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读百科 一万年来,中国人征服了哪些食物 | 壹读百科

本文来自《壹读》第52期《菜系战争:隐秘与真相》,原文标题的《“中国胃”的进化史》,文章有改动。


值班壹读君|秦筱


也许只有中国人把“吃”当成头等大事。当代有人将中国文化归为吃的文化,而将西方文化归为情爱文化,殊不知早在公元前500年,孔子就得出了这样的论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圣人到底是圣人,把人类的基本需求概括得如此简洁,而且把吃吃喝喝与男欢女爱的顺序搞得这么明白。


而彼时,中国的美食史才刚刚开启,无论食材、烹饪手法还是口味都十分单调。今天,壹读君就和大家聊聊,在接下来的2500年里,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口腹之欲是怎样与各种偶然、必然的历史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演化成了今日“屹立于世界美食之林”的中国菜谱系。


主食:征服稻米和小麦

一场大火让史前人类发现了“烤肉”这种美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直到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才开始种植农作物。


中国的先民在距今9000到8000年的这一段时间里,成功地种出了粟(小米)、黍(黄米)、水稻等谷物, 并且一直用其喂养他们的子孙至今。至于另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食小麦,则晚了三四千年才出现。


不管怎么说,谷物让人们告别了朝不保夕的狩猎生活,首次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但问题是,当时他们唯一掌握的烹饪方法“烧烤”,并不适合这些几乎不含水分的硬邦邦的小颗粒。于是,“吃货心”第一次显示了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力量:他们发明了陶器。将谷粒放在陶釜中,加水煮熟,就成了最早的米饭——好吧,其实更像粥或者稀饭。


这么吃了两三千年,又出现了可以隔水加热食物的炊具“甑”,这意味着“蒸”作为一种烹饪手段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可以吃到干饭了。


后代的人们还将不同的谷物放在一起蒸煮,名曰“香饭”;《礼记·内则》中甚至记载了将煎肉酱浇在稻米饭上,再淋上熟油制成的“淳熬”,壹读君真想拿它来与台湾卤肉饭一较高下啊。


不过,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稻米饭都属于“奢侈品”,因为它的产量太低了。到了南朝末年,水稻的种植面积才开始不断扩大;又过了几百年,隋唐统一时,稻米才终于取代粟和黍,成了南方人首屈一指的主食。


而此时,北方人的餐桌已经被小麦占领。这种历史相对较短的作物,几乎穷尽了中国人对主食的一切想象力。最初,它与其他谷物一样被蒸煮成了“麦饭”,直到战国时期被一个脑洞大开的家伙放在石磨上磨成了粉——那原本是为谷物脱粒而发明的,弄熟了一尝,嘿,味道还真不错,而且比一粒一粒的好嚼多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牙齿被磨秃了!要知道,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每餐都是要跟带壳的谷物“死嗑”的 。


自那以后,面粉在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手中变出了万般花样。到北宋时期,京都汴梁(今开封)已经出现了你所能想象到的所有面食。当时,“凡以面为食者,皆谓之饼”,火烤的为“烧饼”,主要品种有烙饼、 油饼、肉饼;水煮的是“汤饼”,包括馄饨、饺子、面片;笼蒸的则称“蒸饼”,馒头、包子都算;此外还有油炸的环饼(今馓子)等——真的吃货,根本不惧食材单一。


至于面条,历史就更悠久了。学界曾一度认为它是东汉时期由中亚传入中国的外来物,但2005年,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一碗4000多年前的“面条老祖”推翻了这个结论,将面条在中国的出现时间往前推了约2000年。


肉:逆袭的猪肉

土地养活了我们的祖先,还让他们安顿下来、安居乐业,并孕育出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但也有代价——没肉吃。


尽管先秦文献中关于“羹”(即肉汤)的记载名目繁多,羊羹、豕羹、犬羹、兔羹、鳖羹、鱼羹等等,让人大流口水,但它们绝大部分只出现在皇室贵族的餐桌上,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都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 还不如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呢。为此,孟子还写了一篇“家禽家畜养殖指南”,提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社会理想:让每个人在70岁的时候都能吃上肉。


何况当时,统治者也不是天天能吃到肉。根据《礼记·王制》记载,只有在祭祀时,天子才能宰牛,诸侯才能杀羊,平时“诸候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欧洲人就幸福得多,发达的畜牧业让他们想吃什么肉就吃什么肉,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这种“粮多肉少”的局面,直接奠定了中国人主副食相结合的饮食结构:供应相对充足的主食负责充饥,奢侈的副食——北方的禽畜肉、南方的水产乃至品种有限的蔬菜——则作为辅助下下饭、解解馋。几千年过去了,我们的胃依然保留着远古的记忆,即使是号称“无肉不欢”的食客,也很难坚持顿顿去西餐厅饕享硕大的牛排。


中国人对猪肉的热爱倒是比很多人印象中要晚得多。从《礼记·王制》中的排序便可看出,作为一种食物,猪肉的地位远不如牛羊肉,甚至都比不上狗肉。直到物产大大丰饶的唐代,人们的肉食还是以羊、鸡肉为主——还记得孟浩然的那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吗?


