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2
二、词类
(一)词类划分的标准
词类,顾名思义是词的类别,但语法中的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因而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简称词的语法特征.语法特征不同,词就分为不同的类别。
词的语法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组合能力 即能跟什么词发生组合关系、不能跟什么词发生组合关系。如下面三个由“别”构成的词“别墅、别离、别致”,有的能跟数量短语“两栋”组合,不能跟动态助词“过”、程度副词“很”组合,有的能和三个词中的另一个组合,不能跟其它两个词组合。如:
两栋~ ~过 很~
别墅 十 一 —
别离 一 + 一
别致 一 一 +
因而,“别墅、别离、别致”就分属于不同的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
这里说的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跟什么词组合的“什么词”,一般代表一个类。如“别墅”能和“两栋”组合,实质上是说“别墅”能跟以“两栋”为代表的数量短语组合,不跟以“过”为代表的动态助词组合。但也有的同属一类的词,能跟某类词的一部分词组合,不能跟另一部分组合。这是受语义的限制,如“两斤”也是数量短语,而“别墅”就不能和它组合,这是语义的制约。又如动词是能和动态助词“着、了、过”组合的,但由于受语义的制约,不同的动词和三个动态助词的组合情况就不一样。如;
~着 ~了 ~过
看 + + +
活 + + 一
死 一 + 一
“看”能和“着、了、过”组合;但“活”由于一般不能成为经历,不与“过”组合;“死”由于是瞬间动词,不能持续,不能和“着”组合;又由于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死”都不能成为一种经验,所以它又不能和“过”组合。
2、造句功用 即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和能充当什么样的句子成分。比如上面所举的“着、了、过”以及我们常用的“因为、所以、不但”等不能单独充当任何句子成分。“别墅、别离、别致”能单独充当句子的成分:“别墅”能充当主语、宾语(如:别墅很美/买别墅),不能充当谓语;“别离”和“别致”可以充当谓语(如:曾别离家乡/风景别致),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作主语和宾语。
3、语法形式 是指一个词具备什么样的词性标志和变化方式。词性标志指一个词的构成部分能作为一类词的识别特征,如一般由虚语素“老”和“性”构成的词“老X”和“X性”是名词,由“化”构成的“X化”是动词。如:
老板、老师、老区、老手
本性、个性、男性、水性
强化、绿化、简化、进化
其中“老、性、化”就是几个词性标志。
变化方式指一个词可能有的重叠形式。例如:“学习”是动词,能ABAB重叠成“学习学习”,“老实”是形容词,能AABB重叠成“老老实实”。其ABAB和AABB就是两种变化方式。
但是,这三种语法特征中对于词类划分最起作用的是组合能力。根据词的语法特征的不同,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十一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拟音词。这十一类词根据其造句功用的不同又可归纳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能充当句子的基干成分——主语、谓语和宾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大多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个别能充当句子成分的,但也不能充当主语、谓语和宾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拟音词。
(二)各类实词
实词一般表示比较实在的意义,能充当句子的基于成分,在实词里,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不仅数量多,使用频率高,而且能产力强,有三大实词之称,是开放的类。相对而言,数词、量词和代词,在数量上是有限的,是相对封闭的类。
1、名词 名词表示人物或时地。如:
客户、汽车、星期天、客厅……
名词最突出的语法特征有两个:
1、1、一般能受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的修饰,不受副词的修饰。如:
两个客户,*不客户
三辆汽车,*都汽车
四个星期天,*很星期天
一间客厅, *也客厅
1、2、能直接用在介词后面,一起组成介词短语。如,
向客户(讲清楚) 把汽车(开过来)
从星期天(开始) 在客厅(跳迪斯科)
名词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
(1)人物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如:客户、司机、汽车、球、原理。
(2)时地名词。表示时间或处所。如:星期天、上午、客厅、图书馆。
地点名词对对联:1945年,陈毅率中共代表团参加国民党举办的一个宴会。席间一位国民党文人借着酒兴,指名要陈毅对对子。这位文人出了上联:“四川重庆成都。”隐含的意思是:四川的重庆成了首都。陈毅略思片刻,答道:“江西瑞金兴国。”也是三个省市名称,对得极工,且寓意更深刻:江西瑞金建立的红色政权必将复兴中国。可谓针锋相对,含而不露,令在座的友好人士连声叫好。
(3)方位词。表示方向或关系位置。方位词是一个封闭的小类,有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两类。单纯方位词有: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里、外、中、内、旁。合成的如:以上、以下、之前、之后、左边、右边、前头、后头、东面、西面、南边、北边、里头、外头、中间、旁边、当中、底下、前后、左右。方位词是比较特殊的名词,全都不受表物量的数量短语修饰。有的(如“旁、之前”)不能直接和介词组合构成介词短语。方位词是一个封闭的类,可以全部列举。
方位词单独使用时,一般相当于时地名词。如“向前走;左边有三棵树”。方位词又常常附着在别的词语后边,表示时间、处所、人物、数量等。如“事故发生之前、五天以后;礼堂前边、教学楼后面、组织上、三十左右”。
方位词的运用故事:
抗战时期,有一次书法家于右任与郭沫若、复旦校长吴南轩在重庆同游北温泉公园。当时天热,吴南轩买了一个西瓜解渴。于右任忽动文思,即兴拟一联曰:“游北温泉,吃西瓜,南轩做东道主。”此联巧含方位词“东西南北”,又切景又自然。但三人一时难以续出下联。三人后来乘公交车返回重庆市区。车抵上清寺东站时,售票员依报站名:“上清寺到了,请乘客准备下车!”连呼两遍,触发了于右任的灵感,吟出下联:“到上清寺,快下车,右任向左转弯。”巧含“上下左右”,与“东西南北”相对,加上“右任”与“南轩”都是人名,对得既工整又巧妙。(引自2003-8-25《中国书画报》)
2.动词 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变化。如“看、坐、喜欢、进行、开始”。
动词最突出的语法特征有三个:
2、1、许多动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如“看着、看了、看过;进行着、进行了、进行过”。
2、2、一般能进入“X不X”的格式,并且大多能带宾语。如“看不看?/坐不坐?/看不看书?/坐不坐沙发?”
有的动词受词义限制,不能说成“X不X”,’只能说成“X没X”。如“听见”一词是表一种已然的行为,我们只能问“听见没听见?”(方言里有“听不听得见?”)不能问“听见不听见?”
2、3、某些动词可以按A(一)A或ABAB式重叠,重叠后表示动量,有“一下”或“反复多次”的意思。如:看——看看,擦——擦擦;考虑——考虑考虑,研究——研究研究。
在词类里,动词的情况最为复杂。动词内部,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次类。
(1)行为他动词。表示以某种事物为对象的动作行为。如“看、擦、研究、调查、支持、发展、批评”等。
(2)行为自动词。表示不以某种事物为对象的动作行为。如“坐、飞、睡、走、哭、咳嗽、游泳、交谈、辩论”等。
行为他动词又叫及物动词,行为自动词又叫不及物动词。一般来说,不能带宾语的一定是行为自动词,如“游泳、争论、睡觉”,不带宾语站不住的一定是行为他动词,如“姓、似、赢得”,比较难以区分的是能带宾语的自动词和他动词。这两种动词的区分一般要看 所带宾语的次类,即能带受事宾语的是行为他动词,否则是行为自动词。试比较:
他擦沙发(A) 他坐沙发(B)
“擦”和“坐”都带了宾语“沙发”,但在(A)中“沙发”是“擦”的受事宾语,因而“擦”是他动词,在(B)中“沙发”是“坐”的处所宾语,并且“坐”不能带受事宾语,因而“坐”是自动词。
(3)心理活动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爱、恨、想念、敬佩、希望、担心”等,
(4)行止动词。表示动作开始、进行或停止。如“开始、进行、继续、停止”等。
课堂讨论:
是“继续”还是“再次”?
