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衣服自制宝宝睡袋 没有不会睡的宝宝,只有不会哄的大人

馆友“blue.sky”:
         您好!您的文章“没有不会睡的宝宝,只有不会哄的大人”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5年2月24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生活/居家”下“妈咪宝贝”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
                    医学界儿科频道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医学界儿科频道”,添加关注后,回复“140923”,即可查收今日精彩资讯!


  作者:@小土大橙子

来源:春雨儿科医生


  你有没有这样怀疑过:我家宝宝就是不愿意睡,就是睡不长,就是觉浅,就是只能抱着睡,就是要磨觉…千万不要轻易下这种结论, 不要给宝宝贴上这样的标签


  本文很啰唆,如看不完,请至少看下面几行,一分钟很可能会改变你和宝宝的生活。


  宝宝越困越疲劳显得越兴奋,磨觉多半是醒太久,哄睡太晚,太疲劳闹的


  减少白天小睡及拖延晚间入睡时间一般不会让睡眠变长变容易,越缺觉越睡得困难,睡眠才能促进睡眠。不管多晚睡多半都是6点左右起,为了保证睡眠时长,早点哄孩子入睡非常必要。 7,8点睡晚觉不算早,早睡又可能减少夜醒。


  抱睡属于修复力差的浅睡眠, 静止的睡眠才是最好的, 不抱睡也能睡长。 3个多月抱睡着之后放床睡一般不会落地醒,因为宝宝睡眠模式已经接近成人。一放就醒不可怕,醒着被放下,睡眠中段醒来的可能低


  白天小睡不长不单是睡眠习惯,或睡眠能力问题。白天睡不实,晚上夜惊夜哭很可能是太疲劳、过度刺激、睡眠不足、睡多了会好转


  维护生物钟非常重要,睡前、睡醒都不要逗孩子,哄睡要坚决。玩、出门遛弯、逛街等活动统统应该让步于睡眠。家长不安排并照顾孩子的小睡,孩子就会缺乏小睡


  入睡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坐站一样自然发生,3、4月是最佳时间窗口


  白天和晚上的睡眠由大脑不同部分负责,宝宝白天小睡和夜晚睡眠模式不太一样


  睡醒喂奶而非睡前能够减少对奶睡的过渡以来,增加进食效率


  夜醒不等于饿,屎尿、湿疹、冷热、白天受刺激、换床、家里来人、妈妈上班、学翻身、长牙,乃至蚊子咬都可能夜醒, 留几秒时间判断,不要一醒就塞奶头,无原则夜奶是导致习惯性夜醒的主因


  下表列举了一下常见的睡眠困扰及改善的必要性和难度,根据实际情况来,毕竟随着长大,很多问题会消失。


  所以解决问题也可以分步来,先作好功课,练好抱孩子安抚等基本功,观察宝宝的起居,挑觉得严重的、难度低的先。

常见困扰

表现

改善必要性

改善难度

可能有用的对策

入睡困难

持续兴奋最终哭闹

及时坚决哄睡/避免过渡刺激/4S/

不过于依赖奶睡/维护好稳定的生物钟

白天睡不长

不超过45分钟

接觉/陪睡/增加睡眠总量

白天睡不稳

车睡,抱睡, 放下就醒

3月内 中
3月后 低

抱至深睡眠放/放下后继续巩固/襁褓/

舒适的睡眠环境/及时哄睡

夜间睡着后不久大哭

突然出现激烈哭叫

避免白天及睡前过渡逗玩/及时入睡/

注意VD补充/多睡/避免惊吓刺激

夜间频繁醒来后无法安抚

间隔短,吃不着奶就激烈哭闹

中/低

注意区分饥饿夜醒和其他原因夜醒/
安抚奶嘴/xu拍/抱起放下/挤出来瓶喂

夜间准点醒来

1点,3点,5点

到点醒来如不饿尽量不靠奶安抚/改用瓶喂/
提前安抚/梦中喂食

早上醒太早

5点钟翻来覆去随后醒来

提前安抚/唤醒去睡/醒后不要立即逗玩/避免早晨室内光线过亮/提早入睡时间


  ------何时睡?------


  为何会闹觉?睡眠信号&入睡时机


  闹觉多是疲劳过度导致,孩子累崩溃很难入睡。虽然累到极致最终一定会睡着,但入眠突然发生,是不健康的崩溃式入眠。哭闹了说明哄晚了,哄睡难度也同时飙升。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示:过于疲倦的儿童之所以表现得兴奋、易怒、急躁、难以入睡,是因为体内的化学物质在对抗疲劳。缺乏睡眠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清醒,积年的疲倦会让孩子总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无法放松。


