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四心之道 孟子之道:良心,即本心

孟子的四心之道 孟子之道:良心,即本心

  人,从根本上讲,都是有良心的。正如《三字经》开篇所说的那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所不同的,只是习性而已。所谓千人千面,千人千性,是也。

  孟子曾对比人的勤懒,说明差别由环境造成的。丰年,年轻人以为粮食多了,就容易懒;灾年,年轻人衣食都缺,很容易聚而为盗,干出抢劫之类的暴行。这并不是他们天性就不同,而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使然。就像老百姓种麦,播种进土里的种子都是一样的,为何出土生长、成熟后就不一样了呢?有的麦粒饱满,有的麦粒干瘪,有的麦粒被虫吃了,有的麦粒患病了,有的麦穗多粒,有的麦穗少粒,有的麦穗还是空的,未结粒……为何同样都是麦种种的,竟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无非是由土地的贫瘠程度不同,雨露的滋润程度不同,人的精耕细作程度不同三个因素造成的。因此,孟子以此得出这样一个论断:“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告子章句上)只要是同类的,都相似相通。人,也一样。即使圣贤,也和我们是同类。所以,有一个名叫龙子的人说得好:人不知道别人脚的尺寸而在编草鞋,因为知道他不会编成盛土的大筐。只要是人穿的草鞋,尺寸都差不多,因为世间人的脚都相似。

  接着,孟子又对人的味觉、听觉、视觉以及五官进行了综合比较,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告子章句上)人心的共同之处都是理和义。圣人预知和控制了我们的心理,也就拥有了理和义。而理和义,不就是良心吗?

  人,之所以为人,不就是共有那么一些“恻隐之心”吗?

  如果一个人,自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对面对的饥寒交迫者,竟无动于衷,连最基本的同情心都没有,这样的人,他能算人吗?

  如果一个人,在遭遇罕见的灾害面前,或山洪暴发,或突发火灾,不去舍身救人,而是只顾自己逃命,这样的人,连最基本的同情心都没有,他能算人吗?

  如果一个人,若路遇受伤者、患急病者,不愿救助,而是扬长而去,不闻不问,这样的人,连最基本的同情心都没有,他能算一个人吗?

  亚圣孟子所说的,假若有小孩掉进井里,无论什么人,都会尽力去救的。人所共有的良心在此时都会显现出来。其实,并不尽然。君不见舍己救人的事,总是作为英雄、模范人物才有的先进事迹在宣扬,就从反面说明本该人人应有的良心,并非真的人人都有。就像“黑色幽默”中说的那样,有人掉入湖中,在呼喊救人声中,却夹杂着讨价还价声,“救上来给多少钱?”金钱的铜臭味已经完全泯灭了其仅存的“恻隐之心”,他还是一个人吗?

  在养狗成风的城市,一些人养的狗,每天唱牛奶、吃牛肉,也过着养尊处优的“贵族”生活,但让其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山区孩子捐助些过冬的棉衣,他却一百个不愿意,并坚称,那与我有什么关系?他可以对一只浑身长满长毛,见人乱咬,到处随地拉屎拉尿的所谓宠物宠爱有加,而对于人的冷暖漠不关心,这样的人,还有良心吗?

  人,之所以为人,在有同情心的同时,还要有“羞恶之心”,也就是要有廉耻,否则,那还能算人吗?

  亚圣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其实就只有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其中就包括“羞恶之心”。动物无衣无冠,赤身裸体,人也能这样吗?动物不分性别,老幼杂居杂交,人也能这样吗?

  人有羞耻之心,人视尊严重于生命。

  人之所以为人,在有同情心和羞耻心的同时,人还有“辞让之心”。即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孔融让梨”的故事,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就在于孔融仅有四岁,就懂得把大点的梨让给哥哥吃,自己吃小点的,礼让避免了相争,杜绝了恶斗,兄弟之间就会和睦相处。

  如果每一个人,都只知争斗,不愿礼让,那争斗不已,悲剧能不一再发生吗?

  令人汗颜的是,我们这个一贯倡导“孔融让梨”的国度的历史,却是一部血腥的争斗史。父子相争,兄弟相残的人间悲剧,一遍又一遍反复上演。男人争权、争财,血雨腥风,仍在争;女人争宠,醋海翻腾,也不示弱,哪里还有什么礼让之心呢?

  “他人,即是地狱!”哲学大师尼采的名言,今天仍被不少人奉为圭臬,就足以说明争斗仍是这些人的本能。被利欲熏心之后,他们一个个异化为饕餮金钱的饿狼、妖狐和恶鬼,他们还是人吗?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在具有同情心、羞耻心、礼让心的同时,还具有“是非之心”。

  什么一直是对的,什么从来都是错的,什么一贯能做,什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作为一个真正的人,首先要明辨是非,否则,那还能算人吗?

  如果一个人,公然干起了杀人越货,谋财害命的勾当,那他就是一个十足的强盗,他以此为能事,他还算一个正常的人吗?

  如果一个人,面对光天化日之下,恃强凌弱的暴行,无动于衷,他还有是非之心吗?

  分明知道假货害人,为了谋利,却大量推销,他还有是非之心吗?

  分明知道自己在制造社会垃圾,为了出名,却不愿停止,变本加利,他还有是非之心吗?

  分明知道有硕鼠在疯狂食黍,却装聋作哑,不愿声张,甚至为其打掩护,他还有是非之心吗?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共有同情心、羞耻心、礼让心、是非心“四心”,即良心。按照孟子所言,有了“四心”,也只是良心的开端,还要扩而充之,推而广之,才会拥有完全的良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1851/359622947072.html

更多阅读

阿三的生存之道1.06试玩版攻略序章问答篇 爱的生存之道 电视剧

阿三的生存之道,终于等到了,虽然七月几就出来了,但因为种种原因就推迟到了今天o(︶︿︶)o唉,不过还真的很好玩了,推荐推荐,虽然不是正式版,只有正式版30%的内容,期待正式版哦!为什么只有这么点内容我却玩了这么久,这么多支线剧情,好感,生命,钱财,选项,rp

我和丈母娘的相处之道 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

我和丈母娘的相处之道饮者_无名第1节 我和老婆是相亲认识的,之前也相过两次,匪夷所思的经历让我基本上对相亲是不报什么希望了,第三次,我遇到了当时年轻漂亮又娴静温柔的老婆,从各方面看她都具备做我未来妻子的潜质,我不相信这样的美眉

声明:《孟子的四心之道 孟子之道:良心,即本心》为网友且醉待山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