美英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备受世人注目。中央台2003年3月29日晚上的新闻联播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
《美英加强空中打击,美军北上继续受阻》。
我们觉得“继续”一词有误。动词前面的“继续”一般认为是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连续地、不间断地进行或保持下去。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面作状语,有‘仍然’、‘照样’的意思。”(曲阜师大《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246页,浙江教育出版社)从语用上说,“继续……”常常表明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有意识的主动行为,能显示行为人的主观愿望。例如:
①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②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是我的志愿。
③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④沙尘瀑继续袭击北方许多地区。
有时还借助能愿动词“要”来强化某种主观愿望。如:我要继续读书/你们要继续努力/我们要继续开展“三讲”教育。
反之,“继续”之后一般不出现人们不希望发生的消极的动作行为。如不说:*某人继续被疾病所困扰/*某小孩继续被人贩子拐卖/*某战士继续受伤/*某地继续遭受沙尘暴的袭击/*巴格达继续遭受美英联军的空袭(甲)
“北上受阻”是指美军向伊拉克北部推进遭到伊军的顽强抵抗而受到阻碍。“受阻”是对美军“北上”行为结果的交代(陈述),该词不表“进行”态,只表“持续”态,故而其后常带时间补语,如:消防车在大街上受阻达一个小时/美军北上受阻已经三天。从语用上看,“受阻”并不是美军的有意识的主动行为,不是美军所希望发生的事情。因此,不能用“继续”来修饰“受阻”。事实上,这里的“继续”应该是一个频率概念的误用。有些动作行为是有连续性的,28日晚的新闻联播就已经报道了“美军北上受阻”的战况,29日的报道就应该是“美军北上再次受阻”。“再次”是个频率副词,表示“第二次”或“又一次”的意思。甲组各句中的“继续”可换成“再次”。
(5)使令动词。表示命令或请求。如“使、令、叫、请、教、让、迫使、命令、请求”等。
(6)有无动词。表示事物的有无。包括:有、没有、没。
(7)比似动词。表示事物间的比似关系。如“像、似、如、如同、仿佛”等。
(8)判断动词。表示对事物的判断或肯定。只有一个“是”。
“是”的基本作用是带上宾语一起对主语进行判断。如“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首都”对“北京”进行断定,其中“我国的首都”是判断宾语。
“是”有时单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的语气,有强调作用。如“他来了,他是来了。”妈是高兴才流泪的。”这种“是”可以认为是辅助性的语法成分。
(9)能愿动词。表示行为或状况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意愿性。
表示可能性的,如“能、会、能够、可能、可以”等;表示必要的如“应、应该、应当、要、得(děi)”等;表示意愿性的如“愿、愿意、肯、敢、要”等。
能愿动词既能进入“X不X”的格式,也能进入“不X不”的格式。如“能不能、应不应、肯不肯;不能不(说)、不应不(说)、不肯不(说)”。
能愿动词是一类特殊的动词,基本作用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一起构成能愿短语。
观察:
能愿动词“要”用得不好:
1959、1、8日,周恩来总理来到广东从化温泉,参观了流溪小学,看到墙上有条标语“人人要讲普通话”,他点头赞好,但建议改为“人人学讲普通话”。一字之改,可以看出周总理的思想缜密和务实精神。“要讲”和“学讲”有什么区别呢?前者带有强迫性,非讲不可。但南方不同于北方,小孩子不同于成年人,硬性规定“要讲”反而不切实际。改为“学讲”就大不相同,孩子们可以先学后讲,老师也有责任教学生怎样讲普通话,这正是学校的任务。
(10)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包括表示单纯趋向的“上、下、进、出、开、起”和“来、去”,表示复合趋向的“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等等。
趋向动词也是一类特殊的动词。趋向动词单独使用时相当于行为他动词或行为自动词,如“我开门”,“你去”。通常是附在动词或某些形容词后面,一起构成趋向述补短语。如“躺下、坐进去、(身体慢慢)好起来”。
上面10类动词中,前3类数量多,在动词里所占比例很大,是开放的类。后7类,相对来说,数量有限,容易全部列举,是动词内部封闭的类。
课堂讨论:
表可能性的“会”使用不当
有这样一个句子:“你说,有好几次看到我领着奖状、戴着大红花从场部开会回来时,一种不可名状的嫉妒使你会突然地从心里恨我,不想理睬我。”(甲)(98、6《北京文学》93页)
我们觉得“会”使用不当。“会2”条,《现代汉语词典》的第五个义项是:“⑤表示有可能实现。”如:他不会不来/树上的果子熟了,自然会掉下来。“会” 是能愿动词,常构成“或然判断”,表示事物的某种可能性,例如:他会回来的/会回信的/ 会办妥的/会按时赶到的/ 会圆满完成任务的/ 会考取的/会把遗产留给你的/会找到工作的。当“会”构成假设条件复句(包括紧缩复句)时,如果前分句所表示的条件成立,那么,“会”所在的分句所表示的可能性就实现。如上举例句:如果“树上的果子熟了”这一条件成立,那么,“掉下来”这一结果就有可能实现。类似的例子还有:考取了自然会来通知/条件优越,自然会有单位聘你/ 讲卫生就不会生病/不经常学习就会落伍/刀不磨就会生锈/心里有鬼,就会担心半夜有人敲门。
而甲句的前分句说:“有好几次看到我领着奖状、戴着大红花从场部开会回来时”,这分明表示“条件”已经实现,这是实写,并非虚拟的假设,那么,后分句也应该实写,即某种结果——“一种不可名状的嫉妒使你突然地从心里恨我,不想理睬我”就应该实现。而后分句用表可能性的能愿动词“会”就不合情理,应删去这个“会”。
此外,表时间的形容词“突然”应移到“使你”之前,因为它修饰的是一个完整的事件——“使你从心里恨我,不想理睬我”。
另,即使甲句能用“会”,也应用在“使你”之前,因为“会”作为状语修饰的是一个完整的兼语短语——“使你从心里恨我,不想理睬我”。诸如:会教你心服口服的/会通知大家准备的/会使他明白的。
“坐坐”重叠不当
陆星儿的纪实散文《遗留在荒原的故事》中说:“我们在车站小广场的花坛边坐坐,一开始的谈话,便围绕着车站和儿子。”(98、6《北京文学》87页)
“坐坐”是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AA”式,“表示短暂(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的动词。”(黄伯容、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下册14页)。它一般用于人物语言,而且常用于祈使句中,表示说话时动作尚未发生。例如:“别走了,就在花坛边坐坐吧。”“我先来说说吧。”说话时,“坐”和“说”的动作尚未发生。又如:我累了,歇歇吧/哪儿不舒服?让我摸摸/ 让我瞧瞧/ 让我想想/我们一起去,听听(演讲)总有好处/那边很多人,走!看看(瞧瞧)去!/你把情况谈谈/把汗(玻璃或门窗)擦擦/ 把衣服洗洗/把头梳梳/把地扫扫。有时,祈使句中动词“AA”的后面可以跟助词“看”,有“试一下”的意思,但说话时动作也未发生。例如:你别着急,想想看/说说看/ 听听看/ 试试看/ 写写看/读读看/ 走走看/穿穿看/画画看/ 唱唱看/考考看/ 背(书)背看/跳(舞)跳看/做(操或题目)做看。而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AA”式一般不用于叙述性的语言(比如陈述句),也不表动作“已然”。除非它们对举着使用,例如:他一进厂房就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这里写写,那里画画,把墙壁弄得脏兮兮的。/星期天,她唱唱歌,拉拉琴,过得很愉快。/小朋友们伸伸腿,弯弯腰,做得很认真。这些例句都是陈述句,其中的“AA”(宾)式都表动作“已然”。
而开头的句子既不是人物语言,更不是祈使句,属于作者的叙述语言,而且,“坐”的动作已经发生,并开始了谈话,而且是一次长谈(其叙述几乎占了这一章节的一多半篇幅),这就与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AA”式的意义(“表示短暂”;表示说话时动作尚未发生 )不相符了。所以,“坐坐”应改为“坐下”。
3.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
如“好、坏、勇敢、高兴、老实、谦虚、马虎、啰嗦,快、慢、红、黑、大、小”等。
形容词突出的语法特征有两个:
3、1、一般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全都不能带宾语。例如“老实”可以说成“很老实”非常老实”,但不能带宾语。
