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寿全宫(珍宝馆) 故宫之五
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晃过了东西六宫,步入位于故宫中轴线东侧的宁寿宫。
所谓宁寿全宫,其实就是故宫珍宝馆,是一个建筑群的总称。而我们所说的宁寿宫,只是宁寿全宫中的的一个宫殿。
关于宁寿全宫,还是把介绍的内容说说——
明朝时,此处还不叫“宁寿全宫”,它明朝太后、太妃居住的宫殿群。清朝康熙重修并更名为宁寿宫,仍为太后、太妃居住。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为乾隆皇帝准备作太上皇时居住的养老生活区。建筑规制仿紫禁城中轴线殿宇,也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建筑依次而为九龙、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后半部分建筑分为三路,中路有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东路有观戏与演戏的阅是楼和畅音阁;西路是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此区域建筑取名多含有祈望长寿、祥和之意,如乐寿堂、颐和轩等。乾隆皇帝将帝位传给嘉庆帝后,仍住养心殿,直到去世,并未住过宁寿宫。晚清慈禧曾在此居住。
读了这些介绍,也才知道为什么宁寿全宫,又叫宫中之宫。因为它的规制是微型的故宫。我们在游览恭王府的时候,知道和珅被嘉庆皇帝赐死时有若干罪名,其中之一是僭越;具体来说,和珅宅中锡晋斋,有人揭发,就是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建造的。
游宁寿全宫,主要有两个看点。一是看看宁寿全宫的宫殿建筑,二是看看珍宝馆的的馆藏。
从导游图中可知宁寿全宫是对称型建筑
进入珍宝馆需购票处,凭票进入锡庆门
进入锡庆门后,右边是九龙壁,左边便进入宁寿全宫
故宫的九龙壁,其构图和造型、神态不及北海公园九龙壁
皇极门
宁寿门
宫里的油松,一棵油松竟然覆盖那么大一块地方。
宁寿门
皇极殿
皇极殿后面便是宁寿宫,实际上左右两侧已经是珍宝馆藏展馆了。故宫太大,我们是花一整天来游览故宫;而珍宝馆的展品也太多,再加之我们在大多数展品面前,纯粹是一个门外汉,简直可以用两个成语来概括我们的参观经历,即——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只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说了。
有文字展馆里,我看到了几幅秦国文字的拓片;是我过去没有见过的。即使是对文字不窍不通的人,好在下面的现代汉语的翻译。看看秦代的中国人如何写汉字,也颇好玩。
这是始皇诏铜权
(上图是铜权的拓片,下图是铜权拓片的释文)
这是二世诏铜版(中间半月形是拓片原文,周围的墨笔字是释文)
展馆里出乎意料的看到了《诅楚文》。
《诅楚文》相传为秦石刻文字。战国后期秦楚争霸激烈,秦王祈求天神保佑秦国获胜,诅咒楚国败亡,因称《诅楚文》。《诅楚文》刻在石块上,北宋时发现三块。《诅楚文》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但由于史书没有记载《诅楚文》刊刻于什么时代,后世学者因而有些争论;但大多数专家学者均认为此石刊刻于秦代。
上图为《诅楚文》石刻,下图为释文。
展厅里,看到一组石鼓。这就是中国书法史、文字史上非常著名的石鼓原物!
我知道这一组石鼓在中国的发现的流失又重新找回的历史,颇富传奇色彩。我的网易博友青松枝先生,在他的专著中,曾专章介绍过石鼓的传奇经历,写得很好。如果有朋友感兴趣,可自己到他的博客去阅读。青松枝的博文篇名和地址是:
<初识石鼓>:http://blog.163.com/szq_5218/blog/static/779994420091244612152/
石鼓为一组花岗岩刻石,因其形状似鼓而得名。中国刻石文字的开始,远在甲骨文和金文之后。石鼓文则是已知石刻文字中最早的,据唐兰先生考证,石鼓文的刻凿年代为战国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
石鼓文是十首一组的组诗,是征旅渔猎的颂歌,它以四言的句式,记述的秦国君主的渔猎活动。石鼓文的字体属大篆类,是介于西周金文和秦小篆之间的我国文字发展链条上的一环。其书法整齐、开朗,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石鼓在我国历史考古上,文字发展史上,书法艺术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珍宝馆里还看到一组独特的编钟和编磬,其独特是编钟是用黄金铸造的,编磬是用玉制做的:且与清朝皇帝还有关系。钟与磬旁有介绍。
编钟、编磬是清代宫廷雅乐的主要乐器,用于坛庙祭祀和殿陛典礼等场合。此套编钟,为乾隆五十五年(1791年)铸造,用黄金13600两(清制单位)。各钟以钟壁的厚薄来区分音之高低。编磬为碧玉制,两面有描金龙纹。
珍宝馆中的黄金制品很多,也看不过来,择其有特色者拍之。
馆内还有一些大型玉雕,暂且不说其精美的玉雕工艺,仅就体积而言便恐怕也只有皇宫中才有。
确为国宝。看下面的解说,其制作多半与乾隆皇帝或慈禧太后有关。
这是青玉云龙纹瓮
青玉云龙纹瓮上雕塑的龙头及云纹
这是青玉“丹台春晓”玉山。真是一座玉山啊!
这是慈禧六十大寿时清朝大臣送给慈禧的寿礼。
青乾隆时制作的“大禹治水图玉山”
这是“秋山行旅图玉山”。
这是“会昌九老图玉山”。
这是小件的玉器。
宁寿宫里还有一处值得一看,那便是畅音阁。按现在的说法,畅音阁则是清朝宫廷大剧院。此剧院主要建筑有畅音阁和阅是楼。“畅音阁”是舞台,“阅是楼”是帝后观戏之处。
值得玩味的是畅音阁。戏台有三层,上、中、下,分别为福、禄、寿台。寿台台面有五口地井通地下室,上有三个天井通禄台,井下或井旁设有演出时将人物或背景托出地面,或从上送下的绞盘与辘轳架,营造神仙鬼神上天入地的逼真场面。上演大型戏剧时,三层均有演员,可容纳千人。此阁朝北,与帝后赏戏的阅是楼相对。
帝后赏戏的阅是楼
有趣的是,在畅音阁看见一图,画的是帝后赏戏。奇怪的是,畅音阁和阅是楼之间,却跪着一大片官员。
还有清代演戏的模型,这是三层舞台均在演戏。
三层舞台上下贯通的横截面,舞台上正在表演特技。
故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