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超市买酸奶,观察日期最近的也都是生产近一周的,酸奶里的有益菌与生产日期是否有关系?以前听说酸奶的生产日期越近的酸奶越好,日期久的基本没什么益生菌了,是这样么?另外,对于买回的酸奶家庭如何保存最有效?如果给宝宝吃前常温下放置会不会影响益生菌的存活?
益生菌、酸奶、保质期,这几个概念混在一起,就让人一头雾水。
益生菌是什么?
一百多年前,俄国免疫学家梅哥尼科夫注意到保加利亚的农民比较健康长寿。他把原因归结于他们所食用的发酵牛奶中含有的活细菌,益生菌这个概念就此产生。此后,科学家们逐渐认可了这个概念,认为补充足够数量、适当种类的活细菌,有助于人类增强免疫力、抵抗细菌感染,等等。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进行了几千项关于益生菌的临床研究。他们使用不同的细菌,在腹泻、免疫、过敏、癌症、女性健康等方面,都或多或少显示了一些作用。尤其令人欣慰的是,至今几乎没有副作用的报道——也就是说,科学家们所挑选出来的那些细菌品种,安全性还是相当高的。
需要注意的是,“益生菌”只是一个类似“好人”的概念,有无数的细菌可以称为“益生菌”,而每一种都不相同。益生菌的功能必须是“特定菌株”“特定剂量”“连续食用”“活细菌”才能实现。许多商业宣传说“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什么什么功能”,列出的是一大堆文献中提到过的功能。但是,这些功能跟他们的细菌可能毫无关系。也有许多广告推销都宣称“细菌含量高达多少多少”,而各种细菌能够产生效果的剂量却相差非常大,有的每天吃一亿就可以起作用,有的却要一万亿才行。
益生菌只是酸奶的附加价值
酸奶是牛奶发酵得到的。通常的酸奶由两种特定的乳酸菌菌种来发酵: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这两种细菌通常也被当作益生菌,不过功能并不算强大——至少,把科学文献中说的那些“益生菌功能”强加在它们身上,可以说是它们“不能承受之重”。尤其是它们抵抗消化液的能力并不强,能够安然到达大肠的比例并不大。能够达到的那些,在那里也建立不起根据地——如果不继续吃,体内也就很快没有了它们的存在。在国家标准中,规定每克酸奶中它们的数量不得低于100万。但这个检测做起来也并不方便,监管部门往往也不针对它们动手。所以,买来的酸奶吃的时候到底有多少活性菌,基本上也就只能依靠厂家的人品。
虽然酸奶的营销中经常对“益生菌”浓书重彩,但其实没必要把它作为吃酸奶的理由——其中的益生菌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主要还是依靠“推测”,真正的临床证据并不是那么丰富。而奶本身才是营养关键——蛋白质和钙这两种牛奶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依然如故,而许多乳糖转化成了乳酸,使得乳糖不耐受的人也可以吃奶制品。此外,细菌的发酵还可能产生一些维生素以及其他小分子代谢产物,对于健康也可能有一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