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单句
单句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它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即不但指出一个事物(主语),而且还陈述这个事物怎么样了(谓语)。单句是比词组大,比复句小的语言单位。
单句的构成成份(或说构成单句的零件)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单句内部的组合关系有五种: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定中关系,状中关系,中补关系。
通俗地说:单句就是用五种组合方法,把六样零件,组合安装到一处而成。这个组合物的核心(即组合物的底盘),是主语、谓语两大部分。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单句是以一个主谓词组为基础,扩充而成。例如:
学生 学习
学生 学习 语法
(这些)学生 [认真] 学习〈完了〉(汉语)语法。
最初是主谓词组、经过两次扩充,最后已经是个成份齐全的单句了。由此可以明白,一个单句,不管怎样复杂,其核心是主、谓两大部分。
一、单句的构成成份及析句的步骤:
⑴构成单句的六种成份有主、次之分
主语——是句中所谈的那个事物,即句中的主人公。
(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点明主语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或其特征。
(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名词等充当)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连带成份,是该动词的支配对象。(一般为名词、代词等等)
附 定语——名词前面的修饰语。(一般在主语、宾语之前)
加 状语——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语。(一般在谓语前)
成 补语——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语。
分 (一般在谓语后)
一般的句型是这样的: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SPAN>补语>——(定语)宾语。
(二)分析单句的结构时要有层次:
如果把单句比作一棵树,那么基本成分(主、谓、宾)就是主干,附加成分(定、状、补)是枝叶。我们不要被枝叶迷住眼睛而认不清主干。在分析句子结构时首先要把主干抓住,也就是先找出主、谓、宾,这样枝叶(定、状、补)也就容易清理了。例如,我们分析下面这个句子时,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 找出基本成分主、谓、宾,即抓住主干
许多中学生都愿意考进一所重点大学。
[第二步] 再找出附着在各基本成分上的定、状、补,即梳理枝叶
(许多)中学生[都愿意]考<</SPAN>进>(一所)(重点)大学。
请仔细看看下面的句子:
①(语文)老师[仔仔细细地]讲<</SPAN>清楚了>(这一课的)重点。
②(秋天的)天气[十分]凉爽。
③(这个)问题复杂<</SPAN>得很>。
④他是(我们学校的)学生。
⑤我[愿意][好好地]学习语法。
从上面例句可以看出,一个单句中,主语、谓语两种成分是不可缺少的,其它成分则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练习题6] 分析下列单句的句子成分
⑴咱们认认真真办这件大事。
⑵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
⑶那匹马的脊背平坦得像桌面一样。
⑷树林前面那个湖里的水清得可爱。
⑸背红十字挂包的同志嘟嘟吹了几声哨子。
⑹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⑺当时留日的中国学生反对清朝统治的爱国运动非常活跃。
⑻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解除中国人民所遭受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⑼前面车上的司机是个满精干的小伙子。
⑽收信人就是你。
⑾最凶猛的野兽是什么?
⑿这是事实。
⒀我们都愿意向祖国贡献青春。
⒁大家决心把科学文化知识学到手。
⒂坚强的人敢于向困难挑战。
⒃他会来吗?
⒄咱们应该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⒅他可以当我的得力助手。
⒆天会冷起来吗?
⒇学好语法是我们中学生的任务。
二、什么可以充当谓语
单句的谓语主要有六种:
(一)动词谓语
① 我们正在学习语法。
② 这 是一群中学生。
③ 现代汉语语法 有许多内容。
④ 学习内容 增多了。
⑤ 我和他的家都在吉林市。
(二)形容词谓语
① 这棵树真高。
② 两岸的草都绿了。
③ 那里的条件特别优越。
④ 船上 静悄悄。
(三)名词谓语 (名词谓语较少)
名词单独作谓语
① 今天 星期一
② 明天 国庆节
名词性词组作谓语
③ 鲁迅 浙江人。
④ 这本书 新买的。
(四)主谓谓语:就是以主谓词组做谓语。
① 他 头脑冷静。
② 这里 风景美丽极了。
③ 这些菜 你吃吧!
④ 大家 斗志昂扬。
⑤ 这出戏 主角是小花。
⑥ 事故的原因,我们调查清楚了。
(五)连动谓语:就是以连动词组作谓语。
① 大家 站起来迎接她们。
② 我 举双手赞成。
③ 这些东西 炒着吃。
④ 南方的人 过冬不穿棉衣。
⑤ 老李 站起身来轻轻地拉开门走出去了。
(六)兼语词组:就是以兼语词组作谓语。
① 我 请你写一篇文章。
② 这件事 使我非常着急。
③ 他给孙子起了个名字叫贝贝。
④ 老李 找了几个帮手挺能干。
⑤ 屋里 有几个同学睡在床上。
谓语的构成主要有以上六种情况。此外还有:代词谓语,例如:他怎么了? 事情已经这样了!
