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大连市沙河口区华北路小学 徐锦华
教学目标:
![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http://img.aihuau.com/images/e/76630/4621060409460242518685.jpg)
知识与能力:
1、读记词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懂得应该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层次,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播放阅兵式片段: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师:听到了吗?那一遍又一遍的口号是——
生:(齐答)为人民服务。
师:再来一遍,也那么有力、整齐、响亮——
生:(齐答)为人民服务!
师: “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走到今天,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风雨雨,一直经久不衰、惊天动地、深入人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新中国的创始人毛泽东写下的文章,让我们响亮地齐读课题。
生:(齐读)为人民服务!
师: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习了,你发现它与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发言)像这种既不写人,也不叙事,既不写景,也不状物,而是在处处说明一个道理,阐述一个观点的文体,我们把它叫做议论文。(板书:议论文)
2、议论文通常有一个中心论点,即说明的一个道理或阐述的一个观点,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层层论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同时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教师检查朗读后,学生汇报:中心论点“完全的、彻底的为人民服务”(教师板书) 同时理解这句话。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1)人死的不同意义;(2)正确对待批评; (同时板书)
(3)团结互相;
4、小结:课文就是从这三方面展开论证过程,证明“为人民服务”这个论点。
三、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学生认真读读每段内容,思考:在每一部分中,毛主席是怎样有理有据地证实自己的观点的?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
2、汇报:
第二段:
人死的意义有不同
①引用法:
ⅰ、毛主席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什么意思?在这里引用司马迁的话有什么作用?(从古至今,人们就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认识。你看,经典就是古老的智慧、永恒的真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已经被人们认可、被人们传诵,所以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令人信服啊!)(注意:在学生理解的过程中,板书“引用”即可,不要做直接讲方法。下面教学也是如此,意在体验中感受,而不是直接告诉)
ⅱ、那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 (课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②对比法:这段话除了引用的方法,还是怎么写的?
ⅰ、如果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能换个词解释吗?(牺牲、就义、献身、捐躯。)
ⅱ、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还能换个词解释吗?(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送命)
ⅲ、谁能带着感情色彩把这句话读一读?(注重第一个“死” 庄严深沉,敬佩敬仰;第二个“死” 不屑一顾)
③举例法:例举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借助资料袋,了解张思德。从生活中找出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来谈一谈。(例如江姐、董存瑞、雷锋等英雄人物。)
师小结:这一段通过引用、对比、举例让我们一步一步懂得死的意义不同,为人民服务即使死了,也重于泰山,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接答:为人民服务),什么才是实实在在的——(生接答:为人民服务)。 所以平时我们要说明难懂的道理,可以用——(生接答:举例);要打动人心,还是可以用——(生接答:举例)。是啊,举现实的例子,可以让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让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这是议论文中证明观点的绝招、高招哦!
④带着这种体会,再通读本段。
⑤按照议论的条理学尝试背诵。
第三段:
议论文重要的就是一步一步有条理的论证, 按照刚才的阅读理解方法,继续学习第三段,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请同学们继续汇报。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有缺点不怕别人指出。(出示课件:书后第三题,引导学生根据课后问题分析回答)
①共有四句话。
②第一句讲我们欢迎批评。第二句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讲我们接受任何人只要是正确的批评。
③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先讲欢迎批评再讲欢迎任何人的批评,最后讲只要是对的就欢迎。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做,才是为人民服务。
2、提示指导:句与句是什么关系?能不能变换顺序?
3、再读这一段,体会作者写作的层层深入
第四段: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正确理解 “死得其所”、 “不怕牺牲”。)
(这“里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不要因为莽撞、蛮干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三、总结、扩展
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的?
(要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讲的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四、课堂练习。
1、划去下列词语中错误的读音。
困难(nàn nán) 还(huán hái) 要 兴(xīng xìng)旺
2、学习“鼎”的笔顺,与“鼎”相关的成语有哪些?(三足鼎立、鼎鼎大名、一言九鼎、人声鼎沸)
3、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精( )兵简( )政 (2)死得其所( ) ...
3、填空。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 。这篇文章先总述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再从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分述,最后指出开追悼会的目的是 。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收集“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的名言和相关故事。
板书: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