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行赏 《论功行赏》成语故事

  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

  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

  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

论功行赏 《论功行赏》成语故事

  群臣们对此不满,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

  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把刘邦要讲而未讲的话讲了出来:“众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时。课外知识

  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是一时的事情。

  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只身逃走也有好几次。

  然而,萧何常派遣军队补充前线。

  收集有关论功行赏成语故事及释义: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

  汉军与楚军在荥阳时对垒数年,军中没有口粮,萧何又用车船运来粮食。

  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对汉室也不会有损失,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的功勋之上呢?

  应该是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居第二位。”

  刘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话,于是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地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成语拼音:lùngōngxíngshǎng

  成语释义: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奖赏。

  成语出处:《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成语示例:时~,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三国志•吴书•顾潭传》)

  近义词:赏罚分明、计功行赏

  反义词:赏罚不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18571/247400741.html

更多阅读

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孟子》《庄子》的成语、俗语集释07年福建高考语文必考:《论语》成语、俗语集释一提起《论语》,大家都会感到陌生和遥远,认为读《论语》的都是老学究。特别是学生,更感到《论语》与他们的思想格格不入。其实,不仅《论语》

成语故事《画蛇添足》读后感丛铭 画蛇添足成语故事30字

今年暑假,我读了《成语故事365》这本书,书中很多成语故事都对我很有启发,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画蛇添足》的故事。它的主要内容是:在画蛇比赛的时候,一个人本来已经把蛇画好了,眼看着成功到手了,他却自以为聪明的给蛇添了几只脚,结果,第一个

《南辕北辙》故事续编 成语故事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故事续编直到有一天,他的马筋疲力尽了,盘缠也用光了,车夫不再为他赶车了。他把马卖了,有了几辆银子。过了几天,银子花光了,他继续往前走,一个好心人给了他十几两银子。他想:如果花掉这些银子就没有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于是,他想

成语故事《东施效颦》 东施效颦的成语故事

《东施效颦》是这样的一个寓言故事。传说春秋时期,越国有一美女,名唤西施,不仅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而且就是平时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非常美的。因此常有一些姑娘模仿她的衣着,装束;也常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模仿她的行为举止。有

声明:《论功行赏 《论功行赏》成语故事》为网友凉城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