  不是一定玩了什么,醒久了就会疲劳,对婴儿来说越缺觉越是敏感度高,睡不实。可能看起来很精神很兴奋,但要记住很可能很可能是假象,兴奋由于过度疲劳引起,不要认为是不想睡,家长要坚定一点及时哄睡


  3月醒后1小时内,3-6月1.5-2小时内,6月以上2-2.5小时内,一般需要再次入睡。新手哄睡在20分钟左右,这个时间量也要考虑。


  孩子从生理上无法保持清醒那么久,即使看起来很兴奋很好玩,也一定要坚定哄睡。该睡长觉却半小时就醒来,要知道兴奋是假象,孩子根本没得到充分休息,坚决接觉哄睡。如果对睡眠随意,不维护作息,那么闹觉、缺觉的疲惫痛苦就全都是你造成的。孩子会变得暴躁,容易尖叫,需求无度没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影响脾气和学习能力。


  很多孩子被认为是脾气暴躁,但其实是睡眠不足,睡多了脾气自然就变好了。


  睡眠信号&入睡时机


  留意孩子的睡眠信号,注意什么时候何时犯困该睡觉,何时容易入睡。哈欠,揉眼睛,眼睛没神,拼命啃手,用力咬,晃头,抓头发,手乱舞,尖叫都有可能是犯困信号,一般醒后一两小时之内就表现出来了。观察对比睡醒、睡前半个小时之内的状态表现,很快就能发现你家宝宝特有的犯困信号。轻微犯困信号(如哈欠等)出现后,一般也不会立即能够哄睡,要有一段过度时间,所以如果宝宝不是长期缺乏睡眠,打哈欠之后不要太紧张,安心去做睡眠准备工作。


  晚间睡前兴奋程度(疲劳程度)和入睡难度成正比,和睡醒不久又哭的可能成正比。而且睡得早一般容易睡,而且不会降低睡眠时长。不要白天故意让孩子少睡借以提高晚上的睡觉时长,会起反作用。晚间入睡不久,不一会大哭,给了奶就安静继续睡了,不是没吃饱,不是缺钙,可能是疲劳导致神经太兴奋,没有平复。


  另外一个磨觉的可能是,在生物钟清醒时段哄睡,这时候宝宝不困,大人误读了信号,导致看起来好像是难以入睡的磨觉。


  维护好稳定的生物钟


  3个月后应该注意形成规律的生物钟,此外要尽最大力量维护生物钟,不可太随意,否则是对宝宝的不负责任。由多个人带孩子或者白天晚上不同人带更是要如此,不是要被时间表束缚但参考时间表确实能够让大家都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从而更好的相应宝宝的需求。


  3月内醒后1-1.5小时内,3-6月1.5-2内,6月2-2.5内,1岁3小时左右,一般需要再次入睡。


  一般需要再次入睡。当孩子需要睡眠却想玩,而你陪他玩就是在剥夺他睡眠时间。要区分宝宝的需要和意愿。


  维护生物种还有一个重要的但容易被忽视的点:作息应尽量和内在生物钟保持一致,不在应该清醒的时候昏睡和在需要睡眠的时候清醒。尽量避免在生理清醒时入睡,这和在生理睡眠时顺利入睡同等重要。


大人衣服自制宝宝睡袋 没有不会睡的宝宝,只有不会哄的大人

  实际操作上就是:孩子生物钟比较规律,不太缺觉之后,不可提前太多哄睡,否则浪费体力不说还会招致反抗,难度增加。如果某种原因错过了某次小睡,应尽量不要睡,保持低强度活动,到下一次睡眠时间再哄睡。身体在睡眠时段却清醒,生物钟在兴奋而身体却在睡眠,都会导致生物钟混乱和身体的痛苦,影响入睡和睡眠时长。


  4-9个月参考的睡眠时间安排:早上6-7点醒来,8-9点睡第一觉,时长1.5-2小时, 中午12-1 点第二觉也就是最重要修复力最强的午觉 时长2-2.5小时。 傍晚4-5点钟小睡半小时,晚间7点入睡。虽然每个孩子有个体差异,但和有很多孩子就是45分钟醒一样,孩子的睡眠特点只是和大人和常识不一样,孩子之间有相当高的相似度。这些奥秘是由内在身体的规律决定的。


