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的最重要一步。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新颖、深刻,是评判一篇作文优劣的第一标准。考场作文当然要讲究“稳”,但更为重要的是审题立意要做到准确、深刻、新颖。
[稳与准——增分策略]
【策略1】审清要求多向辐射,由果溯因最“稳妥”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也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从事物的正面立意,也可以从其反面或侧面立意。在寻找事物联系时,可以就很多事物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而存在”这一特殊点做文章,也就是说,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源,就能找到最稳妥的立意。
【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立意分析】
审清要求多向辐射:写作要求是“选好角度”,言外之意不止一个角度。名言中的两句话运用“由果溯因”法都可以作为立论的角度,还可以综合分析两句话的意思,得出第三种立论角度。本题在审题立意时可以把多向辐射法和由果溯因法结合起来运用。
角度一:第一句话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由果溯因立意:因为这样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这是探究的需要,探究事情表面下隐藏的本质;因为这是反思的需要,反思事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只有进行探究、反思,才能得到提升,获得进步。立意:“主动探究”“善于反思”。
角度二:第二句话中的关键字眼是“梦想”“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等。
由果溯因立意:这样能实现梦想,能打破常规,能创新,能开拓进取,能与时俱进等。
角度三:从所提供的材料的两问之间的辩证关系去立意。第一问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问针对“从未发生的事情”,是“梦想”的内容。二者关系:“人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勇于追求梦想”,这就是最稳妥的主题。
【对点训练】
1.请运用多向辐射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
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
(1)角度一:__________________
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角度二:____________________
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角度三: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孙子角度 ①在模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②要批判地继承;③经验主义要不得。
(2)(示例)猴子角度 ①吃一堑,长一智;②要进行创新。
(3)(示例)孙子和猴子结合的角度 ①模仿与创新;②经验与创新;③守旧与创新;④继承与创新等。论证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但重在论证要敢于创新。
2.请用由果溯因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自己的同类做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它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的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本题可用由果溯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之所以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别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2)公鸡为什么不愿得到宝玉,而愿意得到一颗麦子?因为“麦子”能吃,“宝玉”不能吃。据此可以这样立意:①自己需要的才是最珍贵的;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策略2】 审明要点揣摩意图,抓“靓词(句)”最“省力”
有的材料或命题看起来平平淡淡,没什么新奇的地方,这时就需要全面理解材料,把握住内容要点,尤其要抓住关键语句、核心词句(靓词靓句),逐步缩小思考范围,进而品悟材料的思想和情感倾向,揣摩命题者的意图,“省时省力”地寻找到合适的立意。
【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考生的生活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复旦大学室友投毒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引导广大学生反思自身。由此可知,材料的意义在于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的重要性。对于这一命题意图,我们可以从关键词句入手:
从材料第一段中的关键语句“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出发,我们可以立意为:同学情谊难忘记。
第三段关键句“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中提到了关键词“自我意识、志趣、性格、竞争”几个方面,考生可以就其中一点立意,也可以综合分析,更可以另抒新见,发表议论,或者借助故事阐发道理。
最后一段材料中提到了“尊重”“理解”“包容”等关键词,考生可以就其中一点阐述观点,探讨如何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对点训练】
3.请用抓住关键句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一只小蚂蚁跟着哥哥去寻食,突然下起了大雨,哥哥对着小蚂蚁喊:“快跑!”小蚂蚁却看见蜗牛在雨中慢悠悠爬着,不慌不忙,它就问哥哥:“为什么蜗牛不跑?”哥哥说:“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是关键句,其中“伞”是个喻体,比喻可以给人提供保护的外部条件,诸如富裕家境、杰出的父母、超人的优势等。由此可写:没有优越外部条件的人就必须努力拼搏。
【策略3】 引申材料“适宜”,巧抓对应最“便捷”
诗歌、比喻、寓言类等材料因其题旨和意图含蓄隐晦,不容易分辩,应在概括材料大意的基础上,寻找材料与生活的“对应点”,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即跳出材料,向自然、社会、人生等维度延伸拓展,与现实挂钩,更深切地理解题意。这时,考生不妨做个“菩萨心肠的观世音”。音,乃“隐”,材料隐含的内涵;观,是指要观察社会、人生;世,指留心世态炎凉;“菩萨心肠”就是指思想上要健康向上。
【示例】 (2014·湖北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本题以登山赏景为话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写作此题,在立意上要能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引申到生活和现实,其立意大致有:
从“风景”的角度:追求美好的人生,人生境界各有其价值等。
从“游客”角度:志当存高远,有耕耘才有收获,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和而不同等。
从“整体”角度:紧盯目标,执着追求;享受过程中的乐趣;要有自信心等。
【对点训练】
4.请运用巧抓对应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材料一:聪明的钓者,钓上来一只螃蟹,往往会盖住钓篓子盖子。钓上来第二只、第三只,就用不着盖盖子了。原来当有两只及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拥去。而竹篓口很窄,只能允许一只螃蟹通过。于是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那同样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
材料二:古代日本渔民,打捞的鲇鱼很快就会死去,后来他们发现放上一群沙丁鱼在里面,鲇鱼被活泼好动的沙丁鱼一搅,有了危机感而奋力游动,从而避免了由于窒息而亡。
写出文章的两个立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两则材料,均围绕垂钓展开。第一则材料中的螃蟹只知道竞争,结果害了自己;第二则材料中的沙丁鱼和鲇鱼彼此合作而保住了鲇鱼的性命。立意时,我们可以将两则材料结合起来,从合作与竞争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切入。这个话题素材丰富,构思立意的选择性极大,有利于考生写出个性文和才情文。此外,此题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可以联系起来。面对激烈的升学与就业的竞争压力,或许合作可以造就双赢。当然,失去了竞争的一团和气,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材料对我们的人生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策略4】审清角度寻找最佳,整体立意最“保险”
有的材料可做多种解读,蕴含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立意自然就可有多种。此时,我们需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找到最佳立意。可按以下步骤确定最佳立意:
【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立意分析:
第一步:明确材料性质,回忆立意方法
材料性质:记叙性材料。
立意方法:记叙性材料,要明确什么人做什么事及是什么结果。材料第一层说,《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是现象;第二层是铁凝、莫言等作家对此所持的态度: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
第二步:概括材料大意,思考立意角度
材料大意:铁凝、莫言小说中的差错被《咬文嚼字'》杂志挑出,作家纷纷表示,只有敢于认错,感谢纠错人,才能避免谬误流传。
立意角度:从杂志社方面着想——角度一,敢于指出错误;角度二,监督不可少;角度三,敢于挑战权威;角度四,让文字更规范是每个人的责任。从作家方面着想——角度一,良药苦口利于病;角度二,敢于承认错误;角度三,改正错误是一种态度;角度四,虚怀若谷是一种美德;角度五,感谢挑错者。
第三步:确定材料总体倾向,从而确定最佳立意方向
材料的总体倾向:倡导“勇于挑错、勇于改错的治学风气或社会风气”。
最佳立意:良药苦口利于病、改正错误、敢于指出错误。
【对点训练】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用整体把握法确定其立意。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来,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但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画面。谁看到的正确?可以说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世界的一个侧面,只有将每个人看到的综合起来,那才是世界的全貌。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以偏概全。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