数量词谓语,例如:他三十岁,我十五岁。
长虹电视机三千元。
这些可作名词谓语理解,就不单独立项了。
三、主动句和被动句:
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与谓语动作的关系,有主动被动之分。
主动句: 我 问问他的情况。
主语“我”是谓语动作“问问”的发出者,这叫“施事谓语”
被动句: 电影 看完了。
主语“电影”不是谓语动作的发出者,而是这个动作的承受者,不是“电影”在“看”,而是“电影”被“看”。这样的主语叫“受事主语”或“被动式主语”。
下面都是“被动式主语句”,简称“被动句”:
① 画 贴在墙上了。
② 树叶子 晒得枯萎了。
③ 饭 吃完了。
这种句式,为了突出主语的被动地位,有时可在谓语动词前面加上一个“被”字。例如:“画被贴在墙上了。”
四、常式句与变式句:
在一个单句中,其各种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有一个通常的次序,这叫“语序”。在语序上,符合常规的,称为“常式”,违反常规的,称为“变式”。过去讲过,一个单句的语序常规是: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SPAN>补语>(定语)宾语。
下面以一个句子为例,看看语序上的“常式”与“变式”。
[常式句] 我[今天]捡<</SPAN>到了>(许多)(红的白的)石子儿。
[变式句] 略举以下几种:
状语前置:[今天],我捡到了许多红的白的石子儿。
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提到句子前面,是最常见的变式句。
状语后置:我捡到了许多红的白的石子儿,[今天]。
定语后置:我今天捡到了许多石子儿,(红的白的)。
宾语前置:我今天,石子儿捡到了许多,红的白的。
主谓倒置(又称倒装句):
今天捡到了许多红的白的石子儿,我。
采取什么样的变式,是出于表达方面的需要,不是搞语序
游戏。
再有,语序上的“变式”,是句子范畴的问题,词组那一层次,没有变式。有些词组,一旦改变语序,词组的类型就有可能变了。例如:
经济繁荣(主谓) 繁荣经济(动宾)
历史悠久(主谓) 悠久历史(定中)
描写景物(动宾) 景物描写(定中)
了解透彻(中补) 透彻了解(状中)
词组的语序一变,词组的类型及内容也就变了,所以在词组那一层次上,没有常式、变式的问题。
五、单句的特殊成分: 复指成分 独立成分
(一) 复指成分——用两个词或者词组,指同一样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这是复指的表示法。复指有三种格式:
重叠复指(又叫“同位复指”)例如:
① 他姐姐︱小芳 今年十六岁。
② 你不知道 老金︱这个人 的脾气多么古怪。
③ 家里四五口人全靠 他︱一个。
划句子成分时,此同位词组,可以作同一个句子成分。
称代复指(又叫“外位复指”)例如:
① 青春,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
② 这位同日本侵略者周旋了十年的老战士,他的作战经验是非常丰富的。
③ 新型的电车、各式各样的汽车、轻巧灵活的自行车,
它们穿梭般奔驰在宽阔的新路上。
划句子成分时,句首部分可放在结构之外,称“外位语”。
总分复指 例如:
① 乱看电视有两大害处:损伤视力,浪费时间。
② 姚志兰和吴天宝,一个是电话员,一个是火车司机。
③ 婆媳二人,儿媳顶个全劳动力,婆婆也一日不闲。
划句子成分时,有的部分可放在结构之外。
(二) 独立成分——在句子中插入一个成分,它独立存在,不与别的成分发生结构关系,这就是独立成分。
独立成分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它表示的意思的多方面的。例如:
⑴啊呀,天,你长得多结实啊!(表示感叹)
⑵天气看起来就要热了。(表推测、估计)
⑶这样结实的东西,你尽管放心,一定是经久耐用的。
(引起对方注意)
⑷他苦干了一辈子,留下什么啦,老师!(呼语)
⑸总之,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表总结)
⑹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
(表示意见看法)
⑺你们的产品,严格地说,是不合规格的。(提醒和强调)⑻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表依据和来源)
⑼一句话,我们要统一思想,同心同德,齐心合力,共渡难关。(表归结)
⑽砰、砰,我正在看书的时候,响起了敲门声。(摹拟声音)
⑾大多数的掘地昆虫,例如金蜣,它们的窝外面总有一座土堆。(举例)
⑿数词、量词常常组合起来用,如十个、十斤、一趟。
(举例)
划句子成分时,独立成分不进入句子结构。
六、单句的一些比较简略的格式:省略句、无主句、独词句
(一)省略句——省略了某些句子成份的句子
在某种情况下(或由于是当面说话,或由于前言后语相照应),某些句子成份不言自明,为了语言简洁,就省略了,这样就出现了省略句。请看下面三句答话:
问:他 上 哪儿了?
