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 旅美教育工作者
六一儿童节这天,两个曾经就读南京市拉萨路小学的海外学者分别实名发文,谴责学校对他们心灵的摧残。作者之一为章立早,从拉萨路小学毕业后进入南京外国语学校,后考上清华大学、密歇根大学,现就职于美国西北大学。另外一位是李萱,从拉小毕业后,沿着南京外国语学校、北大的轨迹,读到剑桥大学。两位作者讲述了自己在拉小就读时不堪回首的往事,如奥数的补习、老师的野蛮体罚、对学生的侮辱、学生的互打报告、老师言行不一等。有部分读者称这种残酷训练是成才必需,问题是他们说的不是要不要“成才”这件事本身,而是有无必要为了“成才”,去打败成长?
大部分读者感到庆幸,自己没有上这种学校。我就是庆幸者之一。大学毕业近20年之后,看看四周同学,我发现人生的幸福,不论从物质上看,还是从个人心灵上看,和当初能否鲤鱼跳龙门上个名校并无多大关系。早年在学校的成才,未必能换算成日后的幸福人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今,就在读了名校在海外的“成功人士”为上司什么时候让其下岗而忧心忡忡之时,很多当年的同学在家乡游刃有余春风得意。
另外,社会环境多变,知识快速更新,广义的教育,应包括持续的学习,不限于读完就算完事的学历教育。我昨日听了一场名为《高等教育的转变》的讲座,主讲人讲到了美国学生正面临教育的各种重组,以后雇主很可能越来越看重非传统渠道毕业生。由于技术和人口特征正在发生的各种深刻变化,教育的过程正在美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转变。中国也在发生类似的观念转变。这些转变,更是让我们去质疑以粗暴手段促进升学的办学标准。
上述作者披露出来的野蛮粗暴教育,和“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整体社会环境非常契合。二者都有问题。如丹尼尔·平克《驱动力》一书中所称,我们做事做人,有时候目标太过单一,会让我们忽略掉很多本不该忽略的东西,例如经济发展中的因为GDP而牺牲的环境,教育中因为应试而牺牲的成长。
反对章早立和李萱言论的人称,不是拉萨路小学早年这么残酷的训练,哪里有她们后来的辉煌学历之路?这些质疑者恰恰看不到“学历”之外的盲点,那就是教育到底是要把我们变成什么样的人。假如我们的身心备受摧残,那么即便我们处处顺境,恐怕也只能像挪威电影《超完美地狱》里那个凡事顺利却对生活感到失去意义的人。这种境况,也不都是电影或者小说里的虚构。就在今年4月,教育、事业都很成功的南大校友王庆根(奥赛金牌得主,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Paypal的首席工程师)因抑郁症自杀,留下一双儿女。这是多么惨痛的悲剧!
章、李所称的野蛮粗暴,如今或许已经大为改变,我这里不是倡导过渡到让学生、家长称霸,让老师无法管教的另外一个极端。大家需要做的,是抛弃基于环境与现状的传统,去重新想象教育,考虑怎样把学生当成发展中的人、接受训练的公民、受到言传身教的未来成年人,把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重新提上日程。好的教育,有责任去探索怎样让学生身心更健康,心灵更阳光,与人相处能相互造就。这正是上述两篇揭露拉萨路小学的文章意义之所在,但愿我们能借此启发新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