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联合体2017 2016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

2016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的诞生》一书最独特之处是对古希腊酒神现象的极端重视。这种现象基本上靠民间口头秘传,缺乏文字资料,一向为正宗的古典学术所不屑。尼采却立足于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现象,把它当作理解高雅的希腊艺术的钥匙,甚至从中提升出了一种哲学来。正是在理解这种史料无征的神秘现象时,他的内在经验起了重要作用。这种内在经验主要有二,即他自幼形成的对人生的忧思和对音乐的热爱,而在他的青年时代,这二者又分别因为他对叔本华哲学的接受和瓦格纳的亲密友谊而得到了加强。从前者出发,他在酒神秘仪中人的纵欲自弃状态中看出了希腊人的悲观主义。但是,和叔本华不同,在他的内在经验中不但有悲观主义,更有对悲观主义的反抗,因而他又在希腊艺术尤其是希腊悲剧中发现了战胜悲观主义的力量。从后者出发,他相信音乐是世界意志的直接表达并具有唤起形象的能力,据此对悲剧起源于萨提儿歌队和酒神颂音乐的过程做出了解释。

这本书显然存在着两个层次,表层是关于希腊艺术的美学讨论,深层是关于生命意义的形而上学思考,后者构成了前者的动机和谜底。因此,把这本书看作一部特殊的哲学著作也许是最恰当的。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也不同于一般的哲学著作,不是用概念推演出一个体系,而是用象征叙说自己的一种深层体验。其实,尼采自己对此是有自觉的认识的。他知道自己在创立一种诗性的哲学。后来他也始终认为,他在《悲剧的诞生》中创立了一种新的哲学学说,据此自称是“哲学家狄俄尼索斯的最后一个弟子”和“第一个悲剧哲学家”。

作为一个哲学家,尼采当时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生命意义的解释,二是现代文化的批判。在《悲剧的诞生》中,这两个问题贯穿全书,前者体现为由酒神现象而理解希腊艺术,进而提出为世界和人生作审美辩护的艺术形而上学这一条线索,后者体现为对苏格拉底科学乐观主义的批判这一条线索。当然,这两个问题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如何为本无意义的世界和人生创造出一种最有说服力的意义来。尼采的结论是,由酒神现象和希腊艺术所启示的那种悲剧世界观为我们树立了这一创造的楷模,而希腊悲剧灭亡于苏格拉底主义则表明理性主义世界观是与这一创造背道而驰的。

纵观尼采后来的全部思想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他早期所关注的这两个主要问题始终占据着中心位置,演化出了他的所有最重要的哲学观点。一方面,从热情肯定生命意志的酒神哲学中发展出了权力意志理论和超人学说。另一方面,对苏格拉底主义的批判扩展和深化成了对两千年来以柏拉图的世界二分模式为范型的欧洲整个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以及对一切价值的重估。我们确实应该把他的这第一部著作看作他一生的主要哲学思想的本源,从中来发现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解读他的后期哲学的密码。

                                       (摘编自周国平《<悲剧的诞生>译者导言:艺术拯救人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东北三省联合体2017 2016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

A.基本依靠民间口头秘传、缺乏文字资料的古希腊酒神现象,被正宗古典学术忽略,却受到尼采重视,当作理解希腊艺术的门径。

B.尼采自幼形成的对人生的忧思和对音乐的热爱,在他的青年时代得到了加强。这两种内在经验在理解古希腊酒神现象时起了重要作用。

C.尼采在希腊艺术中发现了战胜悲观主义的力量,因为他接受了叔本华哲学却和叔本华不同,他的内在经验中更有对悲观主义的反抗。

D.对音乐的热爱让尼采相信,音乐能直接表达世界意志,具有唤起形象的能力,以此为依据,尼采对悲剧起源的过程做出了解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特殊的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具有两个层次,表层关于希腊艺术的美学讨论推动了深层关于生命意义的形而上学思考。

B.尼采认识到,《悲剧的诞生》是用象征叙说自己的一种深层体验,而不是用概念推演H一个体系,自己是在创立一种诗性的哲学。

C.生命意义的解释和现代文化的批判,是尼采所关注的有着内在联系的两个问题,贯穿在《悲剧的诞生》中,并体现为两条线索。

D.《悲剧的诞生》的结论与理性主义世界观不同,尼采的悲剧世界观为本无意义的世界和人生创造出一种最有说服力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叔本华哲学的接受强化了尼采对人生忧思的内在经验,由此出发,他从希腊人在酒神秘仪中的纵欲自弃看出了他们的悲观主义。