如此局面,都怪中医。梁代名医陶弘景和唐代名医孙思邈都认为猪肉“味苦,虚人”,久食容易生病。但这也间接导致了猪肉成为一种平民食品,因其“价贱如泥土”——这话出自苏轼的《猪肉颂》,接下来两句是“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是的,接下来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随着“东坡肉”的发明,猪肉大受欢迎,再加上宋朝羊肉供应逐渐紧缺,前者渐渐有取而代之之势。尽管随后蒙古族的南下、元朝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猪肉地位的上升,但它还是在明朝初年成了中国人的首选肉食,并获封“大肉”称号。


蔬菜:自立门户在宋朝

话说回来,苏轼绝对算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古代第一吃货”。有人做过统计,仅在他诗歌中出现过的食材种类就多达98种,粮食、鸡鸭鱼肉、野味、水果蔬菜,不一而足,这还不包括由它们加工而成的食物的名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宋朝人的口福。


的确,要谈“吃”,宋朝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时间点。学界普遍认为,“中华料理”从中古到近世的转变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壹读百科 一万年来,中国人征服了哪些食物 | 壹读百科


宋朝航运发达,南北交通往来便利,南方的水稻、水产品和水果被大量运输到北方,北方的面食也逐渐进入南方,首次实现了食物上的“大一统”。


但最重大的转变还是素菜的兴起。在唐代及之前,人们皆以肉食为美,蔬菜往往作为主食分量不足时的补充,比如剁碎了混在谷物中做成蔬菜饭,或者在鱼、肉羹中作为佐料出现。到了宋朝,素菜才开始以独立 菜系的面目出现。


这时,中国的蔬菜种类已经相当齐全,甚至出现了以销售为目的的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黄瓜、茄子、芹菜、萝卜、白菜、冬瓜、竹笋、菌类都是畅销产品。历史上的两次大规模引进异质文化为之做了不少贡献:第一次是在东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沿丝绸之路带回了苜蓿、胡豆、胡葱、大蒜、胡荽(今香菜)等;第二次是在唐朝,菠菜、榨菜、浑提葱等从尼泊尔来到中国。此外,宋代豆制品的制作技术日趋完善,也为素菜家族添色不少。


有人认为,宋代佛教的盛行为素食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在吃货眼中,最重要的三个原因仍然是:好吃!好吃!好吃!——“炒”这种自春秋时期就出现的烹饪方法,在漫长的岁月里被无情忽视之后, 终于在北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大火猛油、高温加热,让食物原料中所含的芳香物质释放出来,立时香气四溢,且色、味、形俱佳,于是,“炒菜”很快淘汰了汤锅中被煮得一团浆糊的菜泥——很不幸,西餐中的大部分蔬菜至今还在遭此厄运。


从对烹饪技艺的研究上,足以看出宋人对“吃”的热情:在炒的基础上,他们还演化出了煎、燠、爆等制作方法,并在日后成为了中国菜肴最重要的制作方式;主食也花样翻新,将经过发酵的面粉蒸成蓬松柔软的包子,替代了硬邦邦的烤饼;也是在宋朝,人们开始注重菜肴的造型设计,做出了惟妙惟肖的“食雕”和别出心裁的花色拼盘……可以说,今日之“中国菜”的雏形,直至此时才定下基调。


调味:孔子云,吃肉一定要蘸酱

宋朝人也不是没有遗憾,比如他们就没有尝过玉米、甘薯、南瓜、花生、土豆、西红柿等的滋味。这些你我司空见惯的食材其实是东南亚的舶来品,明清时期才登陆中国,距今仅几百年历史,与它们一道来的还有榴莲、菠萝、槟郎、椰子等热带水果。


不过,若要挑出一个“最遗憾”的事实,一定没有异议,那就是——他们没吃过麻辣火锅,因为当时整个中国都没有辣椒这玩意儿。


尽管巴蜀地区的菜肴自古以来就被评价为“尚滋味,好辛香”,但那“辛香”指的是花椒、茱萸、姜、芥等刺激性食物,与如今所说的“辣”有本质区别。直到明代中晚期,辣椒才从沿海地区传入中国,而四川以辣椒为调味品更是清代乾隆以后的事了。但这并不妨碍“辣”很快取代“辛”,将传统的五味“甘酸苦辛咸”变成了“酸甜苦辣咸”。


