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青少年近视防治热线发布调查称,1000度以上的超高度近视已经占来院近视患者的5%。据另一项统计,上海市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达到30-50%,初中生视力不良率达到70-80%,到了高中更是达到80-90%,个别班级甚至“全军覆没”。初中生600多度的高度近视大幅增加。
每到寒假,各大医院的眼科门诊也迎来孩子的就诊高峰期。那么导致孩子近视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呢?
杀手一:电子产品
以前我们玩的什么?打陀螺,扔沙包,捉迷藏,滚铁环......总之,大多数都是户外的集体活动。户外活动时,眼睛会自动调节去看不同距离的东西,远近交替地用眼,使眼睛的睫状肌得到调节,不会感到疲劳。而现在家长出于安全、方便等原因,多数情况下是让孩子在家里玩。即使约了小朋友一起玩,不是去他家就是在你家,还是以室内游戏为主。这样,孩子都在近距离用眼,眼睛的负担很重。
而且以往的电视机让我们的眼睛停留距离大约是2-3米,而现在城市里移动终端的普及,让很多城里孩子视距停留在30厘米的时间每天都超过2小时。
杀手二:灯光强弱不当
“灯光够不够亮?我担心灯光太暗了会影响孩子的视力。”我们一般都这么想。实际上,眼科专家认为,现在孩子看书、写字的灯光不是太暗,而是太亮了!过强的光线会使孩子的眼睛很容易感到疲劳。孩子需要的是柔和的光,而且要保证光线来自于孩子的左前方。所以,晚上孩子看书、写字时,可选择能调节明暗度的灯,将亮度调到柔和为准。
杀手三:甜食
调查发现,喜欢吃甜点心、喜欢喝汽水饮料的孩子更容易近视,而喝牛奶多可以延缓近视。对此,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儿童保健科儿童眼保健中心张佩斌主任医师解释到,甜食、碳酸饮料中的糖分在人体内的代谢需要大量的维生素B1,并降低体内钙的含量,而钙是眼部组织的“保护器”,体内钙缺乏,不仅会造成眼睛视网膜的弹力减退、晶状体内压力上升、眼球前后径拉长,还可使角膜、睫状肌发生退行性病变,从而使眼球壁弹力减弱,助长近视加深。
另外,甜食吃多了还会导致血糖升高,血浆渗透压上升,房水和晶状体的渗透压也随之升高,一旦引起晶状体凸度和屈光度增加,近视眼也会找上门来。
对策:少碰甜食,多喝牛奶,牛奶能补充钙质,自然就增加了对眼组织的“保护能力”。
2杀手四:噪音
我们都认为,噪音会对听力、心理会有影响,但万万没想到,噪音还会影响到视力,尤其是对尚处眼睛发育阶段的孩子伤害更甚。
在医学研究发现,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使人的视力减弱。简单的说,噪音能使人眼对光亮度的敏感性降低。
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当音响强度在90分贝以上时,眼底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超过45分贝时,40%的人瞳孔散大,达到115分贝时,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下降20%,同时伴有色觉能力削弱。
对策:不管在用家电的时候还是说话的时候,都尽量将音量降低。比如:看电视时,尽量将音量调整到最低;洗衣服时,将卫生间的门关闭;选择新家电时,除了美观实用,将噪音也作为评判之一;厨房不用时,房门关闭;家人见说话时,尽量语气缓和等。
杀手五:过早学钢琴
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一直是家长们着力培养孩子气质和情操的首选。这个暑假,钢琴兴趣培训班门前同样是排满了人。不过近来,一种“钢琴最伤眼”的说法在父母们中流传,朋友提醒,听说弹钢琴会伤眼,“你可千万再别给孩子练琴了”!事实真如此吗?
