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漫思
李正山
定义
在本质上,哲学是无法定义的,哲学只能思考。哲学不可刻板定义。哲学是活的思考,活之思即为哲学。哲学止于思维禁锢。简单说,自由思考即哲学。哲学是文明之根,它的主要特点是思考、探索、质疑和发问。表述哲学定义的最好方式是结合语境进行同步描述,所以哲学定义有无数个。历史上有多少人,哲学定义就有多少个。事实上,固守哲学定义,或者试图给哲学一个万能定义,都是徒劳无益的。如果一定要给哲学下定义,那么,哲学即真假。唯真假可作为哲学定义,其它皆不应做哲学定义。
哲学与低文明
人类历史经历了两个时代,一个是低文明时代,它在1500年前,整体时间约20万年,一个是高文明时代,它起步于1500年后,整体时间不足500年。两个时代合起来,人类总数大约是1000亿,因此,哲学定义至少也有1000亿个。
在1500年代以前,哲学是低文明的猎枪。它有时瞄准专制与丑恶,有时瞄准正义与善良。哲学有时是一个圣女,有时是一个恶棍。哲学有时无所事事,莫名其妙,有时光辉灿烂,引人入胜。哲学有时僵化无比,冷峻生硬,有时变化无穷,不可捉摸。
哲学是低文明时代的科学,也是低文明时代的知识,但知识并不意味着正确、正义和善良。但无论如何,哲学都是低文明时代历史发展原动力,是低文明时代人类精神主体支柱。在低文明时代,没有哲学,文明品质就很单一。到了高文明时代,哲学不再是科学,而是供人们欣赏的一段人类思想历程。哲学止于高文明。在高文明时代,哲学死了。但这不是说哲学精神死了,而是说哲学形式不必要了。在高文明时代,历史方向正确了,哲学就自然隐退了。低文明时代需要哲学,是因为低文明时代需要改变错误的历史方向。但即使在高文明时代,虽然哲学形式不必要了,而哲学所内涵的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仍是必须保持的。哲学之死,是指它的形式,而非精神。哲学必须留下人们不懂的部分,否则,哲学就真的死了。哲学之不死,在于人们始终存在着不懂的地方。留下困惑,哲学永生。因为困惑使人负起责任感,起到鼓励人们继续探索的作用。困惑是哲学发生之源。哲学是低文明时代的导航者。因此,从低文明时代来理解哲学,那么,哲学就是你思考的问题,哲学就是你思考的对象。所有问题都是哲学,所有对象都是哲学。同时,所有问题都包含着哲学问题和非哲学问题。我在思考,我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不断发问、不断思考的质疑过程。哲学是每个人的自由思考。练思维、找思想、发疑问、寻答案的活动过程就是哲学。哲学是大脑运动操,提供思想和健脑是哲学的两个主体功能。所以,在低文明时代,哲学很重要,很必要,很关键,而在高文明时代,哲学自动隐身了,因为历史方向正确了,人类普遍智慧了,哲学可以业余化了。但在高文明时代,哲学表面上死了,而灵魂犹存。
哲学就是没有结果的思考,没有止境的思考。哲学就是一种思考过程。哲学提供没有结果的思索,但这个思索不是答案,仍然仅仅是思索,所以,哲学即思考,思考即哲学,没有思考就没有哲学,继续思考就会继续发生哲学,哲学即疑问,疑问即哲学,没有疑问就没有哲学,继续疑问就会继续发生哲学。思考者即哲学家,哲学家即思考者。哲学在疑问中发生,在思索中形成。没有疑问,哲学不能发生,没有思索,哲学不能形成。历史因哲学方式的思考而改变。猪的哲学是不思考,只管好吃好喝。奴隶的哲学是麻木,并反对改变,同时寻找麻木中的快乐与幸福。所以,猪和奴隶的命运就恒定下来,其历史也就不变了。