  少于45分钟的睡眠修复力差,20分钟内的更是无效。早上和中午长达2小时的单次睡眠是孩子的生理需求,对让身体从疲劳状态中恢复至关重要,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是需要父母耐心的学习和安排。睡眠时机和环境把握好,加上宝宝的生物钟,一定能越来越好的,宝宝的哭闹会少,大人的心理和身体压力也会小的。


  ------如何睡?------


  入睡最大的奥秘在于平静


  基本功之安抚方式


  要哄得宝宝平静放松下来,身体接触、吮吸、有节奏温和的晃动都行。先吸引触觉,听觉,视觉其中一种感觉:按摩抚摸、拥抱、亲吻、摇晃、轻拍背部、上升下降、改换抱着的姿势、耳语轻唱、轻哼、音乐、白噪、颊贴脸颊、说宝宝最喜欢的词、叫名字和宝宝不断重复一句话…反正都可以试试,只要注意力被吸引又不是引起兴奋就好办了。吮吸时强有力的安抚,所以奶睡、宝宝吃手、安抚奶嘴等也是可以尝试的。放在床上之后可以给宝宝枕头之类的安抚物。


  基本功之抱放孩子的姿势(维基百科)


  接觉《每》书中提到6个月孩子可以连续睡10小时,中间不需要进食。其余绝大部分篇幅在说哭泣控制的方法,让哭1分钟,5分钟,再安慰之类,我没有试过而且也不是本文重点,不做描述了,实在要是其他所有招都试过全部没有用的大孩子,睡眠非常成问题的,可以去参考一下,自己权衡吧。书中有一个有关于睡眠模式的图,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宝宝的睡眠模式为什么如此相似,为什么第一觉一般很长,为什么早上看起来睡得更不踏实。


  宝宝睡眠有个很大的坎就是半小时,45分钟必醒。多个小打盹的修复效果远远弱于三两个长觉,为了保证全天的睡眠质量和时长,应该接觉帮助宝宝延长每次的睡眠时间,建立睡得长的习惯。即使是45分必醒的孩子,调整之后早上1.5小时,中午2小时,傍晚0.5小时是完全做得到的(5个月孩子为例)。


  提前行动:如半小时醒,试试睡25分钟还没有醒的迹象的时候就拍拍或者把手放在肩头,轻轻嗯嗯,6个月以上孩子不要拍,手放在身上固定位置。过了常规要醒的点如没醒就安全了,很可能渡过了浅睡眠周期,实在要醒及时抱起来哄。缺觉严重的孩子会秒醒,可能靠拍不行,需要直接提前抱起。


  开始得守着宝宝小睡,把醒的迹象扑灭在摇篮,这么几次基本他就习惯睡得就长了。一般午觉可以试一下。宝宝进入比较踏实睡眠之后应该减少拍动不拍动。能够出现多次长觉之后可以不用接觉,顺其自然。


  不用每觉必接:5个月宝宝起床一个到两个小时会开始睡早觉,早觉一般1.5小时,如果1小时左右精神好,也没必要硬接,傍晚觉一般半个小时,不用硬接,而且也怕影响晚上入睡。午觉最有潜力,可以冲到两个多小时,所以是最值得争取的,一般午觉如果只有45分钟应该作为接觉重点来。其他月龄的体会一下大意吧。另外如果睡觉哭醒,一般需要尝试帮助接觉,而非直接从哭泣中唤醒。


  时候辛苦一通只睡半个小时的,别气馁也别着急,这个短期需要运气,长期靠耐心。小睡接觉成功之后不能高兴太早,一定要巩固几分钟,否则一旦再反弹,想再哄就是几乎是非常难了,得瑟太早,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


  唤醒去睡


  是对付习惯性醒的一个利器也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稍有风险,但估计一半的成功率还是有的。具体操作,早醒定点在5点的,可以在固定要醒的点之前1小时比如4点半(时间卡的准的话半小时也行),趁娃在熟睡状态时,轻轻碰碰,可以整理一下娃的衣物,摆摆头或脚之类,动静比换尿布稍轻,轻轻说一两句话也行。时间几秒十几秒就可以。大概唤到8,9分睡的样子,也就是娃可能头左右摆动一下,翻个身,哼一声,不可弄太醒,连续两天,第三天可以按兵不动继续观察是否已经能够推后醒来的时间。一般如果成功的话可以推后半小时到1小时,也就是摆脱早醒了。如果在这个点饿的孩子喂迷糊奶也可以的。总之要在尚处于深睡眠的时候操作。点卡得不好的话就只能改天了。