一篇《七成以上琴童有近视,钢琴是最伤眼乐器?》的报道曾在网上引起了极大争议,文章介绍,一位8岁男孩每天练琴5小时拿下钢琴十级,眼睛经电脑验光竟达1200度。报道中称,接诊男孩的眼科医生表示,70%以上的琴童都患有近视,一般学琴后第三年开始发生。还有眼科医生甚至提到眼科界有“十个琴童九个近视”的说法。
专家解释:目前还没有流行病学统计数据能证明练钢琴与近视存在直接关系,从我们临床接诊情况看,琴童中近视者确实较为常见。
通常,学龄前儿童眼球发育正处于黄金期,孩子的视觉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过早练琴,同时又不注意保护视力,孩子发生近视的几率比较高。而且琴谱的字通常比较小,孩子练琴过程中边看琴谱、边看键盘,而且是近距离长时间看,更容易让人视疲劳。过早且长时间的过度练琴,会加速眼球正视化发育,过早消耗光原有的远视,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比较容易出现近视。还有如果父母均是高度近视,有高度近视家族史,孩子近视几率高。
简而言之,看似是练琴造成孩子近视,其实后面存在孩子过早练琴、近距离过度用眼等多种因素叠加,最后出现孩子近视。
孩子在6岁之前,视力是比较脆弱的,因此,并不提倡过早地让孩子多用眼,比如学习认字、学乐器看琴谱等,这些都很可能让孩子过早地出现近视。想让孩子学习钢琴等乐器,可以在学习之前到医院去做屈光检查,看看孩子是否有容易近视的可能。已经在学习钢琴的孩子,除了定期检查视力之外,家长还应注意孩子练琴时背景灯光的调节、将五线谱放大、练琴期间要让眼睛适当休息等。
对策:5岁以下不学钢琴;将琴谱复印放大到亚光系纸张,浅黄色或者浅绿色均可;在钢琴上为孩子放一个无频闪烁的护眼灯;每练习45分钟就休息十几分钟,配合眼保健操或远眺、闭目;带孩子多做户外运动。
杀手六:作业or父母
寒假应该是孩子们最开心、最期待的假期,可如今的寒假似乎变了味。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培训班,被限制的自由……除了让孩子们倍感无趣外,还给孩子的眼睛造成不少的压力。
杀手七: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与视力下降好像搭不上边,可手头的一份资料显示并非如此。英国《观察家报》报道,心理学家和眼科专家对4000名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视力普遍下降与青少年的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无独有偶,我国的心理学家和眼科专家也同样有这样一份研究报告,科学家们通过分析,不良的心理因素导致视力减退大致有三种类型:
1.条件具备型:
这种类型多见于女性,她们在视力下降的同时,为了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求得父母和老师的同情和谅解,往往以“眼睛看不清”为借口,避免繁重的学习任务。她们多数害怕学习,经常在暗处看东西,造成视力下降,然后经常以此来逃避学习。这类视力减退的青少年甚至会出现拒绝上课,头疼、呕吐、咬指甲等一系列特征。
2.眼镜愿望型:
其心理视力障碍通常表现为:嘴上不说,但心里很想戴眼镜,所以常常在人们面前表白“视力不好”,这主要是由于对戴眼镜的影视明星和“眼镜广告”中漂亮的或显示学者风度的崇拜。因此,他们常常不是近视而乱戴他人眼镜,久而久之,慢慢地发展为近视。
3.紧张型:
表现为有的青少年本来有轻微的近视,他们戴上眼镜完全可以避免视力的继续减退,但却害怕戴眼镜,一提到戴眼镜就恐惧,一想到戴眼镜就心里紧张。于是长期拒绝戴眼镜或偷偷摘掉眼镜,以致造成视力下降。
此外,不良家庭环境也影响儿童的视力。美国眼科医生发现,夫妻不和,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父母虐待孩子等,都会引起儿童视力障碍,这主要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且常被忽视,成年人视力也与心理有关,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疾,见于成年人。患者视力可突然明显下降。据临床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患者在眼病发作之前都遭受过心理创伤。在患者心理得到抚慰后,眼疾可获痊愈,但也有的少数患者久治不愈以至失明。日常生活中就有因悲伤过度而哭瞎眼睛的事件。
对策:孩子其实是最会察言观色的外交家,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尽量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感觉到不安;多与孩子互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克服不良心态,让孩子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
过度用眼容易使假性近视变为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最大的成因在于长时间不科学用眼。虽然“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好几年,但这场雷声大雨点小的运动却迟迟未见成效。由于课业负担重,中国孩子入学后眼睛近视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学生在看书时,由于用眼程度过强、持续时间过久,造成睫状肌的持续性收缩,引起调节紧张或痉挛的发生,从而造成头晕、眼胀、视力下降等视疲劳症状。这种由于眼的屈光力增强、使眼球处于近视状态称为假性近视。牛兰俊教授强调:“许多家长因为疏忽未能及时发现自己的孩子眼睛看不清了,或者就诊后没有认真地对待假性近视等因素,这些原本可以治愈的‘小眼镜’们最终演变成了真性近视。”其实假性近视如经适当休息或用适当的眼药水滴眼,使麻痹痉挛的睫状肌放松,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眼睛,完全有希望恢复正常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