答: 上 公园了 (省掉主语)
问:谁 来了?
答:刘小刚 。(省掉谓语)
问:小刚 吃过 饭 了吗?
答: [没有] 。(省掉主、谓、宾,只出现状语)
以上三句答话都是省略句。省略句必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
中才能成立。其省略的成份必须是很明显的,如果须要的话,可以肯定的补出来。
(二)无主句——只有谓语部分,没有主语部分的句子。例如:
①刮风了。 ②出太阳了。
③禁止吸烟! ④当心油漆!
⑤车站上停着列车。 ⑥从村中传出几声狗叫。
⑦河边有个小村庄。
无主句并非省略了主语,而是说不出主语、不需要说出主语的,一般无法补上主语。
(三)独词句——只有一个词(或者一个偏正词组)作成的句子。
独词句有名词性的、动词性的、形容词性的,还有叹词、
代词、副词等作独词句。例如:
火! 飞机! 秋天的早晨。 好! 不行!
不! 算了算了! 得了! 对! 嘿!
谢谢! 再见! 不敢当! 怎么的啦?
什么? 怎么!
独词句虽极简略,却是完整而独立的句子。但当它附着在另一个句子上的时候,它的性质就变了,不再是独立的句子,而是它所附着的那个句子中的一个独立成分了。
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大类:
能分出主语、谓语两大部分的单句可统称之为“主谓句”。
过去讲的都是主谓句。省略句也是主谓句,它也具有主、谓两个基本部分,只是省略了,需要的话可以补出来。
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称“非主谓句”。无主句、独词句 都是非主谓句。
[练习题7]
(一)、划出下列各句结构(形容词谓语)
⑴牡丹花的确非常美丽。
⑵他的嗓音宏亮得很。
⑶他的表演多么精彩啊!
⑷今天的天气冷极了。
⑸他的笑话多得讲不完。
⑹他高兴得眼睛笑成一条缝。
⑺夜已经深了。
⑻我从心里往外冷。
⑼他的态度终于好起来了。
⑽天大亮了。
⑾我们的信心非常强。
⑿田里的庄稼茂盛极了。
⒀你身上的棉衣太薄了。
⒁他的心紧张起来。
(二)、划出下列各句结构(名词谓语)
①明天春节。 ②李强好学生。
③这个人好大的胆子。 ④他劳动模范。
⑤这些东西没人要的。 ⑥这部电影旧片子。
(三)、把下列各句变为主谓谓语句(主谓谓语)
① 我把卖米的钱存到银行了。——
② 他认为这个方案不切合实际。——
③ 他的技术不怎么高明。——
④ 我不同意小张当班长。——
⑤ 他们对这次演出都很感兴趣。——
(四)、划出下列各句结构(注意双宾语)
① 我给他一封介绍信。
② 他教了我一首歌。
③ 张老师的话给了我很大启发。
④ 我还给图书馆一本书。
⑤ 他能虚心请教别人问题。
(五)、分析下列各句结构(注意连动谓语、兼语谓语)
① 那头牛有时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
② 他那热烈的言语动作简直使每个人的心都热起来。
③ 我们这个临时小组马上要开个紧急会议讨论一件重要的事。
④ 营长派他担任通讯工作。
⑤ 他妈妈正在灶门口烧火做饭。
⑥ 我的同学刘明要借我的笔记本看看。
⑦ 全校同学都来到电影院看电影。
⑧ 全校有三名同学荣幸地考上了北京大学。
(六)、分析下列各句结构
⑴当天晚上我把各种作业全做完了。
⑵去年,我到过全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鞍山市。
⑶老李扫了众人一眼。
⑷他的眼睛亮得发着黑光。
⑸这个人好记性。
⑹这些人靠自己的双手把他们的事业巩固下来了。
⑺这件事的成功全靠大家的努力。
⑻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本日记本来。
⑼我们拿皮带尺量了一下射程。
⑽昨天,我读了两遍课文。

⑾今天,我又读了两篇课文。
⑿为了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以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许多中学生立下了报考重点大学的志愿。
⒀暑假里,我整天看书写文章。
⒁他这个人性格和蔼。
⒂他设计的产品式样新颖。
⒃感冒病人都要体温升高。
(七)、分析下列各句结构
① 今天,我最好的朋友刘小芳,和我一同逛书城。
② 要想学好语文那就必须多读多写,这是一条真理。
③ 我有各式各样的玩具:方的、圆的、高的、矮的。
④ 他写的日记,大家都认为,很生动。
⑤ 哈哈!我终于能写出有趣的日记了。
⑥ 从远方传来一阵轰隆隆的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