  只剩一次的夜醒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操作进行。


  梦中喂食


  下面一段来自网络:“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邀请13位妈妈参加,请她们每天晚上10点到12点之间给宝宝进行一次哺乳(叫做”梦中哺乳“)。这次”梦中哺乳“不管宝宝是否有吃奶的需求,都尽量尝试喂一喂。这样,在半夜宝宝醒来时,妈妈可先尽量不急于哺乳,但要马上对宝宝的哭闹做出回应,给他温柔的拥抱、第一时间换尿布或是抱着宝宝边走边轻轻拍着安抚。如果宝宝重新入睡,就可以不必哺乳。如果宝宝实在无法入睡,再进行哺乳。但要逐渐减少夜间哺乳的次数,延长两次哺乳的间隔。 实验结果很让人振奋,参与实验的小宝宝晚上吃奶次数明显减少,白天吃奶次数明显增多。而且晚上睡眠时间明显延长了,醒来的次数也减少了。实验持续8周以后,参与实验的13位宝宝全部做到从晚上12点一觉睡到早上5点了。相较而言,如果妈妈没有采取这种方法,只有23%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做到睡整夜觉”


  程序育儿法一书中也提到“梦中喂食”. 是说主动喂食属于被动醒区别于主动夜醒,反正一次夜奶不可避免,就干脆选在能控制的时间,且避免干扰后半夜。之前夜里11点按书上说的喂迷糊奶,执行起来,我家宝宝很敏感,几天就变被动为主动醒,梦中喂食后来就变成习惯性夜醒了,以前几乎从来不会11点醒,权衡之下,觉得第一觉的长度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放弃梦中喂食。


  对于不那么敏感的孩子,这也是值得尝试的一个办法。


  醒后不要立即逗玩


  早上醒或者小睡醒了,如果宝宝很安静,不要立刻去抱他和他说话什么的,最好做隐身人,安静陪伴即可,避免立即的眼神接触。一个是避免打扰宝宝有可能再自动继续的睡眠,另一个也是避免他期待醒来之后的活动,从而潜意识里面提前醒来,以便和爸爸妈妈玩。和睡前活动不要太精彩类似,如果睡前好玩得不行,那谁还乐意乖乖去睡呢。


  妈妈预料到了孩子的每一次啼哭并照顾宝宝不让哭出来,这其实会妨碍孩子找寻替代妈妈安抚自己的渠道。夜间也不要对孩子过度关注,一方面动静可能影响孩子睡眠,另外这种溺爱事实上会剥夺孩子学习自我入睡自我抚慰的机会,这项技能其实是终生需要的。过度的关注使得孩子支离破碎的睡眠模式延续更久。


  醒来之后很安静,用好奇的眼光到处看,可以自己玩,此谓“自然觉醒”表示睡得很好。 6-12周可以自己玩15分钟,3-6个月20分钟,6-9个月宝宝应该能够自己玩1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尤其是睡足的情况下。一步不离的陪玩守护,实际上妨碍了宝宝的独立性和学习自我安慰。玩对孩子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独立玩帮助培养情绪适应能力,是情感成熟的重要标志。独处和平静对孩子很重要,所以乘宝宝睡醒的时候适当放手吧。


  翻身影响睡眠


  学翻身会夜里练功,尝试抱以下帮助平静,抱一阵就要放一下试试是不是已经没力气翻或可以扶肩按住。躺下的时候最好是侧睡,前胸后背各放枕头稍稍帮助定位。如果睡觉期间趴成俯卧而又没有醒,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并不要立即帮他翻回来,否则很容易弄醒。翻身频繁的时期,要注意不要滥用奶睡,否则翻身期过去,习惯性夜醒的种子却已埋下。


  边角料的事情-睡不好是缺钙么?


  睡不好的宝宝常被怀疑缺钙,查了很多内容。奶量充足的情况下母乳或奶粉喂养,摄入量应该都能满足要求(厌奶期/长得特别快则未必),一般不会缺钙,而是缺乏VD.