不能带宾语是形容词和心理活动动词的重要区别。心理活动动词一般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且又能带宾语。如“很喜欢(他),非常想念(这位者朋友)
3、2、许多能按AA或AABB的方式重叠,重叠后突出度量,有“很”或“相当”的意思。如“好——好好,慢——慢慢,红——红红,老实——老老实实,高兴——高高兴兴”。
有些带有人们不喜爱的情绪的双音形容词,还能按A里AB式重叠,重叠后既有“很”的意思,又表明嫌恶的感情。如“马虎——马马虎虎——马里马虎,啰嗦——啰啰嗦嗦——啰里啰嗦”。
名词和动词也有形容词AABB的重叠形式,如:
每天——每每天天,子孙——子子孙孙,男女——男男女女,老少——老老少少,祖辈——祖祖辈辈,字句——字字句句;
打杀——打打杀杀,跌撞——跌跌撞撞,吵闹——吵吵闹闹,蹦跳——蹦蹦跳跳,进出——进进出出,来往——来来往往
词性观察:
1、《半月谈》99-2《关注年轻的心灵》:“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大中小学生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偏低,缺乏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些基本道德。相比之下,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最差,中学生次之,小学生又次之。”
这三者究竟孰好孰差,模糊不清。“次”是“降一等”的意思,等级、程度较前者为低者称“次”。文中已用“最差”封底,其后就不能再用“次之”。这段文字应调整为:社会公德小学生最好,中学生次之,大学生又次之。
2、倪萍的《日子》:“(三毛)使我对社会上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对真理、公道、和欺诈、不平都有了一种天然的爱憎。”(265页)
“天然”是“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反义词是“人工、人造”,它是区别词,只能修饰表具体事物的名词,如:~冰、~林、~湖、~财富。用“天然”修饰抽象名词“爱憎”就不合适。退一步说,即使能组合,也与原意矛盾。既然“爱憎”之情是由三毛的故事引起的,那就不是天然的;更主要的是违背了生活的逻辑。“爱憎”作为人类的两种情感,绝不可能是天生就有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这正如毛泽东所说:“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天然的爱憎”应改为“强烈的爱憎”,因为“爱憎”作为感情是有强弱之分的。
课堂讨论:
数量词之后的词是形容词吗?
高教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卫星电视教材《现代汉语》(修订版)第272页的“思考与练习”第六题说道:
“形容词也能受物量短语修饰。例如:
一丈多高 八尺来远 五尺半长 半公尺厚 六七尺宽 八斤重(甲)……。”
加线的词是形容词吗?欲知它们是何词性,须先弄清楚它们的词义。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对上述加线词的有关注释:
高:①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楼大厦/这里地势很∽。②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415页)
宽:①横的距离大;范围广(跟“窄”相对):∽银幕/这条马路很∽/他管得∽。②宽度:我国国旗的∽是长的三分之二/这条河有一里∽。(732页)
长:①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夏季昼∽夜短/∽寿。②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6、772米。(139页)
厚:①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木板/∽棉衣/嘴唇很∽。②厚度:下了两寸∽的雪。(528页)
重:①重量;分量:举∽/这条鱼有几斤∽?②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工作很∽/脚步很∽/话说得太∽了。(1634页)
我们知道,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见各词的义项①和“重”的义项②),而我们发现,当“高、长、宽”等词与数量词(或物量短语)组合时,它们并没有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而是表示事物某方面的名称的,如上述各词的义项“高度、宽度、长度、重量、厚度”(“远”虽没注明“远的距离”,但可以类推)等,可见他们不符合形容词的定义。
其次,事物的性质、状态只有程度大小可言,而无数量(或物量)多少可表,因此,形容词就不能受数量词的修饰,只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而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才有数量可言,因此名词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或被数量词陈述(见各词的义项②和“重”的义项①以及甲组)。所以,上述加线词是名词而不是形容词。
上述各词的前一个义项是形容词的用法,后一个是名词的用法(“重”的情况相反);它们还可作动词用,如:甲比乙高两公分(长三米/宽两寸/重5斤/厚一公分/远10公里),可见,上述加线词是兼类词。有些标明了词性的字典可以佐证我们的观点。如《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就是把上述各词的义项②和“重”的义项①标定为名词的(“远”除外,但可以类推)。
4、区别词
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例如:“慢性、彩色、上等、初级、大号、单瓣、万能、野生、人造、冒牌、杏黄”等。
属性往往有对立的性质,因此,区别词往往是成对儿或成组的。例如:“男:女;雄:雌;单:双;金:银;西式:中式;阴性:阳性;民用:军用;有限:无限;国营:私营;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
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4、1、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
例如:“西式服装、大型轿车、慢性肺炎、彩色电视,大号的、野生的、男的、金的”。
4、2、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语、宾语。例如:“西式的比较贵”,“他要买微型的”。
4、3、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例如:“非正式的”。
要注意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区别:有的书把区别词称为“非谓形容词”,这是因为形容词除能充当定语外,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副词“不”,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又不能前加“不”,这就是两者词性的重大区别。
要注意区别短语和词。例如“女医生、男运动员”能插入“的”是有区别词的短语;“女人、男孩儿”,中间不能插入“的”,算—个词,这里的“女、男”是语素,不是词。
5、数词 数词表示数目。如“一、二、五、八、十、十五、三百二十一,四亿、半”等。
数词最突出的语法特征,是能同量词组合,并常常是同量词结合使用。如“两个(人),(读)三遍。”
数词有两类:
5、1、基数词。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基数词大多表示确定的数目,如“一、十、十七、一百五十六”等;少数表示不确定的数目;如“几、十五六、许多,无数”等。
5、2、序数词。表示与数目有关的顺序,最典型的形式是“第十基数词”,如“第一、第五、第十三、第一千零六十八”。有时不用“第”,其实还是隐含一个“第”,如“五栋三十六号(第五栋第三十六号),三连五排(第三连第五排)”。
数词的运用技巧:
数字是文字的重要辅助手段。各类文章往往都离不开运用数字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程度、频率、规模、水平等方面的状况,确凿的数字能起到客观真实、简洁准确、说服力强的作用。但数字比较抽象、枯燥,如何把它化为具体形象的事实,这就存在一个运用技巧的问题。技巧有两点:
1、大而化小。便于理解和记忆。例一:某小说写道:“30万!南京大屠杀!日军在攻打上海时死伤5万多人,他们带着复仇的决心和爆炸的兽欲冲进南京,他们已不是人,而是刺刀、烈火和直挺挺的生殖器,他们杀死了30多万人,强奸了2万多女性,城内70%的房屋遭抢劫,89%的房屋被破坏,损失财物总价值达2亿4千6百万,大火持续呼啸了一个多月!