哲学无权威,但权威是哲学的一部分。哲学无惯例,但惯例是哲学的一部分。哲学无定义,但定义是哲学的一部分。哲学无国王,但国王是哲学的一部分。哲学无绝对,但绝对是哲学的一部分。哲学无自己,但自己是哲学的一部分。哲学无结果,但结果是哲学的一部分。思考是哲学的唯一常态。同时,哲学就是找答案,但是,找得到的答案不是哲学,而是科学。哲学就是为寻找答案而无法找到结果的追寻过程。不求结果,但求思考,这就是哲学。哲学是无结果的思考,科学是有答案的哲学。科学因哲学而发生,但哲学与科学不同。光是什么?那是哲学问题;光速每秒30万千米,那是科学答案。人是什么?你是谁?认识你自己,这是哲学问题;人是动物,但动物并不都是人,这是科学答案。1+1为什么等于2?1+1可以不等于2吗?1+1有其它答案吗?这是哲学问题;1+1=2,这是数学结果,也是生活常识,但离开了纯粹的数字计算,这个数学结果未必正确。由此可知,哲学具有显然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哲学的核心内涵。但哲学也是有答案的。哲学是随人生移动变化的那条天际线。哲学答案随人生移动轨迹变化而变化,哲学答案永远在你的视线之前,看得到,不可及,实际存在,又在时刻变化之中。而实际上,你的现在起点就是哲学答案,因为天际线一直都在你脚下,天际线从未离开过你的脚步,只不过你的思维局限妨碍你的判断,所以,你一直感到远离了天际线,无法获得结果。事实上,真正的那个哲学答案永远隐藏在你不知道的内心。哲学的答案并不在哲学家那里,而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是隐藏起来的哲学家,哲学家都是暴露思想的平凡人。哲学家是永远敞开思想的人。哲学家不能做沉默者,沉默者不是哲学家。哲学家永远拒绝沉默,沉默不是哲学家性格。沉默往往是一种被迫的生活需要,但哲学家不能因为需要而保持沉默。如果保持沉默,他就不是哲学家。即使宇宙毁灭在即,哲学家也要拒绝沉默,因为哲学家有义务在宇宙毁灭前为世界报警。哲学家不能做灵魂盲人。哲学家是永远的探索者。哲学家是自始至终的勇敢者,自觉醒悟的奉献者,奠基思想的责任者,化险为夷的警报者,真理意志的守护者,公平正义的评论者,阴暗丑恶的揭露者。
哲学的基点是人,人权是哲学的终极原点。所有哲学思考都从尊重人权或损害人权出发。围绕人权进行思考,哲学才会有意义发生。人即哲学,哲学即人,哲学即人学。你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你,我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我,他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他,自己就是哲学,哲学就是自己,所有人都是自然的哲学构成体。发现了自己就发现了哲学,找到了自己就找到了哲学,丢失了自己就丢失了哲学。哲学与自己的生命相始终。生命开始,哲学即起步,生命结束,哲学即止步。生活即哲学,哲学即生活。我们始终没有离开哲学,哲学也从未离开任何人。哲学就是每个人的人生过程,生活经历。所不同在于,绝大多数人的哲学止于生命终点,只有少数人的哲学会在生命之后继续存在。其实,这种生命结束之后的哲学已经改变了性质,它变成了历史,成为人类文明的构成部分。当然,一个人的哲学能成为历史,它就到达了哲学的最高境界。让哲学成为历史是所有哲学家的最大梦想。
我心即哲学,哲学即我心。心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所以哲学必须强调不间断思考,并保持思考独立性。哲学的思考性把人类不断带入新境界。人类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来自于不间断的思考性。思考性是哲学的本质精神。但哲学的思考性与情绪无关。哲学是无情绪思考。勤换思想即哲学。不固守思想、不固守成见即哲学。哲学是风中的思想,你永远看不到变化,但能确实感受到变化。思想永远在变化中,变化即哲学。