盛大的龙舟赛会,云南西双版纳举行泼水节活动时,傣族也举行龙舟比赛,龙舟华丽,观者人山人海,颇有民族特色。另外在朝鲜族、白族、土家族、拉祜族、仫佬族、京族、黎族地区,也过端午节,划龙舟,其中满族又称“重五节”。
书包网 www.aIhUaU.com

九、端午节(2)
龙舟的特征表现在龙头、龙尾上,此外还有各种装饰,如舟上有神楼、神位、旗帜、彩灯、大鼓、铜锣等等。每逢端午节时,事先要修龙舟,训练水手,到节日进行龙舟比赛。比赛前,必须请龙、祭龙,然后进行竞渡。   划龙舟的主要目的:一是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驱除瘟疫。有的地方还以龙舟送鬼,即驱邪避瘟疫。在广东民间流行一种纸符,书有“天生火官除百害,八卦水御灭凶灾”,就是划龙舟时用的,目的是去灾求吉。   (三)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角黍的做法是把粽叶即大竹叶泡湿,糯米发开,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角或四角形状,蒸煮熟而食之。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传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向他献的供品。其实吃粽子怀念屈原是较晚的,在此之前粽子是一种夏令或夏至食品,同时用以祭祀水神或龙,后来才把纪念屈原附会上去,并流传至今。   端午节的特点和活动内容,在一首民谣中有充分的反映: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鸡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早晨小孩还没出被窝时,大人就把鸡蛋送到小孩嘴边,认为鸡蛋有健身之效,也与蛋生神话有关。   雄黄酒,是酒内加入药物——雄黄,其中含三硫化二砷。民间认为把雄黄酒涂在额上、耳朵上,能防虫健身。浙江奉化民间认为端午前后的药材治病最灵,必多采集,送给老人,故称该节为送药节。东北少数民族在端午节早晨,出去采菖蒲、艾蒿。还去水域捉青蛙,然后往蛙口内填一块墨,令其干燥,一旦发现有人患浮肿病`,就用蛙墨涂抹伤口,但必须是在端午节时制作的。   (四)避五毒   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包括以服药和宗教手段来避五毒之害。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要赐扇,小孩穿五毒裹肚,佩香囊,捕蛤蟆,贴端午符,沐浴兰汤等等。天津已婚妇女要带领小孩到河边“躲午”,并把身上佩戴的避邪物如布人、布狗等物丢入水中,取小布人代替受灾,俗称狗咬灾星。   首先,佩戴避邪植物。起初是插菖蒲、艾虎。民间多自采自用,城里则有人沿街叫卖菖蒲、艾草。后来增加了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端,可与五毒相克。   其次,端午节卖五虎花,佩挂护身灵物。这些饰物,又称香包,有些地区用雄黄酒在小孩额上画王字,取避邪之意。有些地方还专门缝制五毒衣、五毒背心,让小孩子穿上护身。此外,还有贴永安符,举行钟馗赛会。有关民间防五毒剪纸也有不少,如倒灾葫芦、艾虎菖蒲剑葫芦、老虎镇五毒等。 &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九、端午节(3)
第三,游天坛风俗。这主要流行于旧北京地区。此外还举行石榴花会。 &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天贶节(1)
天贶节,又称六月六、回娘家节、虫王节等。六月六是一个小节,节日活动较少,主要是藏水、晒衣和晒经书,妇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活动。   (一)回娘家   汉族有一个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卿孤偃骄傲自大,气死亲家赵衰。有一年晋国遭受灾害,孤偃出京城放粮,女婿想乘孤偃过生日之时,为父亲报仇,杀死孤偃。女儿知道后,星夜赶回娘家报信,让父亲有个准备。孤偃放粮回城,深知自己办了坏事,悔恨不已。他不仅不怪女婿,还改正了自己的毛病。事后,每年六月六日,孤偃都把女婿、女儿接回家里,合家团聚。后来传到民间,逐渐成了妇女回娘家的节日,还称为姑姑节。   上述传说乍看颇有道理,实际并非如此。女儿回娘家是经常性的,但是什么时候能回,要看夫家能否离开,如农忙时节、节日期间,女儿要在丈夫家生活。而农历六月农闲期间,才为女儿回娘家提供了方便条件,民谚说“六月六,请姑姑”,因此,妇女回娘家是天贶节的重要内容。此时,小孩也要跟随母亲去姥姥家,归来时,在前额上印有红记,作为避邪求福的标记。河南妇女回娘家时,要包饺子,敬祖先。妇女要在祖坟旁边挖四个坑,每个坑中都放饺子,作为扫墓供品。另外,甘肃榆中在六月六庙会上,求育妇女要跪在太白泉边,从水中捞石,用红布包好,祈求得子。   (二)晒书   关于天贶节的来历,认为是道教元始天尊赐书于人间。在民间,传说玄女赐给宋江一部天书,使他替天行道,扶危济贫。正因为有六月六降天书的传说,又传说当天是龙晒鳞的日子,天晴日朗,当时又处于盛夏,多雨易霉,这种多雨天对书籍、衣物都十分不利,因此只要遇到晴天就要进行曝晒。河南有首民谚:“六月六晒龙衣,龙衣晒不干,连阴带晴四十五天。” 此时从佛寺、道观乃至群众家里,都有晒衣物、器具、书籍的风俗。妇女在此日多洗头,把小狗、小猫等宠物轰下水洗澡。   在六月六还有一种藏井水的风俗。这种藏水、晒衣是讲究夏季卫生的良好民风。   (三)求平安   一年四季,对老弱病残者最有威胁的季节有两个:一是盛夏,二是腊月。此时死亡率高,发病者也多,因此在六月六特别注意人畜的安全。山东临朐地区在六月六祭山神,祈求“男人走路不害怕,女人走路不见邪”。大象是历代最受欢迎的观赏动物,也用于杂技,六月六必为大象沐浴。在民间吉祥图案中也常以大象为吉利的象征。除洗象外,也洗其他牲畜。广西壮族以六月六为牛魂节,此期间为牛洗澡,让牛休息,喂各种好饲料。另一种方式是施用巫术。在大雨将至之际,如天气连阴不止,闺中儿女,剪纸人悬挂在门的左边,称“扫晴娘”。这是一种比拟巫术,企图利用扫晴娘把阴云驱散,以期迎来阳光充足的晴天。这种巫术剪纸在中国北方广为流传,如陇东地区称为扫天婆、扫天娃娃、驱云婆婆等等。这些人皆为妇女形象,伸展两臂,两手各持一把扫帚或树枝,作驱云赶雨的姿势。 &nbsp&nbsp&nbsp&nbsp