在那场罪恶的法西斯战争中,西特勒杀害无辜6百万人,而日本法西斯杀害中国、东南亚人竟达5千万人!相当于毁灭10柬埔寨、20个黎巴嫩、8个瑞士、16个新西兰的人口!
例二、1993年美国被谋杀人数创记录地达到了2、45万人。目前,美国平均每14分钟就有1人被害,每天有67人被害,110人遭袭击。(人民日报1996-3-11)
例三、齐民思酒以2、2亿元中标中央台黄金时段播广告。2、2亿是个什么概念?一年中每天给中央台开进三、四辆豪华型桑塔拉轿车。(中国青年报1996-11-26)
2、转换方式:
用人们熟知的易懂的事物来解说抽象的数字,即转换一种方式来解说抽象的数字,即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如:
例一,“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每年向下游运送泥沙量达16亿吨。如果用载重40吨卡车拉运,每天需要出动110万辆拉一年才能拉完;如果将这些泥沙堆成宽、高各一米的土墙,可绕地球赤道27周!
例二,现在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每年高达250万,这相当于一年间每天有20架满载乘客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坠毁,乘客全部身亡。
6、量词 量词表示计算数量时所用的单位。如“尺、斤、个、条、些、遍、趟”筹。
量词的突出语法特征有两个:
6、1、能跟数词组合,而且一般跟数词结合使用。如“一尺、两斤、三条、五遍”。
量词和数词结合后常表示一般的数量关系;少数量词同数词结合表示倍数或分数。如“四倍、五成、八分(把握是有的)”。
6、2、单音量词可以重叠,重叠之后表示“每”或强调“多”。重叠的量词单独充当成分。如“条条落实,句句算数”中,“条条”、“句句”作主语,“条条”表每一条,“句句”表每一句。又如“白云朵朵,凯歌阵阵”中,“朵朵”、“阵阵”作谓语,强调多。
量词有三类:物量词、动量词和合量词。合量词是后起的。
(1)物量词。表示计算人、物数量的单位的量词。包括各种语言都有的度量衡量词和具有汉语特点的习用量词。
度量衡量词是计算长短、大小和轻重的量词,如“尺、寸、里、公里、平方尺、平方米、立方尺、立方米、升、毫升、斤、两、克、吨”等。
习用量词是表示习用单位的量词,如“个、条、群、头、批、点、倍、分”等。
(2)动量词。表示计算行为数量的单位的量词。如“次、下、顿、回、趟、遍”等。量词一般是专用的,但为了表达的需要,还常常把名词借作量词。如“(一)桌子(书)、(两)盆(水)、(三)篮子(莱)、(四)筷子(长)”是名词借作物量,“(写一)笔、(踢两)脚、(打两)拳、(看几)眼、(砍三)刀”是名词借作动量。
(3)合量词。是几个量词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计算数量的单位的量词。常见是二合的,即一个物量、一个动量(或物量)。从量词所表示的意义看,二合的合量词有两类:1)倍数量词,如“人次、吨公里、千瓦小时”等。倍数量词前面的数字等于两量词所计之数相乘的积。例如“15吨公里”是3吨的车行了5公里:3X5=15;或者是15吨的车跑了1公里:15X1=15,等等。2)分数量词,如“秒立方米、天元、小时公里”等。这种量词前面的数字等于两个量词所计之数相除的商。分数量词可读作“每AXB”。如“12秒立方米、24天元、125小时公里”可分别读作:每秒12立方米、每天24元、每小时125公里。分数量词还常常写作分式形式,如:立方米/秒,元/天,公里/小时。
枯燥的数量词在文人笔下可以妙笔生辉:
相传明万历年间,有一书生论才学本该早就金榜题名,然而因为科场舞弊之风盛行,竟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屡试不第。后来换了一位公正无私的主考官,这个书生便打点行装赴京赶考。可是由于路途遥远,等他赶到时考试已经结束。书生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官。主考官就以“一”到“十”为题,命他出一上联。书生沉吟片刻,写道:
一叶孤舟/坐了两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描述了一路赴京赶考的辛苦劳累。主考官看了连连称奇。又让他用这十个字写出下联。书生又从“十”写到“一”:
十年寒窗/进了八九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朝一定要中!
描述了书生身在寒窗,潜心苦读的情况。使主考官大为感到。于是,这一年的状元桂冠被这位迟到的考生夺取。
宋代诗人邵康节曾作五绝,用到一到十: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明代有人请诗人伦文序为自己珍藏的苏东坡所画的〈百鸟归巢图〉配诗。伦文序审视片刻,一首颇有数字雅趣的小诗飘然纸上:“天生一只又一只(2只),三四五六七八只(3×4+5×6+7×8=98只),凤凰何少尔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7、代词 代词指代某种对象。如“我、你、这、那、什么”等。
代词是一类特殊的实词。代词指代的范围,包括人、事物、时间、地点、行为、性状、数量和程度。代词跟所指对象的联系具有极大的不定性。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称“我”,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问“什么”,所有的人和事物都可以用“这”、“那”去指代。一个代词,或代甲,或指乙,都必须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确定下来。
代词可分为三类:
7、1、人称代词。对人物起称代作用的代词。如:第一人称的“我、咱”,第二人称的“你、您”,第三人称的“他、她、它”这些代词都可以带上“们”表多数。此外,人称代词还有“自己(复称)”、“人家(泛称)”、“大家(总称)”等。学术文章中常用“我们认为”代替“我认为”,口气显得谦虚,用后者口气就很大。另外,不要随便用“我个人认为”,此说强调的是“个人的观点不代表组织”,一般是干部才这样说。
7、2、指示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区别作用的代词。如“这(近指)”、“那(远指)”和由它们构成的“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样、那样、这么样、那么样、这儿、那儿、这会儿、那会儿”等。此外,“每、各(分指)”、“某(不定指)”、“另(旁指)”、“一切、所有、任何(统指)”等都是特殊的指示代词。
“那个”原是方言词,现已进入普通话。日本名片《幸福的黄手绢》中有句台词:“那歌唱家衣服太那个了,该露的都路出来了,不该露的也露出来了。”
故事:封建社会兴用钱买功名。有一个买了监生的人,没有多少文化,不会作八股,可是后来还是要他考试,他拿了卷子只好自嘲地写道:“因怕如此(考试),所以如此(花钱买官),仍要如此(考试),何苦如此(花冤枉钱)!”连用四个“如此”表示对考官言而无信的不满和自己追悔莫及的心情。
动词与指示代词搭配不当:
这次去庐山休养,心田不在秀峰、五老峰、三叠泉……而在阔别了10年的铜鼓黄田山沟。我人生最绚丽、最宝贵的时光留在这里。(赵春华《苦楝树》195页,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去”应与“那里”相配。“去”表明立足点不在庐山,而在庐山之外的某处。
定指与不定指搭配不当:
于是在我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蔚蓝的夜空里,乡亲们踏着阡陌,披着星光,走向村头的开阔地,一睹城里人刚刚看过的、最叫得响的、票房率最高的电影,姑娘穿着最时髦的裙衫,似乎要竞赛谁的式样新,谁的质地好;小伙子则穿着名牌T恤,眼睛溜溜地盯着那位穿着吊带裙的姑娘;老爷们吸着红塔山烟,在场地上跟其他几位爷儿们边看电影,边交流着美国青蛙的饲养诀窍……。(同上,14页)
“小伙子”是不定指,而“那位穿着吊带裙的姑娘”则是定指,不谐调。又如:
[]一部电影,和众多国产片一样票房惨淡,但这部电影却得到了媒体广泛的关注……。(2004、11、22《文摘周报》8版)
“一部电影”是不定指,而“这部电影”又是定指,不谐调。应该在句头加“有”,表特指。
指代不明:
顺便说一句:全国许多地方都有湖笔生产,但其中90%以上是湖州人。(同上114页)
“其中”指代不明。看一句标准的用法:果园里一共有5万棵树,其中梨树占了30%。
可改为:“(但)湖笔工人90%以上是湖州人”。