B.现代文化的批判是贯穿《悲剧的诞生》全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本书中体现为尼采对苏格拉底科学乐观主义的批判。

C.权力意志理论和超人学说,对欧洲整个传统形而上学、基督教道德的批判以及对一切价值的重估,都源于尼采早期所关注的问题。

D.《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他一生最主要的哲学观点的诞生地,它能够为我们正确解读他的后期哲学提供信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何点,字子晰,年十一,居父母忧,几至灭性。及长,感家祸,欲绝昏宦,尚之①强为娶琅邪王氏。礼毕,将亲迎,点累涕泣,求执本志,遂得罢。点明目秀眉,容貌方雅,真素通美,不以门户自矜。博通群书,善谈论。点虽不入城府,性率到,好狎人物。邀游人间,不簪不带,以人地并高,无所与屈,大言琪踞公卿,敬下。或乘柴车,蹑草靥,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故世论以点为孝隐士,大夫多慕从之。时人称重其通,号日“游侠处士”。

宋泰始末,征为太子洗马。齐初,累征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并不就。园有卞忠贞冢,点植花于冢侧,每饮必举酒酹之。招携胜侣,清言赋咏,优游自得。性通脱好施,远近致遗,一无所逆,随复散焉。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点雅有人伦鉴,多所甄拔。知吴兴丘迟于幼童,称济阳江淹于寒素,悉如其言。哀乐过人。尝行逢葬者,叹日:“此哭者之怀,岂可思邪。”于是悲恸不能禁。

梁武帝与点有旧。及践阼,手诏论旧,赐以鹿皮巾等,并召之。点以巾褐引入华林园,帝赠诗酒,恩礼如旧,仍下诏征为侍中。捋帝须日:“乃欲臣老子。”辞疾,不起。复下诏详加资给,并出在所,日费所须,太官别给。天监二年卒,诏给第一品材一具,丧事所须,内监经理。

                                                                   (节选自《南史·何点传》)

【注】尚之即何尚之,何点祖父。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

B.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

C.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

D.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父母忧是居父母之丧,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居忧也可指遭遇亲人离世。

B.亲迎,指“迎亲”,是古时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为古代汉族婚娴礼仪六礼之一。

C.琪踞,即“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简称箕或踞。这是一种轻慢的姿态。

D.在封建社会,帝王年号常用来纪年,如泰始、天监等。年号在用词上多有祈福、歌颂之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点容貌方雅,博学善谈。他眼明眉秀,容貌方正文雅,真率自然,豁达友善,不因门户高贵自夸;博览群书,善于谈论,与公卿高谈阔论。

B.何点无所拘束,从容悠游。他性格爽直,不插簪系带,有时乘着柴车,穿着草鞋,随心漫游,酒醉而归;招聚好友,赋诗吟咏,悠闲自得。

C.何点好为隐士,无意仕进。很多士大夫仰慕追随他,人们称赞和重视他的博通,称他为“游侠处士”;宋、齐朝廷多次征召,他都没有就任。

D.何点善于鉴才,哀乐过人。无论是年幼的丘迟还是低微的江淹,都曾得到他的赏识;他曾经路遇丧葬,想到哭者的悲伤,也不禁悲痛大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性通脱好施,远近致遗,一无所逆,随复散焉。

(2)捋帝须日:“乃欲臣老子。”辞疾,不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山亭柳·赠歌者

晏殊

家住西秦,赌①博艺随身。花柳②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成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①赌,与人竞赛。②花柳,借指欢场上的歌舞技艺。

8.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歌者技艺的?请简要赏析。(5分)

9.全词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比喻描写胡地雪景的两句是“____     ,            ”。

(2)韩愈《师说》中有的人嘲笑他人从师,除认为彼此“年若道同”不必从师外,还有__       ,_     的心理在作怪。    

(3)《离骚》“___    _,____       ” 两句中,屈原认为人们各有乐趣,而自己的乐趣在于“爱美”。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老屋  戴建涛