十、天贶节(2)
此外,在六月六天贶节还有不少娱乐活动,主要是广东地区有划龙舟活动。在山东地区认为六月六日是荷花生日,因此在节日期间赏荷、采莲,市场上还大量出售荷花玩具。妇女、儿童还喜欢用其花汁染指甲。   (四)虫王节   六月六,又是民间的虫王节。为了祈求人畜平安,生产丰收,在六月六还有不少宗教活动。例如辽宁盖州有八腊庙会,是一种为驱虫、祈雨的活动。北京善果寺有数罗汉活动,以占卜吉凶。山东民间在六月六祭东岳大帝神,举行东岳庙会。该日又是麦王生日。当地民间还认为六月六是海蜇生日,当天下雨,海蜇就会丰收。六月间百虫滋生,尤其是蝗虫等,对农业是莫大威胁。古代蝗虫是最大的农业灾害之一,人们一方面积极捕蝗,如利用火烧、以网捕捉、用土掩埋、众人围扑等方法,尽力消灭蝗虫;另一方面则祭祀虫王,如青苗神、刘猛将军、蝗蝻太尉等,都是各地供奉的虫主神。同时也利用各种巫术手段驱虫。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过火把节。从传统看,它似乎起源于南诏内部的王权之争,其实与用火防灾有关。至今当地人在过火把节时,人们还举着火把,到田间、地角游行,目的是驱逐虫灾。   六月六开始进入夏闲,妇女纺纱、织布、准备过冬的衣料。   在少数民族地区,如布依族、壮族、苗族、瑶族和畲族的六月六,也有一种天贶节,但有其自身的民族特点。&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一、夏至节(1)
在芒种后十五天为夏至,该日日照最长至终极,北半球白昼从此渐短。夏至是白天最长的一天。   (一)夏至歌   夏至节在汉代已有,宋代官员还放假三天。关于这个节日,宋人周遵道《豹隐纪谈》载有“夏至九九歌”:   夏至后,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   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   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   七九六十三,入眠寻被单。   ###七十二,被单添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在夏至节,浙江金华地区有祭田公、田婆之俗,即祭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为防止害虫发生。夏至共十五天,其中上时三天,二时五天,末时七天,此时最怕下雨。而在多旱的北方则流行求雨风俗,主要有京师求雨、龙灯求雨等,祈求风调雨顺。但是,当雨水过多以后,人们又利用巫术止雨,如民间剪纸中的扫天婆就是止雨巫术。有些地方把本来是巫术替身的扫晴娘也奉为止雨求晴之神。过去在六月二十四日,还多祭祀二郎神,即李冰次子,因为民间供奉他为水神,以祈求风调雨顺。天旱了,请二郎神降雨;雨多了,请二郎神放晴。其时还有许多禁忌。   夏天的节日很多,除夏至外还有一些,如青海六月十五的花会、台湾六月十五的王天君诞、香港六月十六的鲁班节、天津六月十九的接太阳、东北六月底的马王爷诞日、南方六月末的双莲节、六月二十四彝族的火把节等。北京的六月二十为马王节,军人、养马人都到东岳庙马神殿进香。六月二十四日则为二郎神诞辰日,祭关帝,祈求平安。   另外,夏至期间,广东阳江地区还有开镰节,即在开镰前一天晚上,各户要做面饼、茶,备酒,在广场上跳禾楼舞,并摆大桌,其上站一位禾娘,拜四方,唱大话歌,一男子在桌下伴唱,祈求夏季丰收。   (二)夏令饮食   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官府也停止办公事。江苏夏令饮食有三鲜: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浙江杭州喜吃乌饭,据传说是纪念战国庞涓。浙江建德民谣说:“立夏日,吃补食。”说明夏至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为投入紧张的秋季农业劳动做准备。广东有喜吃狗肉之习,俗语说:“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夏至杀狗补身,使当天的狗无处藏身,但不能在家宰杀,要在野外加工。北京流行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至饺子,夏至面”。防暑主要注重两个方面: &nbsp&nbsp&nbsp&nbsp