7、3、疑问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询问求代作用的代词。这类代词不是直接指代某个对象,而是通过询问,求代某个对象。如“谁、什么、什么样、哪儿、哪里、几时、多会儿、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
“什么”的运用:有一首顺口溜讽刺村干部的腐败:“什么(表任指,任何方面)大话都赶吹,什么责任都赶推,什么名酒都赶醉,什么女人都赶睡,什么赌招都赶对,什么钱财都赶昧,什么坏人都赶会,什么本领都不会。”
人称代词的称代对象限于人或物,并且能称代物的只有“它”。
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指代或求代的对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人物以外的处所、时间、行动、性状、方式、数量和程度。
课堂讨论:
“自己”的误用
“自己”是个复指代词,指代其前边的名词或代词。如:这种产品是我国自己制造的/是他自己不小心摔倒的。当“自己”出现在复句中的时候,它指代后分句的主语。例如:“王天义还多次提起自己解决民警宿舍一事,[王天义]称自己在为他们谋利益。”(2002、4、27楚天都市报6版)当“自己”之前出现两个名词或代词的时候,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如果不该用而用了,便导致句子传达出错误的信息。
有篇消息报道河南省曲剧团改编的大型曲剧《阿Q与孔乙己》的上演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其中有一句:……没人能想到阿Q会揭发孔乙己而使自己被打断了腿,更没人能想到孔乙己会卖了爱惜如命的长衫,为赴刑场的阿Q买茴香豆和酒来饯行……。(见2001、9、19中国青年报)
划线部分是个紧缩的因果复句,按复句中分句主语“承前省”的原则,“使自己被打断了腿”的主语只能是阿Q,也就是说“自己”是指代阿Q的。这与原著有悖,也于事理不合。读过鲁迅这两篇小说的人都知道,被打断腿的是孔乙己:《孔乙己》写孔乙己被打过两次:一次是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另一次是偷了丁举人的书,被打折了腿,以致他最后一次光顾和离开咸亨酒店是用手走的路。而阿Q虽也经常挨打,只是脸部和头部挨打的多(赵太爷打他的耳光;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他的头等),即便是赵家被抢后作为替罪羊被抓进了官府,受审时也没有遭受酷刑被打断腿,反倒还受到了站着说不下跪的“优待”。
本人虽没看过这部戏剧,但敢断言:编剧还不至于编出如此离谱的情节来——阿Q揭发孔乙己偷书(并非诬告),反倒被打断腿。我想,孔乙己被阿Q告发,在过堂受审时遭受酷刑被打断腿,倒有可能。这既忠实原著,又符合事理。为了慎重起见,本人写信请教了编剧陈涌泉先生,回信果然说“系记者笔误”,证明了本人推断的正确。
有鉴于此,“自己”当改为“孔乙己”或“后者”;也可改为“孔乙己是因阿Q的揭发而被打断腿的”。
有时“自己”使用不当会造成歧义。有这样一个句子:他是自己对自己比别人对自己更苛刻的人生选手。(出处已记不清楚)由于第三个“自己”可以指代“他”,也可以指代“别人”,导致画线部分存在两个意思:甲:他自己对自己的苛刻超过了别人对他的苛刻;乙:他自己对自己的苛刻超过了别人对别人自己的苛刻。究竟是何义,恐怕只有作者自己知道,读者只好望“自己”兴叹了。
也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有句广告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盛书刚先生认为是个病句。其理由是:“自己”是自身代词,当它作宾语时动作的施事者与受事者是同一主体,而该句的施事者是中央台的采编人员,与受事者“老百姓自己”不是同一主体,因此“自己”是多余的(2000、5、6《修辞学习》59页)。孟建安先生则认为该句不但不是病句,反而还是电视语言运用中的好句子。其主要理由是:“讲述……”的施动者是包含中央台的采编人员在内的“老百姓”;中央台的采编人员为了拉近他们与一般老百姓的心理距离,而把自己置于一般老百姓的角度来说话。全句的意思是:“老百姓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2003、5《修辞学习》46页)
我们赞成盛先生的看法,并对孟先生的看法提出几点质疑:首先,“老百姓”不包括中央台的采编人员。词典对“老百姓”是这样解释的:“人民;居民(区别于军人和政府工作人员)。”中央台的采编人员无疑属于政府工作人员,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
其次,从《东方时空》节目的内容看,是主持人(主体)在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客体),而不是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因此,盛先生认为《东方时空》的主持人即使不是老百姓,但为了拉近他们与一般老百姓的心理距离,而把自己置于一般老百姓的角度来说话,就与节目内容不相符了。
其三,“自己”不管是在宾位还是主位,只能复指主语(主体),不能复指宾语(客体),例如下面横线右边的话就不能说:
你找领导谈自己的事/你自己去找领导谈——*你自己去找领导自己谈
他顾不了自己/他自己都顾不过来,还管你?——*他自己都顾不过来,还管你自己?
我了解自己的孩子/我自己的孩子我还不了解他?——*我自己的孩子我还不了解他自己?
同理,中央台的广告语“(《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也不能说成“(《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就诚如盛先生所说,“自己”无疑是多余的。
其四,孟先生认为原广告语少了“自己”便音感不足,因此不能删去。其实不然,事实上是因为该广告语是个孤句,缺少平衡感,才显得音感不足的。因此,我们觉得该广告语最好改为偶句形式,如“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展示普通人的风采!”之类,不但有平衡感,还有对称美,正如电影频道的广告语“弘扬中外影视文化,传播世界精典影片”一样。如若不然,删去“自己”二字,再用栏名来垫底,如说成“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东方时空。”犹如“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一样,也不至于音感不足,缺少平衡感。
(三)各类虚词
虚词意义比较虚灵,不能充当句子的基干成分。但虚词的作用十分重要,能配合实词造句,协助实词表达意义,帮助句子成分或分句表达关系,是汉语里的一种重要语法手段。其中副词的意义稍实,而且数量最多,能产性较强。介词、连词和助词,在数量上有限,是相对封闭的类。拟音词,是一类特殊的虚词。
1、副词 副词经常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否定等意义。如“很、只、马上、不”等。
副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有两个:
1、1、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修饰名词。如我们可以说“很珍惜、很珍贵”,不能说“很珍珠”,因为“珍惜”是动词,“珍贵”是形容词,“珍珠”是名词。
1、2、一般只能作状语,少数可以作补语,如“(好得)很、(美)极(了)、(高兴)万分”。因此可以说,副词具有纯状语性。
副词内部较为复杂,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以下7类:
(1)程度副词。如“很、最、太、更、非常、特别、十分、格外、略、比较、稍微、越发”等。
(2)范围副词。如“只、都、仅、共、全都、统统、总共、一齐、一概、仅仅”等。
(3)时间副词。如“正在、正、在、马上、立刻、立即、刚、已经、曾经、才、往往、一直、渐渐、常常、始终、终于、偶尔、忽然”等。
(4)频率副词。如“再、又、还、一再、再三、屡次”等。
(5)否定副词。如“不、没、未、别、甭、莫、勿、没有、未必、不用”等。
(6)语气副词。如“必、必定、准、当然、的确、简直、几乎、也许、大概、其实、索然、果然、居然、竟然、幸亏、偏偏、反倒、难道、莫非”等。
(7)关联副词,如“却、就、又、才、也、还”等。关联副词用在词语和分句之间,起连接作用,表明某种关系。
某些副词有多种作用,因而兼属副词的多个次类。如:“我就来。”“他就这些钱。”“只要来就好。”第一个“就”相当于下“马上”,是时间副词;第二个“就”相当于“只”,是范围副词;第三个“就”起关联作用,是关联副词。
课堂讨论:
“从来”、“历来”是副词吗?