村东头刘老汉的老屋,历经百年沧桑,显得破旧不堪,与创建文明村镇格格不入,特别是老屋的山墙外便是205国道,让路人感到老屋很扎眼,与时代不合拍,很丢村里的面子。为拆除这老屋,村干部没少操心。

这天,村委终于得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省电视台电视剧摄制组需要几间破屋为道具,赔偿很高。村委刘主任兴高采烈地带导演一起到刘老汉老屋。导演一看,正中下怀,立马拍案定夺。

刘老汉蹲倚在国道旁树干下观景,突然听有人喊:“大叔,财找咱了。”刘主任一行人走到刘老汉跟前。

刘老汉手指间夹着自卷的坦埠柳子旱烟卷,深吸一口冲着满脸堆笑的刘主任问:“啥财?”

“你看这伙拍电视的人想用你的屋,你开个价吧。”刘主任说。

“这样的便宜,俺不敢捡,还是让给别人吧!”刘老汉掐灭烟头,起身往老屋走去,生怕老屋让人抢去一样。

导演愣了一下,认为刘老汉嫌没说具体钱数,忙追上刘老汉说:“赔偿九千元总可以吧?一间三千元,嫌少了再商量。”在山村这是很可观的一笔钱。盖一间如此面积的新房也就两千余元。

刘老汉头摇得似拨浪鼓:“你就是给座金山俺也不换!”

刘主任无奈何地嘟嚷着:“不开窍的死榆木疙瘩,整天耷拉个脸,像谁欠他二百块钱似的。”

刘老汉踏过八十岁门槛,总感心慌气短,胸口憋闷。他知道属于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便让长子操办自己的八十岁寿宴。长子对父亲摆寿宴很高兴。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一定是敞包分财产了。长子积极张罗,其他子女争先恐后地配合。

这天到了,刘老汉家院子里摆了四桌酒菜。刘老汉破天荒地理了发、刮了脸,穿上逢年过节才穿的新衣,端坐在正位。刘主任一行村干部左右相陪,长子坐到副主陪位子上,其余五个儿子三个女婿在其他三桌上领酒行令。酒过三巡,刘老汉呷了一口茶开口了:“为我这座老宅子,让在座的操了不少心。其实这宅子早已不是俺老刘家的了。”

一语惊四座,长子忙站起来说:“老爹喝多了,净说胡话。”

刘老汉瞪了一眼大儿子,便把新褂子扣解开,露出一年四季不离身的破马夹,用力撕开一道缝,掏出一个塑料纸包裹的小包,他用颤抖的手一层一层地剥开。最后露出来老式油布包的一卷皱巴巴的黄裱草纸:“我人老眼花,让老大念念吧。’

“借契……刘正先三间正屋、两间锅屋已输给何兴魁,念其子尚幼暂借给刘……民国二十一年……立据人……证明人……。”刘老汉的大儿子磕磕绊绊地将这竖行的繁体字的纸条念完,众人惊愕地看着刘老汉。

刘老汉布满皱纹的脸红通通,腮上松弛的皱皮哆嗦着,大声喊:“明白了吗?我家祖业全让上辈人赌光了,这老屋也是赌掉后借住的。何恶霸1947年被镇压了,我现在儿女都成家了,没什么可牵挂的了,将这老屋交给政府,我死也闭上眼了。”刘老汉将借契塞到刘主任面前,满脸的皱褶舒展开了。

刘老汉久久压在心底的憋闷气,酣畅淋漓地释放出来,他感到空前地痛快,他情不自禁地又端起一杯酒站起来,一扬脖灌进肚里,身子慢慢地从椅子上滑倒在地上。脸上露出了坦然的笑容,显得那样灿烂、滋润……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刘老汉拒绝剧组的“巨款”让人倍感困惑,直到寿宴上刘老汉讲明原因才真相大白,村民们也都理解了刘老汉之前的做法。

B.本文在刘老汉形象的塑造上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在剧组借老屋一事上,刘老汉与村长的不同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C.本文擅长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如“刘老汉手指间夹着自卷的坦埠柳子旱烟卷,深吸一口”、“满脸的皱褶舒展开了”。

D.本文属于农村题材,所以在小说的行文语言上,以当地方言为主,不仅切合人物的身份特征,而且在阅读时,也别有风味。

E.小说以刘老汉“固守破旧老屋”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情节设置上虽然相对简单,却也足以引发读者深深地思索。

