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什么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你对此了解多少呢?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相关法律知识。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什么?

  一、因果关系的理论意义

  在司法考试中,因果关系是重要考点。理解因果关系,首先要理解因果关系判断本身在刑法理论中的意义。

  1、影响罪数认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表明该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属于同一个案件,成立一罪;否则,该行为与危害结果可能属于两个案件。

  2、影响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判定。在故意犯罪中,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则成立既遂。

  3、影响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判定。在我国刑法中,所有过失行为要成立犯罪,必须导致特定实害结果,即要求过失行为与特定实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过失行为就不能成立犯罪。

  4、影响结果加重犯的认定。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才能认定结果加重犯。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

  1、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共性:

  1、客观性:因果关系的有无,只能依据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判断,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

刑法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什么

  例如,甲交通肇事当场撞死被害人乙,甲随之逃逸,甲主观上一直以为是自己的逃逸行为导致乙没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尽管甲认为自己的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在客观上死亡的原因却是之前的交通肇事行为,所以甲的行为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情形。

  注意:不要混淆客观上有无因果关系问题与主观上的因果关系错误问题:因果关系有无的判断跟行为人是否认识到因果关系无关。

  2、顺序性:原因在前,结果在后,而不可能颠倒。

  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甲白天将货车停在马路边后下车小便,后面的小客车飞速驶来,撞到货车尾部,司机当场死亡。行为人拨打“110”后迅速逃离。本案中发生了交通事故,而且甲有违章行为,但交通事故在前,违章行为在后,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不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因果关系。所以,条例中“全部责任”只是行政责任而非刑事责任,甲不成立交通肇事罪。

  3、相对性:原因可能是其他现象的结果,结果可能是其他现象的原因。

  注意:刑法上在确定原因时,只能以刑法明文规定的危害行为为界限,而不能随意扩大刑法评价的范围;在确定危害结果范围的时候也要区分直接的危害结果与间接的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结果与非构成要件结果、物质危害结果与非物质危害结果。

  4、规律性:原因与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是讨论引起与被引起的这种关系本身,而不是对行为与结果本身的研究。是否存在这种关系,既要考虑自然的科学法则,还要考虑经验法则、盖然性法则。

  5、复杂性:存在一因一果、多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多果等现象。

  例如,二重的因果关系、重叠的因果国关系属于多因一果的情形,想象竞合犯属于一因多果的情形。

  2、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1、范围的特定性:在刑法上,只有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危害行为才是原因。

  2、内容的特定性:在某些犯罪中,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必须是一种特定的发展过程。

  (1)诈骗罪(包括合同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犯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使被骗人产生认识错误,被骗人基于该认识错误处分财产,从而造成财产损失。如果对方没有被骗,而是基于怜悯等心理或者出于配合警方抓捕行为人的需要而处分财产给行为人,那么,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与取得财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多只能认定为诈骗罪的未遂。

  (2)敲诈勒索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恐吓行为使被害人陷入恐惧心理,被害人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从而造成财产损失。如果被害人根本没有陷入恐惧心理,而是基于同情或者为了抓捕犯罪人而处分财产,那么,行为人的敲诈行为与取得财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多只能认定敲诈勒索罪的未遂。

  (3)抢劫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行为压制被害人反抗,强行劫取财物。如果行为人取得对方的财物并不是基于压制反抗强行取得,那么抢劫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就没有因果关系。例如甲为了抢劫乙的财物,对乙追打,乙在逃跑过程中钱包不慎掉落,甲发现以后拾取该钱包而离去。甲的抢劫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注意:按照司法解释,抢劫罪只要导致被害人轻伤以上后果或者取得财物(当然要求抢劫的手段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就可以认定既遂。此外,要求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的因果关系具有特定的内容,实质上是对犯罪行为性质与结果的要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01371/449403973.html

更多阅读

违法认识的可能性和期待可能性 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论

  违法认识的可能性,即行为人是否有实质意义上的违法性,是否具有形式意义上的违法性.  期待可能性,即行为人是否能采取适法的行为而不采取违法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任何的理论不放到现实当中去检验都只是理论而已,举例张三

王钢:德国刑法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德国刑法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中国法学创新网来源:《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10期作者:王 钢日期:2015年02月27日浏览:45——以德国司法判例为中心【内容提要】德国刑法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体现为行为人就事实进行欺骗,导致被害人或受

南京的地名与历史上的官员有些关系 南京地名趣话

南京的地名与历史上的官员有些关系王府巷王府巷有大、小王府巷之分。大王府巷也就是现在的王府大街,北接三茅宫,南接建邺路;小王府巷东接丰富路,西接大王府巷。大小王府巷相交呈“T”字型。大王府巷如今是繁华热闹的王府大街,小王府巷

声明:《刑法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什么》为网友错把当饭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