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口脉 俞云教授讲寸口脉诊(节选)



导读:俞云教授,为切脉针灸的创始人。他虽是学西医出身,却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半生积极奉献至切脉针灸这一学说中。他乐于传道授业,积极发展中医,对古籍理论多有发扬,本文即介绍俞老讲述脉学中“古今寸口脉位不一致”的道理。

下图是《脉经》与《医宗金鉴》寸口分配脏腑的比较表


《脉经》(汉朝成书)

《医宗金鉴》(清朝成书)

左寸

心、小肠

心、膻中

右寸

肺、大肠

肺、胸中

左关

肝、胆

肝、胆、膈

右关

脾、胃

脾、胃

左尺

肾、膀胱

肾、膀胱、小肠

右尺

肾、三焦

寸口脉 俞云教授讲寸口脉诊(节选)

肾、大肠

我们可以看到,从汉朝至清朝,对寸口的诊脉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尤其是大、小肠的分布不一致,《脉经》中大、小肠均在寸位,而《医宗金鉴》中大、小肠则在尺位,这是否就不统一了呢?我们临床上诊脉又该如何选择呢?

俞老认为,这二者有着辨证统一的关系。原因在于:

(1)古代解剖学不发达,古人对于脉象的感受,多是从气血而言。大、小肠既是与心、肺相表里(“心象火,与小肠合为腑”、“肺象金,与大肠合为腑”——《脉经》),其经脉定位也在身体上部,因此《脉经》中言大、小肠在寸位,这也是与《内经》中所言:“上竟上者,下竟下者”是一致的;

(2)明清时期,现代医学、解剖学逐渐引入我国,医家对脏腑部位有了新认识,从解剖上知晓大、小肠定位在下部,因此以尺位候大、小肠;

(3)临床上,如果要体会大、小肠的变化,可从两个方面来看:若是体会其气血变化,即功能的变化(例:心火下移小肠、大肠湿热等),可从寸位得知;若是体会其结构、部位的变化,如大、小肠的肿瘤等,可从尺位观察,此二者不矛盾。

(4)另外,若是要体会肝、胆的变化也可以如此,肝的气血功能定位在左,因此可从左关候肝;而如果从结构部位上体会,则应在右关上观察脉象的改变。


图为古代《存真图》脏腑与现代解剖对比

小编按:我们常说中西医要结合,但中西医怎么结合呢?关键是要有思辨的思维,既要中医为体,亦要西医为用。医学不是非此即彼的,因为时代沿革,有些概念、理论可能跟以往不一样,概念不同,但并没有谁对谁错之分。我们在临床上,也应该学习俞老,从两个角度来观察脉位、脉象,从而得出更好的诊断结果。另外,小编认为,气血的变化可不兼杂器质性的病变,但器质性的病变则往往兼有气血变化,正如肿瘤这样复杂的病变,在临床上就需气血、部位的脉位同诊、兼诊,能有更好的体会。俞老常说,诊断是为治疗服务的,诊断不对,治疗也不会有效果,甚至有反效果,因此我们临床上体会脉象的时候,亦要细致分析,不可拘泥于一种学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0651/170984294827.html

更多阅读

中央首长保健医生、北大齐国力教授讲养生之道 首长保健菜

齐教授讲,健康长寿的方法——要喝绿茶、吃大,睡好觉,常运动,按时起居,不要忘记常欢笑。齐教授的观点是,要注意平衡饮食,有氧运动,按时起居,而且要特别注意心理状态(该哭时哭,该笑时笑,不要拿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来惩罚自己,天天有个好心情)。齐教

中医脉诊寸关尺分属脏器理论 中医脉诊仪

从手掌鱼际穴到手臂桡动脉一寸许能反映人的气血情况,故称气口或脉口,亦称寸口,是中医脉诊部位。在这小段寸口脉上分寸关尺三部,寸在远心端,尺在近心端,关居中。该处皮肤肌肉又是中医望诊之一,称尺肤诊。寸尺脉中间部分名关,即分界之意。左右

百家讲坛——曾仕强教授讲《易经》全集 百家讲坛曾仕强全集

《易经》全集(曾仕强教授 讲)《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

转载 黄传贵:脉诊方面的应用及脉诊心得海峡医界网

原文地址:黄传贵:脉诊方面的应用及脉诊心得(海峡医界网)作者:黄传贵为脉诊学会,这样既包括脉象又与临床结合的更紧密一些。因为脉诊不仅仅是中医的。在中医的架构里,针对传统医药有三个部分,第一是中医,第二部分是民族医,第三个部分是民间医。

声明:《寸口脉 俞云教授讲寸口脉诊(节选)》为网友一朝风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