(2)刘老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文中剧组要借用老屋做道具,这一情节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文中刘老汉直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才说出老屋的秘密,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爱国志士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的1896年,丘逢甲回到广东蕉岭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爱国诗篇《春愁》,其拳拳爱国心也成为今日两岸同胞共同的纪念。

丘逢甲出生那年恰逢甲子年,其父认为是吉兆,故而命名为逢甲。丘逢甲自幼就志向高远,十分崇拜郑成功,以郑成功凛然的民族大义自许。郑成功这位反清复明的民族英雄也是甲子年生,更使他从小就刻意向先贤学习,言行之中流露出强烈的民族意识。

丘逢甲生性聪颖,十四岁时以《西江月》词牌填词一首:“兴起八叉手健,吟成七步才雄。更兼经史满怀中,只觉大才适用。却布知时甘雨,愿乘破浪长风。他年位若至三公,定有甘棠雅颂。”十六岁考取秀才,二十五岁中举人,二十六岁中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因不愿做官告假离职返台,开始从事教学,培育民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丘逢甲预见到台湾前途危难,以“抗倭守土”为号召创办义军,并动员亲属入伍。1895年4月17日,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丘逢甲愤然召集台湾乡绅咬指血书,联合电奏清政府抗争,表明“万民誓不服倭”,要求废约抗战、保卫国土。但清廷回电称“台抗京危”,不予理睬。在台湾人民“无主可依”、“无人肯援”而强敌压境的危急情况下,悲愤至极的一介书生丘逢甲力倡建立了以清朝为正朔的“台湾民主国”,与台湾绅民一起自主保台。丘逢甲倾尽家资,组织和率领数万义军,横刀跃马与日寇浴血奋战。经过二十多个日夜艰苦卓绝的激烈战斗,气壮山河的保台抗争失败。经部将劝说,丘逢甲不得不挥泪内渡,回到祖籍广东镇平县。

回到大陆后,丘逢甲仍想着收复台湾,他写诗自勉到:“乾坤苍莽正风尘,力挽狂澜仗要人。岂有桃源堪避世,不妨蔬水且安贫。天阊辽阻愁呵壁,时局艰危痛厝薪。只恐南阳难稳卧,中原戎马待纶巾。”

丘逢甲认为“欲强中国,必以兴起人才为先;欲兴起人才,必以广开学堂为本”。抗日保台失败后他更是切身体会到“非开民智养人才,莫能挽救国难”。内渡回大陆后,他先后在潮州韩山书院、潮阳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任主讲。1901年春,在汕头正式创办岭东同文学堂,为广东历史上第一所新式学校。1904年夏,丘逢甲在蕉岭县城桂岭书院创办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1904年冬,在蕉岭东山、员山创办创兆学堂各一所。他通过自办、鼓励别人办、派出得力弟子到各地活动等形式,在嘉应、兴宁、长乐、平远、福建上杭和武平、江西寻乌等地办学,“劝办学校以百数”。

丘逢甲大力推行新学,主张“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智育方面引进西学,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聘请一些英、日籍学者及归国留学生为教师。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主张开放式教学,崇尚学术争鸣。鼓励学生自学、多思、善问,要有“与众有异的主张”,勤读报刊,关心国事。

丘逢甲盛赞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号召粤籍巨商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他利用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庇护被侦捕的革命志士;广东革命军政府成立后,丘逢甲被推举为赴南京筹组中华民国中央临时政府的广东代表之一,被选为参议院参议员,在辛亥革命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丘逢甲回大陆后一直念念不忘故土台湾,谋求祖国统一,临终弥留之际,嘱咐家人:“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

                                                                       (摘编自《梅州日报》)

相关链接:

①丘逢甲平日最厌恶迷信、鸦片和赌博,在早年的诗词中一再提及,指为中国人的三大积弊,明白指出鸦片对国民的残害。而这些在当时被视为时尚,好此道者大有人在,尤其一些达官贵人将其视为时尚,而他独具慧眼视为毒害,这在当时可说是见解独到。(《台湾周刊》)

