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的宝宝是0-1岁的婴儿《乐贝育儿婴儿版》。点此预览
如果您的宝宝已经是1-3周岁的幼儿,欢迎订阅《乐贝育儿幼儿版》。点此预览
如果您的宝宝已经是3-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欢迎订阅《乐贝育儿学龄版》。点此预览
十个月一晃眼就要过了,马上就要到分娩的时候了,准妈妈们开始有各种各样的担忧了。担心自己会早产的妈妈们不在少数,有些妈妈还会过于紧张。有一点身体不适就认为是早产。
早产的发生率占所有怀孕的5%~10%。医生表示,早产的原因很多,大多与孕妇本身或其生活环境有关。就临床上的观察及过去的文献资料,可归纳出容易早产的人群,如高龄产妇、青少年孕妇、压力过大者、身体健康状况不良者、社会经济地位差、营养不良或生活习惯不良者等。
知识篇
早产知识站
定义到底在哪些孕周生产属于早产?一般而言,在妊娠满28周之后37周之前分娩就可定义为早产,28周以前胎儿不正常娩出则为流产。早产和流产的症状也有不同,萧启信医生指出,怀孕28周之后子宫的肌肉群已经很完整,当子宫收缩时会出现较明显的疼痛感,因此,早产一般会有宫缩疼痛和出血的症状;20周之前的流产,则仅以出血为主要症状。虽然早期的流产也可能出现子宫收缩,但因子宫不大、肌肉群不发达,流产者往往不会感觉到宫缩疼痛,通常只会看到出血。
规律宫缩和出血为主要症状早产通常会合并宫缩和出血的情况,但初产妇常不容易察觉宫缩,可能仅感觉下腹部闷痛,误以为是肠胃不适,且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有些人忍耐力较强或神经比较“大条”,很可能会忽略这个重要的征兆。实际上,子宫肌肉收缩时摸起来会硬硬的,因此,萧启信医生表示,孕妇如果怀疑肠胃不适或下腹部闷痛,可按压肚皮检查子宫是否正在收缩。
出血通常伴随在规律的子宫收缩之后,但如果是较特殊的问题,如前置胎盘,出血就不会伴随疼痛。出血量越多,表示子宫收缩越明显,因子宫颈会受子宫肌肉群压迫而慢慢扩张,扩张后子宫颈的小血管就会破裂出血,因此,如果能稳定宫缩情况,子宫颈的出血情况就会慢慢改善。
早产不一定会出现胎膜早破的征兆,但破膜后一定要尽快就医,因破膜容易造成胎儿感染,医生通常会给予预防性的抗生素注射。
规律宫缩需特别留意
医生表示,如果一小时内有五六次宫缩,即每10分钟左右就会出现一次宫缩即属规律收缩,是明显的早产征兆。但每个人对于疼痛的感觉不一样,所以如果感觉不舒适,建议将情况告知医生,医生会为孕妇装上胎儿监护仪,监测宫缩频率和胎儿心跳变化。如果属不规律收缩,医生通常会请孕妇多休息,不会马上开安胎药物,因不规律收缩不算是早产的征兆,即使是临近生产时的不规律宫缩也无需担心;但如果是规律宫缩,医生通常会建议孕妇先入院安胎,再观察情况。
衡量孕妇情况调整安胎
安胎时会同时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如果孕妇本身情况良好,仅有子宫收缩的情况,医生通常会给予安胎药物来稳定子宫收缩,这种情况下通常都能通过安胎稳定症状并顺利生产。如果母体情况不佳,已无法再负担胎儿的存在,也可能视情况提早结束妊娠。有时安胎时间太长,安胎药物已经对孕妇造成明显的副作用,如肺水肿、骨质流失等,医生就必须同时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成长情况,以评估是继续安胎还是提早结束妊娠。
早产的高危人群
过早或过晚怀孕
医生表示,女人最适合生育的年龄介于24~30岁之间,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全身的发育已完全成熟,卵子质量高,妊娠并发症少,胎儿发育好,早产、畸胎、痴呆儿的发生率最低,且分娩较顺利。过早或过晚怀孕,都会增加怀孕的风险。
胎次过于密集
医生表示,两胎之间必须至少隔半年以上,因子宫怀孕后会扩大,生完后又迅速缩小,子宫的肌肉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复原,因此,通常建议在子宫完全复原后再开始下一胎的妊娠,这样才有较好的子宫环境提供给下一个胎儿。
不良的生活习惯
吸烟、喝酒和熬夜都会影响身体健康,而良好的身体状况是维持稳定怀孕的重要条件,如果身体情况不佳,自然无法提供良好的环境供胎儿成长,进而增加早产几率。另外,精神压力过大也会增加早产的几率。
母体疾病
某些疾病,如高血压或低血压、哮喘、贫血、急性感染性疾病(肾盂肾炎、弓形体病、风疹、流行性感冒、肝炎),特别是妊高征等,都会引起早产。上一胎早产的孕妇,下一胎发生早产的几率会提高2~3倍。此外,多胞胎的早产几率是一般怀孕的20~30倍。
预防篇
早产让宝宝和家人都辛苦,是每个家庭都不愿意见到的。为了预防早产,妈妈一定要留意生活细节,维护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第1步: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早产的必备条件
饮食均衡
饮食以均衡摄取为最大原则。怀孕初期不需要特别增加食量,但要注意叶酸的摄取,因怀孕头3个月是胎儿神经管发育的关键期,摄取足够的叶酸有助于胎儿神经管的发育,并可降低胎儿发生神经缺陷的几率。叶酸可从深绿色蔬菜中获取,因叶酸为水溶性维生素,容易在烹调过程中流失,所以最好再每日补充叶酸片0.4毫克。
进入怀孕中后期,胎儿开始快速成长,妈妈一天需增加1250千焦的热量,并且需要多补充蛋白质、铁质和钙质。均衡的饮食有助于胎儿稳定成长及孕妈妈体力的维持,是怀孕期间重要的安胎之道!