十一、夏至节(2)
首先是多吃冷食、凉食、瓜果。古代的斗茶、凉汤都是极好的防暑品。苏州立夏节喝“七家茶”,小孩要吃“猫狗饭”。同时多饮食凉粉、酸梅汤,服用冰块。说明周代已有掌冰的官吏和冰窖设备,冬季贮冰,夏季食用。清代就有刨冰。清廷在立夏这一天,赏赐文武大臣冰块。此时又是瓜季,人们坐在瓜棚下乘凉,品赏西瓜。西瓜、苦瓜都是清热消暑食品,是夏至季节的重要佳品。另外,夏季蚊虫繁殖,雨水多,易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因此在夏令饮食中有吃大葱、大蒜习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大蒜有“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避邪恶,消肿痛,化瘕积肉食”之效。此外,凉亭赏夏也是人们盛夏中进行的一项防暑活动。  其次是利用防暑工具,例如有雨伞、扇子、凉帽、凉席、竹夫人等等。   扇子起源很早,先为农业生产的扬谷工具,后来才加以改进,变成防暑和戏曲用具。文献记载中的商代扇子,是车上遮雨用的,称“扇汗”。南北朝后,在扇汗外,又发明一种长柄障扇,后来演变为华盖。民间的扇子因地而异,有芭蕉扇、蒲扇、羽扇、绢扇等,后来才出现了纸制折扇。当时的卧具则普遍利用各种质料制成的凉席。古代流行的瓷枕,也是一种防暑卧具。也有用竹枕的,即称竹夫人,又称百花娘子、竹姬、青奴。在《吴友如画宝》中有一幅“竹妖入梦”图中,就绘有一男子卧于床上,抱着竹夫人入梦乡的情景。由于夏天白天长、炎热,入夜又难眠,各地都提倡睡午觉。此外,人们也喜欢在夏天里游泳、妇女儿童戏水、养金鱼、叉鱼、钓鳖、捕蛙、捉鱼、捉鳝鱼、夏猎等活动。   (三)防暑   夏至后入伏有初伏、中伏、末伏之分,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容易中暑、生病。因此,旧时在这时多驱鬼以求安,同时也讲究中午歇晌,讲究吃补食。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防暑。尽管如此,夏天对人体的消耗也是较大的,因为吃不好、睡不实,受到炎热的煎熬,因此称为枯夏。北方有一个风俗,即定期为小孩称体重,看看他的体重是否增加或减少,以观察儿童的生长情况。   夏天前后,也是农忙之时,北方收麦、打场、收粮,南方则种稻插秧,至于捕鱼活动,在各地都很活跃。&nbsp&nbsp&nbsp&nbsp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2005金鸡报晓贺岁书:中国节全文阅读 作者:李露露 《2005金鸡报晓贺岁书:中国节》由www.aIhUaU.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2005金鸡报晓贺岁书:中国节全文阅读页面。

金鸡报晓 2005金鸡报晓贺岁书:中国节全文阅读 作者:李露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9251/462595098130.html

更多阅读

陶冶情操乐在书中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

陶冶情操 乐在书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往今来,勤苦读书总是为人津津乐道。汉匡衡把家里的墙壁凿个小洞,借邻居的灯光来看书;晋孙康在晚上映着雪光勤读;车溉在夏天捉几十个萤火虫,装入绢袋,照览卷册,这些生活贫寒的人,凭着一股想尽各

自翻 男变女身阿周那:莲花往世书中的性转故事上

男变女身阿周那:莲花往世书中的性转故事史诗摩诃婆罗多中,阿周那受到诅咒,曾经有一段时间成为变性者的故事非常有名。当广延天女向阿周那求欢时遭到礼貌的拒绝,他声称自己视她为母亲,因为她曾经是婆罗多族祖先洪呼王的妻子,也相当于他

编定标书中常用到的措施费取费率 标书中的保密措施

编定标书中常用到的措施费取费标准专业不同施工组织措施费取费标准也是不同的,以下是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措施费取费标准:%环境保护费 人工费+机械费 0.1-0.2文明施工费 人工费+机械费 0.5-0.9(非市区工程)0.9-1.4(市区一般工程)1.4-2.

声明:《金鸡报晓 2005金鸡报晓贺岁书:中国节全文阅读 作者:李露露》为网友我要当学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