“从来”、“历来”、“向来”这三个词的意义很接近,“表示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如此”。因此,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和北大中文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都把它们列为副词[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二版)只列“向来”、“从来”为副词]。我们觉得把这三者同日而语是不准确的,因为判定词的词性不能仅凭词义,更主要的是依据词的语法功能。
我们知道,时间副词只能充当状语,不能充当定语,而时间名词既能充当状语又能充当定语。如:
现在交待还为时不晚/现在的年轻人好动;最近出了一起车祸/老张出车祸是最近的事。
我们发现,“从来”可以充当状语,如:
从来没写过诗歌/从来没跟他打过交道/从来设迟到早退过/开会从来都很准时/他对工作从来都很负责/他做事从来都是善始善终。
“从来”也可作定语:
①从来的文艺作品都是写光明和黑暗并重/从来的文艺并不单在于暴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②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周先慎《简笔与繁笔》)
⑧从来的杰出作家,都具有多方面的高深修养。(蔡仪主编《文学概论》240)
“历来”也是如此:
我们历来提倡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这个人历来忠诚老实,可以信赖/我国西北地区历来雨量稀少(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历来的政策/历来的规定/历来的主张/历来的观点/历来的经验/历来的做法。
既然“从来”、“历来”既能作状语,又能作定语,显然就不是时间副词,而是时间名词。而“向来”不同,它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定语,所以它是时间副词。
(原载1999、6《汉语学习》)
能说“过分做作”吗?
《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对“矫柔造作”一词是这样注释的:“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我们觉得“过分”一词使用不当。“过分”是程度副词,指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我们发现,“过分”修饰一些含褒义的形容词(用A表示)时,常给人这样一种感觉:“A一点是可以的,过分A就不好了”。比如:
过分谦虚——谦虚一点是可以的,过分谦虚就不好了;过分亲热——亲热一点是可以的,过分亲热就不好了;过分大方——大方一点是可以的,过分大方就不好了;过分严肃——严肃一点是可以的,过分严肃就不好了;过分老实——老实一点可以,过分老实就不好了。
而“过分”一般不修饰含贬义的形容词,如不说:
过分狡猾/过分吝啬/过分卑鄙/过分庸俗/过分丑陋/过分残暴/过分歹毒/过分怠慢。
因为这些形容词所表示的状态只有程度大小的问题,无所谓过分不过分的问题。因此,它们倒是常受程度副词“很、十分、相当”等的修饰。同理,“过分做作”也会给人“做作一点是可以的,过分做作就不好了”的感觉,须不知,一点做作都是要不得的,不存在过不过分的问题。所以,要么说“形容做作……”,要么说“形容很(十分、相当)做作……”,却不能说“形容过分做作……”。
(原载2000、6《语文建设》)
“刚才”·“永远”·“曾经”
吴早先先生在探讨“曾经”一词时说到,“刚才的事件”,“永远的尹雪艳”中的“刚才、永远”都是表示时间的副词,这里发挥的却是形容词的作用。“曾经的男友”与此有点类似,相当于“曾经交往过的男友”,“曾经”临时有了“以前的,先前的”意义,已经由副词活用为一个形容词了。(《这是一种“活用”》,载2003、3《咬文嚼字》37页)
我们觉得“刚才”、“永远”都不是时间副词。先说“刚才”。吴先生可能把“刚才”与“刚刚”搞混了。“刚刚”才是时间副词,“刚才”则是时间名词,词类是语法意义的分类,不是词汇意义的分类。从时间意义上来看,这两个词差不多,都指刚过去不久的时间;而语法功能却不同:前者只能作状语,而后者既能作状语,又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试比较:
我刚刚(刚才)打了球的/我刚刚(刚才)吃过了/我刚刚(刚才)会了一位朋友;刚才(*刚刚)是刚才,现在是现在/刚才(*刚刚)还是狂风暴雨,转眼就是烈日炎炎了/就在刚才(*刚刚)我还见过他呢/——什么时候?——就是刚才(*刚刚)/吵架就是刚才(*刚刚)的事/刚才(*刚刚)的话你记住了没有?
再说“永远”。《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北大)等词典都认为是副词。但是,语言(语义)是不断发展的。最近几年,“永远”作定语的用法不断增多,有“永恒”、“长久”、“长久不变”等意义。2003年4月16日本人在网络上点击“永远的……”,新浪网就有240例;搜狐就有212例。诸如:邓丽君——永远的爱人/永远的最终幻想/永远的光荣/永远的情意/永远的千年/永远的苏芮/永远永远的三毛
既如此,还说它是副词活用为形容词,就不妥了。我们觉得它已经由副词转变为形容词了。
至于说“曾经的男友”中的“曾经”是副词活用为形容词,是可以的,因为“曾经”作定语的用法目前还不普遍。但我们认为把它理解为“副词活用为名词”更准确一些,因为它表示的是单纯的时间意义——“以前,先前”,跟其他时间名词一样经常作定语。如:以前的邻居/先前的文件/最近的事情/过去的朋友/现在的年轻人/以往的做法。
2、介词:介词用在名词和别的词语前边,一起组成介宾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意义。如“他在80年代就被某基金会列为重点资助对象”,“在”被”是介词。
介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有两个:
2、1、能用在单个名词前边,和名词一起组成介宾短语,共同作为一个使用单位。这一点区别于副诃和连词,
2、2、所组成的介宾短语不能充当谓语,介词不能成为谓语中心。例如“我从北京来”,“从北京来”是谓语,“来”是谓语中心。
介宾短语不能成为谓语,如“他从北京”站不住。
介词大体可分为两类:
(1)涉动介词:这类介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主要和动作行为发生联系。大多数介词属于这一类。这类介词包括:
表示时间处所的“在、自、自从、到、当、于、往、朝、顺着、沿着”等;
表示状态方式的“按照、依照、以”等;
表示对象或范围的“把、对、对于、向、同、跟、给、关于”等;
表示排除的“除、除了”;
表示被动的“被、叫、让、给”;
表示目的的“为、为了、为着”等。
(2)涉形介词。这类介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主要跟性质、状态发生联系。最典型的是“比”。如“这种彩电比日立的便宜,比松下的漂亮”。用来表示比较的“和、跟、同”等,也属于这一类。
课堂讨论:
是“关于”还是“对于”?
有这样一个句子:“现在隆重推出,让咱们听听作家关于消费趋势和刺激消费的问题有什么见解……”(梁晓声《山里的花儿》,载1997、3《人民文学》7页)
介词“关于”不当,应为“对于”(或“对”)。“关于”和“对于”用于句头时可以互换,例如:
关于(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还有什么新的意见?
