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字加马 矛字

矛字加马 矛字
矛【矛】(máo)<?XML:NAMESPACE PREFIX = O />

  “矛”,象形字。

  “矛”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长小篆二丈,并通常在长柄的一端安装上一个尖锐、锋利的柳叶状矛头,下端有一圆筒,用来插入矛柄,筒部上还常常系有缨。“矛”字上的“”即为矛头形,中间部分会意为系在矛头上的长缨,下面的“︱”为长矛柄。“矛”在制作时通常会在矛头设有回钩,用来钩拉,而“矛”字左下的一“丿”正象征着矛头的回钩如刀般锋利。“矛”还为“予”加一“丿”,“予”为给予;“丿”可以看成是长矛的锋利口;连起来就表示“矛”的使用为伸出、探出之状,即直刺横挑,给其一击。“予”又为我,会意人是施动者,“丿”会意为向前直刺的矛——矛是由人操控的攻击的武器。

  “矛”出现在石器时代。当时的矛头一般是用兽骨、硬木或石头制成,有的还是玉制的。在当时的战争中,普遍使用的攻击性冷兵器有矛、戈、殳等。“戈”是类似于刀戟的武器,以钩挂劈砍为主;“殳”是类似于棍棒的武器,以抡扫劈打为主;“矛”则是类似于后来矛枪的武器,以刺挑为主。在古代战争中,这几种武器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意思是国王将要出征御敌,(将士们)修整“矛”和“戈”准备出征。《诗·郑风·清人》:“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两支“矛”上系着野鸡毛,军士们在黄河岸上游荡。可见在战国时期,“矛”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战争中了。“矛”是一种长兵器,战争中可以达到击远的效果。据史书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古代“矛”的长度,多为三米以上,最长的则在四米以上,一般是在乘战车作战的时候使用。《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善使一杆长一丈八尺的蛇矛枪,有万夫不挡之勇,为刘备建立蜀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古代战争是冷兵器战争。兵器的种类可谓五花八门、千姿百态,有“十八般兵器”之说,一般是指: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镰、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这些兵器有长有短,有单有双,有柔有刚。其中的枪就是由“矛”演化而来。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战争大都抛弃了笨重的战车,改用骑马打仗,因此也把过长的“矛”改为枪。枪按长短分为大枪和花枪,此外还有钩镰枪、太宁笔枪等形状比较怪异的枪。《水浒传》中的神枪将徐宁就曾用钩镰枪大破呼延灼的连环马。古代许多名将都以擅使枪出名。

  “矛”是古代的攻击性武器,与之相应的防守性武器有盾、甲、胄等。《韩非子》中记载有“自相矛盾”的典故,用来形容自己的言行互相抵触,并用其中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矛”的矛头部分是最具杀伤力的,战斗中可以直接刺伤或刺死敌人,因而用“矛头”比喻攻击的锋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0251/757182564177.html

更多阅读

珠穆朗玛峰资料 珠穆朗玛峰相关资料

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尼泊尔称为萨加马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Everest),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喜马

月夜景观——德彪西《月光》的分析与教学 德彪西月光教学

克罗德·德彪西(ClandeDebussy),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最富于创造性的法国作曲家,人们将他比喻为两个世纪浪漫派和现代派之间的桥梁。德彪西作为印象主义的开拓者,其创造性的音乐思维及音乐语言开启了人们对音乐的无限遐想。他一生

与英伦花花公子和兔女郎的亲密接触! 黑手党2花花公子

黑色领结,伏特加马丁尼,筹码,和兔女郎可爱的绒球尾巴!来英国伦敦看奥运的朋友们,若想在伦敦高级市中心夜游到天明,重新开张的花花公子俱乐部是个好的去处,那里名人聚集,有世界知名调酒师,并邀请著名歌星在一楼夜总会献唱。花花公子曾望在上海

本世纪最大灵异悬疑:西班牙贝尔米兹鬼脸

1971年的一个早晨,西班牙小城贝尔米兹的玛丽亚·戈梅兹·加马拉走进自己的厨房,突然发现混凝土地板上出现了一张脸,紧紧地盯着她。老太太吓得够呛,她立即叫她的儿子米加尔用镐头把那块地板挖掉。米加尔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那天的

西班牙贝尔米兹鬼脸 贝尔米兹鬼脸真相

贝尔米兹鬼脸西班牙有一座著名的“鬼屋”,坐落在盛产橄榄油的马吉纳山中的贝尔米兹村里。30多年来,这个鬼屋不仅让那个偏远的山村居民困惑不解,也让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和幽灵怀疑者颇感兴趣,他们纷纷到那里试图目击“贝尔米兹鬼脸”这一怪

声明:《矛字加马 矛字》为网友脖艸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