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第13课辛亥革命
科目:历史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时:1课时
提供者:胡进清
单位:常德市第三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一部分,上承太平天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起着承上启下作用。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三大历史性巨变之一,民主政治的尝试,促进中国近代化;革命精神浩气长存,反映国人的自强不息的民族气概。因此本课是中学历史教材的重点。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近代化的探索看,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之后,中国革命洪流汹涌澎湃,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所以辛亥革命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了解武昌起义的原因、过程;掌握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及措施;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意义;知道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方法目标:1、史料分析——合作学习: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或独立或小组合作整理、分析、归纳材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等),并在合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
2、问题探究——知识升华: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如通过对辛亥革命原因、过程和意义的学习,掌握分析、归纳、概括历史事物的方法。
3、情境再现——感悟历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历史、思辨历史。
(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原因,特别是革命志士的努力,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的意识。通过对《临时约法》的学习,树立依法治国的民主意识;通过学习辛亥革命的过程与意义,树立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新生,通过前几个章节的学习和小测试及课堂提问了解到,学生上课状态比较活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孙中山生平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一定的了解,这是完成本课的有利因素。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远远没有高中新课标那么高,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一定的系统性,对问题的认识还缺乏深度。而且初中历史采用开卷考试,所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同时青少年普遍对政治性的东西的兴趣比较小,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这又是本课学习的不利方面。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分组讨论探究式教学方法,选用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制作整合知识的图表和知识结构示意图等,帮助学生对辛亥革命这一课内容形成全面清晰的认知结构。采用深入浅出、层层设问等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以加强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教学中通过再现当时的历史,创设情境,使学生可以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法、谈话法、讲读法、分组讨论及展示法等,配合讲解,来达到教学目标,体现新课标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成耶?败耶?)及其失败的原因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讨论展示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武昌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与临时约法的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①依据: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突破方法:设计层层递进、有梯度并且能够联系现实、学生感兴趣能够解答的一系列问题来讨论突破。)
教学难点: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成功了?又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因为学生对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认识模糊甚至困惑,帮助学生认识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之处即历史功绩,又有失败之处)。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1925年3月12日,一位伟大的医生病逝于北京的协和医院,他就是孙中山。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十几万民众自发前去悼念,更有数万群众护送其灵柩一路步行到西山下葬,充分表达了各界对孙先生的高度拥戴。3月12日是植树节,当我们播种绿色的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时,别忘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烈士们洒下的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