但这两个介词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从语义看,如果是表示“涉及到某事物”,用“关于”;如果表示“针对(或面对)某事物”,用“对于”,例如:
关于应聘的事,请找人事科。
对于工程层层转包的问题,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其二,介宾短语“关于……”作状语,只能放在句头;而“对于……”作状语,可以在主、谓(语中心)之间,也可以在句头。例如:
关于仿生学,我懂的不多。(*我关于仿生学懂的不多)。
他对于仿生学很有研究。/ 对于仿生学,他很有研究。
其三、介宾短语“关于……”可以作文章的标题,而介宾短语“对于……”不能(除非后跟名词中心语),例如:
《关于党风廉正建设》。
《*对于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鉴于一、二两条,开头的例句当用“对于”。如果要保留“关于”,须删去动词性成分“有什么”,代之以助词“的”,即让介宾结构“关于……”作“问题”的定语:“现在隆重推出,让咱们听听作家关于消费趋势和刺激消费的问题的见解……”。此外,“隆重推出”大词小用,某作家发个言,谈得上“隆重推出”吗?“隆重推出”常用来形容重大事件的出台,例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央台隆重推出电视连续剧《长征》。因此,“隆重推出”不如删去。
3、连词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或分句,帮助表达某种关系。如“厂长和经理”。“和”表示并列关系;“厂长或经理”,“或”表示选择关系。又如:“不但勤奋,而且十分精明”,“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虽然勤奋,但是不怎么精明”,“虽然……但是……”表 示先让步后转折的关系。
连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有三个:
3、1、具有纯连续性。连词只有连接作用,没有修饰作用。凡是有修饰作用的词,都不是连词。如:“这个孩子越鼓励越不听话”,“越……越……”有关联作用,但两个“越”又分别起修饰作用,它们是副词,不是连词。
3、2、具有双向性或多向性。连词总要同时关涉到两个或几个语言单位。在结构中,只要有连词出现,不管是单个儿使用还是配对使用,都一定可以找到它所同时关涉的两个或几个语言单位。凡是只有单向性的词,即可以不在两个单位之间起作用的词,不是连词。比如介词,总是跟后边的名词等组成介宾短语,具有单向性。试比较:
①他和小王有看法。
②他对小王有看法。
例①的“和”,同时关涉前后两个单位,具有双向性,是连词;例②的“对”,只跟“小王”关系密切,具有单向性,是介词。
3、3、联结分句时,可以出现在主语前边。如用于前分句的“因为、虽然、不但”等,既可以用在主语后边,也可以用在主语前边;又如用于后分句的“所以、但是、而且”等,如果分句出现主语,是用在主语前边,许多关联副词可以用来联结分句,但关联副词不能出现在主语前边。如“只有……才……”“如果……就……”,用于后分句的“才、就”是关联副词,如果分句出现主语,它们一般是用在主语后边。比较:
丹丹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她问心无愧。
丹丹虽然没有完成任务,却问心无愧。
丹丹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她却问心无愧。
第三例后分句出现主语,“但”用在主语前边,“却”用在主语后边。“但”是连词,“却”是关联副词。
连词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1)词语连词。这类连词在词语之间起连接作用。如“和、与、同、跟、及、以及”等,它们只能在词语之间起连接作用。连词“而、或、或者、并且”等,也常常用在词语之间起连接作用。
(2)句间连词。这类连词主要在分句之间起连接作用。如“因为……所以……、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但……而且……、尚且……何况……、并且、而、虽然……但是……、因此、如果、只,要、只有,以便、以免、那么、可是,然而、即使、无论、不管”等。有的句间连词,如“但是,因此,所以”等,也可以用来连接句子或句群。
连词运用观察:
“或”耶?“和”耶?
1997年6期《中国语文》第439页有这样几句话:
①你的病是一定会好的。——你的病一定会好。 ⑧她心里是透亮的。——她心里透亮。
去掉“是”、“的”之后,“①、②变成动词谓语句或形容词谓语句”(A)。
我们觉得“或”用得不对。“或”与“和”都是连词,前者表示选择关系,后者表示联合关系。如:
甲 交原件或复印件。(意思是只交一件就行了)。 乙 交原件和复印件。(意思是两件都交)。
A句中的顿号表示联合关系,相当于“和”。按照“或”的意思来理解,A句的意思是:例①可以变成动词谓语句,也可以变成形容词谓语句;例②可以变成动词谓语句,也可以变成形容词谓语句。
这就与作者的原义相左了。在这个语境里,作者的原义非常明确:例①变成动词谓语句,例②变成形容词谓语句。所以,要准确地表达这个原义,不能用“或”,只能用“和”。这是一种“合叙”(合说)的修辞手法。其特点是:“合叙的前部并列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分,后部按照所提成分的顺序,分别加以叙述说明,前后各项一一对应。”(唐松波、黄建霖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320页)。例如:
在一九五八年,我国的钢、煤、发电量和棉纱已经分别跃居世界的第七位、第三位、第十四位和第二位了。
上例就是“我国的钢跃居世界第七位,我国的煤跃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的发电量跃居世界第十四位,我国的棉纱跃居世界第二位”的“合叙”。前后项的对应关系是很清楚的。句中的第二个“和”不能换成“或”,否则就与原义相左了。将四个分句的复句“合叙”成一个单句,就“使文字简练,结构紧凑”了,反之,语言表达就显得繁复,结构就显得松散。
(原载2000、2《汉语学习》)
关于连词的“再”
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北大中文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现代汉语词典》及曲阜师大编的《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等工具书以及邢福义的《汉语语法学》、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等著作,都认为“再”是副词。但是经我们考察,发现“再”不单有副词的语法功能,还有连词的语法功能。
“副词是专门充当谓词修饰成分的词”(邢福义《汉语语法学》181页)。所谓“修饰”,是指“限制语”或“修饰语”与中心语组合之后念得通顺,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法的组合,就谈不上有修饰关系。例如:“再议、再写、再下一盘、再打一局”,这些组合都念得通,我们就说“再”可以修饰动词性词语“议”等。而“很有、很读、很打球”之类的组合念不通,我们就说程度副词“很”不能修饰动词性词语“有”等。
那么,下面一些句子中的“再”是否都是在修饰后面的成分呢?
(1)冯玉祥……。再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曾经和19路军一道进攻江西红军的第26路军,不是……变成了红军吗?
