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被朋友背叛过吗?曾经以为友谊会地久天长,但结局却是天各一方,曾经的兄弟反目成仇,曾经的闺蜜反目无情。
我们往往会把朋友背叛的行为理解为朋友的道德不行,人品不好,真是这样吗?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反目成仇目的居然就是看朋友不不顺眼,也就是说为了背叛而背叛,出卖朋友的人也并不一定会占多大便宜,更多的是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懑之情。
相信大家还会发现这么一个规律,越亲密的人越容易背叛。很多人能共苦却不能同甘,能容忍朋友的失败,却受不了朋友的成功。朋友混的好,心里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但是陌生人混的好,往往会认为天经地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朋友之间相爱相杀的事情,到底是什么让朋友割袍断义,老死不相往来的?鬼谷子作为一个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他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教诲和启迪呢?
一
在《左传》里有这么一句话:非所怨,勿怨。寡人怨矣。啥意思的呢?做人要大度点,少点怨恨,多点真诚,可是我还是忍不住的要去怨恨。人们的怨恨有两种,要么狠陌生人,要么恨熟悉的人,但是所谓爱之深恨之切,有时候还是会怨恨朋友多一些。
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有一天你被一个陌生人无缘无故的骂了一句,你会恨他吗?会,但是过几天就忘记了。但是如果有一天你被朋友莫名其妙的骂一句,你会怎么样?大部分人会痛恨,甚至会记得一辈子。如果说找原因的话,或许就是因为他是我朋友,所以才会更加的怨恨。
我们来讲个故事:
有一天几个孩子在河边捡稻草,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时而奔跑时而驻足,时而嬉闹时而劳作。这时候远处来走来一个读书人,他想戏弄一下这群孩子,就对他们说:
“我们来做个游戏吧,大家一起去捡稻草,与其一起平分,不如谁先发现就归谁,其他人就不要去抢了。”
孩子们都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手拉手的继续去捡稻草了。
刚过一个时辰一个孩子忽然跑开了,他看见一堆稻草,于是马上跑上前去占据了,其他的孩子因为之前已经做了承诺,所以只能在旁边干着急,不一会那个孩子已经捡了满满一筐的稻草,心满意足的看着小伙伴们,他走上前去想跟他们继续玩耍,结果怎么样?
其他孩子都敌视着那个孩子,认为是他抢走了自己的稻草,甚至还有孩子恶言相向。最终那个最先发现稻草的孩子被孤立了。但是这些孩子没有看到远处的陌生人也在捡了很多稻草。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没有利益矛盾的时候,大家还是朋友,但是遇到利益分配的时候,原本的朋友就变成了仇人,甚至相互伤害。
正所谓你过的比我好,我就受不了。
二
相信大家都听过农夫与蛇的故事。其实在历史上不乏其人,比如著名的王安石与吕惠卿的故事。
你知道王安石是个诗人,写过诸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名句,但是你知道王安石是个其实是大宋的宰相吗?其实他发起过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本来变法是得到宋神宗支持的,但是变法政策推进过程中发生了问题,尤其是在用人方面。
王安石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启用了自己的好朋友吕惠卿,但是这个吕惠卿的名声的确不咋样,比如司马光就直接反对,认为此人是作奸犯科之人,不可重用。我们知道司马光其实是反对变法的,所以两人关系势同水火,但是即便如此,司马光还是写信给王安石,告诉他不可用吕惠卿,并且告诫吕惠卿是个墙头草,势利小人。
王安石收到信之后,付之一炬,还是任用了吕惠卿。果然经过王安石的推荐,吕慧琴官运亨通,成为大宋宰相王安石的副手,王安石一切大小事务都会跟他商量,甚至王安石辞去宰相的时候,依然保举吕惠卿接替自己。就这样吕惠卿不断掌权,开始推行王安石变法,不过这个推行是反着推的,行着变法之名,中饱私囊,结果王安石的名声被搞臭了,吕惠卿却大发横财。
宰相位置坐稳了之后,吕惠卿觉得王安石是个绊脚石,于是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和他的儿子王雱。后来觉得还不过瘾就干脆诬告王安石欺上瞒下,导致王安石彻底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王安石在退居金陵后,往往笔不由衷地写“福建子”三字,是因为悔恨变法大业被吕惠卿所耽误了。
最终王安石变法宣告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却是因为朋友之间的背叛,正应了古人的话:知至恩必有至怨矣。意思说“最大的恩德必然产生最大的怨恨。”吕惠卿或许早已经忘了自己的恩人正是王安石。
三
这正如鬼谷子说的:“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对双方都有好处,就会显得亲近,但是相互伤害就会疏远。人心本来就是贪婪的,一方面希望获得回报,另一方面给不了,所以就经常会恩将仇报了。
有人说是因为利益,鬼谷子认为未必,这或许是人性使然,人们总是习惯忍心伤害最爱的人,却经常对陌生人心生怜悯。生活中人们对自己得到的亲情、爱情,往往会认为顺理成章,理所当然,所以也不会珍惜。一方认为给予爱应该获得回报,另一方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时间长了自然就反目成仇了。所以什么是爱?恩情恰恰是产生怨恨的根源。
人生难得一知己,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利用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背叛朋友,那这样的人就肯定不值得交往。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