充分休息缓解压力
怀孕后身体容易疲累,孕妈妈勿从事过于劳累的活动或工作,要注意保有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妇产科主治医生陈恒如表示,最好在怀孕前就调整好生活作息,因怀孕后习惯可能一时难以调整,匆忙调整还可能带来心理压力。
体重控制
适度的体重增加也是稳定孕期情况的重要因素之一。陈恒如医生表示,过轻或过重的体重都容易早产,而过轻或过重则以bmi值为准,应在孕前就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且怀孕后,尽量将增加的体重控制在12~15千克内。
疾病史
高危人群更要特别留意生活细节,通常有特殊状况的怀孕,像是高龄产妇、妊高征、多胞胎妊娠,胎儿常会提早出生,孕妈妈要特别留意。
卫生习惯
怀孕后分泌物会增多,如果不注意卫生,就可能增加患泌尿道感染的机会。医生表示,感染严重者可能引起胎膜早破,引发早产。因此,应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分泌物量多时可用护垫,但一定要勤更换;避免过分清洁阴道,以免清洗掉保护阴道的黏液。
适度运动
一般来说,孕期仍需坚持进行缓和的运动,以维持体力和肌力,有助于产程的进展。怀孕前一直有运动习惯的孕妈妈,怀孕后仍可保持运动的习惯,至于强度则需衡量自身体力而定;而没有运动习惯的孕妈妈,可在每日吃完饭后到自家附近散步。
此外,医生表示,只要孕妇的体力及身体状况许可,孕妇瑜珈和游泳都是相当适合的运动,有助于训练孕妇的肌力。萧启信医生表示,夏天里,孕妈妈做些水中运动或游泳十分舒适清凉,水的浮力也可让孕妇活动时感到较轻松,游泳时最好有人陪伴,以免不小心推挤而发生意外。
医生特别叮咛,孕妇运动时一定要避免压迫腹部,运动时间也要控制得当,不宜过度,有时过量运动也可能引发早产!
性生活
如果有早产的高危因素,在孕晚期就要避免性生活,以免刺激子宫收缩引发早产。
定期产检
定期产检可了解怀孕期间的各种状况,且医生会根据孕妇的怀孕情况给予最适当的建议和处理。医生表示,千万不要认为身体无任何异常状况就不按时进行产检,有疼痛和宫缩时也不要忍耐,一定要尽快就医。
第2步:留意早产征兆
医生表示,如果在怀孕中后期出现规律宫缩、背痛及出血等情况,就可怀疑为早产征兆,必须到医院检查。其中,背痛是因为子宫收缩引起,而出血又是最明显且重要的征兆。当孕妈妈发现自己有疑似宫缩的现象,就应先躺下来休息,观察宫缩的频率,如果每10~15分钟出现一次,就可能是早期宫缩,应尽快就医。
第3步:安胎
出现早产征兆就必须至医院进行检查。入院后,医生会为孕妇装上胎儿监护仪,观察胎儿的心跳和妈妈的宫缩情况,必要时会为妈妈做内诊以确认子宫颈是否已扩张。
以药物稳定子宫收缩陈恒如医生表示,子宫收缩明显者,必须口服药物或输液以稳定宫缩,这可能会出现心悸的副作用,如果药物剂量过大,也可能出现严重的肺水肿,因此,必须控制好药量。如果在24~34周入院安胎,医生会视情况先给孕妇注射类固醇,促进胎儿肺部成熟。
可选择中药安胎吗?
对于许多有早产征兆的孕妇,婆婆妈妈都会体贴地送上中药让孕妈妈安胎补身。医生表示,如果已出现重要的早产征兆,如规律宫缩、胎膜早破等,还是以西医的安胎方式较佳,因为其能迅速安胎,中医则以平时补身稳定情况为主。
住院安胎注意事项
卧床休息出现早产征兆后,不论是否入院安胎,一定都要把握“卧床休息”的原则。卧床休息可减少胎儿对子宫颈的压力,并且增加胎盘、子宫的血流,对于稳定胎儿及舒缓宫缩都是很好的方式。医生表示,一般都不建议入院安胎的孕妇下床走动,除非已达可出院或口服药物的标准。
进行局部运动
如果长期住院安胎,也可能造成血液循环不良,下肢容易发生水肿和静脉曲张,建议可在床上进行踝部运动等局部肢体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补充钙质
长期安胎特别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建议孕妈妈及时补充钙质,可通过喝牛奶、吃钙片等补充。
放松心情即使不幸出现了早产征兆,孕妈妈也一定要放松心情,因为有时过度紧张也会引起子宫收缩,心情放松,安胎效果才会比较好。
多吃高纤维蔬果萧启信医生表示,长期卧床安胎也会因为运动量不大而使得肠胃蠕动速度减慢,孕妇应该多吃高纤维蔬菜和水果,并且以清淡为原则,如果出现便秘的情况,医生可视情况给予软便剂,以免因排便不顺解便时用力而引起子宫收缩。
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医生表示,入院安胎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只要宫缩情况稳定了,孕妈妈身体状况也良好,就可出院了,但如果出院后又出现了早产征兆,还是必须迅快回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