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赶考 揭秘:为何在古代土匪很少抢劫进京赶考的人?

  中国人,在古代要是生于农民之家,怎么办,永远当农民?如果农民生活不错,那就当,当下去,其乐也融融。要是生活不好呢?比如,年年青黄不接时,吃不饱,怎么办?一般人都是逃荒要饭等救济。那时,还有一条路,就是读书当官。读书当官,说起容易,干起难。首先读书要花钱,同时也干不成农活了。得别人先养活你。如果这一点也作不到,那就认命吧!万一有这个读书的条件,也不一定能当上官,那一路的关,多着呢,过五关,斩六将,是正常的。

  话说书生得先参加预选赛的童生试,童生试是在家乡举行的,要经过县、府、院三重考核,方能中个秀才,中了秀才(就是生员),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过了,就叫中举。中了举,才有资格进京参加会试和殿试。中举就是要在秀才堆里的省大考拿名次,一般都是前一百名才有可能被录取。中了举,就可以上京赶考了。到了这一步,才算是看到了一点官毛。

  京城赶考,路途十分遥远,沿途充满各种预想不到的困难和险阻。举人们一般四五人结伴而行,途中既可以互相照顾,又可以切磋学问和消除寂寞。朝廷和地方官员对赶考的举子也很爱护,要么安排公车接送,要么给予路费补助。如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各省举人会试,官方给每个举人10-20两银子作路费,并提供驿马。举人上路前可到当地官府领取火牌,持火牌可在沿途驿站要夫役三名,驿站无夫役时,则折价给付银子。

  进京赶考的举人,最大的担心和麻烦就是在路上生病。清代嵩明举人刘凤骞便是在去会试的路上生病的,不过他生的只是一点小病,虽然影响了写诗,却仍能吹箫解愁和继续赶路。若赶考途中生了重病,轻则耽误考期,重则病死异乡。同治十二年(1873年)癸酉科举人,晋宁州金砂村的李承祜、李承祐(光绪二年即1876年丙子科举人)兄弟俩,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双双赴京会试。李承祐在路途上受了风寒,到京城后卧床不起,没等到会试便病死京城。兄长李承祜忙于料理胞弟的后事,又要扶柩回晋宁,只好放弃这次会试。此后,李承祜也没有考中进士,享年79岁而病故。

  因为进京路途太遥远,无论走路、骑马、坐车、乘船,有时也会发生事故。如昆明举人尹尚廉,道光二年(1822年)上京城会试,走到距京城不远的今河北衡水市安平县时,他图方便搭乘安平同知周炳的运铜船沿滹沱河北上,船行至新滩时被大风吹翻,可怜这位饱读诗书的尹尚廉竟溺死异乡。

  走到偏僻人稀之地,土匪抢劫赶考举子的事件虽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很少发生。这是因为,举人上京赶考所带路费都不太多,而官府对抢劫举子的土匪追查很严,且判刑很重,土匪犯不着冒很大的风险,去干获利不多的事。另外,土匪也不会抢错,因为上京赶考的举子大多用黄布做成旗帜,其上大书“奉旨会试”等,结伴招揺上路,识别很容易。


进京赶考 揭秘:为何在古代土匪很少抢劫进京赶考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蓝月传奇 美女陪玩 热血传奇 套装赠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0451/423385536612.html

更多阅读

一位秀才进京赶考的故事|哲理小故事 三个秀才进京赶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

外地车进京限制规定 2016年外地车进京限号

一、 持有进京通行证件(含长期、临时进京通行证)的非本市进京载客汽车(含外省市牌照的私家小客车),工作日7时至9时、17时至20时,禁止在五环路(含)以内道路行驶。  非本市进京载客汽车在遵守上述规定的同时,工作日9时至17时还需遵守高峰时

外地车辆进京新规定 外地牌进京新规定2016

从相关部门了解,自4月11日起,北京市取消长期进京证,对外地牌照小客车将实行新的办证措施,进入六环内的车辆,必须在进京检查站或办证处办理进京证。有效期为7天。此外,可以在北京市9个交通支队的办证窗口办理一次为期5天的延期手续。六证

憋屈的杨志为何在汴京城卖刀 汴京城杨志卖刀

憋屈的杨志为何在汴京城卖刀常言说:一分钱憋倒英雄汉,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那杨志自从拒绝了梁山的好意,自以为下的山来,顺风顺水,便可以扶摇直上、平步青云,哪料想,好事多磨,命途多舛。英雄杨志本是个视钱财如粪土的,本

声明:《进京赶考 揭秘:为何在古代土匪很少抢劫进京赶考的人?》为网友蛋撻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