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性质到底是什么
在我国近代史的记载中,曾经发生过两次鸦片战争,虽然这两次战争都是因鸦片而起,但这两次鸦片战争的性质却是截然不同的。下面分别加以简介。
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这场鸦片战争的性质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向海外进行侵略扩张和进行殖民统治,清朝政府的懦弱腐败造成了空前的民族耻辱和国家灾难。对于中华百姓来说,这是一场反抗外来势力的正义之战。这场战争使得中国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从此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国内的主要阶级矛盾和社会性质也从此发生了变化。此前国内的矛盾主要存在于人民群众和统治阶级之间,鸦片战争之后,除了使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之外,还增加了中华民族和外来势力之间的矛盾。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咸丰六年,距上次鸦片战争长达十六年之久。此次鸦片战争的性质就是一场无耻的侵略战争,英法两国在欧洲战场的克里米亚战争击败沙俄,进而想在中国获取更大的利润。恰好沙俄在西方发展受挫,就想在东方寻求发展,以求弥补在西方的损失,因此在背后支持英国和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发动了历史上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此战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加剧,极大地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此永远地从中国划分出去,圆明园的焚毁也给中华民族在心理上和文化上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揭秘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与鸦片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战争,分别称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不相同的。
火烧圆明园旧照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经济发展,需要占领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英国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机械生产代替了大量的手工劳动。英国在海外大肆进行侵略扩张,号称“日不落帝国”,意为英国的领土不论在哪里都能看到太阳。他们迫切的想打开中国市场,一方面通过战争缓解国内经济危机,用战争吸引国民视线。另一方面通过战争获得大量好处,使得英国生产的商品可以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市场,扭转两国的贸易差。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自身的在华利益,从而悍然发动了这场战争。这一战北京失守,咸丰皇帝仓皇出逃至热河避难。更为惋惜的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城之后把清朝自康熙四十年开始修建一直到咸丰年间一共历时一百五十多年修建起来的圆明园抢劫一空,并付之一炬。从此这座举世闻名的清代皇家园林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和历史的天空中,只留下了断壁残垣伫立在那里。直到今天,这座曾经占据人类建筑史之最的建筑奇迹也没能恢复原本的面貌。
鸦片战争签署的条约是什么
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与西方国家签订过许多条约,许多签署的条约都是不平等的,这些条约都毫无例外的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南京条约》签署现场画像
两次鸦片战争签署的条约多达二十余个。其中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影响最深远。从表面上看,这些条约的签订过程是经过中外双方相互交涉,多次谈判,最后共同宣布的平等协议。实则是侵略势力借着战争上的胜利势头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屡次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清政府在谈判的过程中所谓的选择只有两个:接受还是不接受,并且清政府派出的谈判大臣都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根本就无视国家的利益和中国百姓的福祉。而其他的如中法《北京条约》和后来的中日《马关条约》不过是其他侵略势力照葫芦画瓢逼迫清政府,以及对之前条约所不包含的利益的又一次补充和索取。
鸦片战争签署的条约使五千年中华尊严尽失,领土大面积沦陷,文化上更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百姓的日子更加苦不堪言,为了履行条约中的赔款,各层官员巧立名目,无尽的税收尽数摊派到这些无辜百姓的身上,让他们苦不堪言。鸦片战争签署的条约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华民族永远难以抚平的伤疤,也是中国人永远铭记的屈辱史。
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有谁
鸦片战争期间,出现了无数反抗侵略者的英雄儿女,他们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他们用热血保卫祖国,他们的事迹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关天培画像
在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人物里,关天培最为耀眼。他曾经负责镇守镇远和威远两座炮台,面对英军如狼似虎的进攻,兵少将羸的他镇定拒敌,指挥若定,一次次地将冲上炮台的英军击退。无奈孤弱无援,英军又如潮水般不停地发起冲锋,他吩咐手下带走提督大印,自己发出了“人在阵地在”的怒吼之后,与英军进行肉搏战,最终不幸去世。
陈化成也是鸦片战争中的英雄,道光二十二年,英军入侵长江口岸,陈化成亲自指挥炮台对侵略者打出了第一炮。在与英军激战的两个多小时里,陈化成指挥部队至少击中了几十次英军战舰。正当战局胶着不下、胜负难分时,侧翼的将领竟然可耻的临阵脱逃,导致陈化成被英军包围。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仍然指挥大炮轰炸英军,无奈敌众我寡,陈将军最终壮烈殉国。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不乏八旗将士,海龄就是其中最令人敬佩的一个。他以八千老弱将士抗击两万英国精锐,却越战越勇。在镇江城即将陷落之际,他发出了“宁可自杀,决不投降”的铮铮誓言之后,纵身跳入火海,英勇就义。这些英雄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悲歌,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血泪史。他们将受到后人的永恒怀念。
鸦片战争期间的社会矛盾
在1840年6月之前,华夏民族以农业为本,自己生产、消耗,自我满足,最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国对海外贸易并不热衷,反而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此时,英、法等西方国家已经争先恐后的对社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鸦片战争图片
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越来越高,西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列强国生产的商品过剩,需要向国外市场进行倾销,获得高额利润。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极大的阻碍了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道路,为了能打开中国的国门,英国以走私鸦片侵入中国,在受到清政府的围剿销烟后,发动了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社会矛盾第一方面是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一直沿用着封建社会的传统政治制度,当时存在的社会矛盾只涉及到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比较单一。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是落后的,这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上,还体现在思想上。中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又有很多金银珠宝,比如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因此中国毫无疑问的成为西方国家侵略的对象。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从独立变成了半独立半封建性质国家,清朝的统治者也逐渐变成了西方国家的傀儡,帮着列强一起剥削压迫底层人民群众,由此激化了社会矛盾并使得矛盾多元化。鸦片战争社会矛盾的第二方面是主权独立与半殖民化之间的矛盾。另外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大机器生产的物品迅速抢占中国市场,从而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体系。即鸦片战争社会矛盾的第三方面是传统手工业和大机器生产之间的矛盾。
揭秘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在近代史上的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曾和西方列强分别签署过两次有损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旧照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中英两国的《南京条约》,后世学者也有人称其为《江宁条约》。签订于道光二十二年的《南京条约》不但强迫清政府赔偿英方两千一百万两银元,还强迫清政府开放宁波、广州、上海、厦门、福州五个港口为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不但对英国人收税极低,更是允许英国的战舰随意进出。除此之外,英国侵略者更是无耻地占领了香港岛,使得南中国门户大开。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中法《天津条约》,它除了要求拥有英国所有的特权之外还要清政府答应法国可以派传教士在中国境内自由传播天主教。此外还额外向清政府勒索了二百万两白银,这些都深深地加重了中国百姓的苦难。无耻的俄国人见有利可图,便借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余波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这份条约带给中国的打击是致命的,外东北大清帝国的龙兴之地,一百万平方公里的肥沃黑土,就此永远地远离了中国。俄国从此得到远东地区唯一一个常年不冻港海参崴,遏制住中国出海的通道。这些由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带给中华民族深深的苦难,严重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使得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