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迄今,古陶瓷领域一直存在“官哥不分”之说。“官哥不分”指什么?这是说,宋代的五大名窑中,官窑和哥窑的基本特征混淆不清,难分仲伯。明浙江钱塘人高濂说:“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见其著《燕闲清赏笺》)明万历进士屠隆列举他的众多文房瓷具更是官哥并提,不予区分。(见其著《燕闲清赏笺》)当然,这里的“官窑”是指狭义的北宋南宋官窑,而不包括汝官窑和钧官窑。汝、钧窑和哥窑实在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难以扯在一起。
为什么“官哥不分”呢?根据迄今掌握的资料和达到的认识,笔者认为,所谓“哥窑”应是古文献上出现的一种人为误传,实际上并不存在;而最具“传世哥窑”和社会上人们习惯称谓“哥窑”基本特征的,应是北宋官窑。这便是“官哥”不分的奥秘所在。
现拟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作些论述。一、古文献上涉及的元“哥窑”、龙泉“哥窑”(亦即琉田“哥窑”)和凤凰山“哥窑”均非真正的哥窑窑口。为便于比较、甄别,有必要根据“传世哥窑”和社会上惯称“哥窑”,对“哥窑”含义作如下界定:以单色(一般是黑褐色)或双色(一般为黑褐色和黄色或红色)线网纹开片和紫口(一般呈棕紫色或黑紫色)铁足(一般带赭色或黑色)为基本特征,以粉青为基本色调的宋WWw.aIhUaU.COM代官瓷青瓷。人为着色线网纹开片,紫口铁足,以及官窑青瓷,均是构成宋“哥窑”的要素,尤其是铁线网纹和金丝铁线网纹,是必不可缺的最根本特征。现在人们已完全习惯将开细小铁线网纹或金丝铁线网纹的青瓷称“哥窑”或“哥釉”(“哥窑”的明清仿品),对于是否有紫口铁足现象似已并不在意。
南宋修内司官窑与“传世哥窑”之间难划等号。有色线纹开片和紫口铁足是“传世哥窑”的基本特征,但不是修内司官窑的基本特征,因修内司窑瓷具有着色线纹开片和紫口铁足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属局部现象。有人就根据这一局部现象推断出“传世哥窑”就是修内司官窑,这完全是不了解情况的误解。还有人认为,宋代哥窑器很可能就是修内司官窑烧制过程中意外产生的“釉面的冰裂状”的特殊器物。
主要区分点有三个方面:
1、釉色。官瓷是以粉青为主,同时有蜜蜡、虾青、玳瑁、灰青等色,而哥釉也以粉青为主,同时有月白、炒米黄和鳝血(红色)纹。鳝血纹是极少的一种哥瓷。最近发现了一个秘密,有人说其着色是人工造的。此说法不对!做一个破坏性试验,即将一件完整的哥瓷,从底部打下一块瓷胎,当瓷胎破裂之初胎色是白的,没过多久白色胎见空气变红了,与鳝血纹一样颜色。此怪现象说明鳝血绝不是人工做的,而是自然形成,是胎土中的独有成分所决定的。
2、在开片方面官、哥瓷各有特点,官瓷是冰裂纹,是极细的丝状纹,且隐隐若现;而哥瓷开片是“金丝铁线”,铁线是很粗的黑色纹,金丝则为黄色细纹,自然形成。
3、“紫口铁足”是釉薄造成的,可有可无不是以此为区分要点。但是釉质各有不同,官釉光泽好,有玻璃质感。哥釉则为玉质感,不光亮,有时有如面容渗出微微汗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