中国人最早注意到的滋味是咸和酸。制盐业是历史上最早的手工业部门之一,早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就专门设置了“煮盐官”。最初的酸味则来自天然食材——梅。《尚书·说命》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意即用盐的咸味和梅的酸味所调制的羹汤,就是当时最好的美味了。


最初的甜蜜滋味也来自天然,中国人自古就懂得用甘蔗的甜味来料理食物,不过,用甘蔗汁制糖之法却到了唐代才由西域传入。


先贤们也不满足于简单的天然调和之味,以孔圣人为例,尽管当年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还曾在荒郊野外被人团团围住,绝粮七日,饿得爬都爬不起来,对美食却丝毫不肯放低要求,坚持“吃肉一定要蘸酱”。


最初是由肉糜加上盐制成的“肉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用粮食发酵而成的酱油、醋和被统称为“豉”的现代意义上的酱,工艺已经相当完善。这几乎是中国美食史上的第一次跨越:“酱”绝对是东方独享的调味料名称,而粮食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游离氨基酸所呈现的“鲜”味,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味觉符号,尽管“鲜”这个说法到明清以后才有。


在李渔、袁枚的著作中,“鲜”成了评价美食的主要标准,到了现代,颇受推崇的美食家张起钧也将“鲜”作为中国烹饪的主要特征之一——西方人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词来翻译这种滋味,也无法用味觉来体会它的美妙。


口味:吃货不必为难吃货

似乎也只能用“鲜”来统领中国人的口味了:尽管食材上已经实现了“大一统”,但在“五味”的偏好上 ,因为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各地却始终保持着参差多态。


四川人嗜辣,因其地处盆地、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因而有“蜀犬吠日”之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若难以排出汗液,容易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故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


山西人爱吃醋,则是因为当地食物中钙含量偏高,易在体内沉积,形成结石,而醋恰恰可以使其溶解。


同样的道理还可以解释“南甜北咸”。北方气候寒冷,尤其是冬天难见新鲜蔬菜,便提前用盐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吃咸的习惯。此外,北方天气干燥,人易出汗,需要及时补充体内盐分,也是原因之一。至于南方,阳光与水都十分充沛,盛产甘蔗,被糖分“包围”,自然就养成了嗜甜的口味。——慢着,明明昼夜温差大的北方气候更适合植物的糖分积累啊!


是的,的确如此。推翻你的固有认知吧,事实是这样的:在宋朝之前,南方人和北方人在口味偏好上还与现代截然相反,“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原因倒是跟上面的解释相同:北方气候适合糖分积累,而南方天气炎热易出汗,需要补充盐分,加之东南沿海享有鱼盐之利,为防止食物腐烂,常常做成咸鱼、腊肉来保存,因而口味偏咸。至于现代的口味调换,有学者认为,应是当年的大规模移民所致。


事实上,八大菜系的形成和众多民间美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人口和不同饮食文化的往来交流,比如北京烤鸭的发明者,其实是南京人;原籍四川的苏轼老先生,所创的“东坡肉”居然被列入了杭州名菜。

所以,别再为粽子、豆腐脑的甜咸争得不可开交了,首先,须知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口腹之欲尤其如此;其次,同样长着一个中国胃,吃货又何必为难吃货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0751/857305429359.html

更多阅读

黑客世界大战,出大事了?|壹读百科 2001中美黑客大战

图片来自网络壹读微信号:yiduiread首先宣布一个坏消息,由于微信后台不知道出了什么幺蛾子,我大壹读每天推送三次消息的技能突然被冻结了,目前正在处理中,未来几天,可能我们只能一天见一次了,有些栏目也被迫压缩。请各位壹堆饭谅解。壹读

壹读百科 中国大货车究竟有多危险? 壹读

图片来自网络壹读微信号:yiduiread实习壹读君|圆滚滚一辆大货车侧翻,将旁边的红色小车压成40厘米厚的一摊废铁,这是两天前刚发生的惨烈车祸。在同一天,辽宁大连、安徽涡阳、湖北团风都发生了大货车相撞或者撞人的事故,多人死伤。如

为什么红配绿显得特别土?丨壹读百科 壹读

图片来自网络壹读微信号:yiduiread戛纳国际电影节今天开幕。中国女星张馨予穿着大红大绿的绣花礼服出现在红地毯上,被网友戏称“披了床东北大棉被去走秀”。红配绿,在很多人眼里意味着:“No!”关于红配绿的民间俗语太多了,“红配绿真俗

声明:《壹读百科 一万年来,中国人征服了哪些食物 | 壹读百科》为网友燈火不見闌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