但对真理,哲学就是坚守。坚守即哲学,哲学即坚守。因为真理是哲学的唯一宇宙,哲学所追求的就是获得那个唯一真理宇宙的快乐感受,但是,真理宇宙你看不到。你追求的你看不到,但你一直在追求,这就是哲学精神。哲学是闪亮的礼花,璀璨夺目,看得见,抓不住,但内心自然欣喜。哲学不是思想的全部,不是历史的全部,不是文明的全部,哲学只是被点亮的光明之灯。哲学就是点亮的思想,哲学家的任务就是把没有点亮的思想燃烧起来,不断点亮思想,不断燃烧思想,让思想的光热普照大地,让人类获得脱离黑暗与冷酷的现实世界的领悟机会。哲学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奇妙的精神恋爱活动。看不到,放不下,又回味无穷,如礼花过后的温馨记忆。哲学就是自己内心燃放的精神礼花,所以,哲学就是一种有思想温度的精神感悟。思想温度是哲学之魂,但思想温度不是情绪。
辩证法
归纳与演绎是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辩证法也是哲学研究方法之一,但更有必要澄清辩证法。辩证法就是让我们在完美中看到不完美,同时,又在不完美中想象可能的完美。辩证法是一种思维练习方法,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继续思索,但每一次思索都不是结果,而是开始。不断问自己,同时又无结果,这就是辩证法的思维练习方式。辩证法不是求结果的,而是求思考的。辩证法是没有结果的自问思维练习方法。辩证法就是开动脑筋、反复思考、永不停止思考。即使在梦中,辩证法也未必停止。
辩证法就是没有结果的思考,目的在于促使人们开动脑筋,以练习大脑灵活度为主,不以结果为主。我思、我想、我问、无果,让大脑动起来,不僵化死板,让大脑“不死机”,这就是辩证法。就此而言,辩证法是一种医学方法,目的在于健脑,甚至可以说,辩证法就是大脑健身操,除此以外,辩证法没有更大意义。从实用角度看,辩证法的最大实用价值在于健脑,保持让大脑“不死机”,因此,应该发展辩证医学方法,让辩证医学成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医学技术手段,保健大脑,施治病人,以治僵脑病。辩证医学是辩证法的最大价值和出路,其它方面,无需辩证法,不值得花费过多精力去学习。
好哲学与坏哲学
哲学基于正义的想象和追求。眼前发生的邪恶会促使哲学家思考其发生的根源,在追溯邪恶根源中,哲学家会总结出实现普遍正义的方法、规则、途径,文明因哲学家的正义总结而获得进步。
哲学永远是热的。寒冷思想,邪恶理念,不是正义哲学。坏哲学是一种自我敌视、自我束缚、自我压制、损害人权的邪恶哲学,好哲学是一种自我反思、自我接纳、自我解放、尊重人权的正义哲学。坏哲学使人糊涂,并使人犯错,好哲学使人清醒,并使人正确。好哲学和坏哲学就是文明差别的秘密。
哲学就是争议,没有争议就没有哲学。哲学在自由争议中发光。哲学在自由争议中体现价值。自由争议是唯一正确的哲学讨论方式,言论自由是唯一成立的哲学实现途径。
哲学与宗教
哲学与生俱来。哲学是宗教的源头。哲学在先,宗教在后,没有哲学之母就没有宗教之子。宗教是思考停止后的教条哲学,它在原始哲学基础上发展宗教需要的思想,以建构宗教体系,形成宗教规范。但不管宗教怎样自我塑造都无法摆脱哲学的骨髓性影响,因此,宗教是另一种哲学推广方式。宗教是哲学的喇叭,教堂是哲学的广播站,甚至,宗教就是新哲学——形式是宗教,内容是哲学,例如中国道教。宗教是老化的哲学。说好听些,宗教就是成熟的哲学教条。宗教是哲学永远嫁不出去的侍女。宗教是哲学的老姑娘。
2014年11月28日
作者:四川泸州合江白米人
微信号:lzs1528303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