  没有足够的VD摄入会导致吸收的量少从而有可能缺钙。表现出易激惹、烦闹、多汗刺激头皮而摇头; 不易入睡、不易进入深睡状态,入睡后爱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多汗;阵发性腹痛、腹泻,抽筋,鸡胸;这些现象不缺钙也可能有,但如有症状体现了更高的可能性。


  绕不开的敏感话题--哭


  亲密育儿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积极响应孩子的需求, 对于新生儿,哭就是有需求的唯一信号:饿了,尿了,需要安慰…都用哭表达, 所以响应孩子的需求落到实际操作上就是对哭声作出积极响应。


  随着孩子长大,实际执行上,很多时候演变成了一声都听不得孩子哭,这其实大可不必,算是对亲密育儿的误读。尤其是百天这个分水岭一过,孩子表达的方式多样化,哭声的意味也越来越多,更是要注意观察究竟哭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是在表达需求,而需求又没有得到相应(注意响应不等价于满足) ,会压抑孩子的表达,应该积极响应。但如果孩子在宣泄自己的情绪,比如心爱的玩具丢了, 比如摔疼了,比如睡不着,这些情况里哭是或多或少能够帮助宣泄情绪的,家长没有必要强求自己能帮孩子立即破涕为笑,陪伴和情绪的认同 也许更重要。当然分散注意力也是办法之一。


  成长的路上伤痛再所难免,你不是万能,不要把消灭眼泪也作为自己的目标,更不要让这种内疚和可怜的情绪压倒你, 试着用更理性的眼光看待眼泪,上天给了我们这个本能,一定有他的苦心在的,几乎所有的睡眠问题书籍上都指出,哭是其中一种办法, 应该也不是偶然。帮助或者陪伴孩子疏导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压抑情绪。


  最后的一些唠叨


  孩子的睡眠看起来像个谜,但其实只是这方面的知识不普及,研究也太少导致的。孩子的睡眠特点只是和大人和常识不一样,但孩子之间有相当高的相似度。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寻求答案的思考过程。我们需要知其然,但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跟上孩子的不断成长。


  如果你已经耐心看到最后,说明孩子的睡眠真的困扰着你。下面一段话作为结语送给你---睡眠圣经:所有来自儿科专家的证据表明,睡眠时间孩子抗议性哭泣并不会对孩子造成永久的情感或器质上的伤害--贴这段出来,非鼓励宝宝哭,是想给妈妈们减减压。上帝给我们眼泪,教给我们哭的本能,不是为了伤害我们,而是给了我们一个抒发宣泄情绪的窗口。不是所有眼泪都代表痛苦,好比成年人有不开心的事情睡不着,大哭一场反而整晚安睡,第二天恢复到平静心情。完全哄不住的时候试着这样想吧。


  我们的目标是和孩子的需求一直,饿了喂,尿了换尿布,清醒陪玩,累了哄睡。孩子需要亲密和安全,但没有满足孩子真正的需要,再多的拥抱和哺乳都没办法让他感到安全。


  第一次为人父母的我们有时确实读不懂孩子,但好在我们愿意不断观察学习总结,一起耐心陪孩子长大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9551/360541220928.html

更多阅读

怎么自制宝宝睡袋 宝宝的睡袋怎样做

怎么自制宝宝睡袋——简介  很多妈妈都知道,现在的宝宝精力特别旺盛,即使再睡梦中也不消停。刚盖好的被子,也许就在转身喝水的功夫,宝宝已经把被子蹬到脚下去,若妈妈未及时发现及时盖回来,宝宝肯定会受凉。宝宝保暖特别重要,特别是夜里睡

布艺教程 自制宝宝睡袋大全 自制婴儿睡袋简单做法

这个是里面打开的样子:全打开,把宝宝放进去。。。。。想象着都觉得幸福哦~~~~从用过睡袋的MM那里得知,有时候袖子是用不着的,所以我做的睡袋的袖子是可以拆卸的。。。。。里面有扣子可以固定的,之前想用拉链呢,后来觉得拉链有点硬,就还是选择了

自制宝宝睡袋 婴儿睡袋什么牌子好

萌萌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就给他 买了个睡袋,他刚出生的时候天气比较冷,房间里开空调,所以用不到。再大一点天气暖和了又用不到。再等到天气冷了,他会翻身了,睡在睡袋里他不舒服了,每次给他穿都要哭闹醒来。这个月天气变来变去,萌萌晚上踢

冬天宝宝睡袋做法图解 宝宝睡袋怎么做

宝宝睡袋怎么做――简介由于宝宝睡觉时总喜欢踢被子,所以小编今天教大伙一些制作睡袋的小妙招,希望对新手妈咪们会有所帮助:宝宝睡袋怎么做――方法/步骤宝宝睡袋怎么做 1、1. 橡皮筋固定法取4根橡皮筋(或松紧带),分别缝在被子的4个角

声明:《大人衣服自制宝宝睡袋 没有不会睡的宝宝,只有不会哄的大人》为网友猛虎总孤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