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内地热播的电视剧中,反映清朝宫廷题材的不在少数。而这些宫廷戏中,都会有侍卫的角色出现,最多的就是御前带刀侍卫。清帝移鼎入关后,以少数民族之君而治驭华夏,成了中国各民族的共主。但对自己的安全问题不敢掉以轻心,于是调集八旗劲旅驻防北京,京城内外有骁骑营、前锋营、步军营、火器营、健锐营等多支互不相统的近卫部队。
而挑选直接对皇帝安全负责的侍卫也最为用心。在清朝的宫廷中,侍卫也分多种。有御前侍卫、干清门侍卫、大内侍卫等,其中以内廷侍卫(御前侍卫及干清门侍卫,后者可视为御前侍卫的一种延伸)待遇最高。按照清制,这种侍卫官都是选拔满蒙勋戚子弟及武进士充任。
作为御前侍卫,生活待遇优厚,除本身俸禄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补贴和恩赏,如帝后寿诞或扈从出行的话,还有相当多的赏赐。而且御前侍卫靠近皇帝,升迁容易,由侍卫出身而官至卿相的,在清代占有很大比例;譬如当下诸多清宫戏中频频出现的明珠、索额图、索尼、隆科多、福康安、鳌拜、遏必隆、肃顺等以前全当过侍卫。统率侍卫的长官均是勋戚大臣、宗室王公。
侍卫的职责是“随侍宿卫”。具体工作是:掌引奏事官及引见官员,并稽察出入。遇皇帝出巡,“则随扈保驾,驻跸行宫,则守卫警戒”。
侍卫隶属于侍卫处,其编制为一等侍卫(正三品)六十人,二等侍卫(正四品)一百五十人,三等侍卫(正五品)二百七十人,蓝翎侍卫(五、六品)九十人,总计五百七十人。
清朝有四类人有资格参加遴选近御侍卫。
一、首崇满洲(最早只有上三旗,到雍正时,为了加强对下五旗的控制和笼络,挑选近御侍卫的范围也扩大到了下五旗);二、恩宠勋贵,皇帝的御前侍卫或近身侍卫很多都从成年且有武艺的宗室子弟里选;三、遴选蒙古、回部侍卫;四、武科鼎甲与“汉侍卫”。其中的回部侍卫(也称回子侍卫)入选起于康熙年间。
在康熙至乾隆时期,准噶尔部被平定。厄鲁特蒙古诸部以及原在蒙古王公控制下的回疆诸部的王公等也归附清王朝,西北边疆得到了统一。清廷对于归附的回部首领给予了较高的待遇,有的赐予侍卫之职,这就是所谓的“回子侍卫”。
新疆平定后,清廷笼络、怀柔当地的厄鲁特蒙古及回部王公贵族,除任命其担当这些地区中下级官职外,还将许多人陆续召入京师,给予种种赏物,有的赐予宅第财产,有的结为姻亲,还有的授为御前行走、干清门行走或各等级侍卫职,以示大清皇帝对他们的眷爱。如丹济拉原为噶尔丹手下重臣,降清进京后即被康熙帝授为散秩大臣,其子多尔济塞卜腾也被授予一等侍卫。又加噶尔丹之子塞卜腾巴勒珠尔被俘时年仅十四岁,康熙授其为一等侍卫,还将宗室之女嫁给了他,后封为镇国公额驸。
“回子侍卫”加强了朝廷与西北边疆地区的各种联系,使得这些地方更加靠近中央政府,使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因此得到保证。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揭秘清朝宫廷侍卫的等级及制度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