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马岗中学 沈士发
图表题一般就是给出一幅图表,利用图象、图表的方式来呈现化学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解答的一类试题。这类习题图文并茂,取材广泛,命题形式多样,可以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多种形式出现。解这类试题要树立全面的、联系的、开放的观点,并能从文字、表格、图像中提取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然后才能解答。它是初中化学常见的题型,也是历年中考主要部分,近几年中考几乎每年图表题都在十题以上,因此我们要重视图表题的解答,下面就常见图表题的类型及其解法谈一点看法。
一、与实验仪器、装置及操作有关的图形题
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部分,与实验有关的试题大多都与图形结合。为了更好解答这类习题,首先要加强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认识各种常用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基本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及有关反应原理等;其次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图形,认真作答。
例1:(201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第12题)某石灰厂需要测定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小刚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来完成实验(杂质不与酸反应):
图1
(1)仪器①的名称是 。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装置应当选择中的 (填“I”或“II”),其作用是 。
(3)小华提出,要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应把A装置改成右图所示装置,并在反应前、后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
解析:(1)题显然是要认识实验仪器;(2)要看清“I”或“II”的不同,即“I”中导管插入液面以下,“II”中导管在液面以上;(3)要了解测定CaCO3的质量可以通过CaCO3与盐酸反应产生CO2,先测出CO2质量,而空气中的CO2会造成干扰。
答案:(1)锥形瓶 CaCO3 2HCl=CaCl2 H2O CO2↑(2)I充分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3)排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被充分吸收
二、与坐标图象有关的图形题
坐标图像是初中数学重要内容,但化学上有很多问题是以这种坐标图象的形式出现的。这类试题借助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多个因素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用图象的形式直观的表示出来。例如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物质溶解时溶液的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随溶质或溶剂质量的变化、溶液的pH值随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化学反应中生成物质量随反应物质量的变化等。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弄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是什么,理解起点、终点、转折点的含义及曲线的升降变化趋势,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概念、图像、数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例2:(201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第10题)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3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C、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约为50克
D、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饱和
解析:首先要知道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分别是温度和溶解度,其次要知道图像的变化趋势即硫酸钠在<40℃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40℃时随温度升高而减少。3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由于在>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所以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C。
三、微粒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类试题
解答微粒结构示意图类试题关键是分清不同的原子之间的区别(即不同圆或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其次要分清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即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而原子不变,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集合体),再次是分清物质的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例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图3
(1)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虚线框里应填的微观图示是 (选填A、B、C、D),你的判断依据是 。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改变而原子的数目和种类都不改变,以图可知反应物是两个同一种分子,四个原子。
答案:(1)分解反应,(2)D
解答元素周期表类试题关键是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及元素的排列规律,其次是了解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单元格表示的四条信息。
例4:(201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第5题)以色列科学家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如准晶体A165Cu23Fe12耐磨、耐高温,可用作高温电弧喷嘴的镀层。下图是铁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A.Fe的原子序数为26
B.Al、Cu、Fe的单质在空气中很稳定
C.Al、Cu、Fe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增强
D.该准晶体中Al、Cu、Fe的质量比为65:23:12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每个单元格提供的信息有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可知A正确。
答案:A。
四、表格类试题
表格类试题即将题目的数据、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主要考察学生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也将单纯的语言叙述以表格的形式出现。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表中的数据或信息,挖掘其中的规律,通过比较、对比、归纳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例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表1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比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数据,可以看出丙的质量不变,故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物质,D选项正确;乙的质量增加了25g,可以看出乙是生成物,故B选项不正确;丁的质量反应后为1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为(25g-12g=13g)故A选项正确;结合数据分析可以算出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25g:20g=5∶4 ,故C选项正确。
答案:B。
五、工艺流程图类试题
工艺流程图,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或化学实验中的主要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针对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紧密联系的化学工艺流程试题。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读懂题目开始用文字叙述的部分,弄清楚化工生产的目标产品是什么,如果是化学实验流程题,则要搞清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是合成新物质还是分离提纯物质;其次要读懂工艺流程图,即从第一个流程开始沿着流程图读到结束,弄清楚每一步流程中的化学变化和化学操作,理解流程图描述的原料怎样变成目标产物,这样才能读懂流程图,只有读懂流程图才能正确解答。
例6:(201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第13题)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为原料,还可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材料——纳米氧化镁,其简要流程如下:
图5
(1)海水晒盐是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_________等过程。(2)写出食盐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3)A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4)实验室进行a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流程图知:碳酸钙煅烧得到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生石灰与水反应得到石灰乳,即氢氧化钙,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镁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镁。海水晒盐是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通过蒸发结晶获得溶质的方法。海水晒盐是物理变化,包含蒸发、结晶过程。食盐通常用作食物的调味品。操作a是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答案:(1)物理 结晶(2)调味品(3)CaCO3 CaO CO2↑(4)玻璃棒
六、框图推断类试题
框图式推断题就是根据化学原理,通过框图的推理而得出正确结论的试题。
解答框图式推断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题意,从题目中给出的有关特殊物质、特殊现象和特殊反应及关系等,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例7: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6
(1)C的化学式为 ;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解析:从D为红色单质为突破口知D应是铜,则A、B均为黑色应是氧化铜和木炭。
答案:(1)CO2 (2) 2
以上简单总结了几类图表题的解答。当然,生活中及教材中还有大量的图表可以作为试题的素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这类题型,加强训练,以便学生可以更好的解答图表类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