②在其兴学十余年中,培植人才至多。广东革命志士多半出其门下。后来的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广东军政府总参议朱执信、中山大学校长邹鲁等均受教于丘逢甲创办的学校,皆成为后来革命的中坚力量。(搜狐军事频道)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丘逢甲自幼就对同是生在甲子年的郑成功十分推崇,有很强烈的民族意识,十四岁时,更是以一首《西江月》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忱。

B.在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形势已经十分危急,无暇顾及台湾,因此,清朝政府拒绝了丘逢甲等人的“废约抗战、保卫国土”的要求。

C.由于强敌压境,无主可依,无人肯援,经过二十多个日夜的浴血奋战,保台抗争宣告失败。在部将的劝说下,丘逢甲只得内渡广东。

D.丘逢甲深切体会到了“非开民智养人才,莫能挽救国难”,回大陆后,他先后创办了岭东同文学堂、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等百所学校。

E.丘逢甲号召粤商资助革命、保护革命党人、参与筹组中央临时政府,在辛亥革命中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谱写了一曲不朽的爱国颂歌。

(2)甲午战争失败后,为了保卫台湾,丘逢甲做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丘逢甲保台抗争失败后回到大陆,曾写诗自勉。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怎样的心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4)作为著名的爱国志士,时至今日,丘逢甲仍为人称道,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幻想通过便捷的学习方法改变自身学习状态的做法无异于    ,是无法克服复习备考中的懒惰心理的。

②近年来,职称评审制度颇受质疑,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管理者    ,思维僵化以及评审过程不透明等。

③如果监管机构不对上市企业监管,就会造成市场混乱,这与我们实行股市注册制改革的初衷____。

A.缘木求鱼 刻舟求剑 南辕北辙    B.刻舟求剑 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C.南辕北辙 刻舟求剑 缘木求鱼    D.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刻舟求剑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经过学者的长期争论,转基因食品问题终于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向会员国提出了审慎的科学建议。

B.雾霾遮蔽了天空,公园里爱好晨练的人们依旧在跑步、练拳、跳舞,活动着筋骨,他们不管天气多糟糕,丝毫也不影响。

C.清醒的知识分子一般对现实具有深刻的认识,思想是否自由,人格是否独立,往往会激起他们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

D.根据真实人物和事件改编的影片《极速风流》,让观众感受到了感性与理性、放纵与克制、嫉妒与敬佩的冲突难以忘怀。

15.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大众阅读碎片化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只能抽零碎时间进行阅读;加上手机网络和多媒体的普及,让人们不得不把阅读时间打碎。网络为读者提供了碎片化阅读的平台,使之顺理成章地进入市民日常的生活。

A.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没有时间坐下来静静阅读

B.让人们没有时间坐下来静静阅读的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

C.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静静坐下来的人们没有阅读时间

D.人们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没有坐下来静静阅读的时间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很多人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① 。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是意象,意象的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所以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②    。但并不是情景交融的艺术作品就有意境,意境除了有意象一般的规定性外,还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那就是“境”要突破时间上和空间上有限的“象”,体现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因此,二者相较:③    ,意境的外延要小于意象。

17.下面是“彩虹”公益组织以“助学服务”为主题的宣传图标,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自从进入手机行业以来,苹果公司就一直不断探求新的技术,研发新的材料,然后集中全部精力运用到新产品中,花费两年的时间专注于一款手机的研制开发。对于这个新产品,无论在外观设计上,还是在功能体验上,苹果公司始终坚持一种近乎“偏执”的美学追求。短短数年,苹果公司就成了手机行业的翘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1251/228725331120.html

更多阅读

东北三省——中国第四极 中国经济第四极

东北三省,俗称关东,生活习惯相似,经济联系紧密。位于山海关以东以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三市一盟。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具有综合的工业体系、完备

东北三省概况分析_Gi 东北三省

自然概况:关东,俗称东北。位于山海关以东以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三市一盟。土地总面积78.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2%,人口10715.4万人,占全国的8.4%。林业用地面积达3875万公顷,占全国的14.7%,森林覆盖率达39

八十年前是谁丢掉了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地图高清版

         八十年前是谁丢掉了东北三省?  1931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炮击中国东北军的北大营并向沈阳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日,日军侵占沈阳,几天之内又占领长春、吉林等地。随后,东北全境沦陷

声明:《东北三省联合体2017 2016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为网友说好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