(2)有一种人的意见是不对的。……
又有一种人的意见也是不对的。……
再有一种人的意见也是不对的。……
(3)……。再比如作诗文,似乎不用什么筋肉的技巧,其实也是一理。
(4)一部分资本家,以汪精卫为代表,已经投降了。再一部分资本家,躲在抗日阵线内的,也想跑去。(引自《虚词例释》)
(5)超额完成任务的,一个是印染厂,一个是变压器厂,再一个是齿轮厂。
(6)我们村今年种了三百亩小麦,再还有四十亩大豆。(同上)
少数副词可以修饰名词(如“我的长相很中国”),这是语法学界已经认可的,但是有的语法书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有过宽的嫌疑,有这样一个例子:“再一个问题”(邢福义《汉语语法学》182页)这是半头话。我们可以说“再讲一个问题”或“再讨论一个问题”,但不说“再一个问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合法的组合,不足以证明“再”是修饰“一个问题”的。如果我们把这句半头话补充完整的话,就会发现“再”并没有起修饰作用,而是起连接作用的——“一个问题是工作,再一个问题是生活。”可见,“再”是连接两个句子(观点)的。同理,上述6例中的“再一个明显的例子”、“再一小部分”、“再一部分资本家”和“再一个”,都是半头话,念不通,不是合法的组合,因此,谈不上有修饰关系;此外,除(3)(4)(7)外,“再”后也不是谓词性成分:由这两点可看出“再”不符合副词的定义。
上述7例,“再”只起了连接语言单位的作用,相当于“另,另外,又”之类的连词。比如例(1)(3)(4)的“再”连接的是两个或三个语段;(2)和(5)的“再”连接的是一个句群中的两个句子;(6)(7)的“再”连接的是一个复句中的几个分句。“再”还可连接短语,例如:
(8)韩玄子退休回来,以他多半生的教育生涯的名望,以大贝在外边有头有脸的声誉,再以他喜欢热闹、不甘寂寞的性格,便很快同公社大院的人熟悉起来。(贾平凹《腊月·正月》)
上例的“再”连接了三个介词短语。以上是光杆“再”作连词。以下是以“再”为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再X”(《八百词》称为“习用语”)用作连词:
再则、再者、首先,……;其次,……;再次,;最后,……;首先,其次,……。再其次,……。
连词的“再”和副词的“再”的区别是明显的:前者因为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成分,所以它可以拿掉,不影响语义的表达;后者因为对谓词有修饰作用,作谓语的状语,所以不能拿掉,否则,语义发生很大变化。试比较:
甲、一个问题是工作,[再]一个问题是生活。
乙、再写一遍。 乙’写一遍。
甲是一个并列复句,用不用“再”无关紧要,而乙和乙’的意思则相去甚远(乙’的意思是只写一遍,而乙的意思是不止写一遍)。可见甲中的“再”是连词,乙中的“再”是副词,它是从“频率”上修饰动词“写”的。
关联词位置不对
有这样两个句子:
(我们……还是象打游击似的十天半个月才见一次面),他不是下连队,就是我外出开会。(甲)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长大的),他(指小孩)不仅没有体会过父母的爱和温暖,反而还要他放弃上海……(乙)(98、6《北京文学》87、88页)。
甲、乙两句都是复句(甲是选择复句,乙是递进复句),但关联词的位置不对。关联词在复句中的位置有一定之规,如果位置不对,就会影响语义的表达,致使句子念不通。比如乙句,根据“承前省”的原则,后分句的主语应是“他”,这样,“他反而还要他放弃上海”,显然与、原意不符(原意是父母要他放弃上海)。
按复句的要求,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则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后分句的主语可承前省。例如:“他不是下连队,就是外出开会。/她不但是学习尖子,还是体育能手”。如果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那么,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之前。例如:“一方面你自己去说,一方面我们帮你去说。”/“与其他来找我,不如我去找他,争取主动。”如果关联词是“就、才、便”等副词,兼有关联和修饰两种作用,那么,当它们用于主语不同的复句中时,它们就应放在主语之后,修饰谓语中心。例如:“只要场部没有会议,他就下连队。”/“只有你来,我才放心。”
鉴于此,甲句的前关联词“不是”当置于主语“他”之前;乙句的“不仅”也应置于主语“他”之前,形成“不仅他……反而还要他……”的形式。
4、助词 助词附在词语或句子上面,表示附加意义,如“的、得、着、了、过、们、吗、呢”等。
助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是:
具有高度附着性,帮助词语或句子表示某种附加的语法意义。如“你仔细体察过同志们当时的心情吗?”“过”附着在“体察”的后边,表示过去时态,“们”附在“同志”后边,表示多数,“的”附着在“当时”后边,表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吗”附着在句子后边,表示疑问语气。
主要的助词有四类;
4、1、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用来标明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典型的结构助词是“的”和“得”。它们都读de。“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明前边的词语是定语;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明前边的词语是状语。书面上,状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的”往往写作“地”。
“得”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表明后边的词语是补语。例如:
①这半年他厂的工作渐渐的理得有条理一些了。
②这半年他厂的工作渐渐地理得有条理一些了。
“的”还常常用在别的词语后面,构成“的”字短语。如“买的、自己做的、化纤的”。
4、2、动态助词,动态助词用来表示动作变化的时态。典型的动态助词是“着、了、过”。“着”念zhe,表持续态,即表示动作的进行或持续,如“站着、坚持着”;“了”念le,表实现时态,即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过”念guo,表经历态,如“干过、坚持过”。
“着、了、过”是语尾性助词,它们经常附着在单词后边,但也可以附着在短语后边,如“发展和演变着/继承并发扬了/支持和资助过”。
4、3、复数助词。复数助词用来表示人物的多数。典型的复数助词是“们”。“们”的附着范围是一般的表人名词和人称代词。如“同学们、代表们、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专用的表人名词后边一般不能用“们”;有时带上“们”,是为了强调突出以某人为代表的某一类人。如“王从周来到的时候,香兰们已经吃过施舍的粥。”(姚垠《李自成》)。
“们”是语尾性助词,它经常附着在单词后边,但也可以附着在短语后边,如“老师和同学们”。
事物名词后边一般不能用“们”。有时带上“们”,如鲁迅笔下的“蟋蝉们,覆盆子们”,这是修辞上的拟人用法。
4、4、语气助词(语气词)。语气助词附着在某个成分或句子末尾表示某种语气。如“啊、嘛、呢、吗、吧、罢了”等。某些语气助词,只能用在句末,如“吗”罢了”,有的也可以用在句中。如“你小心点啊!”“你啊,就爱胡说八道。”
凡是附着性强,独立性差,归不进其它各类虚词的词,一般都归入助词。现代汉语里还有一些别的助词,如“所”(“他所说的,都经得起检验”),“看”(“再想想看”),“给”(“这些花让你妈给全弄坏了”),“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来着”(“你刚才说什么来着”),“似的”(“像只小老虎似的”)等等。“似的”是构成比况短语的助词,为了说明语言事实的方便,通常把和“似的’作用相同的“一样、一般”等叫作比况助词。
观察助词的运用(“地”应为“的”):
第三、不准与未经目的地国家(地区)政府主管部门指定地旅行社 开展业务来往(人民网2003-10-15)
介词“与”后的宾语“未经目的地国家(地区)政府主管部门指定地旅行社”有问题
课堂讨论:
能说“……正在……了”吗?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跨世纪文丛”之一的《人极》(贾平凹)中有这样—个句子:
一条粗如镢把的长蛇正在洞外的石砭上吸将起一只金毛松鼠了。(甲)(327页)
这个句子念不通。因为汉语中没有用语气词“了”给表“正在进行时”的动词性谓语句刹句的用法。例如不说:
乙、牛正在吃草了/他们正在下棋(打球/读书/唱歌)了/运动员正在操场上跑步了/老师正在辅导学生了/妈妈正在接电话了/领导正在作报告了/太平军正在攻城了/孩子的身体正在发育了/他们正在排练了。
上述句子只要拿掉句尾的“了”,就念得通了。为什么句尾有“了”句子就念不通了呢?这是句子的内容不合语气词“了”的语法意义造成的。“了”的语法意义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注解的:“[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763页]比如:下雨了。“了”表示由没下雨到下雨的变化过程,下雨是出现的新情况。桃花都开了。“了”表示由桃花都没开到都开了的变化过程,桃花都开了是出现的新情况。我现在明白他的意思了。“了”表示由刚才的不明白到现在的明白了的变化过程,现在明白了是出现的新情况。
而甲句和乙组句子都不表示“变化或出现的新情况”这一语法意义,而是表示某一动作持续不变地进行着。比如:他们正在下棋(打球/读书/唱歌),表示下棋(打球/读书/唱歌)的动作正在持续不变地进行着。这正好与语气词“了”的语法意义相抵牾。所以,表“正在进行时”的动词性谓语句不能用语气词“了”刹句。如要保留“了”,则需用起始动词“开始”取代时间副词“正在”:
*孩子的身体正在发育了→孩子的身体开始发育了。*太平军正在攻城了→太平军开始攻城了。*他们正在排练了→他们开始排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